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 : 經濟 > 倫敦金融城
  在倫敦著名的聖保羅大教堂東側,有一塊被稱為“一平方英裏”(square mile)的地方。這裏樓群密佈,街道狹窄,雖不像紐約曼哈頓那樣高樓密集,但穩健、厚重的建築風格和室內豪華、大氣的裝飾卻有過之而無不及。這裏聚集着數以百計的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被看做是華爾街在倫敦的翻版。這就是金融城。
  從金融城往東不遠,是一個叫金絲雀碼頭(canary wharf)的地方。那兒面積不大,卻矗立着數幢幾十層的高樓。從樓頂上的hsbc、barclays、citibank等廣告牌可以看出,這兒也是金融機構紮堆的地方,因此也被叫做金融城。與“一平方英裏”不同的是,這兒的樓群都是近20年內建起來的,規劃更新,設計也更現代化。因此有人把這兒稱為“新金融城”,與“一平方英裏”那邊的“老金融城”遙相呼應。
  在世人的眼裏,倫敦是世界上最富歷史傳奇和現代情趣的城市之一。她不僅以其豐藴的文化內涵、美麗的自然及人文景觀吸引着來自全球各地的旅遊者和留學研究人員,更以其深厚的金融基礎、便利的交通、通訊和優越的金融經濟政策吸引着世界上各大金融機構在此聚集。然而,這些金融機構和英國歷史悠久的銀行、政券交易所一起,生存在泰晤士河北岸一片面積僅2.6平方公裏的土地上,這一片土地便是大名鼎鼎的“倫敦城”,因其金融機構密集,所以又稱“金融城”。
  倫敦與倫敦城
  通常,我們所提到的倫敦,往往指的是“大倫敦”。大倫敦由32個郡組成,倫敦城也是其中的一個郡,而且是最古老的一個,倫敦就是在倫敦城和威斯敏斯特城的基礎上發展建立起來的。雖然大倫敦統一的行政管理機構——大倫敦市政府,對包括倫敦城在內的每個郡都有約束力,但是倫敦城有自己的一套市政、警察和法庭機構。重大慶典時,英國女王還要等候倫敦市長將一柄“市民寶劍”獻給她以後,才能進城。
  倫敦城的發端始於公元43年,中間經歷過許許多多滄桑變化,尤其是1665年的瘟疫和1666年的大火給她帶來了毀滅性的災難。但是,大火之後的倫敦城很快就在恢復的同時發展壯大起來。到工業革命之前,倫敦就已經成長為世界首要的金融中心,而倫敦城則是這個中心的硬核,絶大部分的金融機構都集中於此。但是,戰後由於英國本身經濟的衰退,並且由於倫敦城內的銀行傢們過於自負,懶於改變他們已習慣的傳統作法,再加上別的金融中心的崛起,導致倫敦城在國際上的地位不斷跌落。但是,倫敦城內的深厚的國際銀行業務的基礎,以及在長期操作過程中積纍的信用和專業知識相結合的經驗使她在60年代以後,恢復了其金融中心的領導地位。
  黃金鑄就的“心髒”
  倫敦城是世界上金融機構最為密集的地方,這裏有世界最大的外匯市場和國際保險市場,有最古老的證券交易所、黃金市場,而且,這裏的歐洲貨幣市場和商品市場在國際上也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在倫敦城的中心,有一座沒有窗戶的堡壘似的八層大廈,這就是被稱為“銀行之王”的英國中央銀行——英格蘭銀行,在其周邊圍繞着100多傢本國銀行和520多傢外國銀行。
  與英格蘭銀行相毗鄰的一棟竪火柴盒形的現代化建築是倫敦股票交易所。倫敦股票交易到今天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可稱得上是世界證券交易的鼻祖。現在其股票交易量位於紐約和東京之後,居世界第三位。
  商品交易行業在倫敦城內也是一個古老行業,我們早已從文學作品和銀幕上熟悉了那種商品交易時公開叫價的熱鬧場面。但是,1988年6月之後,這種做法不復存在,已被電子屏幕報價所取代。改頭換面之後的倫敦商品交易所更名為倫敦期貨與選擇權交易所,生意更興隆了,成交量也更加大了。
  倫敦黃金市場是西方世界最重要的黃金市場,其黃金交易量曾達到世界黃金交易總量的80%,它的市場交易量和價格對其他黃金市場的交易活動有着很大的影響,是反映黃金行市的晴雨表,一般認為倫敦金市是金條質量控製方面的公斷人。
  倫敦城的勞埃德(lioyd's)是一個國際性保險市場,曾是世界保險業中資金最雄厚、保險費收入最高的保險壟斷組織。但是由於保險市場的競爭加劇,勞埃德已衹能占到整個保險市場1%的份額。然而,它仍然擁有全世界大約25%的海洋保險,而且它還是世界主要的再保險中心,因此倫敦城的保險市場仍是國際保險行業的一號種子選手。
  然而,儘管目前倫敦城內的各類金融市場仍然頗具實力,可是她已經無法找回帝國時代的榮耀了。它在世界金融界的地位已先後被紐約和東京超過,而成為世界金融的第三極。在歐洲它還是第一位的金融中心、但是隨着歐洲一體化進程的推進,整個歐洲貨幣實行一體化,歐共體有可能會將法蘭剋福選為歐洲銀行的所在地,如果真是這樣的話,倫敦城的地位將受到更大的威脅,這個黃金鑄就的“心髒”將蒙上一層陰影。
   褒貶不一的倫敦城
  倫敦金融城曾經無比輝煌,現在也依然閃爍着耀眼的光芒,它為英國的經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80年代裏,它每年使英國純收入稅利20億英鎊以上,即使在經濟衰退的90年代初期,失業率居高不下時,倫敦城為無數人創造了就業機會。1995年,倫敦城內從事金融業、商業的人員有70萬,比法蘭剋福的總人口還要多。但是倫敦城的功與過卻是英國人長期爭論的問題。
  有人認為,倫敦城從來衹考慮自己的發展和利潤,而對整個國傢的經濟和工業的發展卻漠不關心。一次大戰結束後,由於倫敦城將精力過多地投放到海外的投資中,從而使英國的工業得不到發展所急需的大量資金,這樣,美國和德國不僅在鋼鐵等傳統工業上超過了英國,而且在高科技領域也領先於英國。1925年,首相邱吉爾為了保持英鎊的地位和維持倫敦城在國際金融上的重要性,采取了嚴苛的財政預算和緊縮貨幣政策,結果他的目的暫時達到了,但英國的工業卻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即經過一個短暫的戰後高漲期之後,國內需求持續地下降,幾個主要産業:造船、紡織、鋼鐵和煤炭都嚴重地收縮了。然而,即使是這樣,還是沒能擋住英鎊擠兌的命運。二戰之後,布雷頓森林體係建立起來了。這之後,倫敦城的銀行傢們為了維持英鎊對美元的匯率,又多次損害了工業的利益:匯率高估使得英國的工業品在國際上的競爭能力減弱而使出口受到打擊。
  在撒切爾夫人執政期間,這種工業與金融之間的矛盾再度緊張。當大量的外資源源不斷地流入英國並獲取高額利潤時,倫敦城內的資金卻流嚮了國外。於是有人說,保守黨又一次以犧牲本國經濟為代價,幫助了倫敦城內的國際友人。即使倫敦城創造諸多的就業機會也受到了批評。人們認為倫敦城將大量的人才吸引到城內的各種金融機構中,使工業人才顯得缺乏。
  為了平衡這些矛盾,英國政府采取了一係列的措施,如減少倫敦城的對外投資、對高收入實行高稅收等政策,這些政策限製了倫敦城自由轉動的車輪,但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何以稱冠
  今年的10月27日是個普通的星期五。但這一天對新老金融城的銀行傢們來說,卻有着特殊的意義。因為20年前的10月27日,在撒切爾內閣的幹預下,金融城實施了“金融大改革”:解除管製,引入競爭,將此前極為封閉的金融城推嚮全球市場。改革導致一些固步自封的英國金融機構被外國對手吞併,因而引發爭議。
  但20年後的今天,無人再對當年的改革提出半點質疑。原因很簡單:今天的金融城已成為全球最有競爭力的金融中心之一。統計顯示,在各項主要金融業務中,倫敦占據了全球20%的跨境藉貸、40%的非英國股票交易、32%的外匯交易、43%的衍生品場外交易,以及二級市場70%的國際債券交易。除對衝基金資産外,倫敦在幾乎所有的指標上都勝過了美國、德國、法國、日本等國的金融中心。
  面對這樣的“大好形勢”,一周來,數名英國金融界重量級人物紛紛撰文,紀念“金融大改革”20周年。曾於1976年~1988年任倫敦證交所主席的尼古拉斯·古迪森爵士在《金融時報》上發表文章稱,倫敦金融城的改革證明,競爭是促進繁榮的硬道理。正是因為破除了競爭壁壘,倫敦纔吸引了世界各地大量極具競爭力的人才和資本。另外,由於一國財富的增長取决於其國際競爭力,因此阻止外國人收購本國企業是毫無益處的。
  讓我們看看倫敦到底破除了哪些競爭壁壘。改革前,金融城實行的是固定佣金製,無論交易額大小,經紀人和中間商的收入少不了;其次,金融城的員工以英國人為主,穿着講究、作風保守,被譏為“老爺俱樂部”;另外,金融城每天很晚纔開市,卻有着漫長的午休,下午收市又很早,引來各金融機構的諸多不滿;最後,一些法規對金融機構的限製太多,並給外國機構進入英國市場設置了很高的門檻。
  “金融大改革”改變了這一切。《限製交易行為法》取消了許多對金融機構經營業務的限製,並對外國金融機構放開市場;取消了固定佣金製,使得有實力的機構(當時主要是美國金融機構)能把大量的業務集中起來,獲得規模效應,從而降低成本。隨着改革的推行,大量外國金融從業人員涌入倫敦,不但給金融城帶來了新鮮血液,改變了金融城慵懶的作風,更給整個倫敦帶來了多元文化的衝擊。
  古迪森爵士的總結得到了英國《經濟學人》雜志的贊同。該雜志在社論中說,“金融大改革”的經驗就是:要保護一個産業,就不能保護這個産業中本國數一數二的企業。
  不可自滿
  不過,英國金融界並沒有被成就衝昏頭腦,仍仔細分析了金融城面臨的潛在對手和威脅。古迪森爵士指出,全球幾大金融中心的競爭將日趨激烈,倫敦雖有地理位置和語言上的優勢,但僅靠這些是不夠的,其他金融中心可能會仿效並試圖超越倫敦。
  曾在1983~1989年任英國財政大臣的尼格爾·勞森也撰文指出,雖然與20年前相比,金融城的監管已大為寬鬆,但在某些領域,監管仍然過度。他舉例說,倫敦的稅負過重,稅製過於復雜,不利於吸引更多外國金融機構到金融城落戶。這一點,得到了金融城現任市長白樂威的贊同。
  然而,在成功改革20年的紀念日,警告聲終究衹是少數,多數業內人士對倫敦今日在全球金融界的地位還是相當滿意的。曾全面參與20年前改革方案設計的戴維·沃剋爵士就打了一個頗能代表倫敦金融界共識的比喻。他說,倫敦發展到現在,已經成了一個“結”,而要解開一個結是相當睏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