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伦理是处于道德最底线的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于性、爱、以及普遍自然法则的行为规范。这种行为规范不便明文规定,而是约定俗成的,并且随着道德标准的普遍上升而呈上升趋势。
——何智炫《伦理与道德的辨证探讨》 | | 伦理是一种自然法则,是有关人类关系(尤其以姻亲关系为重心)的自然法则。这个概念也是与道德及法律的绝对分界线。道德是人类对于人类关系和行为的柔性规定,这种柔性规定是以伦理为大致范本,但又不同于伦理这种自然法则,甚至经常与伦理相悖。法律则是人类对于人类关系和行为的刚性规定,这种刚性规定是以法理为基础原则的,法理与伦理的关系则比道德与伦理的关系更远,也因此人们对于法理的争议更大——长期自然法则与短期自然法则的冲突在法理上冲突最甚。
伦理确实没有什么深刻而完整的了解,好像“伦理”二字与“道德”二字一起出现的次数比较多。关于“道德”,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那意思无非是说,“道”并非指的是一条具体的道路,而是一个抽象出来的概念,譬如几何学上的“点,线,面”的概念,物理学上的“质点”的概念。那么“道德”,就是指走路的德行,类似于约定俗成的交通秩序,引申为人在社会上为人处世的规则。那么伦理与道德在内涵上是有一些共通之处的。伦:次序之谓也,“伦理”似乎便是指长幼尊卑的道理,比如中国有“天地君亲师”的古训。伦理与道德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调节社会成员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则的作用。规则是为现实的存在不被破坏服务的,它本身并不倡导创新,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创新,而规则与创新的矛盾无一不是以创新的成功和规则的被打破之后形成新的规则而结束的,可以说形成了一种社会的“微扰”机制。
但是事情并非如此简单。仅拿其所起的作用来定义一个词是不充分的。况且“伦理”与“道德”似乎也是有着许多不同的。
除了“道德”所针对的客体远较“伦理”所针对的客体宽泛之外,二者还有许多其他不同。比如“道德”是随着社会所处的阶段乃至文化环境的不同而有着不同规范的。举三个例子:其一,在古代氏族部落里,财产是共有的,保留私有财产是不道德的,而拿走其他部落成员刚刚用过的工具也没有什么不道德。而在法律认可私有财产的现代社会,保留私有财产不再是不道德的,而拿走他人的工具则要征求他人的意见。其二,在中国,问别人的年龄和薪水是很正常的,似乎还隐隐有点人文主义关怀的味道;而在西方某些国家,打听年龄和薪水是不太道德的。其三:同性恋一般被认为是不道德的,而现在某些国家已通过法律承认其合法存在,似乎同性恋也在逐步摆脱其不道德的地位(此处似乎有些问题,法律并不等同于道德)。
而“伦理”则似乎是有些不随时间和空间漂移的东西在里面。比如传说中伏羲和女娲是兄妹通婚,虽说太古洪荒年代,兄妹通婚没有太多道德非议,但终究是违背伦理的,在这里伦理似乎涉及到近亲结婚导致后代基因缺陷几率增大的问题。另外一对有意思的个案是疯牛病和印尼一个岛上某些部族成员患的一种奇怪的病,病人的脑组织会发生类似于疯牛病的粥样病变,尽管原因不详,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这些居民中保留了一种陋习-吃人肉。将两种病联系起来看,就会发现一些类似。疯牛病的起因也未能确证,但是所谓的动物性饲料-即一些牛的皮,肉,内脏和血液加工成的饲料在疯牛病的爆发过程中至少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或许就是元凶。
是否我们可以作一个大胆的设想:一些物种以同类为食,其蛋白质或核酸的某些缺陷(或潜缺陷)通过累积机制或自诱导机制或二者的综合导致了该缺陷的最终的显性表达。从人类所谓的“伦理”观点来看,人吃人是违背伦理的,那么牛吃牛肉也是违背牛的伦理的。请注意,人吃人是人自己做出的决定,而牛吃牛是在人类的商品利润机制下产生的非自愿的怪现象。
如果大自然在暝暝之中规定了不准同类相食的禁条,并通过让违反此禁令者脑部发病来表示惩罚,也许在漫长的无文字记录的人类演变道路上,人类经历了无数次的此种天谴才慢慢形成了这种伦理的观念。这句话反过来说就是伦理曲折地反映了生物体的分子层面上的一些规则。鉴于大多数这些分子层面的问题相对于目前的科技水平来说仍是晦暗不明的,仅仅由模糊的恐惧感或者无确定依据的直觉出发的“伦理”概念只能是一个非科学的概念,充满了大量的在将来可被证实或证伪的先验论的甚至神秘主义的命题。
显然,以这样一个不完善的概念是无法说服并阻止人类进行诸如克隆人体和干细胞研究这样的科学实验的。这些实验,甚至可以广泛地说,一切科学研究都象潘多拉的盒子,我们所认识的世界的边缘就是由这些盒子组成的。在打开之前,是无法预言一个盒子比另一个盒子更危险的。盒子被打开了,飞出的是什么永远既无法预料,也无法收回。况且,面对着科学工作者这一好奇心最强的群体,不被打开简直比不让儿童打开糖果盒都难。
对于克隆人的指斥来自社会的许多方面,说法也是多种多样。各种反对意见大致可归于两类:一类是坚持尊重生命,保持人的尊严论点的,简称之为社会学派;另一类是对克隆生命体的生理缺陷可能危及人类生存有怀疑的,简称之为生理学派。应当说,两类论点各有其合理的成分,是不能被全盘否定的,只是两派论点都采取的不是切合实际的态度。
生命是值得尊重的,人的尊严也应该保持,但是,这种理想化的状态在过去,现在和将来是永远不可能对于每个社会成员都得以实现的。比如某地区对矿工被埋的消息严加封锁;某医院对患者生命视同儿戏,等等。这些都是对生命的不尊重。我并不认为存在的就是合理的,相反,尊重生命,维护人的尊严始终应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但是,能实践的程度是受各方面条件制约的。某患者家属在求助无门后无奈给患者停掉了昂贵的进口药剂,其斑斑血泪说明了一个问题,尊重生命是有成本的。同样的,中国为什么实行计划生育,也是因为付不起人口过多的成本。
另外一个敏感的问题是安乐死和自杀。尊重生命和保持尊严在某些极端情况下是会构成悖论的,观众们很容易为电影人物在忍辱偷生和杀身取义之间做出选择,但是现实中的安乐死和自杀却沉重和苦涩得多。很多问题是法律所顾及不到的,并且由于法律条文的刚性而或多或少造成局部细微的不合理,任何国家的法律都是一样的,所以制订和修改法律是永远不能停止的舞蹈。所以,仅从理性上说,我们应该在亵渎生命的事件中辨明无过错方和过错方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而不应该仅在结局处片面地下结论。比如年迈失去自理能力的老人,为了自己的尊严,不堪忍受子女的冷漠而自杀,是不应该再背上不尊重生命的罪状的。而社会却应从中警醒,采取一系列措施,比如追究相关者责任,完善养老制度等等来杜绝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尊重生命也不应僵化到极端。绝对尊重生命就不应该给病人用药,绝对维持尊严就不应该给病人动手术。因为第一次给病人用一种药肯定冒了巨大风险,距离谋财害命也没有多远;第一次动手术之前如果没有解剖经验绝对谈不上严肃,而解剖经验不是来自于尸体就是来自于尊严不能自保者(战俘,奴隶等)或是对于患者的蓄意的信息不披露。但是,正因了不尊重的第一次,才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另外,如果推开来讲,人的尊严何以宝贵,其他生命体的尊严就可任意践踏,恐怕谁也给不出令人信服的答案。因为生物界环环相扣,相互依存,厚此薄彼似乎是没有依据的。
故,社会学派的反对意见可以休矣。
关于生理学派的反对意见,其杞人忧天的态度亦不足取。无疑,现阶段克隆动物有一些问题,表现为成活率低,寿命短。但是自然生育的个体也并非完美无缺,有些甚至有严重疾患,结局会怎样?许多有问题的个体夭折了,存活的也并没有给生物界带来毁灭性灾难。因为自然界有一种自完善的机制。
恐惧是多余的。克隆研究和干细胞研究肯定会带来一些问题,但是也会带来一些相应的技术解决方案,社会也会做出应激性反应,从而实现由乱到治,并带动文明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有了汽车后世界上有了高速公路;有了电才有了其后的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引入佛教也没有导致中华文明的消灭;有了器官移植也没听说谁没事了随便换个肝玩玩。说起违反“伦理”的产物典型之一-骡子,大家觉得也没什么恐怖。
这些都涉及到了一个更热点的概念:医学伦理。 | | 医学伦理是应用伦理学中发展最为迅猛、争议最为激烈的一门学科之一。众所周知,珍视与保护生命是传统伦理学的一项基本原则。然而这一原则在现实的医疗实践中经常受到堕胎、植物人等问题的挑战。这就在医学伦理界引发了对一系列相关课题的论争:生命有没有价值等级?人类胚胎是否算人?如果不是,胚胎发展到何种阶段才算是人?怎样给死亡下一个定义?以脑死作为标准取代传统的心脏停止跳动之标准,从心脏还在跳动但已脑死的人体中摘取健康器官的行为是否合乎道德?如何实现医疗资源的公正的分配?另外,传统医学伦理对医护人员的道德要求主要是“关护”、“不伤害”,在这里并不十分注重诊断、治疗和纯粹研究过程中病人自身的同意或拒绝的权利。而当代医学伦理则要求医生应更多地考虑到病人在决策中的参与,并通过向病人告知未来治疗活动的意义、机会、后果和危险而为病人的自我决断创造条件。病人的知情权、隐私权、艾滋病病人的受尊重及受保护之权益、绝症病人选择安乐死之权益以及如何处理医生的救死扶伤的职责与病人的自决权之间可能发生的冲突等等,构成了当代医学伦理学家研究与争议的基本课题。
医学伦理事件不仅表现在医学技术与社会学的冲突上,也表现在医学新旧技术的冲突上。例如在糖尿病研究上有两个重要事件:
第一个事件是在“限制谷物”与“放开谷物”上。中医学数千年来是提倡放开谷物的。而西方现代医学却在这一点上不断改变指导原则。聂文涛面向基层医院适宜技术培训讲演中说:人类推行糖尿病“限制碳水化合物”饮食标准(John rollo标准),到重新执行“高碳水化合物”标准(如北京协和医院标准),这期间无数患者因为错误的糖尿病饮食治疗进一步丧失了健康。医学界要如何面对这样的情况?该讲演引发的强烈震动,正在于他提出了一个深刻的科学伦理问题。没有标准可能丧失人道;标准本身隐含的错误也可能并不人道。因此,科学是一个超越了正确和错误本身的社会问题。
第二个事件是在强化血糖控制上。一项研究(简称ACCORD)由美国国立心肺及血液研究院发起,试验目的之一是,明确对于已有心血管疾病或有较高心血管疾病风险的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强化血糖治疗,是否比常规方法能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分别来自美国和加拿大77家诊所的10251名受试者,平均年龄62.2岁、平均糖化血红蛋白水平8.1%,强化血糖控制目标为正常糖化血红蛋白水平6.0%。由于强化治疗组的高死亡率,研究在今年2月份终止(平均随访3.5年)。ACCORD项目数据分析监控委员会经过仔细分析后发现,强化血糖控制组的死亡人数(257例,14/1000人•年)多于常规治疗组(203例,11/1000人•年),前者的死亡率明显高于后者,相对风险增加22%,二者存在显著差异。继续这项观察试验,可能会导致更多的患者死去。循证医学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医学伦理重于观察结果,患者并不是简单的被观察对象,不同于一般实验动物,应充分尊重患者,保护其权益不受损害。为了保护患者的权益,ACCORD于2008年2月6日发表声明,提前终止血糖控制部分的试验,将强化血糖控制组转至常规血糖控制组,继续完成其血压和血脂控制研究部分。此时,强化血糖控制治疗组的平均观察时间为3.5年,距离观察结束还有18个月。
由此可见,医学伦理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社会学、经济学、医学等多个范畴。 | | 1.观念层面上,个人自由主义盛行
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延伸,在网络环境下,人们言行更自由放松,一定程度上,网络空间里表现出来的自我更接近真实自我,是自我内心的释放与展现。同时,道德虚无主义、自由无政府主义膨胀。网络道德虚无主义特征是:怀疑道德、否定道德,将个人视为自己网络道德行为的唯一判断者,甚至为实现内心自我而不顾他人感受,忽视社会传统规范和礼仪甚至法律,造成不必要伤害,前段时间“网络暴力第一案”就是很好佐证。同时,无政府主义者在网络上宣言“完全自由”与“彻底民主”,主张取消政府,不要法制,不要道德,这和自由的实质是相违背的。而“黑客”成为“电脑英雄”代名词,不少青少年盲目崇拜并效仿,将个人主义推向极致。这些个人主义思想在青少年人群中扩散,引起社会高度重视。
2.规范层面上,道德规范运行机制失灵
网络伦理与传统伦理不是相对的,而是对传统伦理道德的继承与发扬。但在虚拟网络社会中,道德规范受到严峻挑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首先道德规范主体在虚拟社会中表现不完整,传统的年龄、性别、相貌、职业、地位等属性在虚拟社会中模糊,取代的是虚拟的文字或数字符号,给网络欺骗和网络犯罪留下空间。处在此环境下的道德主体会产生主体感和社会感淡漠现象,不利于虚拟社会道德水平提高。其次,道德规范实施力量出现分化甚至消亡。现实社会中,人们面对面交往,道德规范通过社会舆论压力和人们内心信念起作用。而虚拟社会是人机交流,人们之间互不熟识也能交往,很容易冲破道德底线,发生“逾越”行为。在此情况下,社会舆论承受的对象对个体来说不明确,直面的道德舆论抨击难以进行,从而使社会舆论作用下降。由此说明,传统道德规范运行机制受阻,对道德行为约束下降。
3.行为层面上,网络不道德行为蔓延
网络社会中,不道德行为处处可见,正蚕食道德领域。网络上不道德行为表现为:商业欺诈、利用网络散步虚假信息;制造大量垃圾邮件,造成网络堵塞;利用网络散布反动言论及一些黄、赌、毒等不良信息,扰乱社会秩序;网络犯罪,利用病毒或者信息技术盗取他人密码,给社会及个人造成经济损失;网络使人的传统的社会性人格发生嬗变,网民社会责任感弱化,人际关系淡化,忽视自己作为社会人的存在,一味在网上欺骗别人,造成不利影响。这些不道德的行为被一些人追捧,给青少年带来不良影响,深深刺痛社会敏感的神经。 | | 关于道德的科学,又称道德学、道德哲学。在西方,伦理学一词源出希腊文ετησs,意为风俗 、习惯 、性格等。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最先赋予其伦理和德行的含义,所著《尼各马可伦理学》一书为西方最早的伦理学专著。在中国古代没有使用伦理学一词,19世纪后才广泛使用。
伦理学以道德现象为研究对象,不仅包括道德意识现象(如个人的道德情感等),而且包括道德活动现象(如道德行为等)以及道德规范现象等。伦理学将道德现象从人类活动中区分开来,探讨道德的本质、起源和发展,道德水平同物质生活水平之间的关系,道德的最高原则和道德评价的标准,道德规范体系,道德的教育和修养,人生的意义、人的价值和生活态度等问题。
其中最重要的是道德与经济利益和物质生活的关系、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问题。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不同的甚至相互对立的伦理学派别。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将道德作为社会历史现象加以研究,着重研究道德现象中的带有普遍性和根本性的问题,从中揭示道德的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强调阶级社会中道德的阶级性及道德实践在伦理学理论中的意义。 | | 聊斋艳谭(1990)
导演:蓝乃才
主演:叶子楣 文素 单立文 夏志珍 工滕瞳 文隽
卿本佳人(1991)
导演:杨志坚
主演:叶玉卿 邱月清 曾小燕 午马 汤镇业 方中信 李月仙
情不自禁(1991)
导演:查传谊
主演:叶玉卿 童玲 汤镇业 许绍雄 曹查理
我为卿狂(1991)
导演:何藩
主演:叶玉卿 林建辉 村上丽奈 郭秀云
四度诱惑(1991)
导演:何藩
主演:徐曼华 陈安文 李月仙 徐京善 李中宁
玉蒲团之偷情宝鉴(1991)
导演:麦当杰
主演:吴启华 郑则士 徐锦江 叶子楣 村上丽奈 吴家丽 罗烈 周弘
聊斋艳谭续集五通神(1991)
导演:敖志君
主演:陈加玲 黄秋生 曾小燕 植敬雯 郭耀华
艳谭之灯草和尚(1992)
导演:黎继明
主演:陈宝莲 植敬雯 成奎安 张京花 大友梨奈
男与女(1993)
导演:何树培
主演:陈雅伦 林威 陶大宇
鸭之一族(1993)
导演:何洛
主演:王伟 黄祖儿 袁雯 吴其珊
挡不住的疯情(1993)
导演:韩伟达
主演:任达华 翁虹 尹扬明 王敏德 罗兰
香港奇案之强奸(1993)
导演:刘伟强 王晶
主演:任达华 郑浩南 邱淑贞 吴雪雯 张家辉
灭门惨案之孽杀(1993)
导演:黎继明
主演:黄秋生 钟淑慧 卢敏仪 吴岱融
虐之恋(1993)
导演:钟少雄
主演:李修贤 黄秋生 李美凤 纪家发 李华月 夏萍
八仙饭店之人肉叉烧包(1993)
导演:邱礼涛 监制:李修贤
主演:李修贤 黄秋生 关宝慧 成奎安 李华月 纪家发
蜜桃成熟时(1993)
导演:张肇麟 出品/监制:高志森
主演:潘震伟 李丽珍
危情(1993)
导演:卢坚
主演:陈雅伦 王敏德 玛利亚
郎心如铁(1993)
导演:霍耀良
主演:吴家丽 李丽珍 罗慧娟 白千石 陈国新 曾江 卢敏仪
强奸案中案(1993)
导演:乐大宇
主演:徐曼华 李雪敏
青楼十二房(1994)
导演:黎继明
主演:翁虹 郑则士 徐锦江 程雪雁 苑琼丹 成奎安
不扣钮的女孩(1994)
导演:黄泰来
主演:李丽珍 梁思浩 邵仲衡 徐锦江 吴妙仪 洪玉兰 杨玉梅
满清十大酷刑(1994)
导演:林庆隆
主演:翁虹 吴启华 黄光亮 徐锦江
满清禁宫秘史(1994)
导演:黄靖华 监制:王晶
主演:翁虹 宋本中 梁思浩 王书麒 李华月
警花肉搏强奸党(1994)
导演:陈国权
主演:方中信 黄秋生
少女潘金莲(1994)
导演:李翰祥
主演:甘海 单立文 田隽 黄美贞 金仁淑
慈禧秘密生活(1995)
导演:刘伟强
主演:梁家辉 邱淑贞 于荣光 翁虹 陈国邦 周嘉玲
赤裸天使(1995)
导演:傅立
主演:徐若瑄 王国斌 顾宝明
街坊差人(1995)
导演:查传宜
主演:黄秋生 于莉 吴启华 梁思敏
南洋十大邪降(1995)
导演:钱文琦
主演:陈雅伦 钟淑慧 吴毅将 徐锦江
艺坛照妖镜之96应召名册(1996)
导演:马天耀
主演:蔡美兰 李雪敏 钱军 萧玉燕 王书麒 李兆基
红灯区(1996)
导演:邓衍成
主演:邱淑贞 陶大宇 舒淇 任达华 徐锦江 周嘉玲 林尚义
深圳公路抢车劫杀之六魔女(1996)
导演:马天耀
主演:彭丹 王书麒 李雪敏 杨爱贞
孽欲追击档案之邪杀(1996)
导演:黎继明
主演:彭丹 郑浩南 杉浦朋美 黄祖儿
南洋第一邪降(1996)
导演:陈奥图
主演:蔡美兰 徐锦江 吴毅将 陈妙瑛 梁思敏 罗兰 陈国邦
色情男女(1996)
导演:尔冬升 罗志良
主演:张国荣 莫文蔚 罗家英 刘青云 丁子峻 舒淇 徐锦江 黄秋生 秦沛
玉蒲团二之玉女心经(1996)
导演:钱文琦
主演:李丽珍 舒淇 徐锦江 骆达华 吴毅将 黄一飞 张璐 曾燕
惊变(1996)
导演:邱礼涛
主演:温碧霞 任达华 张坚庭 黄子华
赤足惊魂(1997)
导演:黎继明
主演:梁铮 郑浩南 程嘉美 谢天华 欧子欣
西厢艳谭(1997)
导演:林义雄
主演:川村千里 王书麒 三原夕香 徐锦江 麦家琪 姜加玲
蜜桃成熟时1997(1997)
导演:钱文琦
主演:钟真 洪晓芸 方璇 徐锦江 王书麒 舒淇
伊波拉病毒(1997)
导演:邱李涛
主演:黄秋生 陈妙瑛
聊斋艳谭之幽媾(1997)
导演:林义雄
主演:姜加玲 汪妮 徐锦江 彭丹 麦家琪
偷情男女(1997)
导演:陈奥图
主演:小泽圆 唐德惠 王书麒 吴毅将 曹永廉 刘月好
极度强奸(1998)
导演:林义雄
主演:徐锦江 胡越山 芳井圆 藤野铃芽 姜加玲 关宝慧 徐宝麟
强奸2制服诱惑(1998)
导演:张敏
主演:朱茵 钟珍 马德钟 吴镇宇
强奸3之OL诱惑(1998)
导演:张敏
主演:方中信 张慧仪 张文慈 郭可盈 雷宇扬
色降II万里驱魔(1998)
导演:林义雄
主演:徐锦江 翁虹 萧玉燕 邹静
人肉叉烧包II之天诛地灭(1998)
导演:吴耀权
主演:孙佳君 黄秋生 张锦程 杨梵 陆剑明 罗兰
玉蒲团III之官人我要(1998)
导演:张敏 监制∶王晶
主演:钟真 冬怡 徐锦江 杨嘉玲 邵传勇 植敬雯 伊凡威
玉女聊斋(1998)
导演:曹建南
主演:徐绵江 林伟健 钟真 杨嘉玲 洪小云
伟哥的故事(1998)
导演:张敏
主演:黄秋生 曾志伟 张慧仪 张文慈 杨嘉玲
蜜桃成熟时3之蜜桃仙子(1999)
导演:钱文琦
主演:芳正 王书麒 黄子扬 张小慧
女欢(1999)
导演:朱延平
主演:张雅玲 程嘉美 何嘉芳 吴开文 李波 尤国栋 马骏 顾心婉
女色狼(1999)
导演:李兆基
主演:曹查理 杨梵 徐锦江 冬怡
强奸终极篇最后羔羊(1999)
导演:王晶
主演:黄秋生 吴毅将 关秀媚 张家辉 朱茵 杨梵 姚乐怡
亲蜜情人之无限诱惑(1999)
导演:朱继生
主演:周文健 郁芳 邹兆龙 关宝慧 郭金 刘锡贤
水浒传之英雄好色(1999)
导演:林一鑫 监制:简而清
主演:夏木爱人 蔡贞贞 于晴 简而清 徐锦江 黄子杨 麦家琪
兽性新人类(2000)
导演:钱文琦 监制:李兆基
主演:颜仟汶 谭筠怡 梁焯满
新三狼之欢场屠夫(2000)
导演:何澍培 编剧:郑成武
主演:郑浩南 雷宇扬 海俊杰 杰 汤宝如 陈明君
人头豆腐汤(2001)
导演:刘俊辉
主演:王敏德 吴岱融 海俊杰 汤盈盈 陈昭昭 邵传勇 张咏妍 | | - n.: ethic, moral principles, system of moral behavior
| | - n. éthique, morale
| | 是非的原则, 道德, 行为的标准, 道义, 美德, 为人之道, 操守 | | 词语 | 哲学 | 百科辞典 | 幸福学 | 词语解释 | 基因学 | 性科学 | 性常识 | 道德 | 主流社会 | 医学 | 法律 | 社会 | 无痛苦 | 电影 | 宗教 | 基督教 | 生物 | 科学 | 学术 | 考究 | 学科 | 悖论 | 天主教 | 逻辑 | 香港 | 剧情 | 更多结果...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