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都·大洋景區投訴電話麗水市旅遊投訴電話:0578-2158551
浙江省旅遊投訴電話:0571—85117419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大洋山,是括蒼山脈中段的山名,在縉雲縣東南,山體雄峻,奇峰突兀,主峰海拔1500.6米,是浙江東南沿海的第一高峰。
大洋山,原名大(土羊)山。(土羊),古越方言了,田地這意。(土羊)大山中有石亭、田(火羊)、鳥外、高宅、四大畈、田地萬餘畝,連亙十幾裏,大(土羊)山因此而得名。解放後,文化普及,崇尚簡化,(土羊)洋同音,洋字婦幼皆識,因此,以大洋取代了大(土羊)。山中主要是花崗岩,地質上屬白堊紀的“侵入岩”。由熾熱的火山岩漿沿裂縫侵入,在近地表的情況下,次序卻而形成。它們經過一億多年的大自然水流衝刷,形成了類似黃、華山、廬山的雄奇景色。明何鏜《括蒼山記》:“大(土羊)山,在縣南一百四十裏,界青田中,有七十二洞,峻絶幽邃”。是仙都風景名勝區的主要景區之一。大體可分為大洋山、大洋湖、蛟坑、槽頭的四個景點,疊箱岩、佛升岩、神女峰(飛來石)、銅罐岩、槽頭寨背、凌霄石、竜崆洞、下白岩山、上白岩山、石奶洞等景觀,還有豫庵、大靈寺等人文景觀。
大洋山山高林密,藏竜臥虎,多風塵俠客;宋忠烈侯王達,駙馬潘尹節,反元軍義首領杜仲光,抗清義軍主將王茂之、張(日新)等,都在山中留下活動的足跡。大洋山,常年雲霧繚繞,林木茂盛,氣候宜人,是人們探林海、觀日出、賞杜鵑、避酷署的最理想去處。
大洋湖:即大洋水庫,位於大洋鎮西五公裏的深山峽𠔌間,1970年7月動工,1973年8月竣工。是縉雲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精神的結晶。大壩海拔805m,壩頂170m,高45.6m,總庫容1520萬立方米,水庫水面1150畝,灌溉農田4000畝。庫下沿溪水建有六個梯級電站。一九七九年由四十多個國傢和地區的世界小水電會議在此召開,受到與會專傢的高度評價。大洋湖在大洋山的群峰峽𠔌之間,湖水清澈見底,遊魚可見,水波粼粼,時有野鴨出沒,茶花紅、青鬆緑,湖光山色,人們似乎處在九天瑤池之中。
疊箱岩:在佛升岩旁,由十一塊如箱形的花崗岩疊置而成,高達三十餘米,十分奇詭。疊箱岩,在大洋山中很常見,蛟坑公路邊搬運方便,相當多的已被破壞。
神女峰:在大洋賓館的山頂上,石如神女。如果從南往北看,又如知縣出任,有的又稱飛來峰。
大洋山:位於盤溪流域西南,離縣城30公裏,為群山之首。山頂平坦寬廣,雲霧繚繞,空氣清新,林林繁茂。夏季山頂平均氣溫為21℃,盛夏酷署,山上氣溫比山下氣溫平均低5-6℃,是一處觀雲海、花海、日出、遠眺的最佳場所,更是一處登山、野營、避暑、度假的旅遊勝地。大洋山還是軍事重地,山腰有一寬敞的草地,長1500米、寬150米,四周山下,村捨錯落,有利於開展軍事訓練活動,162年公安部長羅瑞卿大將,曾來此考察。七十年代我軍特種兵曾在此駐軍。
西殿:原名豫庵,在石亭西南的小溪畔,殿初建於南宋紹興年間,後幾經興廢,現存殿宇於清嘉慶年間重建。西殿供奉宋忠烈侯王達,他字尋道,號石泉,祖籍三衢姑衊(竜遊),祖王琥,官溫州通判,占藉永嘉。父王(王典),官瑞安知縣,任滿見縉雲箬川(前村)山青水秀,土地肥活而定居。達有勇力,善劍槊,能步培。宣和年間,方臘農民起義戰火燒至縉雲。王達為使家乡免受戰火之難,率當地青壯八十餘人武裝對抗起義軍入村。後來在宋地方官員帶領下,在仙居參加圍殲呂師囊起義軍戰鬥,立有戰功。南宋紹興年間被封忠烈侯。
石牛岩:在石牛岩,在前村西一華裏路外,是清初民族英雄王茂之蒙難的地方。王茂之,名賢,字延齡,生於明天啓癸亥(1223),縉雲縣箬川(前村)人,王達後裔。相傳身高八尺(2.20米),能舉120年大力,善刀射。生性耿直,見義勇為。1648年明亡,王茂之起義軍抗清,1649年正月在前村西𠔌戰敗,壯烈犧牲,時年僅27風。
大靈寺:大洋山主峰南麓,有古寺一處,為縉雲、青田一帶村民所建,今遺址尚存。深山藏古寺,很有詩情畫意
槽頭寨背:離大洋水庫七公裏,位於槽頭村西。海拔891米,因地形如水槽,故溪為槽溪,村名槽頭。這裏以寨北為中心,東倚曹峰,西眺上下白岩山,下為下坑水庫,居高臨下,千嶂況秀,如同雲霧,更添神韻,是大洋景區的佼佼者。寨背,上白岩山,下白岩山三座山峰,高達二百餘米,巨石貫頂,直插雲空,魄偉非凡。峰中巨石之間,中多裂縫,上下左右相通,組成了許許多多洞壑,為當今世上一大奇觀,叫人留忘返。以寨背為例,它四周懸崖絶壁,衹有一處可供一個側身上下,沿襲縫輾轉攀緣,登上寨背,卻是寬敞的平地,約400平方米。最奇的有凌霄石一塊,與普陀山盤陀石類似。且石上有一孔,四時有水。如遇清晨,常有裊裊青煙,從孔中升起,故又叫香爐岩。峰下山坡上,還有海龜石、眠牛峰、臥虎岩、雄獅峰、竜宮洞等奇觀,美不勝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