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 : 货币 : 经济写作常用词 : 建设局 : 财经 : 美容 > 人民币
目录
·rén mín bì rén mín bì·No. 2·No. 3
·人民币简介 About RMB·第一套人民币 The first _set_ of RMB·第二套人民币 Second _set_ of RMB
·第三套人民币 The third series of RMB·第四套人民币 The fourth _set_ of RMB·第五套人民币 Fifth _set_ of RMB
·人民币汇率 RMB exchange rate·普通纪念币 Ordinary commemorative coins·人民币升值 RMB appreciation
·其它 Other·为什么印错的人民币会更加值钱 Why India will become more valuable yuan wrong·人民币文字鉴赏 Appreciation of RMB text
·与人民币有关的法律 And RMB-related laws·人民币简介 About RMB·人民币纸币录 RMB notes recorded
·人民币硬币录 RMB coins recorded·流通纪念钞 Circulation Jinian Chao·人民币发行程序与原则 Procedures and principles of the RMB issue
·流通领域 Circulation·人民币汇率 RMB exchange rate·人民币升值 RMB appreciation
·第五套人民币毛主席头像由来 Origin fifth _set_ of RMB picture of Chairman Mao·人民币文字鉴赏 Appreciation of RMB text·识别假币要点 Identify counterfeit currency points
·人民币收藏四大注意 Four Note RMB Collection·百科大全 Wikipedia Daquan·英文解释
·法文解释·相关词·包含词
·更多结果...
rén mín bì rén mín bì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通用货币。以圆为单位
No. 2
  中国 的法定货币。以元为单位。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时开始发行。人民币的符号为“¥”,取人民币单位“元”字汉语拼音“yuan”的首字“丫”加两画而成,读音同“ 元 ”。
No. 3
  中国的法定货币。以元为单位。1元等于10角,1角等于10分。票面额主币有100元、50元、10元、5元、2元、1元,辅币有5角、2角、1角和5分、2分、1分。1980年4月15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又陆续发行面额为1元和5角、2角、1角的金属人民币人民币的符号为“”,取人民币单位“元”字汉语拼音“yuan”的首字母y加两画而成,读音同“元”。
人民币简介 About RMB
  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货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其正式的iso 4217简称为cny(china yuan),不过国际上更常用的缩写是rmb(ren min bi);在数字前一般加上“¥”表示人民币的金额。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三章第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时,开始发 行第一套人民币;1955年3月1日开始发行第二套人民币;1962年4月15日开始发行第三套人民币;1987年4月27日开始发行第四套人民币。目前市场上流通的人民币以第五套为主,还有部分第四套人民币
  人民币的单位为元(圆)(人民币元renminbi yuan,简写“rmb”,以“¥”为代号)。人民币辅币单位为角分。人民币没有规定法定含 金量,它执行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等职能。
  目前,市场流通的人民币共有12种券别,分别为1、2、5分,1、 2、5角,1、2、5、10、20、50、100元。按照法律规定,人民币中元币以上为主币,其余角币、分币为辅币。 形成主辅币三步进位制,即1元 =10角=100分。按照材料的自然属性划分有金属币(亦称硬币)、 纸币(亦称钞票)。无论纸币、硬币均等价流通。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可缩写成rmb),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家管理人民币的主管机关,负责人民币的设计、印制和发行。人民币的单位为元,人民币的辅币单位为角、分。1元等于10角,1角等于10分。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发行人民币以来,历时50多年,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的需要而逐步完善和提高,至今已发行五套人民币,形成纸币与金属币、普通纪念币与贵金属纪念币等多品种、多系列的货币体系。除1、2、5分三种硬币外,第一套、第二套和第三套人民币已经退出流通,目前流通的人民币,是中国人民银行自1987年以来发行的第四套人民币和1999年发行的第五套人民币,两套人民币同时流通。
第一套人民币 The first _set_ of RMB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并发行第一套人民币,共12种面额62种版别,其中1元券2种、5元券4种、10元券4种、20元券7种、50元券7种、100元券10种、200元券5种、500元券6种、1000元券6种、5000元券5种、10000元券4种、50000元券2种。
  统一发行人民币是为迎接全国解放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它清除了国民党政府发行的各种货币,结束了国民党统治下几十年通货膨胀和中国近百年外币、金银币在市场流通买卖的历史,促进了人民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在建国初期经济恢复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二套人民币 Second _set_ of RMB
  第二套人民币于1955年3月1日开始发行,同时收回第一套人民币。第二套人民币和第一套人民币折合比率为1:10000。第二套人民币共有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3元、5元、10元11个面额,其中1元券有2种,5元券有2种,1分、2分和5分券别有纸币、硬币2种。为便于流通,自1957年12月1日起发行1分、2分、5分三种硬币,与纸分币等值流通。1961年3月25日和1962年4月20日分别发行了黑色1元券和棕色5元券,分别对票面图案、花纹进行了调整和更换。由于大面额钞票技术要求很高,在当时情况下3、5、10元由苏联代印。
  第二套人民币设计主题思想明确,印制工艺技术先进,主辅币结构合理,图案颜色新颖。主景图案集中体现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风貌,表现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的战斗历程和各族人民大团结的主题思想。在印制工艺上除了分币外,其它券别全部采用胶凹套印,凹印版是以我国传统的手工雕刻方法制作的,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其优点是版纹深、墨层厚,有较好的反假防伪功能。
第三套人民币 The third series of RMB
  第三套人民币于1962年4月20日发行,共有 1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7种面额、13种版别,其中1角券别有4种(包括1种硬币),2角、5角、1元有纸币、硬币2种。1966年和1967年,又先后两次对1角纸币进行改版,主要是增加满版水印,调整背面颜色。
  第三套人民币票面设计图案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当时中国国民经济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农轻重并举的方针。在印制工艺上,第三套人民币继承和发扬了第二套人民币的技术传统、风格。制版过程中,精雕细刻,机器和传统的手工相结合,使图案、花纹线条精细;油墨配色合理,色彩新颖、明快;票面纸幅较小,图案美观大方。
  这套人民币是世界上最有社会主义特色和创新意识的货币,主题画面紧扣生产力的提高,科技元素丰富。这套人民币发行时值计划经济时代,货币发行被认为是直接关系到全国经济生活和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大事情。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要求对生产、流通、分配、消费都能有计划地进行。因此,货币发行与物资分配,严格由中央(并非条条专政下的中国人民银行)综合平衡,全面安排。其坚持货币一元化,巩固独立自主、长期稳定的货币,成为世界上少有的稳定货币。
第四套人民币 The fourth _set_ of RMB
  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健全中国的货币制度,方便流通使用和交易核算,中国人民银行自1987年4月27日,发行第四套人民币。共有1角、2角和5角、1元、2元、5元、10元、50元、100元9种面额,其中1角、5角、1元有纸币、硬币2种。与第三套人民币相比,增加了50、100元大面额人民币。为适应反假人民币工作需要,1992年8月20日,又发行了改版后的1990年版50、100元券,增加了安全线。
  第四套人民币在设计思想、风格和印制工艺上都有一定的创新和突破。主景图案集中体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各族人民意气风发,团结一致,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主题思想。在设计风格上,这套人民币保持和发扬了中国民族艺术传统特点,主币背面图景取材于中国名胜古迹、名山大川,背面纹饰全部采用富有中国民族特点的图案。在印制工艺上,主景全部采用了大幅人物头像水印,雕刻工艺复杂;钞票纸分别采用了满版水印和固定人像水印,它不仅表现出线条图景,而且表现出明暗层次,工艺技术很高,进一步提高了中国印钞工艺技术水平和钞票防伪能力。
第五套人民币 Fifth _set_ of RMB
  1999年10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陆续发行第五套人民币,共有1角、5角、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八种面额,其中1角、5角、1元有纸币、硬币2种。第五套人民币根据市场流通需要,增加了20元面额,取消了2元面额,使面额结构更加合理。
  第五套人民币继承了中国印制技术的传统经验,借鉴了国外钞票设计的先进技术,在防伪性能和适应货币处理现代化方面有了较大提高。各面额货币正面均采用毛泽东主席建国初期的头像,底衬采用了中国著名花卉图案,背面主景图案通过选用有代表性的寓有民族特色的图案,充分表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壮丽的山河,弘扬了中国伟大的民族文化。
人民币汇率 RMB exchange rate
  人民币从1949年到1952年用浮动汇率制度。从1953年到1973年,以计划经济制度,人民币与美金有正式的挂钩,汇率保持在在1美元兑换2.46元人民币的水平上。但是在这时代中国大陆的外国贸易很少,所以人民币汇率意义不是很大。1973年,由于石油危机,世界物价水平上涨,西方国家普遍实行浮动汇率制,汇率波动频繁。为了适应国际汇率制度的这种转变与现实中国际主要货币汇率变动带来的不利影响,根据有利于推行人民币计价结算,便于贸易,为国外贸易所接受的原则,人民币汇率参照西方国家货币汇率浮动状况,采用“一篮子货币”加权平均计算方法进行调整。为此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1973年的l美元兑换2.46元逐步调至1980年的1.50元,美元对人民币贬值了39.2%,同期英镑汇率从 1英镑兑换5.9l元调至3.44元,英镑对人民币贬值41.6%。从1980年到1994年,中国大陆有双重汇率制度。1981年至1984年,初步实行双重汇率制度,即除官方汇率外,另行规定一种适用进出口贸易结算和外贸单位经济效益核算的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格,该价格根据当时的出口换汇成本确定,固定在2.80元的水平。人民币官方汇率因内外两个因素的影响,其对美元由1981年7月的1.50元向下调整至1984年7月的2.30元,人民币对美元贬值了53.3%。1985至1991年4月复归单一汇率制度。汇率继续向下调整,从 1984年7月的2.30下调到1985年1月的2.80,之后又多次下调。这阶段虽然恢复了单一的汇率制度,但在具体的实践中随着留成外汇的增加,调剂外汇的交易量越来越大,价格也越来越高,因此名义上是单一汇率,实际上又形成了新的双重汇率。1991年4月至1993年底。这一阶段对人民币汇率实行微调。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官方汇率数十次小幅度调低,但仍赶不上出口换汇成本和外汇调剂价的变化。到1993年底,人民币对美元官方汇率与调剂汇率分别为5.7和 8.7。可见,这时期人民币汇率制度演化与改革的特点是:官方汇率和调剂市场汇率并存、官方汇率逐渐向下调整。人民币在1994年起与美元非正式地挂钩,汇率只能在1美元兑8.27至8.28元人民币这非常窄的范围内浮动。
  1971年以来历年美元兑人民币均价(1美元兑换)
  年份 价格 年份 价格 年份 价格
  1971年 2.462 1985年 2.937 1999年 8.278
  1972年 2.245 1986年 3.453 2000年 8.279
  1973年 1.989 1987年 3.722 2001年 8.277
  1974年 1.961 1988年 3.722 2002年 8.277
  1975年 1.859 1989年 3.765 2003年 8.277
  1976年 1.941 1990年 4.783 2005年 8.0702
  (年末价)
  1977年 1.858 1991年 5.323 2006年 7.8087
  (年末价)
  1978年 1.684 1992年 5.516 2007年 —
  1979年 1.555 1993年 5.762 2008年 —
  1980年 1.498 1994年 8.619 2009年 —
  1981年 1.705 1995年 8.351
  2010年 —
  1982年 1.893 1996年 8.314 2011年 —
  1983年 1.976 1997年 8.290 2012年 —
  1984年 2.320 1998年 8.279 2013年 —
  2005年7月21日,人民银行突然宣布,经国务院批准,人民币汇率改为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改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变相升值2%,并且不再与美元挂钩。中国人民银行于每个工作日闭市后公布当日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收盘价,作为下一个工作日该货币对人民币交易的中间价格。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的交易价仍在人民银行公布的美元交易中间价上下千分之三的幅度内浮动,非美元货币对人民币的交易价在人民银行公布的该货币交易中间价上下一定幅度内浮动。
  人民币汇率一篮子机制就是综合考虑在中国对外贸易、外债(付息)、外商直接投资(分红)等外经贸活动占较大比重的主要国家、地区及其货币,组成一个货币篮子,并分别赋予其在篮子中相应的权重。具体来说,美元、欧元、日元、韩元等自然成为主要的篮子货币。此外,由于新加坡、英国、马来西亚、俄罗斯、澳大利亚、泰国、加拿大等国与中国的贸易比重也较大,它们的货币对人民币汇率也很重要。
  2005年9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出通知,扩大了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非美元货币对人民币交易价的浮动幅度,从原来的上下1.5%扩大到上下3%。
  2005年12月29日,外管局批准13家银行开展做市商服务,包括工、农、中、建4家国有商业银行,交行、中信、招商、兴业4家股份制银行以及花旗、渣打、汇丰、荷银以及蒙特利尔5家外资行在内的总共13家银行获得了首批人民币做市商牌照。2006年1月4日,13家人民币做市商开始在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引入询价交易方式,同时保留撮合方式。
  2006年1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完善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的公告》(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6〕第1号)规定,自2006年1月4日起,在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上引入询价交易方式(以下简称otc方式),同时保留撮合方式;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于每个工作日上午9时15分对外公布当日人民币对美元、欧元、日元和港币汇率中间价,作为当日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含otc方式和撮合方式)以及银行柜台交易汇率的中间价。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于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开盘前向所有银行间外汇市场做市商询价,并将全部做市商报价作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的计算样本,去掉最高和最低报价后,将剩余做市商报价加权平均,得到当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权重由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根据报价方在银行间外汇市场的交易量及报价情况等指标综合确定。
  2007年5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自21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千分之三扩大至千分之五。
普通纪念币 Ordinary commemorative coins
  普通纪念币是具有特定主题,限量发行的人民币。中国人民银行从1984年发行第一套普通纪念币至今,共发行了63套75枚(张)普通纪念币,总发行量约8.5亿枚(张)。这些纪念币选题丰富多彩,设计独具匠心,规格材质多种多样,图案新颖美观,面额有1角、1元、5元、10元、50元、100元不等,将中华人民共和国50多年的辉煌成就及重大历史事件浓缩于纪念币的方寸之间。这些纪念币是人民币系列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和完善了中国货币制度,弘扬了中国货币文化,并不断探索和创新,为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扩大对外交流发挥了积极作用
人民币升值 RMB appreciation
  一、人民币升值之利:
  (一) 人民币升值可能意味着人民币地位的提高,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提升。
  1)中国老百姓手中的财富更加值钱,人民币一升值,老百姓手里的钱就更值钱了,中国的人均gdp全球排名也可以往前挪一挪。
  2)中国外债压力的减轻和购买力的增强等等。
  例如:谁在掏钱维持号称“全球老大”的美国政府的日常运转?想当然的回答是美利坚合众国的广大纳税人。这个回答并不全对。因为当前的美国联邦政府财政赤字巨大,光*纳税人的贡献还不够开销,因而不得不大量举债。而最大的债主是谁?是日本和中国。中国3000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很大一部分买的是美国政府公债。
  中国成为了全球最强大的帝国的最大债主之一。这个事实本身显示了中国日益增强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去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仅次于美国;对全球贸易增长的贡献,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经济实力说话的人民币自然而然也就获得了更大国际事务话语权,这是好事。
  3)有利于进口产业的发展:中国石化副董事邵金扬在接受采访时称:“如果人民币升值,海外资产对我们来说会较便宜。”如果人民币升值5%,中国石化2003年进口的石油,以目前的价格计算,成本将减少逾1亿美元。
  (二)人民币升值的前景还是越来越清晰的。
  这是因为,正如1994年以前人为高估人民币币值的政策被迫放弃一样,人为低估人民币币值也是难以持续的,因为在汇率的问题上,政策干预,虽能一时起作用,但最终还是市场说了算。只要中国能够保持经济高增长,同时推动人民币完全可自由兑换进程,那么,人民币升值,成为区域乃至世界货币将为时不远。而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中国的经济增长会在不远的将来突然停步;中国的货币当局也一再表示,人民币将走向完全可自由兑换。
   实际上,人民币的上升之旅已经开始,起点就是1994年1月1日的大幅贬值。这一年,人民币官方汇率向市场汇率并拢,由上一年的1美元兑5.80元人民币调整为1美元兑8.70元人民币,贬值幅度为33%。从那时起到去年末,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的情况是,人民币相对于美元、欧元(1999年以前为德国马克)和日元名义升值幅度分别为5.1%、17.9%和17%;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实际升值分别为18.5%、39.4%和62.9%。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测算的结果也反映了同样的趋势。
  虽然如此,但在当前,试图诱导人民币大幅升值,不具备现实条件。
  二:人民币升值之弊:
  (一)受人民币升值的影响,中国的经济增长将会放缓。表现在三个方面:
  1) 人民币升值会影响到我国外贸和出口。人民币升值,就会提高中国产品的价格,加大资本投入的成本,带来的是我国出口产品竞争力的下降,从而引发国内经济的不景气。
  一国货币的升值,带来的是该国出口产品竞争力的下降,从而引发国内经济的不景气。在这个问题上,日本是有血的教训的。在1985年,为了遏制廉价日货出口狂潮,美、法、德、英的财政首脑就采取过相应的手段,迫使日本签署了“广场协议”,从而逼迫日元升值30%。此后,从1985~1996年的10年间,日元兑美元比率由250:1升至87:1,升值近3倍。而“广场协议”被公认是引发日本经济衰退的罪魁祸首。现在日本无非是想把这一悲剧转嫁到中国。
  2) 还会影响到我国企业和许多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因为尽管“中
  国制造”已经成为世界市场的主要产品,但中国产品的一个致命弱点是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目前所占的市场份额,主要依*中国产品价格的低廉,在竞争中并不处于主导地位,如果竞争力受到打击是很可怕的。
  《中国企业家》这次调查的最大发现是:82.4%的企业认为,人民币汇率的变化,会对企业的经营活动产生影响。对于正在中国经济舞台上活动着的企业来说,人民币就像空气和水一样。
   例如:创维集团董事局主席黄宏生,这位中国彩电出口大户的老总面对升值的前景忧心忡忡,他认为,中国出口的大多是技术含量低的产品,高科技产品很少。人民币如果升值,中国的国际地位也许提高了,但制造业在全球的竞争力将逐步丧失。他算了一笔账,如果人民币升值10%,就等于出口价格提升了10%,而中国国内制造企业好一些的利润也只有5%左右,加上一些财政贴息,中国企业盈利水平平均也不到3%。平均3%的利润率怎么可能调节10%的升值压力?肯定会出现大面积亏损。
  黄宏生以创维为例,勾画出中国企业对人民币升值的最高心理底线:“现在我们在美国市场很难有大的提升,很大原因是其他世界工厂产品跟我们的价格一样低。比如来自墨西哥的彩电、欧洲土耳其的产品很便宜,我们提一美元都不可能。我们今年在美国市场希望能提高三千万美金销售,但是如果人民币升值了,那么这个计划就流产了。”
  又如:与制造企业相比,那些在汇率风险最前沿的外贸企业,是变化的最强烈的感知者。对于出口型企业来说,出口的量,相对进口,要大得多。因此,黄宏生才说,人民币升值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东方科学仪器进出口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黄方宁,向记者讲了一个因为欧元升值——也就是人民币贬值,导致亏损的例子。2003年年初,他们有一笔交易,签约时欧元和美元的汇率还是1:0.9,等到交货时,涨到了1:1.1了,他们又没有采取锁定汇率的措施,于是赔了。“即使我们有10%、20%的中间利润,也都抵不上升值的损失。只能自己补上去了。”
  再如:一些原来在中国进行生产的跨国企业,可能会将投资转移到墨西哥或马来西亚,20世纪80年代,台湾也曾经历过中国现在的压力,在台币对美元的汇率从1:40涨到1:25后,一些传统的低附加值产业,纷纷转移到东莞。同样,有专家分析,如果人民币升值,这些传统产业又会从东莞转移到像中亚、越南等更不发达的地区。本来,中国还有很多地区,比如西部,可以容纳这些产业,但因为货币的调整是针对所有企业的,可能使得中国被迫提早经历产业空洞化的过程。
  3) 还会破坏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使我国的金融距爆发危机的边
  缘越来越近。升值业可能葬送我国多年辛苦造就的良好投资环境,新增的海外投资则会减少,中国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将被大大消减,因为这种投资变得相对昂贵。另一方面,国际游资的投机活动可能增加,使我国的金融距爆发危机的边缘越来越近。
  例如:从墨西哥金融危机到亚洲金融危机,显而易见的是这些国家的政府均是以高利率的货币政策,以吸纳国内资金,但其效果却适得其反,由于内部资金乏力,又吸引了大量的国际游资流入,使资金流向出现偏差而形成资金结构上的矛盾,埋下了货币危机的隐患;同时又产生了外资流入推高了本币汇率的矛盾,触发了经济结构问题的暴露,或出现泡沫经济或出现经济滑坡,从而被迫实行本币贬值政策,直接导致货币市场和证券市场的交易风险,并最终引发金融危机。
  何为金融危机?这就好比是一户本来很穷的人家,来了一个巨富亲戚,
  为他们带来了暂时的“富裕”生活,因而外人便因其阔而借给这家人巨资,不料这户人家的富亲戚突然消失,留给这户人家的只有高筑的债台,并因此导致了借其巨债的朋友。一时间危机四起。
  可见,如果人民币升值,则会导致:由于内部资金乏力,又吸引了大量
  的国际游资流入,使资金流向出现偏差而形成资金结构上的矛盾,埋下了货币危机的隐患
  4) 还有,升值后导致投机不可避免地盛行:由于以美元表示的国
  民财富迅速增加,股市和房地产达到高潮,一些“泡沫”进一步膨胀或造就新的“泡沫”,两极分化继续扩大,导致投机不可避免地盛行。
  例如:美国许多散户投资者纷纷在当地开立人民币储蓄帐户,希冀有朝一日人民币汇率制度变化会让他们受益。当然,这些散户帐户并非是真正的人民币帐户,因为依照中国不可自由兑换的汇率体制,在海外开立人民币帐户是非法的。他们开立以人民币计价的储蓄帐户,帐户内的存款是美元,但基于人民币的现货汇率,这些帐户将因人民币兑美元现货汇率的波动而升值或贬值。 everbank首席执行长frank trotter称,公司此举在一些客户中产生了很大反响。自一年多以前人民币汇率开始显示失衡迹象以来,这些客户一直在要求开立人民币计价帐户。everbank于7月1日推出了此类新帐户,并在随后的几周内将逾650万美元投入该类帐户。
  (5)此外,人民币升值之不利多多:
  人民币升值会给中国的通货紧缩带来更大的压力;人民币升值物价肯定会降下来,因为进口品的价格会下降。
  人民币升值增大就业压力,恶化当前就业形势:外商投资企业对吸引国内劳动力是一个重要的渠道,尤其是现在的情况更是如此,所以此时人民币升值不仅会影响吸引外资,而且也会加剧当前就业形势的恶化。
  财政赤字将由于人民币汇率的升值而增加,同时影响货币政策的稳定。
  人民币升值会对中国的优势产业产生严重损害。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是以劳动力成本为优势的。中国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很容易受到反倾销措施的限制,出口形势并不乐观。如此时人民币升值则会是使目前这种状况更加恶化所以此时人民币升值不仅会影响吸引外资,而且也会加剧当前就业形势的恶化。
  三:世人在全球通货紧缩压力面前再次聚焦人民币
  汇率的变动与各国国内的利率水平、货币供应量、国民收入水平以及物价水平等因素是密切相关的,一种货币到底是升值还是贬值应该由市场说了算,而不是由政治说了算。
  然而:盐川正十郎的提案则更像一场政治阴谋。手拿一张一百元的人民币,如果是一个小孩问:这值多少?那么,这个小孩一定还幼稚到没有学会用钱。如果是日本财长盐川正十郎问,这值多少?那么,这就会引发一场风波。而这场风波就是在七国集团财长会议上的一项提案——日本要求人民币升值。
  最近人民币是否应该升值的讨论成为国际上一个十分关注的话题。先有日本财相在七国财长会上提出要求,后有美国财长斯诺讲话和印尼召开的亚欧会议的声明,都呼吁人民币升值,近日,美国“健全美元联盟”又提出欲通过“301条款”促使人民币升值,格林斯潘的讲话,更是让世人在全球通货紧缩压力面前再次聚焦人民币。可谓是官民联合、齐心协力向人民币汇率问题发难。这场由日本挑起、美国担纲主演的人民币汇率之争全面上演,再次使中国成为世界关注的中心。
  其实,站在日本人的立场上考虑,盐川正十郎提出这个问题并非没有道理。首先,日本经济一直处于低谷,凭什么你中国却一枝独秀?中国的一枝独秀我们日本也有贡献,你看,日本从你们那里进口了多少商品。其次,人民币只有升值,日元才能够贬值,这样日本的出口产品才有竞争力。 中国经济具有廉价劳动力、高技术水平和廉价的货币3大优势,而三大因素中日本可能干涉的,只有最后一点——人民币汇率。日本甚至想借人民币升值的“利空”阻止本国企业到中国来投资,但因为在市场经济国家,政府干预不了企业的行动,所以他们就要求人民币升值。他们认为,这样就可以提高中国产品的价格,加大资本投入的成本,使他们在国内达不到的目的,通过对人民币施加压力来达到。
  迫使人民币升值,是日本争夺未来“亚元”主导权的战略举措。近年来,关于“亚元”问题的讨论已越来越热,谁能成为未来亚元的主导,已变成一个日益敏感的话题。日本由于其经济十年来的萎靡不振,日元充当亚洲货币主导的可能性在变小。而中国由于经济高速增长,已经逐渐成为亚洲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因此人民币的价值日趋明显,在中国周边国家已经开始形成一个“人民币地带”,导致日本对此忧心忡忡。在2002年日本对华出现50亿美元顺差的背景下,日本财长盐川正十郎提出议案,提请七国集团通过“与1985年针对日元的‘广场协议’类似的文件”,逼迫人民币升值,将全球压制人民币升值的声浪推至顶峰,目的就在于想通过人民币升值,打垮人民币对日元的挑战,确保日元的未来主导地位。
  美欧方面的动机似乎更为明显,就是为了通过人民币升值消弱中国的经济实力,进而打击中国的国际影响。
  人民币汇率之争本质上仍然是贸易问题之争。美国之所以施压人民币升值,是认为美元贬值只是“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企业的出口竞争力,刺激了中国产品的出口”,尤其是2002年美元贬值的同时,美国外贸逆差却创出了4352亿美元的历史峰值,对华贸易逆差达到1031亿美元。美国希望通过人民币升值,阻碍中国商品大规模进入美国。
  升值的国际压力日大。尽管从长期来看,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币升值是必然趋势,但在没有形成中国真正的出口优势(品牌)之前,人民币名义汇率不宜进行大幅调整;即使面临巨大的国际压力,中国也应该按照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对汇率进行控制,否则,就会像日本和德国那样,将自己大好的经济前景毁于一旦。
其它 Other
  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法定货币。以元(圆)为单位。1948年12月1日开始发行 。以¥为代号,取“元”字汉语拼音 yuan的首写字母大写加两横。发行后,陆续收回各解放区发行的地方性货币,1951 年 4月全部收清。随后,又用收兑办法肃清了国民党政府发行的各种货币。为了建立独立、统一的人民币市场,国家规定禁止金银、外币在市场上流通。在控制了自抗日战争以来绵延不断的通货膨胀后,国家为保持人民币币值的长期稳定,消除通货膨胀的遗迹 ,自1953 年 3月1日起,发行新的人民币,按1元新币折旧币1万元进行兑换,物价 、工资 和一切 债务也按这一比率 折算。人民币票面额有100元、50元、10元、5元、2元、1元主币,5角、2角、1角、5分、2分、1分的辅币,和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 分的金属辅币 。外汇兑换券是于指定范围内同人民币等值流通的票券,于1995年7月1日停止流通。
  1947年12月2日,毛泽东坐在陕北一家农民窑洞的土炕上,收阅一封中央工委董必武拍来的电报:“已派南汉宸赴渤海找张、邓商议建立银行具体办法。银行的名称,拟定为中国人民银行。是否可以,请考虑示遵。名称希望早定,印钞时要用。工委已同意……”毛泽东阅后,递给坐在桌子对面的周恩来。
  周恩来看过后说道:“南汉宸意见,建立全国统一的银行和货币势在必行。”毛泽东听了笑道:“情形还真有点像八国联军进北京。我们晋察冀用的是边币,晋冀鲁豫用的是冀南币,山东用的是北海币,东北用的是东北币,西北用的是农民币,一旦打进天津、北平去,可不就是七八种货币一起上市嘛!不过,现在就成立全国统一的银行,是不是为时还过早了一些……”周恩来按毛泽东的意见回了电报。
  董必武收到中央回电,立即将南汉宸找来说:“现在成立全国统一的银行是早了一点,但我们准备工作松懈不得。工委已经研究,从明天起,挂出中国人民银行筹备处的牌子,你就牵头做筹备处主任。”
  南汉宸说:“现在要做的准备工作有,搜集所有的统一货币发行政策,搜集各解放区的发行指数,筹备起足够的发行准备金。还要确定出几种票面,各种票面的金额与价值含量,还要设计出票版图案,选定好纸张等等……既然中央和毛主席都同意我们的意见,统一的银行叫中国人民银行,那我们的货币就叫‘人民币’了。”
  董必武听了点点头说:“这个名字很好,说明了我们银行、我们货币的性质。既是人民的,那就不是某个地区的、部门的,而必定是全国性的,全国人民的嘛!”
  南汉宸非常佩服董必武的这番解释,精明透彻,于是说:“到时候,钞票上中国人民银行几个字,还得请你来写。”
  1947年12月下旬,中国人民银行筹备处的牌子,挂在了平山县离西柏坡一里许的夹峪村一家农民小院里。
  1948年秋,筹备处迁至石家庄,正赶上国民党飞机来轰炸。筹备处同志在弹片飞啸中去抢救赶印的人民币和其它备用物资,南汉宸带头在火海中搬运抢救,没有一个人顾及到个人的安危。
  董必武有一天把南汉宸找去,对他说:“你们设计的人民币票版样中央工委同志都看过了,前几天我又打电报给毛主席,告诉他票版正面印的是毛主席像。
  今天主席回来电报,不同意在票版上印他的像。主席说,票子是政府发行的,不是党发行的。我现在是党的主席,不是政府主席,因此票子上不能印我的像,将来当上政府主席再说吧。汉宸,你把票版拿回去让他们再重新设计一下。”
  “那么,票面上改成什么图案为好呢?”南汉宸问。
  董必武思忖了一阵说:“人民币,是人民自己的货币,应当以反映解放区人民从事工农业生产为主。另外,还有一点要特别注意,人民币是新中国的货币。
  我们是独立自主的国家,在票版的正面和背面,除了必要的阿拉伯数字外,一律用中文,不能像某些货币那样,掺杂着英文字。”
  南汉宸回去,告诉了设计师王益久、沈乃镛,根据董必武的意见对钞票重新进行设计,并将董必武写的“中国人民银行”和钱数的一些字也一并带过去。
  两位设计师很快就设计出拾元、贰拾元、伍拾元三种票版来,所有的图案都是工人、农民搞生产的图案。拾元的正面:左侧是农民车水,右侧是矿井场区;贰拾元的正面:左侧是农民牵驴驮货,右侧是火车在铁道上行驶;伍拾元的正面:左侧是毛驴井边车水,右侧是煤矿的煤车。以至后来发行的壹佰元、贰佰元、伍佰元、壹仟元、伍仟元、壹万元的票面,也都沿用这种工农业生产的结构。
  1953年发行第二套人民币时,负责设计工作的是著名画家罗工柳。开始时,他们参照苏联货币都印有列宁头像的做法,设计出的各种票版也都是毛主席的像。毛泽东审定时,又否决了。第二次送审时,周恩来还是提出了部分修改意见。
  原来,伍元券主景民族大团结中,有人高举毛主席画像,周恩来指示说:毛主席的意见不要把他的像画上,这里还有画像,应当改为标语牌。壹元券主景画面天安门上,原来有红旗、彩灯和毛主席像,周恩来也指示将画像取下。
  1948年11月,四野解放东北全境之后百万大军全部开进关内,对天津等地实行了围而不打、隔而不围的战略包围,革命形势发展十分迅速。面对这一形势,周恩来打电话给南汉宸,让他赶紧动员一切力量发行全国统一的人民币,否则就要采取别的措施。
  根据周恩来这一指示,董必武于11月18日主持召开了华北人民政府第二次政务会议,中心议题就是: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发行全国统一的货币。会上,董必武再一次慎重地向南汉宸问道:“汉宸,时不我待呀!你们的筹备工作做得怎么样了,可不可以明天就把人民银行的牌子挂出去?”
  “我看可以了。经过一年多的筹备,各项工作都已经就绪了,12种面额的票版,已经请中央几位领导审定过了,如果明天挂出人民银行的牌子,明天就可以把钞票发行出去。为了准备北平解放后立即有我们人民币占领市场,我们城工部的同志已经派人携带印版进入北平,同那里的一家印刷厂谈妥,已秘密地代我们印出一批钞票。等解放军一进城,人民币就可以在市场上流通了。”南汉宸充满信心他说。
  董必武当下拍板做了决定:“好,这样我们就定下来了,马上对外宣布中国人民银行成立!”
  1948年12月1日,华北人民政府贴出布告,宣告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发行全国统一的货币人民币。南汉宸同志被任命为中国人民银行总经理。
  就在这一天,第一批伍元票面的人民币,在河北省平山县银行正式对外发行;接着,又在石家庄发行贰拾元、拾元票面的人民币
  注:现流通的2元纸币正陆续回收、分钱已经停止使用。
为什么印错的人民币会更加值钱 Why India will become more valuable yuan wrong
  人民币印刷过程中的出错率很低,而且即使出现质量缺陷,也很难逃过出厂前的质量检查。因此这种残次品在流通领域是极为罕见的。有些喜欢猎奇的钱币收藏者很喜欢这类藏品,愿意出高价收购它,所以它就比较值钱了。
  但究其本质,不过是质量事故导致的残次品而已,在收藏方面的意义不是很大,所以多数专业收藏家对它并不很感兴趣。反倒是一些外行在新闻媒体报道的推波助澜下,出了大价钱购买,使其价格水涨船高,十分吸引眼球。这也导致了一些造假者在普通的钱币上做手脚,冒充“错币”来骗钱。所以外行最好不要轻信这些骗子,不要贸然花钱去购买它。
人民币文字鉴赏 Appreciation of RMB text
  一. 人民币上几个汉字的书写演变
  在新中国的五套人民币上,有几个汉字曾出现多种写法,这反映了我国汉字的发展演变过程,也标志着我国人民币逐渐走向完善和规范化。
  1.关于“贰”字。1987年4月27日发行第四套人民币2角、2元券以后,不少人发现新版人民币上的“贰”字同旧版不同,认为新版人民币的“贰”字印错了,有人还传出人民币上出现了错字,银行将收回这些人民币,致使货币流通受到影响。其实,这完全是无稽之谈。第四套人民币上的“贰”字是规范的汉字,与《辞海》、《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等辞书的写法完全相符,是标准的简化字。
  众所周知,我国汉字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由于历史的原因和人们长期形成的书写习惯,很多汉字有两种或多种写法。“贰”字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个。从不同历史时期各种货币上看,“贰”字有近十种写法。第一套人民币的“贰”字有三种写法:20元六和塔票券、20元帆船火车票券、20元打场票券、200元颐和园票券、200元割稻票券写成“贰”;20元运肥火车票券、20元推车票券、20元工厂火车票券、200元长城票券、200元炼钢票券写成“贰”;200元佛香阁票券写成“贰”。第二套和第三套人民币的2分券、2角券和2元券均写成“贰”。
  那么第四套人民币为什么将贰字改成了规范的简化汉字?这是因为,在前三套人民币的流通过程中,人民群众曾对使用不规范的贰字提出过意见,在设计第四套人民币时,按照国家文字改革委员会的意见,同时也为进一步完善人民币的设计,采用了规范的“贰”字。第五套人民币20元券沿用了规范的“贰”字。
  2.关于“国”字。我国发行的各套人民币上,“国”字共有三种写法,第一套人民币上的国字写成“国”,即国字的繁体字;第二套和第三套人民币上的国字写成“国”;第四套人民币上的国字写成“国”,即规范简化字。在第二、三套人民币上的国是当时为人民币题字的马文蔚先生参照魏碑体的一种写法,称“张黑女碑”体,是书法的一种惯例,并非错字。但是,为了汉字的规范化,中国人民银行在设计第四套人民币时,按统一简化的汉字写成“国”,即由繁体字改成简化字。第五套人民币也沿用简化字。
  3.关于“角”字。在各套人民币上(第一套人民币没有辅币),辅币面值“角”字有两种写法:第二、三套人民币写成“角”,即里边的竖未出头,写成了“土”,这种写法早在甲骨文就已形成,因此是有出处的。1987年4月27日开始发行的第四套人民币和1999年10月1日开始发行第五套人民币,按照规范化写法把旧体字“角”写成了新体字“角”,即里边的竖出头。
  二. 人民币上的少数民族文字
  我国在货币采用少数民族文字由来已久,如西夏、元、清诸代的钱币上,分别铸有西夏文、八思巴文和满文。新中国的人民币上除了采用汉字为主要文字外,也曾先后采用过蒙、维、藏、壮四种少数民族文字。这些少数民族文字均由该少数民族书法高手书写,并经内蒙古、新疆、西藏、广西自治区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人签批,国家民委校审,最后由国务院批准采用。由于少数民族文字的书写习惯不同,所以人民币上的藏文、维文、壮文为自左至右横排,蒙文却自左而右、自上而下直排。
  在1948年12月1日开始发行的第一套人民币,1951年5月17日发行的5000元蒙古包券和10000元牧马券两张票券背面花符上,分别印有蒙文中国人民银行行名和面值,这是首次在人民币上采用少数民族;1951年10月1日发行的500元瞻德城券、1000元牧马券、5000元牧羊券、10000元骆驼队券四张票券背面花符上都印有维文中国人民银行行名和面值。这些票券上的少数民族文字印制位置固定一致,规格对称统一。
  在1955年3月1日开始发行的第二套人民币13个票券的背面花符中间,全部印有蒙、维、藏三种少数民族文字的中国人民银行行名和面值,各票券设计、印制格局完全一致,其位置均在票券背面大花符中央浅淡的底纹部位,三种少数民族文字与汉字行名、面值有机布局,上下左右错落有序,对称和谐,上为汉文,下为蒙文,左为维文,右为藏文,艺术效果极佳。
  在第三套人民币中,1962年4月20日公布发行的1960年版枣红色“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角券,票券左侧花符正中首次出现四种少数民族文字,由上至下分六行排列,依次为蒙、藏、维、壮文,其中藏文、维文各占两行位置,内容也是中国人民银行行名和面值,镶嵌在由两个正方形重叠组合的八角图形内,犹如悬挂的红灯笼,很具有民族特点和风格。正是从这张票券起,人民币纸币上采用蒙、藏、维、壮四种少数民族文字相对固定下来。这不是简单的一种票面设计、印制工艺的改进和完善,而是反映了中华各族之间传统的、空前的大团结,表现了文明进步、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字文化,也体现了党对少数民族人民的关怀。另外两种1962年版1角券及2角、5角券,其中少数民族文字排列与上述枣红色1角券相同,但其位置均改在票券背面右侧国徽图案之下,在底纹衬托下与国徽交相映衬,文字效果格外醒目突出。而1元、2元、5元、10元四种主币,其四种少数民族文字均设计在票券正面左上角花团部位,与花团明暗相衬,具有极佳的艺术效果。
  在第四套人民币中,四种少数民族文字的排列又有新的变化,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1、2、5、角券和1、2、5、10元券均印在票券背面,由左至右横向按蒙、藏、维、壮文字顺序一线排列,其中1、2、5、角券的四种文字设在整幅图案之下,与全部图案等长,成为整个构图的有机组成部分;而1、2、5、10元券的四种少数民族文字则移到图案下边深色边框之内,有隐含效果。二是50、100元券的四种少数民族文字竖向四行排列,印在票券背面右下角花团部位,与花团互为衬托,艺术效果突出。
  第五套人民币上的四种少数民族文字设计更趋合理,它与汉语拼音行名平行,位于票券背面右上角,并且右侧竖印面值,这对少数民族人民识别辩认极为方便,同时也增强了美感。
  人民币上的四种少数民族文字均为这些少数民族的通行标准文字。蒙古文是蒙古族使用的文字,最早是元世祖忽必烈聘请西藏喇嘛八思巴用藏文字母制定的,公元14世纪初,又以回鹘文字母为基础重新制定,迄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现行蒙文由29个字母组成。藏文据藏族史记载,为7世纪图弥三世菩扎参照梵文字体创造的,是今天藏族人民所通用的文字。维吾尔族历史上曾使用过突厥文、回鹘文等,后改为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1959年,我国维吾尔族设计了以拉丁字母 基础的新文字方案,1964年经国务院批准推行,因此,第三至第五套人民币上的维文与第一套人民币不同。壮文最早是南宋时由壮族祖先利用汉字的形、声、义及上下边旁构成的方块字,1955年改为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字母,1957年由国务院批准推行。所以,第三套人民币开始采用的壮文为新中国成立后创制的新文字。
  人民币上采用少数民族文字,既体现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之间的大团结,又反映了我国少数民族文字的发展演变过程,可以说,这也是人民币的主要特点之一。
  三. 人民币上的盲文符号
  以往的世界各国货币上无盲文符号,纸币主要通过由小逐级增大票幅,使盲人靠触觉区分不同的面值;而金属硬币则是通过逐级增大钱径,或采用不同的币材使盲人感知大小、轻重来辨认面值,抑或在不同面值硬币上改变币形(如图形、正方形、菱形、多角形、波纹形等)、加大厚度等,使盲人能正确辨认这些不同面值的硬币。但当代世界各国硬币开始注意采用盲文符号,以方便盲人使用,例如:意大利的500里拉硬币上就铸有盲文符号,该币是双金属镶嵌,背面外圈上部有10余个凸点;泰国的10铢双金属镶嵌币背面外圈上部也铸有4个凸点;墨西哥的10、20、50、100比索不锈钢币,正面头像左或右侧均铸有数目不同的凸点,这是目前世界仅有的一套成系列铸有盲目文符号的硬币。看来,将来镌刻盲文符号的硬币会越来越多。
  相对而言,目前世界各国纸币上加印盲文符号的还不多见。我国第三套人民币纸币均未印有盲文,在设计和印制第四套人民币时,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为了方币便盲人使用人民币,指示中国人民银行在主币上增印盲文符号。于是,1元、2元、5元、10元券在正面左下角分别加印1个、2个(竖列)、2个(斜列)、4个小黑点;50元、100元券在正面右下角分别加印5个、7个小黑点。这些小黑点错综排列,仔细触摸,可感觉微微凸起,盲人通过触摸黑点多少及分布便可区分面值。
  盲文,也称盲字,因均以点状表示,故又称“点字”。它是专门供盲人书写摸读的文字符号。现在国际上通用的盲文是由1个到6个不同数目、不同排列位置的圆点组成,表示各种文字、数字及标点符号。这些点凸印在特殊的纸上,盲人用双手触摸读文。盲文源于法国,法国路易.布莱叶3岁时双目失明,但他在命运面前没有屈服,经过多年探索和无数次挫折,终于在1829年发明了盲文。最初,盲文曾遭到一些人的非议,直到1838年才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盲文印刷品。布莱叶去世之后的第三年,盲文才被法国人公认。由于盲文易读易写,1879年在柏林举行的国际盲人教师代表大会,决定采用这种盲文进行教学。1887年国际上公认盲文为正式盲人文字。1953年我国教育部推行由盲人黄乃设计的以注音字母为基础,以普通为拼音标准,参照布莱叶盲文符号体系的汉语盲文点字,作为全国统一的汉语盲文,使用至今。第四套人民币上的盲文就是这套统一的汉语盲文。
  我国现在有几百万盲人,他们是一支特殊的消费队伍,应该得到社会的重视。在人民币上印有盲文符号,体现了党和政府对这些盲人的关怀。
与人民币有关的法律 And RMB-related laws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有关规定
  第三章 第四节 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
  第一百七十条:伪造货币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伪造货币集团的首要分子;
  (二)伪造货币数额特别巨大的;
  (三)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
  第一百七十一条:出售、购买伪造的货币或者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运输,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购买伪造的货币或者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伪造的货币换取货币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
  伪造货币并出售或者运输伪造的货币的,依照本法第一百七十条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第一百七十二条: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第一百七十三条:变造货币,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的有关规定
  第十八条:禁止伪造、变造人民币。禁止出售、购买伪造、变造人民币。禁止运输、持有、使用伪造、变造的人民币。禁止故意毁损人民币
  第十九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印刷、发售代币票券,以代替人民币在市场流通。
  第四十一条:伪造人民币、出售伪造的人民币或者明知是伪造的人民币而运输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轻微的,由公安机关处十五日以下拘留、五千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二条:购买伪造、变造的人民币或者明知是伪造、变造的人民币而持有、使用,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轻微的,由公安机关处十五日以下拘留、五千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三条:在宣传品、出版物或者其他商品上非法使用人民币图样的,中国人民银行应当责令改正,并销毁非法使用的人民币图样,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五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四条:印刷、发售代币票券,以代替人民币在市场上流通的,中国人民银行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二十万元以下罚款。
  流通领域
  1、港澳
  人民币在中国香港和澳门不是法定货币。他们有按基本法自行决定发行的香港元和澳门元。但是现在港澳地区有些商店接受使用人民币交易,而一些香港的银行亦开设人民币户口,容许市民存入﹑提取或转帐人民币现钞。2003年12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委任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为香港人民币业务的清算行。
  2、台湾
  台湾的法定货币为新台币,所有的买卖交易皆以新台币进行。所以,在台湾境内一般商家不接受使用人民币。台湾法律亦仅认为人民币是“有价证券”,不具有通货身份。台湾之银行一般均不接收人民币的兑换,但马祖和金门的金融机构、码头及航站分别在2005年10月3日和10月4日开办兑换人民币,每次上限为人民币两万元。
  3、其它地区
  人民币在朝鲜的外汇商店可以自由使用。
  人民币在越南少数地区主要是北部边境可以使用。
人民币简介 About RMB
  人民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其正式的ISO 4217简称为CNY(China Yuan),不过国际上更常用的缩写是RMB(Ren Min Bi);在数字前一般加上“¥”表示人民币的金额。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三章第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时,开始发行第一套人民币;1955年3月1日开始发行第二套人民币;1962年4月15日开始发行第三套人民币;1987年4月27日开始发行第四套人民币;1999年10月1日开始发行第五套人民币。形成了包括纸币与金属币、普通纪念币与贵金属纪念币等多品种、多系列的货币体系。目前第一、二、三套人民币都已经停止流通,市场上流通的人民币以第五套为主,还有少量第四套人民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十七条的规定, 人民币的单位为元(人民币元Renminbi Yuan,简写“RMB”,以“¥”为代号)。人民币辅币单位为角、分。人民币没有规定法定含 金量,它执行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等职能。
  目前,市场流通的人民币券别分别:1、2、5角,1、2、5、10、20、50、100元。硬币有1分,2分,5分,1,2,5角和1元。按照法律规定,人民币中元币以上为主币,其余角币、分币为辅币(但现在分币几乎退出流通)。 形成主辅币三步进位制,即1元 =10角=100分。按照材料的自然属性划分有金属币(亦称硬币)、 纸币(亦称钞票)。无论纸币、硬币均等价流通。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可缩写成RMB),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家管理人民币的主管机关,负责人民币的设计、印制和发行。人民币的单位为元,人民币的辅币单位为角、分。1元等于10角,1角等于10分。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发行人民币以来,历时50多年,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的需要而逐步完善和提高,至今已发行五套人民币,形成纸币与金属币、普通纪念币与贵金属纪念币等多品种、多系列的货币体系。除1、2、5分三种硬币外,第一套、第二套和第三套人民币已经退出流通,目前流通的人民币,是中国人民银行自1987年以来发行的第四套人民币和1999年发行的第五套人民币,两套人民币同时等值流通。
  人民币的汇率相对其他较稳定,中国几乎完全流通。
人民币纸币录 RMB notes recorded
  第一套人民币是1948年12月1日--1953年12月陆续发行
  第二套人民币是1955年3月1日--1962年4月20日陆续发行
  第三套人民币是1962年4月20日--1974年1月5日陆续发行
  第四套人民币是1987年4月27日--1996年1月5日陆续发行
  第五套人民币是1999年10月1日--2004年7月31日陆续发行
  【第一套纸币】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并发行第一套人民币,共12种面额62种版别,其中1元券2种、5元券4种、10元券4种、20元券7种、50元券7种、100元券10种、200元券5种、500元券6种、1000元券6种、5000元券5种、10000元券4种、50000元券2种。
  统一发行人民币是为迎接全国解放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它清除了国民党政府发行的各种货币,结束了国民党统治下几十年通货膨胀和中国近百年外币、金银币在市场流通买卖的历史,促进了人民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在建国初期经济恢复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一套人民币于1955年5月15日起停止流通。
  【第二套人民币
  第二套人民币于1955年3月1日开始发行,同时收回第一套人民币。第二套人民币和第一套人民币折合比率为1:10000。第二套人民币共有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3元、5元、10元11个面额,其中1元券有2种,5元券有2种,1分、2分和5分券别有纸币、硬币2种。为便于流通,自1957年12月1日起发行1分、2分、5分三种硬币,与纸分币等值流通。1961年3月25日和1962年4月20日分别发行了黑色1元券和棕色5元券,分别对票面图案、花纹进行了调整和更换。由于大面额钞票技术要求很高,在当时情况下3、5、10元由苏联代印,该三种卷种于1964年5月15日起停止流通,其余卷种于1998年12月31日起停止流通,其中纸分币于2007年4月1日起停止流通。
  第二套人民币设计主题思想明确,印制工艺技术先进,主辅币结构合理,图案颜色新颖。主景图案集中体现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风貌,表现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的战斗历程和各族人民大团结的主题思想。在印制工艺上除了分币外,其它券别全部采用胶凹套印,凹印版是以我国传统的手工雕刻方法制作的,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其优点是版纹深、墨层厚,有较好的反假防伪功能。
  【第三套人民币
  第三套人民币于1962年4月20日发行,共有 1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7种面额、13种版别,其中1角券别有4种(包括1种硬币),2角、5角、1元有纸币、硬币2种。1966年和1967年,又先后两次对1角纸币进行改版,主要是增加满版水印,调整背面颜色。
  第三套人民币票面设计图案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当时中国国民经济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农轻重并举的方针。在印制工艺上,第三套人民币继承和发扬了第二套人民币的技术传统、风格。制版过程中,精雕细刻,机器和传统的手工相结合,使图案、花纹线条精细;油墨配色合理,色彩新颖、明快;票面纸幅较小,图案美观大方。
  这套人民币是世界上最有社会主义特色和创新意识的货币,主题画面紧扣生产力的提高,科技元素丰富。这套人民币发行时值计划经济时代,货币发行被认为是直接关系到全国经济生活和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大事情。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要求对生产、流通、分配、消费都能有计划地进行。因此,货币发行与物资分配,严格由中央(并非条条专政下的中国人民银行)综合平衡,全面安排。其坚持货币一元化,巩固独立自主、长期稳定的货币,成为世界上少有的稳定货币。第三套人民币于2000年7月1日起停止流通。
  第三套人民币自1962年发行至2000年退出使用,是现有人民币中流通时间最长,也是我国首次完全独立设计、印制的一套纸币。该套纸币退出流通8年来,市场沉淀充分,其中的“1角背绿券”已升值16万倍,显现出“钞王”的王者之风。目前,第三套人民币已具备了“退出流通”、“市场沉淀”、“钞王领涨”3大快速升值的必备条件。这与当年由“万元牧马券”(目前市价60万)领衔的第一套人民币和由“大黑10”(目前市价近20万)领衔的第二套人民币大幅拉升前夕的历史背景毫无二致。第三套人民币目前市价并不高,为后市预留了极大的启动空间
  红一角—— “路线错误”引发的升值风暴
  第三套人民币中的60版一角纸币“红一角”,券面图案中的人物自左向右前进,这在当时“左右路线”之争甚嚣尘上的年代,犯了严重的“右倾”错误。此后,该券即遭到严苛的回收销毁,存世量骤减。而这个钱币上的“路线错误”却使“红一角”在今天成为收藏界的宠儿,集万千目光与一身。当前市价疯涨近30000倍,已是各路藏家奋力寻求的稀世珍品。
  【第四套人民币
  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健全中国的货币制度,方便流通使用和交易核算,
  中国人民银行自1987年4月27日,发行第四套人民币
  共有1角、2角和5角、1元、2元、5元、10元、50元、100元9种面额,其中1角、5角、1元有硬币、
  硬币2种。与第三套人民币相比,增加了50、100元大面额人民币。为适应反假人民币工作需要,
  1992年8月20日,又发行了改版后的1990年版50、100元券,增加了安全线。
  第四套人民币在设计思想、风格和印制工艺上都有一定的创新和突破。主景图案集中体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各族人民意气风发,团结一致,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主题思想。在设计风格上,这套人民币保持和发扬了中国民族艺术传统特点,主币背面图景取材于中国名胜古迹、名山大川,背面纹饰全部采用富有中国民族特点的图案。在印制工艺上,主景全部采用了大幅人物头像水印,雕刻工艺复杂;钞票纸分别采用了满版水印和固定人像水印,它不仅表现出线条图景,而且表现出明暗层次,工艺技术很高,进一步提高了中国印钞工艺技术水平和钞票防伪能力。
  【第五套人民币
  2005版第五套人民币
  1999年10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陆续发行第五套人民币,共有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八种面额,其中1角、5角为硬币,1元有纸币、硬币2种。第五套人民币根据市场流通需要,增加了20元面额,取消了2元面额,使面额结构更加合理。
  第五套人民币继承了中国印制技术的传统经验,借鉴了国外钞票设计的先进技术,在防伪性能和适应货币处理现代化方面有了较大提高。各面额货币正面均采用毛泽东主席建国初期的头像,底衬采用了中国著名花卉图案,背面主景图案通过选用有代表性的寓有民族特色的图案,充分表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壮丽的山河,弘扬了中国伟大的民族文化。之后为了更进一步提高人民币的防伪功能,中国人民银行于2005年8月31日起发行了2005版的第五套人民币,卷种为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2005版的第五套人民币防伪功能明显高于1999版的第五套人民币
人民币硬币录 RMB coins recorded
  第一套
  一分有27个年份31枚
  二分有26个年份30枚
  五分有19个年份21枚
  第二套
  一角有7个年份7枚
  二角有7个年份7枚
  五角有7个年份7枚
  一元有7个年份7枚
  第三套
  一角有10个年份10枚
  五角有11个年份11枚
  一元有10个年份10枚
  第四套
  一角有10个年份10枚
  五角有9个年份9枚
  一元有11个年份22枚
  附注.第一套
  1965年至1970年间,
  因国内文化大革命的特殊情况,
  三种铝分币均停止生产和发行。
  1979年-1984年
  发行的分币有两种
  1.是在图案背面麦穗的部分麦芒被细带遮住
  叫平芒币
  2.是在图案背面麦芒没有被细带遮住
  叫出芒币
  第二套
  由于我国当时铜、镍资源相当少,
  不能满足大量发行需要,
  只能在1980年至1986年间进行了少量的铸造,
  只能象征性发行,没有真正发挥流通作用。
  第四套
  1999年-2009年
  发行的1元币有两种
  1是在1元币外缘的缩写文字RMB为正写
  2是在1元币外缘的缩写文字RMB为倒写
流通纪念钞 Circulation Jinian Chao
  随着中国钱币制造厂的科技发展和进一步丰富人民币品种,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1999年9月20日发行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流通纪念钞一枚。
  这是我国自1984年发行第一套金属流通纪念币(建国35周年)以来,首次发行流通纪念钞。
  流通纪念钞目录
  第1-1张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
  中国人民银行于1999年9月20日发行,
  它是我国第1张纸币纪念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纪念钞。
  纪念钞面额为50元,
  主色调为红色,
  票幅长165毫米,宽80毫米。
  材质:纸币专用纸
  该纪念钞发行数量为5000万张,
  它是我国第1张纸币纪念钞
  与现行流通人民币具有相同职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
  第2-1张
  迎接新世纪
  中国人民银行于2000年11月28日发行,
  迎接新世纪纪念钞
  主色调为橘色,
  票幅长165毫米,宽80毫米。
  材质:塑料基片
  该纪念钞发行数量为1000万张,
  它是我国第2张纪念钞,也是我国第1张塑料纪念钞。
  与现行流通人民币具有相同职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
  第3-2张
  第29届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纪念钞
  中国人民银行于2008年7月8日发行,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纪念钞。
  第三张纪念钞纪念钞面额为10元,
  主色调为蓝绿色,
  票幅长148.5毫米,宽72.0毫米。
  材质:纸币专用纸
  该纪念钞发行数量为600万张,
  它是我国第3张纪念钞,也是第2张纸币纪念钞
  与现行流通人民币具有相同职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的规定,
  纪念币可以作为商品进行买卖交换的人民币
  中华人民共和国流通纪念币
  由中国人民银行交付各金融机构直接流通贵金属纪念币由中国金币总公司总承揽经销。
人民币发行程序与原则 Procedures and principles of the RMB issue
  人民银行的货币发行主要通过普通银行的现金收付业务活动实现。商业银行存取款必须在人民银行开立存款户。人民银行在营业时间内,对商业银行办理现金存取业务。
  商业银行向人民银行存取现金,以开户商业银行为单位办理;开户商业银行下属基层处(所)的现金,由开户商业银行调剂后统一向人民银行存取。
  当商业银行基层行处现金不足时,商业银行应填写现金支票,到当地人民银行在其存款账户余额内提取现金,于是人民币从发行库转移到商业银行基层行处的业务库,这意味着这部分人民币进入流通领域。当商业银行基层行处的现金超过其业务库库存限额时,商业银行应将超过的部分填制现金交款单,送交人民银行。该部分人民币进入发行库,意味着退出流通领域。
  我国人民币的发行历来坚持以下三大发行原则。
  其内容是:(1)集中统一发行原则。(2)计划发行原则。(3)经济发行原则。
流通领域 Circulation
  1、港澳
  人民币在中国香港和澳门不是法定货币。他们有按基本法自行决定发行的香港元和澳门元。但是现在港澳地区有些商店接受使用人民币交易,而一些香港的银行亦开设人民币户口,容许市民存入﹑提取或转帐人民币现钞。2003年12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委任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为香港人民币业务的清算行。
  2、台湾
  台湾的法定货币为新台币,所有的买卖交易皆以新台币进行。所以,在台湾境内一般商家不接受使用人民币。台湾法律亦仅认为人民币是“有价证券”,不具有通货身份。台湾之银行一般均不接收人民币的兑换,但马祖和金门的金融机构、码头及航站分别在2005年10月3日和10月4日开办兑换人民币,每次上限为人民币两万元。2008年7月4日起,随着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周末包机”等“三通”实现,在台湾本岛可以在金融机构、码头及航站自由抽换但有一定的限度。
  3、其它地区
  人民币在朝鲜的外汇商店可以自由使用。
  人民币在越南少数地区主要是北部边境可以使用。
人民币汇率 RMB exchange rate
  人民币从1949年到1952年用浮动汇率制度。从1953年到1973年,以计划经济制度,人民币与美金有正式的挂钩,汇率保持在在1美元兑换2.46元人民币的水平上。但是在这时代中国大陆的外国贸易很少,所以人民币汇率意义不是很大。1973年,由于石油危机,世界物价水平上涨,西方国家普遍实行浮动汇率制,汇率波动频繁。为了适应国际汇率制度的这种转变与现实中国际主要货币汇率变动带来的不利影响,根据有利于推行人民币计价结算,便于贸易,为国外贸易所接受的原则,人民币汇率参照西方国家货币汇率浮动状况,采用“一揽子货币”加权平均计算方法进行调整。为此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1973年的l美元兑换2.46元逐步调至1980年的1.50元,美元对人民币贬值了39.2%,同期英镑汇率从 1英镑兑换5.9l元调至3.44元,英镑对人民币贬值41.6%。从1980年到1994年,中国大陆有双重汇率制度。1981年至1984年,初步实行双重汇率制度,即除官方汇率外,另行规定一种适用进出口贸易结算和外贸单位经济效益核算的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格,该价格根据当时的出口换汇成本确定,固定在2.80元的水平。人民币官方汇率因内外两个因素的影响,其对美元由1981年7月的1.50元向下调整至1984年7月的2.30元,人民币对美元贬值了53.3%。1985至1991年4月复归单一汇率制度。汇率继续向下调整,从 1984年7月的2.30下调到1985年1月的2.80,之后又多次下调。这阶段虽然恢复了单一的汇率制度,但在具体的实践中随着留成外汇的增加,调剂外汇的交易量越来越大,价格也越来越高,因此名义上是单一汇率,实际上又形成了新的双重汇率。1991年4月至1993年底。这一阶段对人民币汇率实行微调。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官方汇率数十次小幅度调低,但仍赶不上出口换汇成本和外汇调剂价的变化。到1993年底,人民币对美元官方汇率与调剂汇率分别为5.7和 8.7。可见,这时期人民币汇率制度演化与改革的特点是:官方汇率和调剂市场汇率并存、官方汇率逐渐向下调整。人民币在1994年起与美元非正式地挂钩,汇率只能在1美元兑8.27至8.28元人民币这非常窄的范围内浮动。
  【历年人民币汇率表】
  美元兑人民币均价(1美元)
  1949-1955
  年份 平均汇率
  1949年 2.3
  1950年 2.75
  1951年 2.238
  1952年 2.617
  1954年 2.617
  1955年 2.4618
  1971年-2004年
  年份 平均汇率(1美元)
  1971年 2.462
  1972年 2.245
  1973年 1.989
  1974年 1.961
  1975年 1.859
  1976年 1.941
  1977年 1.858
  1978年 1.684
  1979年 1.555
  1980年 1.498
  1981年 1.705
  1982年 1.893
  1983年 1.976
  1984年 2.320
  1985年 2.937
  1986年 3.453
  1987年 3.722
  1988年 3.722
  1989年 3.765
  1990年 4.783
  1991年 5.323
  1992年 5.516
  1993年 5.762
  1994年 8.619
  1995年 8.351
  1996年 8.314
  1997年 8.290
  1998年 8.279
  1999年 8.278
  2000年 8.279
  2001年 8.277
  2002年 8.277
  2003年 8.277
  2004年 8.277
  2005年1月-2009年月
  年份-----最低汇率--最高汇率(1美元)
  2005年 8.2765--2005年8.0702
  2006年 8.0705--2006年7.8087
  2007年 7.8135--2007年7.3046
  2008年 7.2996--2008年6.8009
  2009年1月6.8399--2009年5月5日 6.8201
  最新汇率
  2009年10月7日
  1美元 对人民币6.8397元
  2009年10月31日
  1美元 对人民币6.8281元
  【其他汇率】
  2009年9月18日
  1欧元对人民币10.0584元
  100日元对人民币为7.4879元
  1港元对人民币0.88088元
  1英镑对人民币11.2197元
人民币升值 RMB appreciation
  一、人民币升值之利:
  (一) 人民币升值可能意味着人民币地位的提高,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提升。
  1)中国老百姓手中的财富更加值钱,人民币一升值,老百姓手里的钱就更值钱了,中国的人均GDP全球排名也可以往前挪一挪。
  2)中国外债压力的减轻和购买力的增强等等。
  例如:谁在掏钱维持号称“全球老大”的美国政府的日常运转?想当然的回答是美利坚合众国的广大纳税人。这个回答并不全对。因为当前的美国联邦政府财政赤字巨大,光*纳税人的贡献还不够开销,因而不得不大量举债。而最大的债主是谁?是日本和中国。中国3000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很大一部分买的是美国政府公债。
  中国成为了全球最强大的帝国的最大债主之一。这个事实本身显示了中国日益增强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去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仅次于美国;对全球贸易增长的贡献,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经济实力说话的人民币自然而然也就获得了更大国际事务话语权,这是好事。
  3)有利于进口产业的发展:中国石化副董事邵金扬在接受采访时称:“如果人民币升值,海外资产对我们来说会较便宜。”如果人民币升值5%,中国石化2003年进口的石油,以目前的价格计算,成本将减少逾1亿美元。
  (二)人民币升值的前景还是越来越清晰的。
  这是因为,正如1994年以前人为高估人民币币值的政策被迫放弃一样,人为低估人民币币值也是难以持续的,因为在汇率的问题上,政策干预,虽能一时起作用,但最终还是市场说了算。只要中国能够保持经济高增长,同时推动人民币完全可自由兑换进程,那么,人民币升值,成为区域乃至世界货币将为时不远。而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中国的经济增长会在不远的将来突然停步;中国的货币当局也一再表示,人民币将走向完全可自由兑换。
  实际上,人民币的上升之旅已经开始,起点就是1994年1月1日的大幅贬值。这一年,人民币官方汇率向市场汇率并拢,由上一年的1美元兑5.80元人民币调整为1美元兑8.70元人民币,贬值幅度为33%。从那时起到去年末,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的情况是,人民币相对于美元、欧元(1999年以前为德国马克)和日元名义升值幅度分别为5.1%、17.9%和17%;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实际升值分别为18.5%、39.4%和62.9%。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测算的结果也反映了同样的趋势。
  虽然如此,但在当前,试图诱导人民币大幅升值,不具备现实条件。
  二:人民币升值之弊:
  (一)受人民币升值的影响,中国的经济增长将会放缓。表现在三个方面:
  1) 人民币升值会影响到我国外贸和出口。人民币升值,就会提高中国产品的价格,加大资本投入的成本,带来的是我国出口产品竞争力的下降,从而引发国内经济的不景气。
  一国货币的升值,带来的是该国出口产品竞争力的下降,从而引发国内经济的不景气。在这个问题上,日本是有血的教训的。在1985年,为了遏制廉价日货出口狂潮,美、法、德、英的财政首脑就采取过相应的手段,迫使日本签署了“广场协议”,从而逼迫日元升值30%。此后,从1985~1996年的10年间,日元兑美元比率由250:1升至87:1,升值近3倍。而“广场协议”被公认是引发日本经济衰退的罪魁祸首。现在日本无非是想把这一悲剧转嫁到中国。
  2) 还会影响到我国企业和许多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因为尽管“中
  国制造”已经成为世界市场的主要产品,但中国产品的一个致命弱点是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目前所占的市场份额,主要依*中国产品价格的低廉,在竞争中并不处于主导地位,如果竞争力受到打击是很可怕的。
  《中国企业家》这次调查的最大发现是:82.4%的企业认为,人民币汇率的变化,会对企业的经营活动产生影响。对于正在中国经济舞台上活动着的企业来说,人民币就像空气和水一样。
  例如:创维集团董事局主席黄宏生,这位中国彩电出口大户的老总面对升值的前景忧心忡忡,他认为,中国出口的大多是技术含量低的产品,高科技产品很少。人民币如果升值,中国的国际地位也许提高了,但制造业在全球的竞争力将逐步丧失。他算了一笔账,如果人民币升值10%,就等于出口价格提升了10%,而中国国内制造企业好一些的利润也只有5%左右,加上一些财政贴息,中国企业盈利水平平均也不到3%。平均3%的利润率怎么可能调节10%的升值压力?肯定会出现大面积亏损。
  黄宏生以创维为例,勾画出中国企业对人民币升值的最高心理底线:“现在我们在美国市场很难有大的提升,很大原因是其他世界工厂产品跟我们的价格一样低。比如来自墨西哥的彩电、欧洲土耳其的产品很便宜,我们提一美元都不可能。我们今年在美国市场希望能提高三千万美金销售,但是如果人民币升值了,那么这个计划就流产了。”
  4) 还有,升值后导致投机不可避免地盛行:由于以美元表示的国
  民财富迅速增加,股市和房地产达到高潮,一些“泡沫”进一步膨胀或造就新的“泡沫”,两极分化继续扩大,导致投机不可避免地盛行。 泡沫一旦破灭,受害者最多的还是国民。
  例如:美国许多散户投资者纷纷在当地开立人民币储蓄帐户,希冀有朝一日人民币汇率制度变化会让他们受益。当然,这些散户帐户并非是真正的人民币帐户,因为依照中国不可自由兑换的汇率体制,在海外开立人民币帐户是非法的。他们开立以人民币计价的储蓄帐户,帐户内的存款是美元,但基于人民币的现货汇率,这些帐户将因人民币兑美元现货汇率的波动而升值或贬值。 Everbank首席执行长Frank Trotter称,公司此举在一些客户中产生了很大反响。自一年多以前人民币汇率开始显示失衡迹象以来,这些客户一直在要求开立人民币计价帐户。Everbank于7月1日推出了此类新帐户,并在随后的几周内将逾650万美元投入该类帐户。
  (5)此外,人民币升值之不利多多:
  人民币升值会给中国的通货紧缩带来更大的压力;人民币升值物价肯定会降下来,因为进口品的价格会下降。
  人民币升值增大就业压力,恶化当前就业形势:外商投资企业对吸引国内劳动力是一个重要的渠道,尤其是现在的情况更是如此,所以此时人民币升值不仅会影响吸引外资,而且也会加剧当前就业形势的恶化。
  财政赤字将由于人民币汇率的升值而增加,同时影响货币政策的稳定。
  人民币升值会对中国的优势产业产生严重损害。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是以劳动力成本为优势的。中国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很容易受到反倾销措施的限制,出口形势并不乐观。如此时人民币升值则会是使目前这种状况更加恶化所以此时人民币升值不仅会影响吸引外资,而且也会加剧当前就业形势的恶化。
第五套人民币毛主席头像由来 Origin fifth _set_ of RMB picture of Chairman Mao
  陈石林,中国摄影家学会高级工程师,曾任新华社摄影部技术组组长、翻修组组长,全国领袖照片工作组长。除了毛泽东的标准像,陈石林当时加工过所有国家领导人的照片,包括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和林彪在内。
  陈石林10来岁就被父亲送到南京照相馆学艺,后来又到香港和台湾谋生,学习加工照片。1950年7月,陈石林回到大陆,当时还很少有人会加工照片,并且能够修出光线的层次、密度和立体感,陈石林被作为人才留下了,进了中央新闻摄影局,后来又进了新华社摄影部,而且享受着和延安来的老革命一样的高级待遇,可以吃小灶,睡沙发床。恰好赶上要为毛泽东制作标准照,陈石林的技术派上了用场。
  “政治是第一位的”
   有好几个人问陈石林,为什么照片上毛主席的牙齿都显得那么白?刚解放时,主席抽烟抽得牙齿颜色很深,拍照的时候,一笑,牙全是黑的,逢到有主席把牙露出来的照片,那一定是要把牙齿的黑色修掉的。
  还有人问,这是不是违反真实性呀?陈石林说,这个问题要这样看,主席工作那么忙那么累,叫他经常去洗牙,把牙搞得很白,不可能这样做!我们搞技术工作的,要体谅主席,给照片简单地修一下也就完了。假如照片上牙是黑的,我认为这是不真实的,要从本质上看,主席的牙本身是白的,把黑牙齿修掉才是真实的效果。
  1965年,毛主席重上井冈山,拍摄了一张面带笑容、情绪很好的画面。但画面左右两侧都有人东张西望,显得很不协调,如果把两边剪裁掉又失去了现场的气氛。陈石林担负了修整照片的任务,他用3张底片合成放大,去掉了画面上左右人群,还原了场地和树木,并为主席修出了洁白的牙齿,“加强了毛泽东欢乐的笑容”。
  “我当时是翻修组组长,翻是‘翻拍’的翻,修是‘修整’的修。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新华社有个反对修正主义小组。”陈石林回忆。
  为了保证毛主席的安全,毛泽东从不上照相馆,也不喜欢被人摆拍,陈石林于是从上万张底片中选中了一张毛泽东与劳模的合影,从“集体照”中抠出了毛泽东的头像,他把钟表的发条磨得很细,做成刀片,修掉了毛泽东右后侧的人头。毛泽东第一张标准照在发条刀下诞生了,一年中就印刷了2000多万张,并作为最高面值的纪念图案,上了日后的新版人民币
  “一般照片出来不应该修,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群众可以理解。但是当时情况不一样,政治是第一位的。” 陈石林强调,修整好照片的前提是,照片一定要是真的,特别是照片的影像结构不能动,动一点就假一点。而假照片是没有好下场的。陈石林介绍,特殊年代里,因为政治原因常需要对照片动大手术,比如新华社当年曾经发表了一张有毛主席、刘少奇和邓小平等共同出席会议的照片,而记者当时因故没有拍到邓小平,在后期加工时想出奇招,把陈毅的头从画面中裁掉,把邓小平的头安在了陈毅身上。这桩“换头案”到底被揭发,被“四人帮”视为帮“走资派”复辟的罪证,大加批判,加工照片的人也受到了处分。
人民币文字鉴赏 Appreciation of RMB text
  一. 人民币上几个汉字的书写演变
  在新中国的五套人民币上,有几个汉字曾出现多种写法,这反映了我国汉字的发展演变过程,也标志着我国人民币逐渐走向完善和规范化。
  1.关于“贰”字。1987年4月27日发行第四套人民币2角、2元券以后,不少人发现新版人民币上的“贰”字同旧版不同,认为新版人民币的“贰”字印错了,有人还传出人民币上出现了错字,银行将收回这些人民币,致使货币流通受到影响。其实,这完全是无稽之谈。第四套人民币上的“贰”字是规范的汉字,与《辞海》、《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等辞书的写法完全相符,是标准的简化字。
  众所周知,我国汉字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由于历史的原因和人们长期形成的书写习惯,很多汉字有两种或多种写法。“贰”字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个。从不同历史时期各种货币上看,“贰”字有近十种写法。第一套人民币的“贰”字有三种写法:20元六和塔票券、20元帆船火车票券、20元打场票券、200元颐和园票券、200元割稻票券写成“贰”;20元运肥火车票券、20元推车票券、20元工厂火车票券、200元长城票券、200元炼钢票券写成“贰”;200元佛香阁票券写成“贰”。第二套和第三套人民币的2分券、2角券和2元券均写成“贰”。
  那么第四套人民币为什么将贰字改成了规范的简化汉字?这是因为,在前三套人民币的流通过程中,人民群众曾对使用不规范的贰字提出过意见,在设计第四套人民币时,按照国家文字改革委员会的意见,同时也为进一步完善人民币的设计,采用了规范的“贰”字。第五套人民币20元券沿用了规范的“贰”字。
  2.关于“国”字。我国发行的各套人民币上,“国”字共有三种写法,第一套人民币上的国字写成“国”,即国字的繁体字;第二套和第三套人民币上的国字写成“国”;第四套人民币上的国字写成“国”,即规范简化字。在第二、三套人民币上的国是当时为人民币题字的马文蔚先生参照魏碑体的一种写法,称“张黑女碑”体,是书法的一种惯例,并非错字。但是,为了汉字的规范化,中国人民银行在设计第四套人民币时,按统一简化的汉字写成“国”,即由繁体字改成简化字。第五套人民币也沿用简化字。
  3.关于“角”字。在各套人民币上(第一套人民币没有辅币),辅币面值“角”字有两种写法:第二、三套人民币写成“角”,即里边的竖未出头,写成了“土”,这种写法早在甲骨文就已形成,因此是有出处的。1987年4月27日开始发行的第四套人民币和1999年10月1日开始发行第五套人民币,按照规范化写法把旧体字“角”写成了新体字“角”,即里边的竖出头。
  二. 人民币上的少数民族文字
  我国在货币采用少数民族文字由来已久,如西夏、元、清诸代的钱币上,分别铸有西夏文、八思巴文和满文。新中国的人民币上除了采用汉字为主要文字外,也曾先后采用过蒙、维、藏、壮四种少数民族文字。这些少数民族文字均由该少数民族书法高手书写,并经内蒙古、新疆、西藏、广西自治区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人签批,国家民委校审,最后由国务院批准采用。由于少数民族文字的书写习惯不同,所以人民币上的藏文、维文、壮文为自左至右横排,蒙文却自左而右、自上而下直排。
  在1948年12月1日开始发行的第一套人民币,1951年5月17日发行的5000元蒙古包券和10000元牧马券两张票券背面花符上,分别印有蒙文中国人民银行行名和面值,这是首次在人民币上采用少数民族;1951年10月1日发行的500元瞻德城券、1000元牧马券、5000元牧羊券、10000元骆驼队券四张票券背面花符上都印有维文中国人民银行行名和面值。这些票券上的少数民族文字印制位置固定一致,规格对称统一。
  在1955年3月1日开始发行的第二套人民币13个票券的背面花符中间,全部印有蒙、维、藏三种少数民族文字的中国人民银行行名和面值,各票券设计、印制格局完全一致,其位置均在票券背面大花符中央浅淡的底纹部位,三种少数民族文字与汉字行名、面值有机布局,上下左右错落有序,对称和谐,上为汉文,下为蒙文,左为维文,右为藏文,艺术效果极佳。
  在第三套人民币中,1962年4月20日公布发行的1960年版枣红色“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角券,票券左侧花符正中首次出现四种少数民族文字,由上至下分六行排列,依次为蒙、藏、维、壮文,其中藏文、维文各占两行位置,内容也是中国人民银行行名和面值,镶嵌在由两个正方形重叠组合的八角图形内,犹如悬挂的红灯笼,很具有民族特点和风格。正是从这张票券起,人民币纸币上采用蒙、藏、维、壮四种少数民族文字相对固定下来。这不是简单的一种票面设计、印制工艺的改进和完善,而是反映了中华各族之间传统的、空前的大团结,表现了文明进步、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字文化,也体现了党对少数民族人民的关怀。另外两种1962年版1角券及2角、5角券,其中少数民族文字排列与上述枣红色1角券相同,但其位置均改在票券背面右侧国徽图案之下,在底纹衬托下与国徽交相映衬,文字效果格外醒目突出。而1元、2元、5元、10元四种主币,其四种少数民族文字均设计在票券正面左上角花团部位,与花团明暗相衬,具有极佳的艺术效果。
  在第四套人民币中,四种少数民族文字的排列又有新的变化,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1、2、5、角券和1、2、5、10元券均印在票券背面,由左至右横向按蒙、藏、维、壮文字顺序一线排列,其中1、2、5、角券的四种文字设在整幅图案之下,与全部图案等长,成为整个构图的有机组成部分;而1、2、5、10元券的四种少数民族文字则移到图案下边深色边框之内,有隐含效果。二是50、100元券的四种少数民族文字竖向四行排列,印在票券背面右下角花团部位,与花团互为衬托,艺术效果突出。
  第五套人民币上的四种少数民族文字设计更趋合理,它与汉语拼音行名平行,位于票券背面右上角,并且右侧竖印面值,这对少数民族人民识别辩认极为方便,同时也增强了美感。
  人民币上的四种少数民族文字均为这些少数民族的通行标准文字。蒙古文是蒙古族使用的文字,最早是元世祖忽必烈聘请西藏喇嘛八思巴用藏文字母制定的,公元14世纪初,又以回鹘文字母为基础重新制定,迄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现行蒙文由29个字母组成。藏文据藏族史记载,为7世纪图弥三世菩扎参照梵文字体创造的,是今天藏族人民所通用的文字。维吾尔族历史上曾使用过突厥文、回鹘文等,后改为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1959年,我国维吾尔族设计了以拉丁字母 基础的新文字方案,1964年经国务院批准推行,因此,第三至第五套人民币上的维文与第一套人民币不同。壮文最早是南宋时由壮族祖先利用汉字的形、声、义及上下边旁构成的方块字,1955年改为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字母,1957年由国务院批准推行。所以,第三套人民币开始采用的壮文为新中国成立后创制的新文字。
  人民币上采用少数民族文字,既体现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之间的大团结,又反映了我国少数民族文字的发展演变过程,可以说,这也是人民币的主要特点之一。
  三. 人民币上的盲文符号
  以往的世界各国货币上无盲文符号,纸币主要通过由小逐级增大票幅,使盲人靠触觉区分不同的面值;而金属硬币则是通过逐级增大钱径,或采用不同的币材使盲人感知大小、轻重来辨认面值,抑或在不同面值硬币上改变币形(如圆形、正方形、菱形、多角形、波纹形等)、加大厚度等,使盲人能正确辨认这些不同面值的硬币。但当代世界各国硬币开始注意采用盲文符号,以方便盲人使用,例如:意大利的500里拉硬币上就铸有盲文符号,该币是双金属镶嵌,背面外圈上部有10余个凸点;泰国的10铢双金属镶嵌币背面外圈上部也铸有4个凸点;墨西哥的10、20、50、100比索不锈钢币,正面头像左或右侧均铸有数目不同的凸点,这是目前世界仅有的一套成系列铸有盲目文符号的硬币。看来,将来镌刻盲文符号的硬币会越来越多。
  相对而言,目前世界各国纸币上加印盲文符号的还不多见。我国第三套人民币纸币均未印有盲文,在设计和印制第四套人民币时,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为了方便盲人使用人民币,指示中国人民银行在主币上增印盲文符号。于是,1元、2元、5元、10元券在正面左下角分别加印1个、2个(竖列)、2个(斜列)、4个小黑点;50元、100元券在正面右下角分别加印5个、7个小黑点。这些小黑点错综排列,仔细触摸,可感觉微微凸起,盲人通过触摸黑点多少及分布便可区分面值。
  盲文,也称盲字,因均以点状表示,故又称“点字”。它是专门供盲人书写摸读的文字符号。现在国际上通用的盲文是由1个到6个不同数目、不同排列位置的圆点组成,表示各种文字、数字及标点符号。这些点凸印在特殊的纸上,盲人用双手触摸读文。盲文源于法国,法国路易.布莱叶3岁时双目失明,但他在命运面前没有屈服,经过多年探索和无数次挫折,终于在1829年发明了盲文。最初,盲文曾遭到一些人的非议,直到1838年才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盲文印刷品。布莱叶去世之后的第三年,盲文才被法国人公认。由于盲文易读易写,1879年在柏林举行的国际盲人教师代表大会,决定采用这种盲文进行教学。1887年国际上公认盲文为正式盲人文字。1953年我国教育部推行由盲人黄乃设计的以注音字母为基础,以普通为拼音标准,参照布莱叶盲文符号体系的汉语盲文点字,作为全国统一的汉语盲文,使用至今。第四套人民币上的盲文就是这套统一的汉语盲文。
  我国现在有几百万盲人,他们是一支特殊的消费队伍,应该得到社会的重视。在人民币上印有盲文符号,体现了党和政府对这些盲人的关怀。
  币额最小的人民币
  人民币一共发行了5个套别的品种,其中面额最大的,是现在通用的百元大钞,而面额最小的人民币,除了收藏爱好者,恐怕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说来难以置信,人民币面额最小的币种,按现行的币值计量单位,只相当于1毫钱。这就是第一套人民币中币值为壹圆的小额币种。第一套人民币1948年12月1日发行,1955年5月10日停止流通。1955年3月1日,第二套人民币发行,以壹分折合第一套人民币壹佰圆的比价收兑,收兑比率为1:10000。因而壹佰圆以下的币种,就只能以毫厘来计算了。
  壹圆券的小额币种一共有两枚,分别为Z1-1“工人和农民”和Z1-2“工厂”,这是依据其票面上的图案约定俗成的叫法。Z1-1“工人和农民”正面图案,应该理解为工人身份的丈夫帮助农民身份的妻子下地干活,背景为烟囱冒着浓烟的工厂。背面图案为花符,正中为繁体字“壹”,四周环绕的是阿拉伯数字“1”。背面图案上虽有“1948”字样,但实际发行于1949年1月10日。Z1-2“工厂”1949年8月发行,正面年号为“中华民国三十八年”,背面年号为“1949”,两者混合使用,这也是第一套人民币发行之初的一个典型现象。这两枚壹圆券上的“中国人民银行”,由时任华北人民政府主席的董必武题写,字体浑厚有力,荡然大气。限于条件,第一套人民币发行纸张和印刷质量参差不齐,防伪性能也只有一些特定暗记,因而很快被第二套人民币所替代。第一套人民币从发行到停止流通,前后只有六年时间,是流通时间最短的人民币
  第一套人民币的两枚壹圆券,实际使用价值并不高,后期基本退出流通领域。第二套人民币发行后,又因为币值太低,收兑量也相对较小,所以目前存世较多。与绝品四珍Z1-45伍佰圆“瞻德城”相比,收藏价值一般,目前两枚全品的壹圆券市价,只在百元左右。但从升值角度,当年的“壹圆”,后来的1毫,再到现在的100元,晃眼半个世纪,增幅也高达100万倍。正因为它本身所包含的特殊史料价值,以及它巨大的经济回报,两枚壹圆券也越来越为钱币收藏者所珍爱。
  人民币中最具有收藏价值的四大类
  纪念:纪念钱币是以纪念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或以历史名人、科学家、英雄人物为设计主题,用高超的制模技术、精湛的生产工艺制造,加之本身具有价值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价值会成倍乃至上百倍地增长,成为收藏品。
  精制流通硬币:精制流通硬币,是采用金银纪念币的铸造工艺精加工而成。与普通流通硬币相比,具有表面光亮,图纹更加清晰、饱满的特点,有着较完美的艺术效果和较高观赏价值。
  特殊号码钞票:一套钞票号码尾数三个以上数字相同就有收藏价值,尾数相同的数字越多,其收藏价值就越大。
识别假币要点 Identify counterfeit currency points
  识别人民币纸币真伪,通常采用“一看、二摸、三听、四测”的方法:
  一看:
  1、看水印:第五套人民币各券别纸币的固定水印位于各券别纸币票面正面左侧的空白处,迎光透视,可以看到立体感很强的水印。100元、50元纸币的固定水印为毛泽东头像图案。20元、10元、5元纸币的固定水印为花卉图案。
  2、看安全线:第五套人民币纸币在各券别票面正面中间偏左,均有一条安全线。100元、50元纸币的安全线,迎光透视,分别可以看到缩微文字“RMB100”、“RMB50”的微小文字,仪器检测均有磁性;20元纸币,迎光透视,是一条明暗相间的安全线,10元、5元纸币安全线为全息磁性开窗式安全线,即安全线局部埋入纸张中,局部裸露在纸面上,开窗部分分别可以看到由微缩字符“¥10”、“¥5”组成的全息图案,仪器检测有磁性。
  3、看光变油墨:50元 光变油墨印刷
  第五套人民币100元券和50元券正面左下方的面额数字采用光变墨印刷。将垂直观察的票面倾斜到一定角度时,100元券的面额数字会由绿变为蓝色;50元券的面额数字则会由金色变为绿色。
  4、看票面图案是否清晰,色彩是否鲜艳,对接图案是否可以对接上。第五套人民币纸币的阴阳互补对印图案应用于100元、50元和10元券中。这三中券别的正面左下方和背面右下方都印有一个圆形局部图案。迎光透视,两幅图案准确对接,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古钱币图案。
  5、用5倍以上放大镜观察票面,看图案线条、缩微文字是否清晰干净。第五套人民币纸币各券别正面胶印图案中,多处均印有微缩文字,20元纸币背面也有该防伪措施。100元微缩文字为“RMB”和“RMB100”;50元为“50”和“RMB50”;20元为“RMB20”;10元为“RMB10”5元为“RMB5”和“5”字样。
  二摸:
  1、摸人像、盲文点、中国人民银行行名等处是否有凹凸感。第五套人民币纸币各券别正面胶印图案中,多处均印有微缩文字,20元纸币背面也有该防伪措施。100元微缩文字为“RMB”和“RMB100”;50元为“50”和“RMB50”;20元为“RMB20”;10元为“RMB10”5元为“RMB5”和“5”字样。
  二摸:2、摸纸币是否薄厚适中,挺括度好。
  三听:
  即通过抖动钞票使其发出声响,根据声音来分辨人民币真伪。人民币的纸张,具有挺括、耐折、不易撕裂的特点。手持钞票用力抖动、手指轻弹或两手一张一弛轻轻对称拉动,能听到清脆响亮的声音。
  四测:
  即借助一些简单的工具和专用的仪器来分辨人民币真伪。如借助放大镜可以观察票面线条清晰度、胶、凹印缩微文字等;用紫外灯光照射票面,可以观察钞票纸张和油墨的荧光反映;用磁性检测仪可以检测黑色横号码的磁性。
  1、摸人像、盲文点、中国人民银行、国徽行名等处是否有凹凸感。
人民币收藏四大注意 Four Note RMB Collection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发行了五套人民币,其中第一套、第三套人民币全部券别、第二套人民币全部券别、第二套人民币除纸、硬分币以外的券别已停止在市场上流通。每套人民币都设计美观、精工制作,尤其是一些退出流通的人民币更具有较大的增值空间,投资前景较好,很受人们的喜爱。但是在收藏人民币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四点
  一是不要收藏假人民币。《中国人民银行法》和《刑法》都明确规定,持有、使用假币是一种违法行为。因此,在收藏人民币时,不管出于什么目的,都不要收藏、持有、使用假币,莫因一时喜好而触犯法律。据某报记载,有一年近六旬的钱币收藏爱好者吴某,几十年来收藏了各种各样的钱币,其中不乏假币,且数量不少。公安机关知悉后,对吴某立案侦查,从吴某住处搜出假人民币5000余元。随后检察机关以吴某构成持有、使用假币罪为由,向法院提起公诉。而吴某还不以为然,认为自己持有假币只是爱好收藏,没有用于非法用途,没有对社会构成危害,因此,认为自己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法院审理后,认为吴某行为已构成犯罪,并判处吴某拘役6个月,罚金1万元。
  二是不要收藏错版人民币。由于制造等方面的原因,有少量错版人民币流于社会,有些人借机炒作,进行投机以牟取暴利。其实错版人民币没有什么收藏价值,购买收藏错版人民币,往往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三是不要收藏流通中的人民币。国家规定:流通中的人民币不能上市交易,只有退出流通的人民币才可以买卖。因此,收藏流通中的人民币不仅违反了国家的有关规定,而且也影响了正常的货币流通秩序,不利于人民币的职能发挥。再说,收藏流通中的人民币,从经济角度上看也不合算。(卖的人也不少啊)
  四是不要收藏品相极差的人民币。目前退出流通的第一套和第二套人民币,品相全新的存世量不多,特别是第一套人民币更是少之又少,且价格不菲,对大多数爱好收藏的朋友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因此,对他们来说,只好收藏使用过的第一套、第二套人民币。但品相太差的人民币,无论从增值角度还是从研究角度来看,意义已不大,也就是说,品相在三品以下的人民币不要收藏。第三套人民币退出市场流通时间不长,且品相较好、价格适中,值得吸纳。
百科大全 Wikipedia Daquan
  Renminbi
  人民币
  Renminbi
  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法定货币──纸币和金属辅币。在理论研究中,也泛指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中的货币范畴。
  产生和发展 1948年,中共中央为了适应即将取得全国解放的新形势,统一原先各解放区分散发行的各种货币,为此,于该年12月1日成立了中国人民银行并开始发行人民币人民币发行后,先是与原有各解放区的货币固定比价流通;随后开始逐步回收各解放区的货币,到1951年 4月全部收清。原由国民党政府的中央银行发行的纸币,则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每解放一地立即予以收兑。新疆地区的货币于1951年11月才统一。西藏在建国后还流通“藏币”,直到1959年8月才开始用人民币收兑。
  1948年发行的第一种人民币
  全国解放之际,由于国民党政府统治下的连年恶性通货膨胀,城乡还广泛地流通着黄金、银元和外币。为了建立独立、统一的人民币市场,在统一解放区货币和收兑国民党政府中央银行货币的同时,还进行了禁止金银外币在市场流通的斗争。人民币发行初期,正是解放战争全面进军的时候,为了满足军事和生产的急需,不得不用货币发行来支持财政。于是,自抗日战争开始以来绵延多年的恶性通货膨胀继续发展。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1949年一年内物价上涨达70余倍。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人民政府十分注意克服通货膨胀的问题。1950年 3月开始贯彻执行政务院通过的《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以后,迅速制止了物价一日数涨的状况,从此出现了币值长期稳定的局面。为了消除通货膨胀的遗迹,1955年3月1日起发行新的人民币,新币1元兑换旧币1万元,任何阶层手中的旧币都可以无限制地按照这个比率兑换;物价、工资和一切债权债务也都按照这个比率折算。为了改善辅币的流通,1957年12月1日又发行了金属辅币。(见彩图中国人民银行辅币壹、贰、伍分(铝镁合金,1957年开始发行))
  本质 关于人民币的本质是理论界长期争论的课题。争论的核心是:人民币仍然是货币,还是已经转化或部分转化为劳动券。
  承认人民币是货币的学者,对其本质的表述,有两种看法:①认为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它并不随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改变;在不同的生产关系中货币只是被不同的阶级利用,而不具有阶级性。所以,人民币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中的货币范畴,其本质仍然是一般等价物。②认为货币的本质既包括其作为一般等价物的一般属性,也包括体现其借以存在的特定生产关系的特殊属性。因此,对人民币的本质应概括作为一般等价物和体现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这两方面的内容。
  持人民币部分具有劳动券性质观点的学者,其主要论据是:国营企业之间产品的运动不改变所有权,从而不存在商品交换关系,国营企业与职工之间也不存在劳动力的买卖,所以,人民币也就不再是或不完全是本来意义的货币。
  1978年后,理论界的看法基本趋向一致,认为人民币依然是货币。主要论据是社会主义社会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还存在着商品经济,劳动还需要由货币这个间接的尺度来衡量,商品交换也需要借助于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来实现。
  作用 对人民币作用的看法在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曾出现几次大的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在理论界占统治地位的论点是:货币这个私有制的产物,可以被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所掌握并用来为社会主义经济服务,有关政策的制定基本上也以这种论点为依据。1958年大跃进时,把货币与资产阶级权利等同起来,对货币基本上持否定态度的论点一时间占统治地位;同时,在共产主义不要很久即可到来的气氛下,似乎货币即将消
英文解释
  1. :  RMB,  RMB RENMINBI
  2. n.:  Renminbi (RMB),  Chinese unit of currency,  renminbi
法文解释
  1. n.  renminbi (RMB)
相关词
金融钱币货币经济会计百科银行保管中国
硬币纸币收藏政策法规更多结果...
包含词
人民币的人民币约
亿人民币人民币上
人民币升值人民币管理
一元人民币千元人民币
恶搞人民币人民币资产
十元人民币人民币汇率
人民币理财人民币基金
人民币常识人民币符号
三元人民币第3版人民币
人民币标志人民币由来
人民币收藏反假人民币
残损人民币第3套人民币
人民币政策人民币战士
我爱人民币人民币贷款
人民币汇价人民币左右
人民币资金人民币现金
人民币兑换人民币业务
人民币贬值人民币制度
人民币以上人民币存款
约合人民币人民币活期
亿元人民币折合人民币
外汇人民币人民币结算
人民币简介世界的人民币
人民币区域化人民币整版钞
人民币国际化第一张人民币
第一套人民币第二套人民币
第三套人民币第四套人民币
第五套人民币广发人民币卡
人民币的历史人民币小知识
人民币点钞机美元兑人民币
人民币信用卡总金额人民币
人民币兑美元以人民币计算
人民币的发行第三章人民币
人民币旅行支票人民币离岸市场
人民币普通股票人民币国际结算
人民币贸易结算人民币结算业务
人民币知识问答美元硬过人民币
人民币特种存款人民币特种股票
外汇人民币存款人民币外汇交易
人民币汇率制度人民币冠号鉴赏
人民币收藏要领人民币纪念纸钞
人民币利率互换相当于约人民币
累计金额人民币人民币升值概念
外币兑换人民币人民币跨境结算
人民币结算试点华侨人民币储蓄
人民币文字鉴赏人民币最新汇率
对人民币重新估值长城人民币信用卡
币额最小的人民币人民币的收藏价值
人民币收藏的禁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
广发真情人民币卡人民币的升值压力
第一版人民币介绍第四版人民币介绍
第三版人民币介绍第二版人民币介绍
第五版人民币介绍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第四套人民币有什么特点?人民币区域化问题研究
反假人民币奖励办法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
人民币汇率问题研究第五套人民币全同号纸钞
不宜流通人民币挑剔标准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
ZR1000人民币点钞机外汇担保项下人民币贷款
人民币纸币鉴藏大典人民币特种票券鉴藏大典
第三套人民币有什么特点?人民币普通股票账户
怎样爱护与使用人民币发现人民币如何处理?
人民币的防假特征有哪些?残缺人民币兑换办法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人民币对外币掉期交易
人民币图样使用管理办法华侨人民币定期储蓄
外资银行人民币借款人民币收藏关注三四套
人民币外汇货币掉期交易人民币票面上的图案
人民币上的号码作用第一套人民币中的暗记
第三套人民币纯金版收藏人民币要做到四不要
人民币单位名称及其由来第一套人民币隐藏暗记
中国最早的一张人民币人民币是收藏品之王
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人民币纸币珍藏与护理方法
人民币红一角与绿一角人民币上的花鸟图案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第五套人民币识别假币要点
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均衡汇率与人民币汇率政策
第三套人民币纪念纸钞第四套人民币纪念纸钞
第四套人民币有什么特点人民币的防假特征有哪些
发现人民币如何处理怎样处理损伤残缺人民币
第三套人民币有什么特点怎样爱护与使用人民币
今日人民币外汇牌价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
第三章 人民币与人民币有关的法律
人民币长期保值储蓄存款人民币贸易结算试点
市迎春杯共赞助人民币人民币贸易加权汇率指数
纯金银人民币纪念钞人民币汇率传递对中国贸易收支的影响
在美国的华人:将人民币理财进行到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学习辅导读本
境内金融机构赴香港特别行政区发行人民币债券管理暂行办法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贸易收支的影响研究
中国人民银行残损人民币销毁管理办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
人民币国际化:风险评估与控制人民币渐进国际化的路径与政策选择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人民币外汇衍生品市场:路径与策略
人民币跨境计价结算:问题与思路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根源及持久性分析
人民币区域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与对策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外汇抵押人民币贷款的暂行办法
购买外汇额度人民币贷款计划国家外汇人民币资金往来的核算
增长与就业双重约束下人民币均衡汇率的新范式怎样处理损伤、残缺人民币
什么是损伤人民币?其挑剔标准是什么?识别假人民币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什么是假人民币?假人民币有哪些主要类型?第五套人民币有什么特点?100元券的防伪绝招是什么?
运用纳米新材料能给人民币消毒第一套人民币值百万收藏避免误区
外管局发言人表示人民币破8是正常市场行为央行副行长吴晓灵:人民币进一步升值是大趋势
央行改革人民币汇率机制美元对人民币1:8.11央行:人民币远期市场升值预期幅度有缩小迹象
吴晓灵称:人民币是否再升值将由市场供求决定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
关于边境地区一般贸易和边境小额贸易出口货物以人民币结算准予退(免)税试点的通知不完美套利条件下人民币均衡汇率研究
更多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