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仲愷農業技術學院投訴電話廣州市旅遊投訴電話:020-86666666
廣東省旅遊投訴電話:020-86681163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仲愷農業技術學院是一所以偉大的愛國主義者廖仲愷先生名字命名,服務於區域經濟和現代農業、以現代農業技術為特色,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多科性省屬本科紀念大學。學校前身為“仲愷農工學校”,創建於1927年,偉大的革命者、傑出的婦女運動領袖何香凝首任校長15年,製定了“註重實驗,扶助農工”的校訓。新中國成立後,學校更名為“廣東省仲愷農業學校”,為全國重點中專,培養了數以萬計從基層農業技術幹部到共和國省部級領導、工程院院士等優秀人才。1984年,經國傢農牧漁業部、教育部批準,學校升格為本科大學,“仲愷農業技術學院”校名由國傢副主席王震題寫。
長期以來,黨和國傢領導人非常重視這所紀念大學的發展。葉劍英、鄧小平、楊尚昆、王震先後為校園內的廖仲愷何香凝紀念館、塑像和廖仲愷紀念碑題字;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廖承志、全國政協副主席霍英東、馬萬祺等多次親臨校園視察。1987年,學校成立了高規格的董事會,廣東省省長葉選平任第一屆董事長;1997年盧瑞華省長任第二屆董事長。董事會聘請國傢領導人王震、葉選平、霍英東、馬萬祺、廖暉及全國人大常委何康為名譽董事長,擔任副董事長的有: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何厚鏵,全國人大常委曾憲梓(香港)、凌伯棠,全國政協常委何鴻燊(澳門)、陳耀邦、郭榮昌和全國政協委員劉宇新(香港)以及廣東省委、省政協的主要領導盧鐘鶴、歐廣源、李鴻忠、朱小丹、周天鴻等。董事會顧問、美國國際合作委員會主席陳香梅女士作為廖仲愷先生的親屬,多次強調自己與學校的特殊關係與特殊感情,並來到校園與師生交流。
海內外各界人士崇敬廖仲愷、何香凝,關心仲愷農業技術學院的發展,不斷給予廣泛支持。近10年,僅港澳同胞就為學校捐資數千萬元港幣和人民幣,興建了英東實驗大樓、圖書館大樓,添置了一批教學科研和醫療衛生設備,設立了各種奬教金、奬學金。
學校現有34個本科專業,涵蓋農、工、理、經、管、文六大學科門類;生物化工、農産品加工及貯藏工程、植物病理學、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四個碩士學位授權學科;設有農業與園林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信息學院、城市建設學院、生命科學學院、輕工食品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係、機電工程係、化學與化工係、外語係、藝術與設計係、計算科學係、社科部、體育部、繼續教育學院等16個教學單位,以及花卉、緑色化工、生物技術、植物病理、農産品加工及保鮮、産業經濟、高等教育、仲愷文化等8個研究所和亞洲最大的ielts考試中心。現有教職工620多人,教師隊伍整體素質高,學歷、職稱、年齡結構合理,教師中64%具有碩士、博士學歷學位,有教授、研究員48人,副教授、副研究員157人,進站博士後3人,高級職稱教師占教師隊伍近一半。聘請了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在內的客座教授30人,外籍英語教師23人。學校是廣東省高級農藝師職稱評審單位。
學校科研能力較強,目前承擔各級研究項目230項(其中,國傢自然科學基金項目8項,國傢星火計劃3項),取得有較大影響的成果38項,獲國傢、省(部)、廳級奬勵29項,在國際權威學術刊物《nature》雜志上發表論文一篇。1997年以優異成績通過原國傢教委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價;2001年教務處被評為廣東省優秀教務處;2004年獲廣東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奬一項、二等奬三項;教師中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有突出貢獻專傢12人,省部級以上優秀教師36人,省“千百十”工程青年學術骨幹17人;學校十幾年來共培養了近2萬多名本、專科畢業生,以其基礎紮實、業務能力強、團隊精神好,受到社會普遍歡迎和高度贊譽。
學校現有在校生總人數9633人,聯合培養在讀碩士生97人、博士生23人。根據我省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本科在校生規模五年內將達到1.8萬人,研究生達到300人。
學校本部位於廣州市區珠江南畔,占地20多萬平方米,另有實習基地40萬平方米;2003年9月20日,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準學校在白雲區徵地140萬平方米建設新校區。學校現有校捨建築面積19.3萬平方米,建有現代化的教學大樓、實驗大樓、圖書館、科學樓、網絡中心、電教中心和體育場館等,固定資産總值2.5億多元;教學儀器設備總值3488.91萬元,圖書館藏書55萬册。校園環境幽雅,花木繁茂,玉蘭飄香,景色宜人,多次獲省、市“文明校園”、“文明社區”稱號,是讀書治學的理想園地,日益成為廣東省培養高級農業技術、信息技術、工程技術、管理人才的搖籃和培訓農業科技、管理人員的重要基地。 |
|
仲愷農業工程學院是一所以農、工學科為優勢,農、工、理、經、管、文協調發展的多科性省屬本科大學。學校坐落在歷史文化名城——廣州,校園集雲山之神秀,匯珠水之靈氣,是讀書治學的理想園地。
學校前身為仲愷農工學校,是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近代民主革命著名的政治活動傢何香凝先生等提議、國民黨中央為紀念廖仲愷先生愛護農工的意願而决定創辦的。學校於1927年招生,何香凝先生首任校長15年。1984年,經教育部、農牧漁業部批準學校升格為本科院校,定名為“仲愷農業技術學院”,國傢副主席王震同志題寫校名。2008年3月,經教育部批準,學校更名為“仲愷農業工程學院”。
為爭取社會各界支持辦學,促進學校發展,1987年4月,根據國傢副主席王震同志提議,經中共廣東省委同意,成立了學校董事會,王震任名譽董事長,廣東省省長葉選平任董事長。1997年,廣東省省長盧瑞華任第二屆董事會董事長。2008年,廣東省省長黃華華任第三屆董事會董事長。董事會成員由國傢領導人、省部級領導以及港澳知名人士擔任。
學校的建設和發展備受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與關心。黨和國傢領導人葉劍英、鄧小平、楊尚昆、王震先後為校園內的廖仲愷何香凝紀念館、廖仲愷銅像、何香凝漢白玉塑像和廖仲愷紀念碑題字。國傢主席楊尚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廖承志、何魯麗、周鐵農,全國政協副主席廖暉、霍英東、馬萬祺等多次親臨學校視察指導工作。廣東省省委、省政府及省教育廳一貫關心、支持學校建設,有力地推動着學校健康快速發展。海內外各界人士深懷對廖仲愷、何香凝及其開創事業的崇敬和景仰,不斷給予精神和物質上的大力支持,霍英東、馬萬祺、何厚鏵、曾憲梓、何鴻燊、楊釗、劉宇新等一批港澳社會名流為學校捐款興建實驗樓、圖書館、體育館、教學樓等,添置教學科研和醫療衛生設備,設立奬教奬學金,為學校辦出特色、辦出水平不遺餘力。
八十多年來,學校為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了一批批優秀人才,其中包括基層農業技術幹部、專傢、學者以及省部級領導幹部,他們中的傑出代表有中國工程院院士曾溢滔、原農業部部長陳耀邦等。
學校占地面積111.47萬平方米,其中海珠校區占地17.78萬平方米,白雲校區占地60.34萬平方米,鐘村實習農場占地33.35萬平方米。現有教職工822人,其中正高職稱77人,副高職稱213人,具有博士學位113人、碩士學位400人。現有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1841萬元,圖書館藏書108萬册,其中紙質圖書82萬册,電子圖書26萬册,全文電子期刊2.5萬種,各類全文和文摘題錄數據庫16個。校園網覆蓋全校。
學校於2006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2009年1月被教育部評為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學校。現設有16個院(係、部)和亞洲最大的雅思考試中心。擁有45個本科專業,設有生物化工等4個碩士點。學校面嚮全國8個省市招生,現有全日製在校本科生、研究生近萬人。
近三年承擔各級各類科研課題680項,其中國傢自然科學基金課題19項,國傢社會科學基金課題3項,美國福特基金課題1項,英國皇傢學會課題1項,科研經費2700多萬元;獲廣東省科技一等奬2項、二等奬3項,全國農牧漁業豐收三等奬1項,中國石油化工協會科技進步一等奬1項、二等奬1項,廣東省農推二等奬4項、三等奬1項;發表學術論文2310篇,其中被SCI、EI、ISTP三大檢索係統收錄70篇;出版著作50部。
學校先後與英國貝德福德大學、布萊頓大學、利物浦大學、布魯內爾大學和諾丁漢大學,美國德州農工大學、夏威夷大學和威斯康星大學,澳洲昆士蘭大學等建立了友好互訪和學術合作關係。
近年來,學校先後被評為全國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先進單位、廣東省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先進單位,廣東省回鄉大學生開展農業科技下鄉活動先進單位、廣東省青年志願服務優秀集體、廣東省教育係統紀檢監察先進集體、廣州市助殘志願者先進集體、廣州市“雷鋒號”志願服務先進集體、廣州市文明單位,在管理和社會服務方面得到了社會廣泛認可。 |
|
|
|
仲愷農業技術學院電教中心 | 教育部關於同意仲愷農業技術學院更名為仲愷農業工程學院的通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