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地图 目录 世界最大的水电站。在巴西、巴拉圭两国边界处。1995年5月竣工。电站大坝全长7744米,高196米,拦腰截断巴拉那河,形成面积1350平方千米的人工湖。电站年发电量达750亿千瓦小时,并兼有防洪、航运、渔业、旅游等综合效益。 伊泰普水电站 节庆活动 元旦:1月1日;狂欢节:2月中下旬;蒂拉登特斯纪念日:4月21日;国际劳动节:5月1日;独立日:9月7日;万灵节:11月2日;共和国日:11月15日;圣灵怀孕节:12月8日;圣诞节:12月25日。基督升天节:5月28日;基督圣体节:6月18日。 伊泰普水电站 购物 cachaca酒、紫水晶、蛋白石、蓝宝石、皮件、手工皮革制品、咖啡
从巴西著名旅游城市里约热内卢乘飞机向西南飞行约三个半小时,机翼下方的热带丛林深处,有一个烟波浩淼的巨大湖泊,一道大坝在湖泊的一侧巍峨矗立,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世纪工程”——伊泰普水电站 。
伊泰普水电站 位于巴西西南部与巴拉圭和阿根廷的交界处。从巴西边境小城福斯杜伊瓜苏驱车,用不了多久,就可隐约听到远处的轰鸣声。再向前走,响声逐渐扩大,震耳的轰鸣犹如千军万马在驰骋。这是伊泰普水电站 溢洪道的水流在奔腾。车行半小时,闻名于世的伊泰普水电站 就展现在面前。
从近处看,全长7744米的大坝就像一座钢筋混凝土铸就的长城,在浪花掀起的雾气的笼罩下,显得雄伟壮观。坝高196米,相当于65层楼房的高度。大坝外壁,18个巨型管道——18个发电机组的注水管一字排开,每根管道的直径10.5米,长142米,每秒注水645立方米。从坝底仰望,它们好似18根擎天巨柱,头抬得再高,也难望其全貌。
这座雄伟的大坝将巴拉那河拦腰截断,形成深250米、面积达1350平方公里、总蓄水量为290亿立方米的人工湖。大坝的西侧是水库的溢洪道,十几道闸门敞开,库水能以每秒4.6万立方米的流量倾泻而出,飞卷的波浪高达几十米,形成一道壮丽的人工瀑布,蔚为壮观。
伊泰普水电站 是当之无愧的“世纪工程”。水电站18台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1260万千瓦,是当今世界上已建成水电站中的巨无霸。其装机容量相当于美国大库力水电站的1.2倍,委内瑞拉古力水电站的1.4倍,原苏联克拉斯诺雅尔斯克水电站的2.1倍,埃及阿斯旺水电站的5.9倍。在发电量方面,其他水电站更是望尘莫及,伊泰普的发电量分别相当于古力的1.5倍,克拉斯诺雅尔斯克的2.5倍,大库力的3.7倍,阿斯旺的7.7倍。
在伊泰普水电站 修建期间,开挖的土石方达6385万立方米,是连接法国与英国的欧洲海底隧道土石方的8.5倍。如果将其用普通卡车装运,可排成长达12.8万公里的漫长车队,能绕地球赤道3周。浇筑的混凝土达1257万立方米,用这些混凝土可以再建一个人口达1700万的里约热内卢城,可修建210座世界上最大的可容纳20万人的里约热内卢马拉卡纳足球场。所使用的钢铁可建380座艾菲尔铁塔。伊泰普水电站 世界之最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修建伊泰普水电站 是上世纪巴西政府做出的最重大的战略性决策之一。巴西自上世纪70年代经济起飞后,先后经历了两次电力能源危机。出于深刻的教训和对未来经济与社会发展对能源需求的预计,巴西政府毅然决定同巴拉圭合作建造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
在成立伊泰普两国公司的基础上,1975年10月,伊泰普水电站 终于破土动工。在施工高潮期间,工地上的建筑大军达3万之众,耸立着17个臂长80米的起重机。经过10年奋战,1984年5月,第一台发电机组投入运转。又经过7年的努力,1991年5月全部工程完工,最后一台发电机组开始发电,耗资183亿美元的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终于建成,巴西和巴拉圭两国人民创造的这一奇迹受到世界的瞩目。
自建成以来,伊泰普水电站 已在巴西和巴拉圭能源供应和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今,伊泰普水电站 不仅能满足巴拉圭全部用电需求,而且能供应巴西全国30%以上的用电量,圣保罗、里约热内卢、米纳斯吉拉斯等主要工业区38%的电力来自伊泰普。
伊泰普水电站 的修建也促进了周边地区的经济特别是旅游业的发展。记者看到,附近原来只有四五万人口的小镇福斯杜伊瓜苏已变成一座颇具规模的城市。市内道路宽阔,商店橱窗里商品琳琅满目,游人川流不息,一派繁荣景象。
伊泰普水电站 的建成也改变了当地的自然景观,河道上游的风景点七星瀑布被淹在水底,下游鱼产量减少。但新形成的巨大人工湖,可发展旅游业并养鱼。整个库区年产鱼可达40万吨。库区还建有6个生态保护区,总面积为9.2万公顷。 当今世界装机容量第二大,发电量最大的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 (Itaipu Binacional)(装机容量最大的是长江三峡水电站,目前装机容量1820万千瓦,加上两台5万千瓦的的电源电站,以及后期建设的地下电站的6台70万千瓦机组投入运行,总装机容量将达到2250万千瓦,年发电量为900亿度左右),位于巴拉那河流经巴西与巴拉圭两国边境的河段。巴拉那河发源于巴西东南部,流经3000km在阿根廷汇入拉普拉塔河注入大西洋。这里河水流量大,水流湍急。1973年两国政府签订协议,共同开发界河长200km一段水力资源,历时16年,耗资170多亿美元,1991年5月建成举世界瞩目的伊泰普水电站 ,坝址控制流域面积82万km ,大坝全长7744米,196米,拦腰截断巴拉那河,形成面积1350平方千米、库容290亿立方米的人工湖。多年平均流量8500m3 /s。坝址处常水位时河宽约400m,枯水河槽宽250m,基岩主要为坚硬完整玄武岩。电站总库容290亿立方米 ,有效库容190亿立方米 。
根据巴西和巴拉圭两国政府在1997年初的决定,在原电站厂房的预留机坑扩建2台机组,到2001年伊泰普电站由18台变为20台70万kW水轮发电机组,全电站总装机容量从1260万kW增加到1400万kW,可靠出力936万kW,多年平均发电量900亿kW·h,为目前世界单机容量最大机组,年发电量可达900亿度。枢纽左岸属巴西,右岸属巴拉圭。主要建筑物自左坝头起有左岸土坝,左岸堆石坝,导流明渠及其控制建筑物(混凝土重力坝及坝内泄水孔)、主坝、发电厂房、右岸翼坝(混凝土大头坝)、溢流坝、右岸土坝等,枢纽全长7744m。发电厂房设在主坝和控制建筑物下游侧,并在左岸堆石坝与导流明渠及其控制建筑物之间预留后期扩建新发电厂房位置。主坝为双支墩大头坝,最大坝高196m,长1064m,是世界最高的大头坝。混凝土重力式溢流坝长390m,安装14扇20m×20m弧形闸门,最大下泄流量62000m /s。发电厂房长968m,包括两座装配场。18台机组中9台周波60Hz,经500kV和765kV高压线送电入左岸开关站,以三回765kV输电线向巴西供电;另9台周波50Hz升压500kV后送入右岸开关站,其中一部分直接送巴拉圭,另一部分转变为60Hz向巴西售电。主要工程量石方开挖3300万m ,围堰填筑1000万m ,混凝土浇筑1100万m 。工程于1975年开工,1979年 8月主坝混凝土浇筑,1983年中第一台机组发电,1991年全部建成。
伊泰普水电站 位于巴西与巴拉圭之间的界河——巴拉那河(世界第五大河,年径流量7250亿立方米)上,伊瓜苏市北12公里处,是目前世界第二大水电站,由巴西与巴拉圭共建,发电机组和发电量由两国均分。目前共有20台发电机组(每台70万千瓦),总装机容量1400万千瓦,年发电量900亿度,其中2008年发电948.6亿度。
伊泰普是以发电为主的水电工程,水库水位消落只有1m,只有在溢洪道需要维修时才不得已将水库水位降低3m。下游水位随下泄流量改变,实际上也没有大的变化。电站水头变幅小,水库水位变化小,基本上是在恒定水头下满负荷运行,只要价组维护好不出毛病,机组都可满发。咱们三峡工程是以防洪为主进行规划设计的,发电的条件完全是依附于既定的防洪规划,造成水轮机的设计难度远远超过伊泰普,其复杂的运行条件也可称常规机组之最。三峡26台机组的年平均发电量达到847亿度,只是枯水期受来水量限制,汛期本可以多利用用之不完的滚滚江水多发电,却因为需要防洪,将水位从175米下降到145米,导致大量的水能被放弃,因而其发电量较伊泰普电站略少。
伊泰普(Itaipú)在印地安语中意为“会唱歌的石头”(the singing boulder)。伊泰普水电站 于1974年10月17日动工修建,1991年5月6日竣工,历时17载。水电站主坝为混凝土空心重力坝,高196米(海拔225米),长1500米。右侧接弧形混凝土大头坝,长770米。左接溢洪道,溢洪闸长483米,最大泄洪量为62200立方米/秒。两岸还接有堆石坝、土坝,整个水电站坝身长7.7公里,坝高196米。坝内蓄满水后,形成了面积达1350平方公里、深度为250米、总蓄水量为290亿立方米的伊泰普人工湖。湖的大半在巴西,小半在巴拉圭境内。工程的兴建带动了巴西、巴拉圭建筑业、建筑材料和其他服务行业的发展。电站的建成是拉丁美洲国家间相互合作的重要成果。
景点旅游提示
交通:伊泰普水电站 设有游园公车。
解说:伊泰普水电站 有免费的英、西、葡3语影片解说。
基本数据
大坝长度:7744米
大坝高度:176米
水库蓄水深度:250米
水库蓄水面积:1350平方公里
水库总蓄水量:290亿立方米
水库产鱼量:40万吨每年
泄洪道泄洪能力:4.6万立方米每秒
发电机组数量:20台
总装机容量:1400万千瓦
每台发电机组引水管道:直径10.5米,长142米,流量645立方米每秒
最大年发电量:946.8亿度(2008年)
年发电量:(资料不全)
1997:892亿度
2000:934亿度
2001:934亿度
2006:927亿度
2008:946亿度
塞特凯达斯瀑布
塞特凯达斯瀑布又名瓜伊拉瀑布(一译塞特克达斯),属南美洲巴西与巴拉圭边界的瀑布群。位于上巴拉那河峡谷内。世界水量最大瀑布群之一。实际由18个瀑布组成,平均流量达13 200米/秒,洪峰期可四倍于此,水力极为丰富。瀑布总宽90米,总落差114米,跌落声远至40公里。景色优美,为浏览胜地。瀑布以下建有迄今世界上最大的伊泰普水电站 ,所形成的人工湖使瀑布消失。伊泰普水电站 世界迄今已建成的最大的水电站。位于南美洲巴拉那河流经巴西、巴拉圭两国边境的河段,塞特凯达斯瀑布以下170公里处。由巴西、巴拉圭两国共同建造。1975年10月20日正式动工,1991年5月竣工。大坝全长7 744米,高196米,拦腰截断巴拉那河,形成面积为1 350平方公里、库容290亿立方米的人工湖。安装18台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 260万千瓦,年发电量约750亿千瓦时,1996年达816亿千瓦时,可满足巴拉圭的全部用电和巴西用电量的25%。兼有防洪、航运、渔业、旅游及改善生态环境等综合效益。 现在几乎断流。 1986年9月下旬,许多世界有名的自然学家来参加塞特凯达斯瀑布的葬礼,巴西总统菲格雷特也亲自投身到这一行动中,那天,他特意 穿上葬礼专用的黑色礼服,主持了这个特殊的葬礼。
伊泰普之争
始建于1973年的伊泰普水电站 位于巴拉那河流经巴西与巴拉圭两国边境的河段,为两国共同拥有。1984年,水电站正式开始发电。从发电量来说,它目前仍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力发电站。当初两国规定,双方各付50%的启动资金,将来的发电量也由两国平分。但由于当时巴拉圭经济困难,一时拿不出这么多钱来,就向巴西方面贷款。因此,不光是启动资金,巴拉圭后来建设和运营水电站的资金,均来自巴西方面的贷款,总计180亿美元。根据双方的规定,到2023年,巴拉圭须还清这笔贷款。
换句话说,“打造”伊泰普水电站 所有的经费都出自巴西。因此,在最终利益分配上巴西自然希望得到一些实惠。实际上,对于人口不足600万的巴拉圭来说,根本用不完这50%的电。巴拉圭每年实际使用的电量仅仅是伊泰普总发电量的5%。双方于是规定,剩下的45%电量,巴拉圭要以成本价卖给巴西,而且只能卖给巴西电力公司。巴西付给巴拉圭的价钱是每百万瓦/时大约45美元,而实际上巴拉圭只能得到大约3美元,剩下的42美元用以还当初借巴西的债。
时间一长,巴拉圭发现并不划算。因为,钱虽是巴西出的,可巴拉圭还一直还着贷款。这等于2023年以后,巴西不仅拿回成本,而且还以十分低廉的价格一直使用着能源。此外,南美很多国家都想以市场价购买巴拉圭多余的电。但受当初的规定所限,巴拉圭无法自由支配多余的电力资源。因此巴拉圭希望能够自由卖出多余的电力,而不是只能卖给巴西,另外巴西也应该提高购买的价格。
在巴西人看来,目前伊泰普水电站 带给巴拉圭的收入超过了其国民生产总值的4%,巴拉圭全国90%的用电都来自该水电站。巴拉圭不仅通过水电站解决了国内的能源问题,还有巨额的收入,是“空手套白狼”。而现在巴拉圭又想把水电站的收益进一步扩大化,提高供电价格,用巴西人的钱赚巴西人的钱,巴西人自然不乐意。这就是双方争执的始末缘由。
争执画句号?
双方因此争执了很多年,为什么最近加快了谈判和解决的步伐呢?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巴拉圭总统卢戈上任之初,对巴拉圭人民最大的承诺就是要更合理地分配伊泰普水电站 的收益。这也是他能当选的最大的资本。因此,为了“兑现承诺”,卢戈从上任之始,就着手推动同巴西方面的谈判,并且称这是其政府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另一个原因是巴西总统卢拉一直希望巴西能够加强在拉美诸国的领导地位,树立自己大国的形象。因此,巴西愿意在同邻国的一些利益冲突上做出让步。
根据两国的最新协议,巴西承诺今后以目前三倍的价格购买巴拉圭的电。同时,巴西方面还答应巴拉圭可以向除巴西电力公司以外的巴西企业出售电力。但巴西并没有答应巴拉圭可以向第三国售电的强烈要求。
2009年7月25日巴西总统卢拉和巴拉圭总统卢戈,在巴拉圭首都亚松森就两国共同拥有的世界上发电量最大的伊泰普水电站 达成一项新协议。根据该协议,巴西将大幅度提高从巴拉圭购买电力的价格,并且逐步允许巴拉圭向巴西自由卖出电能而不受巴西电力公司的干涉。至此,长期影响两国关系的伊泰普水电站 之争暂时画上了句号。
国际合作的典范
伊泰普电站自建成以来,经过几次的修缮,不仅有本国人民的努力,也凝聚了世界人民的智慧,我国也为伊泰普水电站 的建设贡献了力量,提供了技术物质支持,中国一些公司的发电设备和防水技术材料在伊泰普水电站 得到了使用,受到了好评。 Yitaipu Shuidianzhan
伊泰普水电站
Itaipu Hydroelectric Power Station
世界已建最大的水电站(见彩图巴西、巴拉圭伊泰普水电站 ,世界最大的水电站,装机1260万kW,1991年竣工)。位于巴西和巴拉圭两国界河巴拉那河上。巴拉那河发源于巴西东南部,流经3000km在阿根廷汇入拉普拉塔河注入大西洋。1973年两国政府签订协议,共同开发界河长200km一段水力资源,修建伊泰普水电站 。坝址控制流域面积82万km□,多年平均流量8500m□/s。坝址处常水位时河宽约400m,枯水河槽宽250m,基岩主要为坚硬完整玄武岩。电站总库容290亿m□,有效库容190亿m□。厂房内安装18台70万kW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为世界单机容量最大机组,总装机1260万kW,可靠出力936万kW,多年平均发电量790亿kW·h。水电站枢纽左岸属巴西,右岸属巴拉圭。主要建筑物自左坝头起有左岸土坝,左岸堆石坝,导流明渠及其控制建筑物(混凝土重力坝及坝内泄水孔)、主坝、发电厂房、右岸翼坝(混凝土大头坝)、溢流坝、右岸土坝等,枢纽全长7744m。发电厂房设在主坝和控制建筑物下游侧,并在左岸堆石坝与导流明渠及其控制建筑物之间预留后期扩建新发电厂房位置。主坝为双支墩大头坝,最大坝高196m,长1064m,是世界最高的大头坝。混凝土重力式溢流坝长390m,安装14扇20m×20m弧形闸门,最大下泄流量62000m□/s。发电厂房长968m,包括两座装配场。18台机组中9台周波60Hz,经500kV和765kV高压线送电入左岸开关站,以三回765kV输电线向巴西供电;另9台周波50Hz升压500kV后送入右岸开关站,其中一部分直接送巴拉圭,另一部分转变为60Hz向巴西售电。主要工程量石方开挖3300万m□,围堰填筑1000万m□,混凝土浇筑1100万m□。工程于1975年开工,1979年 8月主坝混凝土浇筑,1983年中第一台机组发电,1991年全部建成。
(邹思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