園林植物 : 動物 : 被子植物 > 佛手
目錄
No. 1
  ①常緑小喬木,葉子長圓形,花白色。果實鮮黃色,下端有裂紋,形狀像半握着的手,有芳香。可入藥。 ②這種植物的果實。
No. 2
  佛的手。 唐 司空圖 《楊柳枝》詞:“煩暑若和煙露裛,便同佛手灑清涼。”
No. 3
  見“ 佛手柑 ”。
No. 4
  概述:本品為芸香科植物佛手citrus medica l. var. sarcodactylis swingle的果實。秋季果實尚未變黃或剛變黃時采收,切成薄片。
  佛手屬芸香科香櫞的一個變種,與原種性能相似,形態不同之點為果實有裂紋如拳,或張開如指。果肉幾完全退化。供藥用,為芳香健胃藥。
  佛手 citrus medica l.var.sarcodactylis
  是枸櫞的變種,與該種的不同處是:葉先端印,有時有凹缺;果實長形,分裂如拳或張開如指,其裂數即代表心皮之數。裂紋如拳者稱拳佛手,張開如指者叫做開佛手
  我國南方各省區多栽培於庭園或果園中。果皮和葉含有芳香油,有強烈的鮮果清香,為調香原料;果實及花朵均供藥用。
  性味辛、溫。
  成分含揮發油及橙甙等。
  功用芳香理氣,健胃止嘔,化痰止咳。用於消化不良,舌苔厚膩,胸悶氣脹,嘔吐咳嗽以及神經性胃痛等。
  [肝胃氣痛(包括慢性胃炎,胃神經痛等)]
  鮮佛手12—15(幹的6),開水衝泡,代茶飲。或佛手、玄鬍索各6剋,水煎服,治胃氣痛有效。
  [濕痰咳嗽(包括慢性支氣管炎)]
  佛手、薑半夏各6剋,水煎去渣,加砂糖溫服。
  [傳染性肝炎]
  佛手又名九爪木、五指橘、佛手柑。為芸香科常緑小喬木。主産於閩粵、川、江浙等省的佛手,其中浙江金華佛手最為著名,被稱為“果中之仙品,世上之奇卉”,雅稱“金佛手”。
  佛手是形、色、香俱美的佳木。佛手的花有白、紅、紫三色。白花素潔,紅花沉穩,紫花淡雅。佛手的葉色澤蒼翠,四季常青。佛手的果實色澤金黃,香氣濃郁,形狀奇特似手,千姿百態,讓人感到妙趣橫生。有詩贊曰:“果實金黃花濃郁,多福多壽兩相宜,觀果花卉唯有它,獨占鰲頭人歡喜。”佛手的名也由此而來。
  佛手不僅有較高的觀賞價值,而且具有珍貴的藥用價值、經濟價值。佛手全身都是寶,其根、莖、葉、花、果均可入藥,辛、苦、甘、溫、無毒,入肝、脾、胃三經,有理氣化痰,止咳消脹、舒肝健脾和胃等多種藥用功能。據史料記載,佛手的根可治男人下消、四肢酸軟;花、果可泡茶,有消氣作用;果可治胃病、嘔吐、噎嗝、高血壓、氣管炎、哮喘等病癥。據《歸經》等載,佛手並具治鼓脹發腫病,婦女白帶病及醒酒作用,是配製佛手中成藥的主要原料。
  藥用便方有:
  1、肝氣鬱結、胃腹疼痛:佛手10剋,青皮9剋,川楝子6剋,水煎服。
  2、惡心嘔吐:佛手15剋,陳皮9剋,生薑3剋,水煎服。
  3、哮喘:佛手15剋,藿香9剋,薑皮3剋,水煎服。
  4、白帶過多:佛手20剋,豬小腸適量,共燉,食肉飲湯。
  5、慢性胃炎、胃腹寒痛:佛手30剋,洗淨,清水潤透,切片成丁,放瓶中,加低度優質白酒500毫升。密閉,泡10日後飲用,每次15毫升。
  6、老年胃弱、消化不良:佛手30剋,粳米100剋,共煮粥,早晚分食。
  佛手的果實還能提煉佛手柑精油,是良好的美容護膚品。佛手的花與果實均可食用,可作佛手花粥、佛手筍尖、佛手燉豬腸等;有理氣化痰、舒肝和胃、解酒之功效。
  佛手幹9~27剋,敗醬草按年齡計算,每歲l剋,十歲以上每兩歲增加1剋,水煎,每日3次分服,服時可加白糖或葡萄糖,10天為一療程。計治64例,皆愈,臨床癥狀平均在4~6天內消失。(《中醫雜志》1957.7.361~362頁)。
  【英文名】 fructus citri sarcodactylis
  【別名】佛手柑、手柑
  【來源】本品為芸香科柑橘屬植物佛手citrus medica l. var. sarcodactylis swingle 的乾燥果實。秋季果實尚未變黃或變黃時采收,縱切成薄片,曬幹或低溫乾燥。
  【性狀】本品為類橢圓形或卵圓形的薄片,常皺縮或捲麯。長6~10cm,寬3~7cm,厚0.2~0.4cm。頂端稍寬,常有3~5個手指狀的裂瓣,基部略窄,有的可見果梗痕。外皮黃緑色或橙黃色,有皺紋及油點。果肉淺黃白色,散有凹凸不平的綫狀或點狀維管束。質硬而脆,受潮後柔韌。氣香,味微甜後苦。
  【鑒別】
  (1) 本品粉末淡棕黃色。中果皮薄壁組織衆多,細胞呈不規則形或類圓形,壁不均勻增厚。果皮表皮細胞表面觀呈不規則多角形,偶見類圓形氣孔。草酸鈣方晶成片存在於多角形的薄壁細胞中,呈多面形、菱形或雙錐形。
  (2) 取本品粉末1g,加無水乙醇10ml,超聲處理20分鐘,濾過,濾液濃縮至幹,加無水乙醇0.5ml 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佛手對照藥材1g,同法製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2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環己烷-醋酸乙酯(3:1) 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幹,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顔色的熒光斑點。
  【性味歸經】辛、苦、酸,溫。歸肝、脾、肺經。
  【功能主治】舒肝理氣,和胃止痛。用於肝胃氣滯,胸脅脹痛,胃脘痞滿,食少嘔吐。
  【用法用量】 3 ~9g。
  【貯藏】置陰涼乾燥處,防黴,防蛀。
  【摘錄】《中國藥典》
  中文名稱: 佛手
  外文名稱: fu sheo
  公司: 中國南洋兄弟煙草公司
  年代: 四十年代
  單位數量: 10
  類型: 直軟標
  規格: 長182mm 寬77mm
  參考價格: 30~60元
  圖片:http://www.ndcnc.gov.cn/datalib/2002/smokemark/dl/dl-164239/smokemark/pic/0/imageview/__end_key__ 臨床應用:
  1.(《閩南民間草藥》)治痰氣咳嗽;陳佛手6-9g。水煎飲。方中佛手和胃化痰,為君藥。
  2.(《閩南民間草藥》)治婦女白帶:佛手15-30g,豬小腸1尺。水煎服。方中佛手行氣,燥濕,疏肝解鬱,為君藥。
  3.佛手露(《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治脅肋疼痛,心煩易怒,胸悶不舒,噯氣泛惡,納𠔌不香,消化不良等癥:佛手120g,五加皮30g,木瓜、青皮各12g,梔子、陳皮各15g,良薑、砂仁、肉桂各9g,木香、公丁香各6g,當歸18g,白酒20斤,冰糖5斤。上藥為粗末,裝入絹袋內,入酒浸,文火煮之,濾清入冰糖即成。每服約30g,1日3次。孕婦忌服。方中佛手行氣止痛,和胃化痰,為君藥。
佛手①
  概述:本品為芸香科植物佛手Citrus medica L. var. sarcodactylis Swingle的果實。秋季果實尚未變黃或剛變黃時采收,切成薄片。
  佛手 屬芸香科香櫞的一個變種,與原種性能相似,形態不同之點為果實有裂紋如拳,或張開如指。果肉幾完全退化。供藥用,為芳香健胃藥。
  佛手 Citrus medica L.var.sarcodactylis
  是枸櫞的變種,與該種的不同處是:葉先端印,有時有凹缺;果實長形,分裂如拳或張開如指,其裂數即代表心皮之數。裂紋如拳者稱拳佛手,張開如指者叫做開佛手
  我國南方各省區多栽培於庭院或果園中。果皮和葉含有芳香油,有強烈的鮮果清香,為調香原料;果實及花朵均供藥用。
  性味 辛、溫。
  成分 含揮發油及橙甙等。
  功用 芳香理氣,健胃止嘔,化痰止咳。用於消化不良,舌苔厚膩,胸悶氣脹,嘔吐咳嗽以及神經性胃痛等。
  [肝胃氣痛(包括慢性胃炎,胃神經痛等)]
  鮮佛手12—15(幹的6),開水衝泡,代茶飲。或佛手、玄鬍索各6剋,水煎服,治胃氣痛有效。
  [濕痰咳嗽(包括慢性支氣管炎)]
  佛手、薑半夏各6剋,水煎去渣,加砂糖溫服。
  [傳染性肝炎]
  佛手又名九爪木、五指橘、佛手柑。為芸香科常緑小喬木。主産於閩粵、川、江浙等省的佛手,其中浙江金華佛手最為著名,被稱為“果中之仙品,世上之奇卉”,雅稱“金佛手”。
  佛手是形、色、香俱美的佳木。佛手的花有白、紅、紫三色。白花素潔,紅花沉穩,紫花淡雅。佛手的葉色澤蒼翠,四季常青。佛手的果實色澤金黃,香氣濃郁,形狀奇特似手,千姿百態,讓人感到妙趣橫生。有詩贊曰:“果實金黃花濃郁,多福多壽兩相宜,觀果花卉唯有它,獨占鰲頭人歡喜。”佛手的名也由此而來。
  佛手不僅有較高的觀賞價值,而且具有珍貴的藥用價值、經濟價值。佛手全身都是寶,其根、莖、葉、花、果均可入藥,辛、苦、甘、溫、無毒,入肝、脾、胃三經,有理氣化痰,止咳消脹、舒肝健脾和胃等多種藥用功能。據史料記載,佛手的根可治男人下消、四肢酸軟;花、果可泡茶,有消氣作用;果可治胃病、嘔吐、噎嗝、高血壓、氣管炎、哮喘等病癥。據《歸經》等載,佛手並具治鼓脹發腫病,婦女白帶病及醒酒作用,是配製佛手中成藥的主要原料。
  藥用便方有:
  1、肝氣鬱結、胃腹疼痛:佛手10剋,青皮9剋,川楝子6剋,水煎服。
  2、惡心嘔吐:佛手15剋,陳皮9剋,生薑3剋,水煎服。
  3、哮喘:佛手15剋,藿香9剋,薑皮3剋,水煎服。
  4、白帶過多:佛手20剋,豬小腸適量,共燉,食肉飲湯。
  5、慢性胃炎、胃腹寒痛:佛手30剋,洗淨,清水潤透,切片成丁,放瓶中,加低度優質白酒500毫升。密閉,泡10日後飲用,每次15毫升。
  6、老年胃弱、消化不良:佛手30剋,粳米100剋,共煮粥,早晚分食。
  佛手的果實還能提煉佛手柑精油,是良好的美容護膚品。佛手的花與果實均可食用,可作佛手花粥、佛手筍尖、佛手燉豬腸等;有理氣化痰、舒肝和胃、解酒之功效。
  佛手幹9~27剋,敗醬草按年齡計算,每歲l剋,十歲以上每兩歲增加1剋,水煎,每日3次分服,服時可加白糖或葡萄糖,10天為一療程。計治64例,皆愈,臨床癥狀平均在4~6天內消失。(《中醫雜志》1957.7.361~362頁)。
  【各傢論述】
  1.《滇南本草》:補肝暖胃,止嘔吐,消胃寒痰,治胃氣疼痛,止面寒疼,和中行氣。
  2.《本草綱目》:煮酒飲,治痰氣咳嗽。煎湯,治心下氣痛。
  3.本經逢原》:專破滯氣。治痢下後重,取陳年者用之。
  4.《本草再新》:治氣舒肝,和胃化痰,破積,治噎膈反胃,消癥瘕瘰癧。
  5.《隨息居飲食譜》:醒胃豁痰,闢惡,解酲,消食止痛。
  6、<<陳帥佛傳>>:佛手是佛教七寶之一。
  【英文名】 FRUCTUS CITRI SARCODACTYLIS
  【別名】佛手柑、手柑
  【來源】本品為芸香科柑橘屬植物佛手Citrus medica L. var. sarcodactylis Swingle 的乾燥果實。秋季果實尚未變黃或變黃時采收,縱切成薄片,曬幹或低溫乾燥。
  【性狀】本品為類橢圓形或卵圓形的薄片,常皺縮或捲麯。長6~10cm,寬3~7cm,厚0.2~0.4cm。頂端稍寬,常有3~5個手指狀的裂瓣,基部略窄,有的可見果梗痕。外皮黃緑色或橙黃色,有皺紋及油點。果肉淺黃白色,散有凹凸不平的綫狀或點狀維管束。質硬而脆,受潮後柔韌。氣香,味微甜後苦。
  【鑒別】
  (1) 本品粉末淡棕黃色。中果皮薄壁組織衆多,細胞呈不規則形或類圓形,壁不均勻增厚。果皮表皮細胞表面觀呈不規則多角形,偶見類圓形氣孔。草酸鈣方晶成片存在於多角形的薄壁細胞中,呈多面形、菱形或雙錐形。
  (2) 取本品粉末1g,加無水乙醇10ml,超聲處理20分鐘,濾過,濾液濃縮至幹,加無水乙醇0.5ml 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佛手對照藥材1g,同法製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2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環己烷-醋酸乙酯(3:1) 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幹,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顔色的熒光斑點。
  【性味歸經】辛、苦、酸,溫。歸肝、脾、肺經。
  【功能主治】舒肝理氣,和胃止痛。用於肝胃氣滯,胸脅脹痛,胃脘痞滿,食少嘔吐。
  【用法用量】 3 ~9g。
  【貯藏】置陰涼乾燥處,防黴,防蛀。
  【摘錄】《中國藥典》
  中文名稱: 佛手
  外文名稱: Fu Sheo
  公司: 中國南洋兄弟煙草公司
  年代: 四十年代
  單位數量: 10
  類型: 直軟標
  規格: 長182mm 寬77mm
  參考價格: 30~60元
  圖片:http://www.ndcnc.gov.cn/datalib/2002/SmokeMark/DL/DL-164239/SmokeMark/Pic/0/imageView/__end_key__
  臨床應用:
  1.(《閩南民間草藥》)治痰氣咳嗽;陳佛手6-9g。水煎飲。方中佛手和胃化痰,為君藥。
  2.(《閩南民間草藥》)治婦女白帶:佛手15-30g,豬小腸1尺。水煎服。方中佛手行氣,燥濕,疏肝解鬱,為君藥。
  3.佛手露(《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治脅肋疼痛,心煩易怒,胸悶不舒,噯氣泛惡,納𠔌不香,消化不良等癥:佛手120g,五加皮30g,木瓜、青皮各12g,梔子、陳皮各15g,良薑、砂仁、肉桂各9g,木香、公丁香各6g,當歸18g,白酒20斤,冰糖5斤。上藥為粗末,裝入絹袋內,入酒浸,文火煮之,濾清入冰糖即成。每服約30g,1日3次。孕婦忌服。方中佛手行氣止痛,和胃化痰,為君藥。
佛手②
  佛手佛手茶(永春佛手)的簡稱。永春佛手係“中國申奧第一茶”,永春佛手茶又名香櫞種、雪梨,因其形似佛手、名貴勝金,又稱“金佛手”,主産於福建永春縣蘇坑、玉鬥和桂洋等鄉鎮海拔600米至900米高山處。乃佛手品種茶樹梢製成, 是福建烏竜茶中風味獨特的名品。
  佛手茶樹品種有紅芽佛手與緑芽佛手兩種(以春芽顔色區分),以紅芽為佳。鮮葉大的如掌,橢圓形,葉肉肥厚,3月下旬萌芽,4月中旬開採,分四季采摘,春茶占40%。
  佛手茶成品特徵茶條緊結肥壯,捲麯,色澤砂緑烏潤,香濃銳,味甘厚,耐衝泡,湯色橙黃清澈。衝泡時馥鬱幽芳,冉冉飄逸,就像屋裏擺着幾顆佛手、香椽等佳果所散發出來的綿綿幽香沁人心腑。
  佛手本是柑桔屬中一種清香誘人的名貴佳果, 茶葉以佛手命名,不僅因為它的葉片和佛手柑的葉子極為相似,而且因為製出的幹毛茶,衝泡後散出如佛手柑所特有的奇香。永春佛手始於北宋, 相傳是安溪縣騎虎岩寺一和尚,把茶樹的枝條嫁接在佛手柑上,經過精心培植而成。其法傳授給永春縣獅峰岩寺的師弟, 附近的茶農競相引種至今。清光緒年間,縣城桃東就有峰圃茶莊,在百齒山上開闢成片茶園種植佛手。清康熙貢士李射策在《獅峰茶詩》有贊佛手茶詩句:“品茗未敢雲居一,雀舌嘗來忽羨仙。”原全國人大副委員會周𠔌城先生亦為之題贈“永春名茶”條幅。
  永春佛手茶樹屬大葉型灌木,因其樹勢開展,葉形酷似佛手柑,因此得名“佛手”。永春佛手分為紅芽佛手與緑芽佛手兩種,其中以紅芽佛手為佳。茶樹樹冠高大,鮮葉大如掌,呈橢圓形,尖端較鈍,主脈彎麯,葉面扭麯不平,葉肉肥厚,質地柔軟,葉色黃緑油光,葉緣鋸齒稀疏。
  佛手茶相傳為閩南一寺院住持採集茶穗嫁接在佛手柑上所得,其葉與佛手柑的葉片相似,茶水具有獨特的“佛手韻”。永春已有300年的栽培歷史,現有茶園2萬畝,年産1500多噸,50%以上出口日本、東南亞各國,是全國最大的佛手茶生産出口基地。佛手茶外形緊結捲麯、肥壯重實,色澤沙緑油潤,湯色黃緑清澄明亮,香氣馥鬱幽長,滋味醇厚、回味甘爽。不僅為名貴茶飲,民間長期兼作藥用,既能提神醒腦、醒酒消暑、開胃健脾,又有抗癌、減肥、降血脂之功效,為著名保健茶品,是獨具地方特色的中國名茶。永春佛手還被香港皇室集團製成“皇氏謂常寶”,是一種糅合蠃旋藻等中藥的藥劑,以養為主;和傳統藥品依靠氧化鋁化學成分的治療觀念完全不同。
  清康熙年間(1704年)永春獅峰岩建成,“僧種茗芽以供佛,嗣而族人效之,群踵而植,彌𠔌被崗,一望皆是。”永春佛手已有300年的栽培歷史。
  永春佛手茶在1985年、1989年被農業部評為優質農産品;1987年獲“全國華僑茶葉基金會”授予的“佛手奬”1995獲中國第二屆農業博覽會金奬。上世紀30年代初,就有少量佛手茶開始轉銷國外。現有茶葉種植面積6萬多畝,産量4000 噸, 其一等品每公斤售價在150元以上,每年外銷茶葉2500餘噸。出口到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等,閩南一帶的華僑不僅將其作茗茶品飲,還經年貯藏,以作清熱解毒、幫助消化之藥。贊其“西峰寺外取新泉,飲佛手賽神仙;名貴飲料能入藥,唐人街裏品茗篇。”
佛手壺
  中國陶瓷博物館永久收藏!壺身設計巧妙,仿一佛手,而瓜蒂與葉巧妙連接,而壺註藏於瓜頭之間,含蓄自然,巧奪天工,精緻非常,令人愛不釋手!
  泥料特性:
  簡介: 緞泥原礦稱之“老團泥”,産於江蘇省宜興黃竜山,原礦外觀近白色,夾深緑斑點;除可當泥胚製陶外,亦可磨篩成細顆粒,作為調砂效果之用;燒成後呈次鵝黃色,略含極少數紅色斑點。另一緞泥之原礦為本山緑泥,産地亦為黃竜山,原礦呈緑灰色,是紫砂泥中夾層中的夾脂,燒成後呈米黃色調。
  窯溫:約1175~1180度。
  收縮比:約12%。
  礦産地:江蘇宜興趙莊山係朱泥礦~黃石黃之共生礦。
  泥性:感甜嫩綿密,質堅而溫潤,呈近田黃色調,為江蘇宜興趙莊山係朱泥礦~黃石黃之共生礦,經挑揀練製而成,因含鐵量衹達6%左右,緻陶之後呈“金田黃色”。
  特點:許多玩傢誤認為緞泥會“吐黑”,其誤解之起因,乃昔時窯爐均為低溫窯,而緞泥係為高溫泥(一般燒成溫度約攝氏度1175~1180),故每每窯燒不足,成品遇水後呈現還原為原礦色之現象(玩傢稱“吐黑”);此為窯溫不足所致,而非泥質之缺陷,希玩傢勿因果倒置纔是。
  衝茗特性:緞泥適泡之茶較為寬廣,一般而言,透氣率均佳;茶湯順和平適,操作衝茗技巧要求不高,甚適生手使用。
  作者簡介 花貨專傢。1966年生於宜興陶藝世傢,父母都是紫砂紫砂工藝廠老藝人。從小耳濡目染製壺之術,並受蔣蓉大師的悉心指導,壺藝日益漸長,專攻花壺。二十多年來,對壺藝之道已頗有心得,作品工藝精細,形象逼真,從而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所製作品得衆多名傢和收藏傢的青睞,深受業內人士及海內外收藏傢的賞識。
食療價值
  芸香科木本植物佛手的果實。産於廣東、福建、雲南、四川等地。秋季果實未完全變黃時采收,切薄片,乾燥用。亦可鮮用。
  [性能]味辛、微苦,性溫。能舒肝解鬱,理氣和中,化痰。
  [參考]含揮發油、佛手內脂、檸檬內脂、橙皮甙等。
  對腸管平滑肌有明顯的抑製作用,對腸痙攣有解痙作用;有擴張冠狀血管、增加冠脈流量的作用;高濃度時能減弱心肌收縮力、減慢心率、降低血壓,以及保護心肌缺血;有一定的祛痰作用。
  [用途]用於肝鬱氣滯,胸脅脹痛;脾胃氣滯,脘腹脹痛,嘔逆少食;咳嗽痰多。
  [用法]一日5~10g。煎湯,浸酒,泡茶。
  [附方]
  1,佛手玫瑰茶:佛手10g,玫瑰花5g。沸水浸泡飲。
  本方以佛手、玫瑰花舒肝理氣。用於肝鬱氣滯,胸脅脹痛,飲食減少。
  2,佛手薑糖飲:佛手、生薑各10g。加紅糖適量,煎水飲;或以沸水浸泡,代茶飲。
  本方以佛手舒肝理氣、健胃和中,生薑健胃止嘔。用於肝胃氣滯,脅肋、脘腹脹痛,嘔逆少食。
中國藥典2005版
  名稱:
  佛手
  漢語拼音:
  Foshou
  英文名:
  FRUCTUS CITRI SARCODACTYLIS
  基原:
  本品為芸香科植物佛手Citrus medica L.var. sarcodac-tylis Swingle的乾燥果實。秋季果實尚未變黃或變黃時采收,縱切成薄片,曬幹或低溫乾燥。
  性狀:
  本品為類橢圓形或卵圓形的薄片,常皺縮或捲麯,長6-10cm,寬3-7cm,厚0.2-0.4cm。頂端稍寬,常有3-5個手指狀的裂瓣,基部略窄,有的可見果梗痕。外皮黃緑色或橙黃色,有皺紋及油點。果肉淺黃白色,散有凹凸不平的綫狀或點狀維管束。質硬而脆,受潮後柔韌。氣香,味微甜後苦。
  鑒別:
  (1)本品粉末淡棕黃色。中果皮薄壁組織衆多,細胞呈不規則形或類圓形,壁不均勻增厚。果皮表皮細胞表面觀呈不規則多角形,偶見類圓形氣孔。草酸鈣方晶成片存在於多角形的薄壁細胞中,呈多面形、菱形或雙錐形。
  (2)取本品粉末1g,加無水乙醇10ml,超聲處理20分鐘.濾過,濾液濃縮至幹,加無水乙醇0.5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佛手對照藥材1g,同法製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2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環己烷-乙酸乙酯(3: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幹,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顔色的熒光斑點。
  檢查:
  水分 照水分測定法(附錄Ⅸ H第一法)測定.不得過15.0%。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測定法項下的熱浸法(附錄Ⅹ A)測定,用乙醇作溶劑,不得少於10.0%。
  性味:
  辛、苦、酸,溫。
  歸經:
  歸肝、脾、肺經。
  功效:
  舒肝理氣,和胃止痛。
  主治:
  用於肝胃氣滯.胸脅脹痛,胃脘痞滿,食少嘔吐。
  用法用量:
  3-9g。
  貯藏:
  置陰涼乾燥處,防黴,防蛀。
  中西藥分類:
  中藥(藥材及飲片)
中國藥典2000版
  佛手
  拼音名:Foshou
  英文名:FRUCTUSCITRISARCODACTYLIS
  書頁號:2000年版一部-141
  本品為芸香科植物佛手CitrusmedicaL.var.sarcodactylisSwingle的幹
  燥果實。秋季果實尚未變黃或變黃時采收,縱切成薄片,曬幹或低溫乾燥。
  【性狀】本品為類橢圓形或卵圓形的薄片,常皺縮或捲麯。長6~10cm,寬3~7cm
  ,厚0.2~0.4cm。頂端稍寬,常有3~5個手指狀的裂瓣,基部略窄,有的可見果梗痕。
  外皮黃緑色或橙黃色,有皺紋及油點。果肉淺黃白色,散有凹凸不平的綫狀或點狀維管
  束。質硬而脆,受潮後柔韌。氣香,味微甜後苦。
  【鑒別】(1)本品粉末淡棕黃色。中果皮薄壁組織衆多,細胞呈不規則形或類圓形
  ,壁不均勻增厚。果皮表皮細胞表面觀呈不規則多角形,偶見類圓形氣孔。草酸鈣方晶
  成片存在於多角形的薄壁細胞中,呈多面形、菱形或雙錐形。
  (2)取本品粉末1g,加無水乙醇10ml,超聲處理20分鐘,濾過,濾液濃縮至幹,加
  無水乙醇0.5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佛手對照藥材1g,同法製成對照藥材溶
  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2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
  薄層板上,以環己烷-醋酸乙酯(3: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幹,置紫外光燈(365
  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顔色的熒光斑點。
  【檢查】水分照水分測定法(附錄ⅨH第一法)測定,不得過15.0%。
  【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測定法項下的熱浸法(附錄ⅩA)測定,用乙醇作溶
  劑,不得少於10.0%。
  【性味與歸經】辛、苦、酸,溫。歸肝、脾、肺經。
  【功能與主治】舒肝理氣,和胃止痛。用於肝胃氣滯,胸脅脹痛,胃脘痞滿,食
  少嘔吐。
  【用法與用量】3~9g。
  【貯藏】置陰涼乾燥處,防黴,防蛀。
中 草 藥
    FRUCTUS CITRI SARCODACTYLIS
科普知識
   佛手(Foshou) 又名雪梨、香椽種。原産福建省安溪縣官橋鄉騎虎岩,約有一百餘年的栽培歷史。主要分佈在閩南的安溪、永春兩縣。 灌木型,樹姿開張,分枝較疏,枝條軟,大葉類,葉片呈下垂或水平着生,多為卵圓形,葉面扭麯不平、隆起,葉肉肥厚,葉質特別柔軟。通常3月下旬萌芽,屬中生種,生長期約210天左右,按芽色不同,分紅芽佛手和緑芽佛手兩種,前者紫紅,後者淡緑。花型大,花萼5-6片,花瓣7-9片,花絲多,平均達395枚,柱頭3裂,雌雄蕊一般等高,子房多茸毛,花少,不結實或極少結實。抗寒耐旱力較強,適應性較廣,多酚類含量21.36%,粗蛋白質25.16%,咖啡鹼2.38%,水浸出物46.10%。製烏竜茶品質優異,製成紅茶,湯色紅濃,葉底紅亮。緑芽佛手亦能適製烏竜茶和紅茶。適於烏竜茶區和紅茶區種植。 福安大白茶(Fuan dabaicha)
百科大全
  佛手
  foshou
    芸香科植物佛手Citrus medica L. var. sarcodactylis Swingle 的乾燥果實。
    
英文解釋
  1. :  Finger Citron,  Fructus Citri Sarcodactylis
  2. n.:  bergamot (Citrus medica)
近義詞
佛手
相關詞
油辣健康麻辣肇慶沙糖桔柑桔
廣寧
包含詞
佛手瓜佛手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