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河南 >周口 > 伏曦太昊陵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伏曦太昊陵投訴電話周口旅遊投訴電話:0394-82214118273901
  河南省旅遊投訴電話:0371—65506775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太昊伏羲是我國遠古神話傳說中的一個聖明帝王,他“為百王先”,居三皇之一,列五帝之首。他在人類社會從母係嚮父係,由野蠻嚮文明進化時期,以自已的聰明和智慧,立下了齊天功績。後人因此稱他為“始祖”、“斯文鼻祖”。“太昊”即是人們對伏羲的贊詞,意為伏羲功德無量,嚮日月那樣光明。為紀念祖先功德,春秋時這裏已建伏羲陵墓。當年孔子周遊列國來陳國,陳靈公曾陪同孔子觀瞻陵墓;三國魏曹植曾<封思王於陳,拜謁伏羲祠後作《伏羲贊》。唐宋以來,太昊伏羲的陵墓不斷擴建,包括陵地和祭祀的廟宇,占地廣875畝。今存陵園內建築為明代建築,結構與明代皇宮相仿。它分內外二城,內城叫紫禁城,外城叫皇城。城內古柏夾道、碑刻林立、晨鐘墓鼓、聲聞數裏。統天殿又叫大殿、前殿,是整個陵園中最大建築,殿高米,面積390平方米;殿內有高大的神龕,內塑伏羲坐像,左右配有神農、黃帝、少昊、顓項塑像。太昊伏羲的陵墓高20多米,周長150多米;上呈圓形、下有方座,象徵“天圓地方”,陵前有宋代青石碑一座,寬3尺,高15尺,上鏞“太昊伏羲氏之墓”個大字,據傳此碑為蘇小妹用巾作筆寫成。
No. 2
  太昊陵,即“三皇之首”太昊伏羲氏的陵廟,位於河南省淮陽縣城北1.5公裏,國傢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18大名匿之一。因其是中華民族“人文始祖”之陵廟,故稱“天下第一陵”。1997年6月26日,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朱鎔基同志參茂太昊陵後,欣然題寫“羲皇故都”四個大字。
  該陵廟以伏羲先天八卦之數理興建,是中國帝王陵廟中大規模宮殿式古建築群之孤例。全廟南北長750米,占地875畝,分外城、內城、紫禁城三道“皇城”。全陵有三殿、兩樓、兩廊、兩坊、一臺、一壇、一亭、一祠、一堂、一園、七觀、十六門。幾十座建築主要貫穿在南北垂直的中軸綫上,如果把南北大門層層打開,可從南面第一道門直望紫禁城中太臭伏羲氏的巨大陵墓,號稱“十門相照”。
  伏羲是我國遠古神話傳說中的一個聖明帝王,他“為百王先”,居三皇之一,列五帝之首。他在人類社會從母係嚮父係,由野蠻嚮文明進化時期,以自已的聰明和智慧,立下了齊天功績。後人因此稱他為“始祖”、“斯文鼻祖”。
  “太昊”即是人們對伏羲的贊詞,意為伏羲功德無量,像日月那樣光明。為紀念祖先功德,春秋時淮陽已建伏羲陵墓。當年孔子周遊列國來陳國,陳靈公曾陪同孔子觀瞻陵墓;三國魏曹植曾封思王於陳,拜謁伏羲祠後作《伏羲贊》。唐宋以來,太昊伏羲的陵墓不斷擴建,包括陵地和祭祀的廟宇,占地廣875畝。
  今存陵園內建築為明代建築,結構與明代皇宮相仿。它分內外二城,內城叫紫禁城,外城叫皇城。城內古柏夾道、碑刻林立、晨鐘墓鼓、聲聞數裏。
  統天殿又叫大殿、前殿,是整個陵園中最大建築,殿高米,面積390平方米,殿內有高大的神龕,內塑伏羲坐像,左右配有神農、黃帝、少昊、顓項塑像。
  太昊伏羲的陵墓高20多米,周長150多米,上呈圓形、下有方座,象徵“天圓地方”,陵前有宋代青石碑一座,寬3尺,高15尺,上鏞“太昊伏羲氏之墓”七個大字,據傳此碑為蘇小妹用巾作筆寫成。
  河南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