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bretschneidara sinensis hemsi.
伯乐树科 bretschneideraceae
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国务院1999年8月4日批准)
落叶乔木,高达20m,胸径60cm。奇数羽状复叶,小叶7-13。大型总状花序顶生,花粉红色。蒴果近球形,棕色。种子橙红色。中国特有单种科植物和孑遗种。零星分布于华东、华中、华南,西南,云南东部、广西、广东、江西、浙江、湖南、贵州、湖北、四川等地。
常生于海拔500-2000m处的沟谷和溪旁坡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国家二级保护稀有种。
伯乐树是我国特有的、古老的单种科和残遗种。它在研究被子植物的系统发育和古地理、古气候等方面都有重要科学价值,并被国家列为—级保护植物。
伯乐树的树体雄伟高大,绿荫如盖,树高达30米,胸径可达1米,主干通直,出材率高,在阔叶树中十分少见;花大,顶生总状花序,粉红色,非常可爱;蒴果梨形,暗红色,5-6月开花,10-11月果熟;伯乐树主要分布长江以南地区,垂直分布于海拔600-2000米的山地森林中。自然分布范围广,适应能力强,生长迅速,是理想的风景园林和用材树种。
该树结实大小年明显。鲜果出种率约为20%;种子千粒重515—755克,场圃发芽率约85%。种子处理值得注意的是:种子外种皮黄色多汁,内种皮白色薄而脆;外种皮是必须去掉的,否则易发生霉变。在去掉外种皮时,可放适量洗衣粉轻轻搓洗,切勿用力过度弄破内种皮,否则也易霉变。同时,种子应随采随播,切勿暴晒;也不能干藏,干藏的种子极易丧失发芽力。暂时不能播种的,应用湿润河沙贮藏。
育苗:每亩播种量30公斤,产苗2-3万株。采用条播,条距30厘米,覆土厚3-4厘米,并覆盖稻草保湿,出苗后需护荫。加强田间管理,一年生苗高30-50厘米,可出圃造林。
【异名】山桃树。
【性味归经】甘、辛、平入肝、脾、胃三经
【来源】为钟萼木科植物钟萼木的树皮。
【植物形态】钟萼木【采集】夏、秋采收。
【功用主治】治筋骨痛。
【用法与用量】捣烂外敷。 |
|
伯乐树
(江西《草药手册》)
【异名】山桃树。
【来源】为钟萼木科植物钟萼木的树皮。
【植物形态】钟萼木
落叶乔木,高达20米。树皮灰白色,平滑;小枝粗壮,其上有大而圆形的叶痕。单数羽状复叶,长达80厘米,互生;小叶7~15枚,对生,矩圆形。狭卵形或狭倒卵形,不对称,基部圆形或阔楔形,先端短而渐尖,全缘,上面无毛,有光泽,下面粉白色,沿中脉有褐色毛丛。总状花序顶生,轴密被锈色柔毛;花萼钟形,具不明显的5齿,外面密被柔毛;花瓣5,粉红色;雄蕊5~9;子房3室。蒴果椭圆球形或近球形,木质。种子近球形。
生于海拔500~4500米山地林中。分布云南东部、广西、广东、江西、浙江、湖南、贵州、湖北、四川等地。
【采集】夏、秋采收。
【功用主治】治筋骨痛。
【用法与用量】捣烂外敷。 |
|
中文名: 伯乐树
拉丁文名:Bretschneidara sinensis Hemsi.
异名:山桃树、钟萼木
分类:伯乐树科 Bretschneideraceae本科仅1属,1种、中国特产。
保护等级: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国务院1999年8月4日批准) |
|
落叶乔木,高达20m,胸径60cm。奇数羽状复叶,小叶7-13。大型总状花序顶生,花粉红色。蒴果近球形,棕色。种子橙红色。伯乐树的树体雄伟高大,绿荫如盖,树高达30米,胸径可达1米,主干通直,出材率高,在阔叶树中十分少见;花大,顶生总状花序,粉红色,非常可爱;蒴果梨形,暗红色,5-6月开花,10-11月果熟;
该树结实大小年明显。鲜果出种率约为20%;种子千粒重515—755克,场圃发芽率约85%。 |
|
垂直分布在海拔500~1000米之间。伯乐树系阴性偏阳树种。幼年喜荫喜湿,中年以上喜光喜湿。在天然林中,一般同甜槠、青冈栎、酸枣、拟赤杨、蓝果树及楠木类等树种混生。对土壤肥力和水分条件要求较高。在天然林中,长在沟边、山谷等土壤肥沃、湿润的地方生长较快;而长在山冈、山顶的则生长不良。 |
|
浙江省庆元、龙泉、遂昌、云和、泰顺等市(县)均有生长,以龙泉城北、锦旗、八都及昴山、凤阳山等地分布较多。
我国云南东部、贵州、广东、广西、四川、湖北、湖南、福建、江西等省区均有分布。 |
|
伯乐树是我国特有的、古老的单种科和残遗种。它在研究被子植物的系统发育和古地理、古气候等方面都有重要科学价值,并被国家列为—级保护植物。
材质优良,花形大,色艳丽,是既可用材又可观赏的珍贵树种。适应性强,根系发达,可选作低山营造混交林和进行四旁绿化。树干通直,纹理直,色纹美观,为优良家具用材。 |
|
一、采种:
种子外种皮黄色多汁,内种皮白色薄而脆;外种皮是必须去掉的,否则易发生霉变。在去掉外种皮时,可放适量洗衣粉轻轻搓洗,切勿用力过度弄破内种皮,否则也易霉变。同时,种子应随采随播,切勿暴晒;也不能干藏,干藏的种子极易丧失发芽力。暂时不能播种的,应用湿润河沙贮藏。
10月中下旬果实成熟,结实有大小年之分,结实树龄一般在15年生以上。采种要选择20~30年生的健壮母树。当果实由青绿色变红褐色时,即可采种。采回后摊在通风处阴干,待果开裂后剥出种子,再将种子浸在水中洗去外种皮,阴干1~2天后沙藏。
二、育苗:
选取排灌方便,沙质壤土的圃地,每亩施腐熟栏肥500公斤,钙镁磷肥200公斤,耕耙后筑畦。早春条播,条距25厘米,播种沟深3厘米,每亩播种量12.5~15公斤。播种后覆焦泥灰厚约3厘米,再盖狼衣草。春播后约2个月发芽出土,20天后苗木基本出齐。出土后及时揭取苗床覆盖的草,并适时除草,施追肥。在苗木生长期间,要拔草施肥6~7次。一年生苗平均高18厘米,根茎0.6厘米,林地条件好的地方,当年可出圃造林,一般需移植或留床一年再出圃造林。每亩产苗2.5~3.0万株。
三、造林技术:
1.造林地选择
伯乐树对土壤和水分条件要求较高,造林地应选择在海拔200~800米、土壤肥沃、湿润、避风的阴坡山谷或山坡下部为好。1000米以上高海拔地区易受冻害,不宜造林。
2.整地方式
造林前,清除林地上的杂灌草,块状整地。挖定植穴,穴径60厘米、深50厘米。
3.造林密度
造林密度为株行距2.5×3.0米(即每亩88株)或株行距2.0×2.0米。
4.造林季节
宜在早春雨后阴天进行,成活率可达85%以上。
5.造林方式
栽植前最好放基肥和回填表土,栽植时,做到苗正、根舒、泥紧。
四、抚育管理:
1.幼林抚育
造林后应加强幼林培育管理。每年除草松土1~2次,扩穴埋青。
2.间伐和主伐期
伯乐树生长前期表现缓慢,20年后至50胸径和材积生长都处于速生阶段,间伐期30年,主伐期在55~60年。 |
|
【性味归经】甘、辛、平入肝、脾、胃三经
【来源】为钟萼木科植物钟萼木的树皮。
【植物形态】钟萼木【采集】夏、秋采收。
【功用主治】治筋骨痛。
【用法与用量】捣烂外敷。 |
|
伯乐树介绍
伯乐树 (Bretschneidera sinensis Hemsl.)
科属:
柏乐树科
别名:
种萼木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达20米,胸径约60厘米;小枝有心脏形叶痕。奇数羽状复叶互生,长40-80厘米;小叶7-13,稀更多,长圆形、窄卵形或窄倒卵开不对称,长6-23厘米,宽3.5-9厘米,先端渐尖,基闻楱形或近圆形,全缘,上面无毛,下面微被锈色柔毛;花两性辐射对称,直径约4厘米;花萼筒上部,雄蕊棒状,子房狭卵圆形,3室,每室有2胚珠。蒴果近球形,成熟时棕色,长2-4厘米,木质;种子近球形,橙红色。
分布与习性:
星散分布于浙江南部缙云、丽水、遂昌、龙泉、庆元、云和、泰顺,台湾台北,福建崇安、邵武、泰宁、建宁、罗源、古田、南平、消县、永定、连城、上杭、龙岩,江西武陵、修水、安义、靖西、宜丰、宁都、石城、会昌、安远、龙南、全南、遂川、井岗山、泰和,湖南东部衡山、酃县、桂东、南部汝城、宜章、道县、西南部武岗、新宁、城步、绥宁、洞口和西北部龙山、桑植、大庸、永顺,广东乳源、连县、曲江、连山、从化、肇床、信宜、广西东部岑溪、苍梧、贺县、大瑶山、荔浦和东北部兴安、全州、龙胜,大苗山,啧不北部松桃、江口、东南部至南部黎平、从江、榕江、独山、三都、荔波、平塘、贞丰、册亨,支南东南部富宁、西畴、砚山、屏边,四川南部雷波和东部北碚、南川,湖北西南部利川和东南部通山等地。常生于海拔500-2000米的沟谷、溪旁坡地。分布区的年平均温为15℃以上,1月平均温4.8℃,极端最低温可降至-8.4℃以下,而南缘低平地区或西部干热河谷虽可高达22℃。但伯乐树多见于中山(海拔1000-1500米)地带,气候温冰,年降水量1000-2000毫米,多云,气候潮湿,平均我相对湿度80%以上。成土母质一般以流纹岩,凝灰岩为主体,土壤属红壤类中的黄红壤,呈酸性pH植4.5-6.0,有机质4.8%或以上(据浙江龙泉分布点资料)。伯乐树常散生湿润沟谷坡地或溪旁的常绿一落叶阔叶混交林中,一般属偶见成分。为中性偏阳树种,幼年耐荫,深根性,抗风力较强,稍能耐寒,但不耐高温。生长缓慢,天然林中立木30年前生长较快。分布区东部的伯乐树于3月中旬冬芽开始膨大,4月上旬展叶;花于4月下旬开放,5-6月为盛花期;时于10月成熟。
繁殖与栽培:
用种子繁殖。种子于9月成熟,采种后用湿砂贮藏,冬播也可。产区多在2月初开沟点播,4月初发芽。7-8月高温期,要搭荫棚,1年生苗木平均高33厘米,2年生壮苗可以在2-3月定植。造林地的土壤应深厚湿润。
应用:
稀有种。伯乐树为单种科植物,是古老的残遗种,对研究被子植物的系统发育及古地理等均有科学价值。木材硬度适中,不翘裂,色纹美观,优良的家俱及工艺用材。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