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为理解什么是人力资源管理,我们必须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管理,作为一名管理者需要做哪些工作。
烽.火猎.头相关专家认为人力资源是指储存在人体内的,能按一定要求完成工作的体能和智能资源。这些体
能和智能由人的感知、气质、性格、兴趣、动机、态度、能力等各人素质和知识、技能而综合构成,它们通过先天遗传和环境教育过程而形成,也包括由人构成团体乃至整个组织时所产生的整体特性和效力,它们构成完成特定工作或活动所需要的基础,决定了完成工作或活动的质量和速度。
在现代社会,一般人对管理的价值已无所怀疑。但是有关管理的概念却由于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而有所不同。大致有以下两种代表性的观点:
(1)将管理视为处理人与事的艺术
这一观点认为管理是要以有效的方法达到期望的具体成果。这在实践上必然要求设计一种行得通的解决办法,这时,艺术就是达到某种所需要的具体结果的“诀窍”。因此巴纳德(C.I.BARNARD)认为管理应该是一种行为的知识,即运用实际技巧的艺术。这种艺术在医学、工程、音乐或管理等方面,都是人类所追求的最富有创造性的一种因素。那些单纯在行医中依靠书本来诊断,在工程中单纯依靠公式来设计,或试图依靠背诵原理来从事实际管理的人,几乎会忽视现实,而不可避免的导致失败。由于管理的对象是以“人”和“事” 为中心,而人是“万物之灵”(如果不过分的话),其思想、行为以及心理情绪,差异万千,几乎让人不可捉摸。而各种事物的形态种类及其各种变化,以及各种事物千丝万缕的关系和无数的排列组合,令人不可能观察一切,明白一切。所以管理难以运用固定不变的法则来应付千变万化的环境。因此,要激发组织成员的工作热情,汇集众人的才智,实现组织的共同目标,必须在管理实践中运用高超的艺术。
(2)将管理解释为一种工作程序,一种办事的方法
因此,所有的管理职能均被视为工作的细化、简化,以及充分地利用人力物力而有效的实现目标的科学手段。可把管理职能划分为计划、组织、协调、指挥、监督等五个方面。其中,计划是指研究判断未来的发展趋势,确立企业的目标、行动方案、程序与各种规章制度。组织是指设置机构、确定各职能机构的作用、分工和职责、规定上下级之间的权力和责任等。协调是指将相对分散的行动与努力加以联系并使之相配合,促其趋于一致,结合为一个整体。指挥是指确保员工的活动符合目标要求的各种命令。监督是指将实际情况与目标、计划、标准相比较,并采取相应行动纠正偏差,以求目标的实现。
管理的概念不应是单一的,而是多位一体的。可以归纳出以下四项管理的基本概念:
(1)管理作为一种方法,一种工作程序,其原则是科学的,其运用是艺术的。
(2)管理是以人为核心,其重点在于建立分工合作的、融洽的人际关系。
(3)管理的对象是事,即充分利用、改变各种资源,以满足人类的物质和精神需要。
(4)管理的目的是求取最高的效率。
2.什么是人力资源管理
如果对管理一词做最通俗最简单的解释,就是促使人把事做好。
那么,人力资源管理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不少有远见的企业高层管理者已经意识到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组织本身所面临的问题有很大关系。例如,许多企业组织都面临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1)人力资源成本——不少管理者认识到有效的管理不仅是管理财力和物力,更要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有效地降低人力资源的使用成本。
(2)效率——面对其他企业和国家的竞争,提高效率是保证自身竞争优势的重要条件,而该条件的促成,离不开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
我们更可以说,企业的衰亡主要是由于不能合理的选才、用才、育才和留才,以致不能建立和保持一个有效率、有活力的员工队伍。这一结论的正确性不仅体现在现今社会,也必然体现在未来的社会。
人力资源一般是指有能力并愿意为社会工作的经济活动人口。对人力资源概念的界定,各国不尽一致,主要是因为经济活动人口中涉及的两个时限不尽一致。一个是起点工作年龄,如16岁或18岁;二是退休年龄,如55岁或60 岁甚至是65岁或70岁等。当然,从更广义的角度上说,只要有工作能力或将会有工作能力的人都可以视为人力资源。这样,可以充分表明人力资源具有潜在的效应和可开发性。
人力资源管理是管理学中的一个崭新的和重要的领域。它作为对一种特殊的经济性和社会性资源进行管理而存在。人力资源管理是指组织对员工的有效管理和使用的思想和行为,它远远超出了传统的人事管理范畴。正因如此,这种新型的、具有主动性的人员管理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与此相适应,各组织的人事部门就成为决策部门的重要伙伴,从而提高了人事部门在决策中的地位。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各种社会和各个组织都需要的。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在九个相互关联的因素的作用下发展起来的:
(1)工业革命;
(2)自由的劳资谈判的出现;
(3)科学管理;
(4)早期工业心理学;
(5)西方文官委员会的建立所带动的政府人事活动;
(6)人事专家及他们组成的人事部门的出现;
(7)人际关系运动;
(8)行为科学;
(9)20世纪60年代及70年代的社会立法与法院裁决。
人力资源(Human Resource ,简称HR)
人力资源是指一定时期内组织中的人所拥有的能够被企业所用,且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的教育、能力、技能、经验、体力等的总称。
这个解释包括几个要点:(1)人力资源的本质是人所具有的脑力和体力的总和,可以统称为劳动能力。
(2)这一能力要能够对财富的创造起贡献作用,成为社会财富的源泉。
(3)这一能力还要能够被组织所利用,这里的“组织”可以大到一个国家或地区,
也可以小到一个企业或作坊。
人力资源的特点: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其开发和利用受时间限制)、能动性(不仅为被开发和被利用的对象,且具有自我开发的能力)、两重性(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智力性(智力具有继承性,能得到积累、延续和增强)、再生性(基于人口的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过程)、连续性(使用后还能继续开发)、时代性(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人力资源的质量也会不同)、社会性(文化特征是通过人这个载体表现出来的)和消耗性。
通常来说,人力资源的数量为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数量,其质量指经济活动人口具有的体质、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水平。一定数量的人力资源是社会生产的必要的先决条件。一般说来,充足的人力资源有利于生产的发展,但其数量要与物质资料的生产相适应,若超过物质资料的生产,不仅消耗了大量新增的产品,且多余的人力也无法就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反而产生不利影响。在现代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的情况下,经济发展主要靠经济活动人口素质的提高,随着生产中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人力资源的质量在经济发展中将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人力资源,又称劳动力资源或劳动力,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总和。人力资源的最基本方面,包括体力和智力。如果从现实的应用形态来看,则包括体质、智力、知识和技能四个方面。
具有劳动能力的人,不是泛指一切具有一定的脑力和体力的人,而是指能独立参加社会劳动、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人。所以,人力资源既包括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也包括劳动年龄外参加社会劳动的人口。
关于劳动年龄,由于各国的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劳动年龄的规定不尽相同。一般国家把劳动年龄的下限规定为15岁,上限规定为64岁。我国招收员工规定一般要年满16周岁,员工退休年龄规定男性为60周岁(到60岁退休,不包括60岁),女性为55周岁(不包括55岁),所以我国劳动年龄区间应该为男性16—59岁,女性16—54岁。
从宏观意义上来看,人力资源是以国家或地区为单位进行划分和计量的;从微观意义上来看,人力资源则是以部门或企事业单位进行划分和计量的。 |
|
人口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拥有的人口的总量,它是一个最基本的底数,一切人力资源、人才资源皆产生于这个最基本的资源中,它主要表现为人口的数量。
人才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中具有较多科学知识、较强劳动技能,在价值创造过程中起关键或重要作用的那部分人。人才资源是人力资源的一部分,即优质的人力资源。
应当说这三个概念的本质是有所不同的,人口资源和人才资源的本质是人,而人力资源的本质则是脑力和体力,从本质上来将它们之间并没有什么可比性。就人口资源和人才资源来说,它们关注的重点不同,人口资源更多是一种数量概念,而人才资源更多是一种质量概念。但是着三者在数量上却存在一种包含关系。
在数量上,人口资源是最多的,它是人力资源形成的数量基础,人口资源中具备一定脑力和体力的那部分才是人力资源;而人才资源又是人力资源的一部分,是人力资源中质量较高的那部分也是数量最少的。
在比例上,人才资源是最小的,它是从人力资源中产生的,而人力资源又是从人口资源中产生的。
人力资源专家李宏飞在她的《职业化-21世纪第一竞争力》中指出:中国的人力资源数量巨大,但质量不容乐观。学校教育,只是在知识上做了准备。而这些人要适应社会的要求,还需要社会、组织对人力资源的二次开发,二次培训。而这不仅包括技能方面的培训,还应该包括人际交往和行为规范、社会道德等诸多方面的教育。而对企业来说,职业化教育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
|
联系: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都是以人为基础而产生的概念,研究的对象都是人所具有的脑力和体力,从这一点看两者是一致的。而且,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大多都是以人力资本理论为根据的;人力资本理论是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重点内容和基础部分;人力资源经济活动及其收益的核算是基于人力资本理论进行的;两者都是在研究人力作为生产要素在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时产生的。
区别:首先,在与社会财富和社会价值的关系上,两者是不同的。人力资本是由投资而形成的,强调以某种代价获得的能力或技能的价值,投资的代价可在提高生产力过程中以更大的收益收回。因此劳动者将自己拥有的脑力和体力投入到生产过程中参与价值创造,就要据此来获取相应的劳动报酬和经济利益,它与社会价值的关系应当说是一种由因索果的关系。
而人力资源则不同,作为一种资源,劳动者拥有的脑力和体力对价值的创造起了重要贡献作用,人力资源强调人力作为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创造能力,它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创造产品、创造财富,促进经济发展。它与社会价值的关系应当说是一种由果溯因的。
其次,两者研究问题的角度和关注的重点也不同。人力资本是通过投资形成的 存在于人体中的资本形式,是形成人的脑力和体力的物质资本在人身上的价值凝结,是从成本收益的角度来研究人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它强调投资付出的代价及其收回,考虑投资成本带来多少价值,研究的是价值增值的速度和幅度,关注的重点是收益问题,既投资能否带来收益以及带来多少收益的问题。 人力资源则不同,它将人作为财富的来源来看待,是从投入产出的角度来研究人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关注的重点是产出问题,即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有多大,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有多强。
最后,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计量形式不同。众所周知,资源是存量的概念,而资本则兼有存量和流量的概念,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也同样如此。人力资源是指一定时间、一定空间内人所具有的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并且能够被组织所利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而人力资本,如果从生产很多的角度看,往往是与流量核算相联系的,表现为经验的不断积累、技能的不断增进、产出量的不断变化和体能的不断损耗;如果从投资活动的角度看没又与存量核算相联系,表现为投入到教育培训、迁移和健康等方面的资本在人身上的凝结。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相关规定
一、职业等级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员(国家职业资格四级)
助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高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二、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客户服务※能力。
(※ 客户包括内部客户(各职能部门)和外部客户(劳动管理和社会服务部门),客户服务指提供服务、帮助,或与之协同工作。)
三、考试时间安排
每年两次,5月和11月第三个星期日
四、比重表
1 理论知识
2 专业能力
五、试卷设置
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专业能力考核。理论知识考试和专业能力考核均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理论知识考试与专业能力考核均实行百分制,成绩皆达60分及以上者为合格。二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还须进行综合评审。
(一)一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细则
1、考试模块
(1)职业道德、理论考试
A、考试内容:理论知识(100分)和职业道德(10分)
B、题型:选择题
C、题量:125道
D、答题方式:题卡作答
E、成绩折算方法:理论成绩=职业道德成绩+理论知识成绩*90%。
(2)专业技能考试
A、考试内容:专业技能(100分)
B、题型:简答题(20分)、综合分析题(80分)
C、答题方式:闭卷纸笔作答
D、成绩折算方法:专业技能成绩=专业技能成绩*100%。
(3)综合评审
A、考试内容:文件筐
B、题型:10道文件筐
C、答题方式:闭卷纸笔作答
D、成绩折算方法:综合评审成绩=综合评审成绩*60%
2、评定成绩
理论成绩、实操成绩、综合评审成绩分别达60分,为评定成绩合格,可获得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证书。
(二)二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细则
1、考试模块
(1)职业道德、理论考试
A、考试内容:理论知识(100分)和职业道德(10分)
B、题型:选择题
C、题量:125道
D、答题方式:题卡作答
E、成绩折算方法:理论成绩=职业道德成绩+理论知识成绩*90%。
(2)专业技能考试
A、考试内容:专业技能(100分)
B、题型:改错题(10分)、简答题(30分)、图表分析题(30分)、综合分析题(30分)
C、答题方式:闭卷纸笔作答
D、成绩折算方法:专业技能成绩=专业技能成绩*100%。
(3)综合评审(论文或业绩实务分析报告写作3000-5000字)
A、考试内容:论文或业绩实务分析报告写作(100分)和答辩(100分)
B、题型:撰写论文或业绩实务分析报告、书面答辩
C、答题方式:开卷纸笔写作、闭卷书面答辩
D、成绩折算方法:综合评审成绩=论文或业绩实务分析报告写作成绩*40%+论文或业绩实务分析报告答辩成绩*60%
2、评定成绩
理论成绩、实操成绩、综合评审成绩分别达60分,且论文或业绩实务分析报告写作与答辩成绩分别达60分,为评定成绩合格,可获得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职业资格证书。
(三)三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细则
1、考试模块
(1)职业道德、理论考试
A、考试内容:理论知识(100分)和职业道德(10分)
B、题型:选择题
C、题量:125道
D、答题方式:题卡作答
E、成绩折算方法:理论成绩=职业道德成绩+理论知识成绩*90%。
(2)专业技能考试
A、考试内容:专业技能(100分)
B、题型:简答题(20分)、计算题(20分)、综合题(40分)、方案设计题(20分)
C、答题方式:闭卷纸笔作答
D、成绩折算方法:专业技能成绩=专业技能成绩*100%。
2、评定成绩
理论成绩、实操成绩分别达60分,为评定成绩合格,可获得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职业资格证书。
(四)四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细则
1、考试模块
(1)职业道德、理论考试
A、考试内容:理论知识(100分)和职业道德(10分)
B、题型:选择题
C、题量:125道
D、答题方式:题卡作答
E、成绩折算方法:理论成绩=职业道德成绩+理论知识成绩*90%。
(2)专业技能考试
A、考试内容:专业技能(100分)
B、题型:简答题(20分)、计算题(20分)、综合题(40分)、方案设计题(20分)
C、答题方式:闭卷纸笔作答
D、成绩折算方法:专业技能成绩=专业技能成绩*100%。
2、评定成绩
理论成绩、实操成绩分别达60分,为评定成绩合格,可获得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职业资格证书。
有学者说:企业的所有员工统称为人力资源。
有智者说:18岁以上的人都是人力资源。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培训教材中定义:是指一定时间、地点范围内,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
还有人认为:人力资源首先是把人的一种思维、动作能力视为一种活动力,即把人的活动力看作成“活”的物质;而资源是则把人的能力视为,具有对自然的、社会的需求而能产生有价值的、潜在的,可供再生的、开发的、利用的一种属性。
因此,人力资源的含义为:把具有正常思维劳动能力的人统称为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具有广义性和狭义性,广义性是指区域内人口的总数量和质量(质量:思维力好但丧失劳动能力,具有劳动能力但思维甚差)狭义性则是指一个人现有的知识、阅历、技能、思维、应变的表现力和潜在力。人力资源是“活”的资源,具有能动性、周期性、耐磨性、无限性和战略性。
简单而言,人力资源管理就是预测组织人力资源需求并作出人力需求计划、招聘选择人员并进行有效组织、考核绩效支付报酬并进行有效激励、结合组织与个人需要进行有效开发以便实现最优组织绩效的全过程,是以人为本思想在组织中的具体运用。人力资源管理是人事管理的继承和发展,具有与人事管理大体相似的职能,但由于指导思想的转变,造成了二者从形式、内容到效果上质的区别。
另外,人力资源管理是对组织内人力资源的管理,但近年来由于组织形式的发展,特别是虚拟组织的出现,使组织边界变得模糊,以往被认为是组织外的人力资源也被纳入组织内部进行管理,使人力资源管理的对象扩大。例如,摩托罗拉对其供应商与代理商实施培训,进行管理。
我们对人的管理方式都是建立在某种“人性”假设基础上的,这一点对人力资源管理来说尤其正确,对人的这些假设构成了人力资源管理哲学。“人事管理”(Personnel Management)和“人力资源管理”(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的区别实际上只是一种哲学上的区别。
人事管理是基于“复杂人”的假设,假设人在不同的情境下有不同的需求,依据这些需求对其进行激励。人力资源管理是基于一种全新的“价值人”的假设,他突破了传统的马斯洛需求层次论,认为人人都有自我发展、自我实现、求上进、求发展的欲望与追求,即使其生理、安全、社交和尊重的需要还没有得到完全的满足,这在高等教育日趋普及、人口素质普遍提高、知识经济即将到来的今天,特别是在那些高级人才云集的跨国公司是站得住脚的。当然这种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在外界物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也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但那些自我实现欲望强烈的人在公司的生存与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这种假设使企业将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放在提高员工工作生活质量、满足他们成长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上。
在人事管理中,企业对人的看法局限于人力是一种成本,在使用时以节约为目标;而人力资源管理将人视为可开发并能带来收益的资源进行开发和控制。成本是为实现目标而不得不作出的付出,而“资本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这样,人力资源管理将工作重点放在以个人与组织的共同实现与发展为目标的人力资源开发上面。在人事管理中虽然有培训,这些培训也会给员工带来了发展,但从企业的角度看来,这些培训只是为满足工作需要不得不作出的成本付出。而人力资源开发中的培训是以提高员工素质与能力、提高工作绩效为目标的主动培训。
因为人事管理中企业所有者将人视为成本,在他们看来,雇员的所得正是他们的所失,在他们眼里这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零合游戏,所以劳资关系比较紧张,人事部门经常陷于劳资纠纷的陷阱之中,他们被迫通过服务、保障、职工参与等手段缓和劳资关系。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视人为可开发并能带来收益的资源,企业将主动建立互相信任、充分参与、合作的关系,是一种双赢游戏。
在组织上,以前的人事部门仅仅是组织众多部门中的一个,其功能仅仅是整个人员管理的一部分,其他部门如行政、生产等部门都承担了相应的工作。人力资源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种思想贯穿于企业的各个层面,在组织内部建立整合式的功能。人力资源部在企业中的作用日趋重要。人事管理的主要对象是管理层,而企业中的操作层仍然被视为劳动力进行管理,这不仅伤害了他们的积极性,也很难融洽双方关系。在视员工为资源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对这种资源的开发就不仅限于管理层,以个人与企业的共同发展为目标的人力资源管理,将拓展到劳资关系的各个方面。人事管理中的绩效评价目的在于发现员工绩效的现状,并以此作为报酬、奖惩、提升的有力依据,因而员工有抵触心理,惧怕绩效评价。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评价目的在于获得员工绩效现状的信息,找到与目前及未来要求的差距,绩效优秀的员工将得到物质奖励、提升等鼓励,而绩效较差的员工将得到培训机会,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打下基础。所有员工将从中受益,绩效考评成为员工与企业之间主动交流的有力手段。
以往人事部门的工作是被动的、例行的,如考勤、工资发放等,遇到问题平息了事,而人力资源管理从资源开发、职工职业发展与企业发展角度,前瞻性地注意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如技术更新、员工心态等,根据组织发展的需要进行挑战性的开拓。总之,从人事管理到人力资源管理是一次思想上的创新,它们的差别并非仅仅是形式的,而是有本质的区别。 |
|
对人力资源从业者的执业技能要求越来越高
由于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转变(职能的转变又是大的经济发展环境要求的),就要求人力资源从业者不能仅局限于人事手续的管理技能,更关键的是要把目光聚焦到企业战略的整体把握和有效执行上来。从参与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的制定到战略的分解、监督执行,从企业文化重塑与再造,学习型组织建设、综合绩效管理、企业经理人的培养机制的建立、人力资源价值分析、人力资源会计制度、人力资源审计等一系列事关企业发展与命运的重大职责都将成为人力资源工作者新的职责。这些变化要求人力资源工作者重新审视自己的定位和角色并提高自己的从业技能。 |
|
人力资源管理规划又称人力资源计划(HR Planning,简记HRP),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部分和重要领域。猎头顾问钟克峰先生认为,一般来说,关于人力资源规划的理解,主要有三个层次的意思:
1、确保组织和部门在需要的时间和岗位上获得所需要的合格人员,并使组织和个人得到长期的益处;
2、在组织和员工目标达到最大一致的情况下,使人力资源的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
3、分析组织在环境变化中的人力资源需求状况,并制定必要的政策和措施以满足这些要求。
所谓人力资源规划是预测未来的组织任务和环境对组织的要求以及为此而提供人员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工作者和组织的利益,最有效地利用短缺人才。在这个总的概念下,人力资源规划系统包括几项具体的相互关联的活动。这些活动是:
人员档案资料:用于估计目前的人力资源(技术、能力和潜力)和分析目前这些人力资源的利用情况。
人力资源预测:预测未来的人员要求(所需的工作者数量、预计的可供数量、所需的技术组合、内部与外部劳动力供给量)。
行动计划:通过招募、录用、培训、工作安排、工作调动、提升、发展和酬劳等行动来增加合格的人员,弥补预计的空缺。
控制与评价:通过检查人力资源目标的实现程度,提供关于人力资源计划的系统的反馈信息。
由此看来,人力资源规划就是组织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的平衡过程。 |
|
人力资源分为人力资源规划、人员招聘与配置、培训开发与实施、绩效考核与实施、薪酬福利、员工关系管理六大模块。
具体细分:
一、人力资源规划:1、组织机构的设置,2、企业组织机构的调整与分析,3、企业人员供给需求分析,4、企业人力资源制度的制定,5、人力资源管理费用预算的编制与执行;(国际人力资源管理1、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2、组织内部评估3、组织发展与变革; 4、计划组织职业发展;5、比较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综述 6、开发人力资源发展战略计划 7、工作中的绩效因素 8、员工授权与监管)
二、人力资源的招聘与配置:1、招聘需求分析,2、工作分析和胜任能力分析,3、招聘程序和策略、4、招聘渠道分析与选择,5、招聘实施,6、特殊政策与应变方案,7、离职面谈,8、降低员工流失的措施
三、人力资源培训和开发 1、理论学习,2、项目评估,3、调查与评估,4、培训与发展,5、需求评估与培训,6、培训建议的构成,7、培训、发展与员工教育,8、培训的设计、系统方法,9、开发管理与企业领导;开发自己和他人,10、项目管理:项目开发与管理惯例。
四、人力资源绩效管理:1、绩效管理准备阶段,2、实施阶段,3、考评阶段,4、总结阶段,5、应用开发阶段,6、绩效管理的面谈,7、绩效改进的方法,8、行为导向型考评方法,9、结果导向型考评方法。
五、人力资源薪酬福利管理:(补偿、激励和收益)1、薪酬,2、构建全面的薪酬体系(岗位评价与薪酬等级、薪酬调查、薪酬计划、薪酬结构、薪酬制度的制定、薪酬制度的调整、人工成本核算),3、福利和其它薪酬问题(福利保险管理、企业福利项目的设计、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的设计)4、评估绩效和提供反馈。
六、人力资源的员工和劳动关系:1、就业法,2、劳动关系和社会,3、行业关系和社会,4、劳资谈判,5、工会化和劳资谈判(安全、保安和健康、安全和健康项目 安全和健康的工作环境 促进工作场所的安全和健康 管理执业健康和安全)
人力资源管理与竞争 1、人力资源管理与竞争优势,2、人力资源管理的发令以及环境,3、人力资源规划,4、工作分析,5、人员招聘 6、培训和发展员工 7、员工绩效评估 8、提高生产力方案。
也有人力资源学者把人力资源划分为九大模块:1、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2、人力资源组织设计与工作分析;3、招聘管理;4、薪酬与福利;5、绩效管理;6、员工发展与培训;7、企业文化;8、员工关系;9、人力资源信息系统。
国内企业普遍存在的人力资源问题YIntl“管理上市”系列丛书之《绩效·剑》认为,认为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目前国内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1、缺乏与企业战略相匹配的人力资源规划。
2、缺乏规范化、定量化的员工绩效考评体系。
3、信息沟通体系影响了员工参与管理。
4、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的培训工作。
5、缺乏长期有效的激励手段,报酬制度尚未完整、健全。
6、距离“以人为中心”的理念尚远。
人力资源中劳务派遣的优势
劳务派遣是我国在建立劳动力市场机制的实践过程中提出的一个现实课题,是我国劳务经济中比较新的一种形式,也是目前发展最快的一种形式。在认清劳务派遣实质的前提下,更重要的是要探讨劳务派遣在吸纳就业方面的潜力有多大。对于象我国这样拥有数量巨大的低素质劳动力资源的发展中国家,劳务派遣等劳务经济比较适应我国的要素禀赋,比较能够充分发挥我国的资源比较优势。特别是在近几年来我国传统的就业岗位不断减少、而劳动力
供给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发展劳务派遣意义更加重大。 |
|
一个组织或企业要维持生存和发展,拥有合格、高效的人员结构,就必须进行人力资源规划,首先,任何组织和企业都处在一定的外部环境之中,其各种因素均处于不断地变化和运动状态。这些环境中政治的、经济的、技术的等一系列因素的变化,势必要求组织和企业作出相应的变化。而这种适应环境的变化一般都要带来人员数量和结构的调整。其次,组织和企业内部的各种因素同样是无时不刻不在运动着和变化着,人力因素本身也会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比如,离退休、自然减员、招聘人员以及企业内部进行的工作岗位调动、晋升等导致人员结构变化。再次,在改革开放形势、市场经济的机制和向市场经济机制过渡的时期,组织和企业内外的各种因素的变化会更加剧烈。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除了自然减员和组织调动外,人员的滚动似乎是不可思议的。但是,在市场经济机制下,其情况却完全不同,各种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要靠市场机制的作用进行合理的配置,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建立,人才的大量流动或许会变得习以为常,还可以与猎头公司合作。为了保证企业的效率,内部也必然要进行人员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最后,我国目前还处于新旧经济体制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的变动或许是最剧烈的,新企业的大量增加,老企业的改造,三资企业、私营企业乃至乡镇企业的大力发展,都对人员的变动数量、技能常识等提出了新的要求。
因此,为了适应组织环境的变化和技术的不断更新,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就必须加强人力资源规划,这对正在走向市场的中国企业尤其重要,否则必然是一方面不合要求的人员大量过剩。另一方面则是某些具有特殊技能和知识人才的紧缺,企业的竞争能力和效益就会难以提高,以致在激烈的竞争中遭到失败。
在所有的管理职能中,人力资源规划最具有战略性和主动性。科学技术瞬息万变,而竞争环境也变化莫测。这不仅便得人力资源预测变得越来越困难,也变得更加紧迫。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必须对组织未来的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作出科学预测,以保证在需要时就能及时获得所需要的各种人才,进而保证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看来,人力资源规划在各项管理职能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人力资源规划的意义具体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的科学分析,制定合理的人力资源规划有助于一个组织战略目标、任务和规划的制定和实施;
2、导致技术和其他工作流程的变革;
3、提高竞争优势,如最大限度削减经费、降低成本、创造最佳效益;
4、改变劳动力队伍结构,如数量、质量、年龄结构、知识结构等;
5、辅助其他人力资源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如招聘、培训、职业设计和发展等;
6、按计划检查人力资源规划与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而帮助管理者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决策;
7、适应并贯彻实施国家的有关法律和政策,如劳动法、职业教育法和社会保障条例等。 |
|
人力资源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晋升规划:晋升规划实质上是组织晋升政策的一种表达方式。对企业来说,有计划地提升有能力的人员,以满足职务对人的要求,是组织的一种重要职能。从员工个人角度上看,有计划的提升会满足员工自我实现的需求。晋升规划一般用指标来表达,例如晋升到上一级职务的平均年限和晋升比例。
(2)补充规划:补充规划也是人事政策的具体体现,目的是合理填补组织中、长期内可能产生的职位空缺。补充规划与晋升规划是密切相关的。由于晋升规划的影响,组织内的职位空缺逐级向下移动,最终积累在较低层次的人员需求上。同时这也说明,低层次人员的吸收录用,必须考虑若干年后的使用问题。
(3)培训开发规划:培训开发规划的目的,是为企业中、长期所需弥补的职位空缺事先准备人员。在缺乏有目的、有计划的培训开发规划情况下,员工自己也会培养自己,但是效果未必理想,也未必符合组织中职务的要求。当我们把培训开发规划与晋升规划、补充规划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培训的目的性就明确了,培训的效果也就明显提高了。
(4)调配规划:组织内的人员在未来职位的分配,是通过有计划的人员内部流动来实现的。这种内部的流动计划就是调配规划。
(5)工资规划:为了确保未来的人工成本不超过合理的支付限度,工资规划也是必要的。未来的工资总额取决于组织内的员工是如何分布的,不同的分布状况的成本是不同的。 |
|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一个蓬勃发展的新兴专业,其发展速度是其他大部专业所无法比拟的。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源已逐渐成为核心资源。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将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于企业和社会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现在,在我国有将近90多所经济类院校开设人力资源管理课程。
社会对人力资源专业人才的需求包括宏观和微观两大部分。从宏观上看,一个国家/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的政策环境、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法律与制度建设都是决定一个国家/地区人力资源利用效率的大问题。从微观上看,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经营战略密切相关。对人力资源专业人才的需求是多层面的,有战略和决策层面;战术层面(如薪酬制度设计、工作分析与设计、绩效标准制定、员工关系协调等)。从全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院校目前能够培养的人才层次和数量及我国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情况来看,无论是在决策层还是在技术层都极度缺乏专业人才。 |
|
人力资源管理师(Human Resource)简称HR.它是指接受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取得从业资格,从事人力资源规划、员工招聘选拔、绩效考核、薪酬福利管理、激励、培训与开发、劳动关系协调等工作的专业管理人员。
分为四个等级:
◆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人力资源管理员(国家职业资格四级)
业务培养目标: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上要学习管理学、经济学及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组织协调及领导的基本能力;
4.熟悉与人力资源管理有关的方针、政策及法规;
5.了解本学科理论前沿与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经济学、工商管理
主要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劳动经济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课程实习与毕业实习,一般安排10-12周。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就业方向
主要有三种去向:第一是面向企业,这将是主要方向。第二是公共事业单位,如政府机关(要参加公务员考试)、各种社会群体和组织。第三类是科研教学机构。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开设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生专业的学校名单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浙江大学
苏州大学
对外经贸大学
南开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首都经贸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东北财经大学
兰州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相近专业:工商管理 市场营销 人力资源管理 |
|
涉及证书:人力资源管理员、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人力资源管理师、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
我国大多数企业目前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大多还处于比较低层次的人事行政管理阶段,所以,引进国际先进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技术方法,开展全国统一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职业资格认证,建立专业化、职业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队伍势在必行。培训内容:学习系统理论知识和实务技能,同时配以模拟试题和总复习,核心内容为6大模块: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与福利管理;劳动关系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员(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高中或中专学历工作4 年并取得培训结业证;
2、大专学历工作1年并取得培训结业证。
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人力资源管理员职业资格证书后,工作2年,获培训结业证书;
2、高中或中专学历工作7年,获培训结业证书;
3、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大专学历,工作3年,获培训结业证书;
4、大专学历,工作4年,获培训结业证书;
5、本科学历,工作1年,获培训结业证书;
6、本专业或相关硕士学历,获培训结业证书;
人力资源管理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证书后,工作3年,获培训结业证;
2、高中或中专,工作10年,获培训结业证书;
3、大专学历,工作8年,获培训结业证书;
4、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学士学历,工作6年,获培训结业证书;
5、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硕士学历,工作3年,获培训结业证书;
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一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人力师职业资格证书后,工作3年以上,获培训结业证书;
2、具有博士学位(含同等学历),工作3年以上,获培训结业证书。
3、具有硕士学位(含同等学历),工作6年以上,获培训结业证书。
4、具有学士学位(含同等学历),工作9年以上,获培训结业证书。
全国统一考试鉴定时间:
一般为:每年5月与11月各一次。具体时间见每年初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鉴定中心发文。
人力资源分析
首先分析什么是人力,人力是人的力量缩写,人的力量是由智力和体力两种天生的原本因素组成。智力是人的一种内在的软性因素,它的弹性非常大,力也随它的弹性大小而伸缩,所以,智的力量无边无限。体力是人的一种外在的硬性因素,它的弹性不大,所以它的力量是有限的。两种力的结合产生了能量,能量通过实施运作转化体现为能力。这样就是人的力量,有两种原始力加一个结合力,这就是人的力量,简称人力。
a接下来分析资源,什么是资源,针对目标所需,一切可利用的、创造和再创造利益的物和物与物之间的关系,便是可用的资源。同样的物,根据质量的不同,资源发挥的作用也随质量的变化而变化。任何资源有个目标所需,资源针对的目标性非常强,目标针对不准确资源会变成垃圾或废料。撇开其它资源不谈,就人力的资源作一阐述。把目标定为个人:个人要创造利益必须有资源,人创造利益时需要力量的,它的资源就是力量。上面谈到了人的力量组成,组成的因素就是力量的资源。人力的资源就是两种原始力加一个组合力,这是针对个人为目标而言。针对企业和单位为目标:企业和单位的性质是集体和团队性质组成,作为企业和单位他的目标是发展和创造效益,发展和创造效益需要两大资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资本是牟取利益的凭借。资本的完成要有资源的保障供给,将资源运用转化就成为资本。资源是资本的保障,不同的资本需要不同的资源供给。根据发展和追求的目标效益性质不同,所需的资本要求也有所不同。物质资本不谈,因为物质资本是由人力创造和天然生成的。就说人力资本,根据企业和单位的发展和追求的目标效益性质不同,需要不同的人力资本,保证人力资本的完成和不必要的浪费与消耗,就要有人力资源的保障。所以每个人力针对企业和单位都是资源,根据自身的价值选对目标就是资本,否则就是废料。人力资源是人力资本的资源简称,因此可以看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对企业和单位的重要性,它决定了企业和单位能不能发展的决定因素。
人事管理分析
接下来分析人事,什么是人事,人事准确地讲是人力的事物,大的概括就是人与事物有相互直接关系或相互直接联系的事物,简称为人事。针对企业和单位的人事就是有关个人切身利益的事情,属于企业和单位的人事范畴。例如:晋升、劳资、福利、档案等等的相关事物。
什么是管理,管理就是控制和疏通。有效地控制合理地疏通,是决定管理好坏的决定因素。有效的控制是为了很好地疏通,合理的疏通是为了有效的控制。控制什么、疏通什么,控制核心疏通主流。这样将人力资源和人事的核心与主流找到,加以控制和疏通,就是人力资源管理和人事管理。人力资源的核心是人力的来源,主流是人力的发展方向。人事的核心是人思想,主流是人的情感。因为对人力管理需求不同,所以抓的核心与主流也有所不同,总的方向是一致的。但是人力创造效益的公式程序也是一样的,由动力驱动加上自身能量的发挥产生结果,根据结果成就的大小,按照成果分配回报的比例,使人力产生第二次动力,发挥人力的更大作用。最后就是掌握和运用这样一个公式:思想+情感=动力,知识+经验=能力,动力+能力=结果,结果+回报=第二次动力,这个公式也可以抓住人力的核心和主流。 |
|
“劳动创造价值”。生产力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它由三个要素构成: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过程就是劳动者利用劳动工具作用于劳动对象的过程,它是将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自身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过程,也是劳动者创造新的价值的过程。由于人力资源能够创造出新价值(v+m),人力资源的价值就大于人力资源的取得成本(v),因此,我们只能用人力资源创造的新价值来衡量人力资源的价值,人力资源的价值和他创造的新价值就合二为一。人力资源的价值凝结在他所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上,并且要通过社会交换来实现。人力资源的价值就自然而然地体现在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扣除必要的物质资源的消耗上,用会计等式表示为:
人力资源价值(v+m)=营业收入-生产成本-期间费用分摊的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c)
它反映了企业人力资源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的整体价值。根据上述分析,企业获得的收入就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用于补偿消耗的物力资源(c),另一部分就是人力资源创造的价值(v+m)。人力资源实现的价值被企业各个利益相关者加以分割:劳动者得到工资(v);债权人得到利息,政府得到各种税款,其剩余就是净利润,除去分配给股东的红利,就形成企业的积累(m)。
现行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不但反映了企业物力资源价值(c)的转移过程,同样也反映了企业人力资源创造的价值(v+m)及其分配过程,而人力资源创造的价值就是人力资源在这一会计期间内的整体价值。也就是说,现行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已经提供了人力资源现时整体价值和及其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贡献的全部信息,不需要再将人力资源纳入到现行财务会计核算体系中去。 |
|
为理解什么是人力资源管理,我们必须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管理,作为一名管理者需要做哪些工作。
烽.火猎.头相关专家认为人力资源是指储存在人体内的,能按一定要求完成工作的体能和智能资源。这些体
能和智能由人的感知、气质、性格、兴趣、动机、态度、能力等各人素质和知识、技能而综合构成,它们通过先天遗传和环境教育过程而形成,也包括由人构成团体乃至整个组织时所产生的整体特性和效力,它们构成完成特定工作或活动所需要的基础,决定了完成工作或活动的质量和速度。
在现代社会,一般人对管理的价值已无所怀疑。但是有关管理的概念却由于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而有所不同。大致有以下两种代表性的观点:
(1)将管理视为处理人与事的艺术
这一观点认为管理是要以有效的方法达到期望的具体成果。这在实践上必然要求设计一种行得通的解决办法,这时,艺术就是达到某种所需要的具体结果的“诀窍”。因此巴纳德(C.I.BARNARD)认为管理应该是一种行为的知识,即运用实际技巧的艺术。这种艺术在医学、工程、音乐或管理等方面,都是人类所追求的最富有创造性的一种因素。那些单纯在行医中依靠书本来诊断,在工程中单纯依靠公式来设计,或试图依靠背诵原理来从事实际管理的人,几乎会忽视现实,而不可避免的导致失败。由于管理的对象是以“人”和“事” 为中心,而人是“万物之灵”(如果不过分的话),其思想、行为以及心理情绪,差异万千,几乎让人不可捉摸。而各种事物的形态种类及其各种变化,以及各种事物千丝万缕的关系和无数的排列组合,令人不可能观察一切,明白一切。所以管理难以运用固定不变的法则来应付千变万化的环境。因此,要激发组织成员的工作热情,汇集众人的才智,实现组织的共同目标,必须在管理实践中运用高超的艺术。
(2)将管理解释为一种工作程序,一种办事的方法
因此,所有的管理职能均被视为工作的细化、简化,以及充分地利用人力物力而有效的实现目标的科学手段。可把管理职能划分为计划、组织、协调、指挥、监督等五个方面。其中,计划是指研究判断未来的发展趋势,确立企业的目标、行动方案、程序与各种规章制度。组织是指设置机构、确定各职能机构的作用、分工和职责、规定上下级之间的权力和责任等。协调是指将相对分散的行动与努力加以联系并使之相配合,促其趋于一致,结合为一个整体。指挥是指确保员工的活动符合目标要求的各种命令。监督是指将实际情况与目标、计划、标准相比较,并采取相应行动纠正偏差,以求目标的实现。
管理的概念不应是单一的,而是多位一体的。可以归纳出以下四项管理的基本概念:
(1)管理作为一种方法,一种工作程序,其原则是科学的,其运用是艺术的。
(2)管理是以人为核心,其重点在于建立分工合作的、融洽的人际关系。
(3)管理的对象是事,即充分利用、改变各种资源,以满足人类的物质和精神需要。
(4)管理的目的是求取最高的效率。
2.什么是人力资源管理
如果对管理一词做最通俗最简单的解释,就是促使人把事做好。
那么,人力资源管理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不少有远见的企业高层管理者已经意识到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组织本身所面临的问题有很大关系。例如,许多企业组织都面临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1)人力资源成本——不少管理者认识到有效的管理不仅是管理财力和物力,更要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有效地降低人力资源的使用成本。
(2)效率——面对其他企业和国家的竞争,提高效率是保证自身竞争优势的重要条件,而该条件的促成,离不开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
我们更可以说,企业的衰亡主要是由于不能合理的选才、用才、育才和留才,以致不能建立和保持一个有效率、有活力的员工队伍。这一结论的正确性不仅体现在现今社会,也必然体现在未来的社会。
人力资源一般是指有能力并愿意为社会工作的经济活动人口。对人力资源概念的界定,各国不尽一致,主要是因为经济活动人口中涉及的两个时限不尽一致。一个是起点工作年龄,如16岁或18岁;二是退休年龄,如55岁或60 岁甚至是65岁或70岁等。当然,从更广义的角度上说,只要有工作能力或将会有工作能力的人都可以视为人力资源。这样,可以充分表明人力资源具有潜在的效应和可开发性。
人力资源管理是管理学中的一个崭新的和重要的领域。它作为对一种特殊的经济性和社会性资源进行管理而存在。人力资源管理是指组织对员工的有效管理和使用的思想和行为,它远远超出了传统的人事管理范畴。正因如此,这种新型的、具有主动性的人员管理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与此相适应,各组织的人事部门就成为决策部门的重要伙伴,从而提高了人事部门在决策中的地位。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各种社会和各个组织都需要的。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在九个相互关联的因素的作用下发展起来的:
(1)工业革命;
(2)自由的劳资谈判的出现;
(3)科学管理;
(4)早期工业心理学;
(5)西方文官委员会的建立所带动的政府人事活动;
(6)人事专家及他们组成的人事部门的出现;
(7)人际关系运动;
(8)行为科学;
(9)20世纪60年代及70年代的社会立法与法院裁决。
人力资源
这个解释包括几个要点:(1)人力资源的本质是人所具有的脑力和体力的总和,可以统称为劳动能力。
(2)这一能力要能够对财富的创造起贡献作用,成为社会财富的源泉。
(3)这一能力还要能够被组织所利用,这里的“组织”可以大到一个国家或地区,
也可以小到一个企业或作坊。
人力资源的特点: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其开发和利用受时间限制)、能动性(不仅为被开发和被利用的对象,且具有自我开发的能力)、两重性(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智力性(智力具有继承性,能得到积累、延续和增强)、再生性(基于人口的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过程)、连续性(使用后还能继续开发)、时代性(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人力资源的质量也会不同)、社会性(文化特征是通过人这个载体表现出来的)和消耗性。
通常来说,人力资源的数量为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数量,其质量指经济活动人口具有的体质、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水平。一定数量的人力资源是社会生产的必要的先决条件。一般说来,充足的人力资源有利于生产的发展,但其数量要与物质资料的生产相适应,若超过物质资料的生产,不仅消耗了大量新增的产品,且多余的人力也无法就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反而产生不利影响。在现代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的情况下,经济发展主要靠经济活动人口素质的提高,随着生产中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人力资源的质量在经济发展中将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人力资源,又称劳动力资源或劳动力,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总和。人力资源的最基本方面,包括体力和智力。如果从现实的应用形态来看,则包括体质、智力、知识和技能四个方面。
具有劳动能力的人,不是泛指一切具有一定的脑力和体力的人,而是指能独立参加社会劳动、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人。所以,人力资源既包括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也包括劳动年龄外参加社会劳动的人口。
关于劳动年龄,由于各国的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劳动年龄的规定不尽相同。一般国家把劳动年龄的下限规定为15岁,上限规定为64岁。我国招收员工规定一般要年满16周岁,员工退休年龄规定男性为60周岁(到60岁退休,不包括60岁),女性为55周岁(不包括55岁),所以我国劳动年龄区间应该为男性16—59岁,女性16—54岁。
从宏观意义上来看,人力资源是以国家或地区为单位进行划分和计量的;从微观意义上来看,人力资源则是以部门或企事业单位进行划分和计量的。 |
|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是最宝贵的战略资源,是企业在竞争中生存与发展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它既是制定企业战略的重要依据,又是实施企业战略的支撑点。
人力资源咨询是运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对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进行分析,找出薄弱环节,并加以改善,以促进企业正确、有效地开发人力资源和合理、科学地管理人力资源,为企业创造永续的竞争力。
咨询内容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培训、人力资源管理咨询、人力资源职能外包、劳务派遣、人力信息化解决方案、猎头等各种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咨询部门提供的智力咨询服务。 |
|
人力资源
human resource
renl一z一yuan
人力资派(human resouree)在一定年龄阶
段内具有劳动能力并愿意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它既是
一种现实的资源,又是一种潜在的资源。劳动能力包括
体力和智力两个方面,缺了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进行
劳动和创造财富。
在传统观念中,人力通常指劳动力,包括劳动能力
和劳动能力的所有者两层意思。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
发展,人们对人力的认识不断深化,把它看成是一种资
源.从20世纪中叶起,人力资像问题日益为人们所关
注、探讨,并逐步形成科学体系。
人力资源与劳动力的内涵有所不同。在使用“人力
资源”这个概念时,着眼点更集中在人力资源的可开发
性上,强调劳动者身上组藏着巨大的潜在能力,把它着
作对社会发展具有能动作用的最重要的要素。
人力资源具有其它资源所不具备的四个特征,即
生成过程的时代性、存在过程的能动性、使用过程的时
效性和开发过程的持续性。
生成过程的时代性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源,在其
形成过程中受到时代条件的制约。同时在社会上发挥
作用的几代人,生下来就遇到了既定的生产力和生产
关系的制约;当时的社会发展水平从整体上制约着这
批人力资源的素质,他们只能在时代为他们提供的生
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前提下,努力发挥作用。同在一个国
家,由于区域间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人力资源的素
质也会不一样。
存在过程的能动性自然资源在其存在过程中,
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而人力资源则不同,它具有能动
性,被称之为“活资源”。对其能动性调动得如何,直
接决定着开发的程度和达到的水平。
使用过程的时效性矿产资裸除去某些放射性元
家具有半衰期之外,一般都可以长期储存,不采不用,
品位也不会降低;而人力资薄则不然,储而不用,其才
能就会荒废、退化.无论哪类人,都具有其才能发挥的
最佳期、最佳的年龄段,使用时间不一样,所得效益也
不相同。
开发过程的持续性作为物质资派,一般只有一
次开发或二次开发,形成产品使用之后,就不存在维续
开发问题,而人力资源的使用过程同时也是开发过程,
而且这种开发过程具有持续性.
电力工业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对劳动者的
素质要求较高,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对电力工
业的发展壮大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
|
- : manpower resource
- n.: human resources; manpower resources, human resource, Human Resource HR
|
|
- n. ressources humaine
|
|
劳动法 | 劳务 | 劳动合同法 | 劳动中介 | 毕业 | 高校 | 招聘 | 企业 | 管理 | 企业管理 | 人力资源管理 | hrm | 软件 | 系统 | 经济 | 政治经济学 | 管理术语 | 经济学 | 专业 | 工商管理 | 香港 | 教育 | 政策 | 素质 | 经济百科 | 干部 | 物流管理 | 企业战略 | 企业运营 | 资源 | 更多结果... |
|
|
人力资源部 | 人力资源报 | 人力资源e化 | 人力资源360 | 人力资源网 | 人力资源师 | 人力资源系 | 人力资源总监 | 人力资源一级 | 人力资源强国 | 尚德人力资源 | 人力资源整合 | 人力资源声誉 | 项目人力资源 | 人力资源助理 | 上海人力资源 | 人力资源托管 | 人力资源导航 | 人力资源重组 | 人力资源4P模型 | 人力资源技术 | 人力资源体系 | 人力资源通才 | 人力资源专才 | 人力资源研究 | 人力资源顾问 | 人力资源信息 | 高鹏人力资源 | 信息人力资源 | 人力资源素质 | 核心人力资源 | 人力资源供给 | 人力资源需求 | 人力资源管理 | 人力资源成本 | 人力资源开发 | 人力资源经理 | 人力资源规划 | 人力资源专业 | 国防人力资源 | 人力资源外包 | 人力资源培训 | 人力资源发展 | 人力资源危机 | 人力资源战略 | 人力资源审计 | 人力资源派遣 | 人力资源配置 | 人力资源指数 | 人力资源咨询 | 人力资源浪费 | 人力资源计划 | 人力资源预测 | 人力资源测评 | 岳阳人力资源 | 王牌人力资源 | 鄂州人力资源 | 人力资源老师 | 东莞人力资源 | 青岛人力资源 | 人力资源讲师 | 人力资源软件 | 人力资源网站 | 和诺人力资源 | 济南人力资源 | 鼎拓人力资源 | 人力资源项目 | 兴达人力资源 | 企业人力资源 | 人力资源专家 | 人力资源服务 | 人力资源术语 | 温州人力资源 | 人力资源统计 | 人力资源主管 | 人力资源会计 | 人力资源全案 | 人力资源副总裁 | 永州人力资源网 | 东莞人力资源网 | 新乡人力资源网 | 株洲人力资源网 | 人力资源盘点法 | 战略人力资源管 | 仕邦人力资源网 | 河南人力资源网 | 福建人力资源网 | 广州市人力资源 | 赤峰人力资源网 | 人力资源服务业 | 广州人力资源网 | 人力资源管理师 | 中国人力资源网 | 人力资源管理员 | 人力资源流动率 | 人力资源资本化 | 人力资源配置力 | 人力资源稀缺性 | 人力资源价值链 | 珠海人力资源网 | 温州人力资源网 | 浅论人力资源会 | 人力资源工具箱 | 人力资源经济学 | 人力资源保障部 | 人力资源管理学 | 人力资源的管理 | 人力资源师考试 | 人力资源部总监 | 集团人力资源部 | 人力资源百事通 | 人力资源咨询顾问 | 人力资源管理人员 | 人力资源管理效益 | 人力资源成本控制 |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 | 昆山人力资源市场 | 人力资源年度评选 |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 弹性人力资源规划 |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 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 酒店人力资源管理 | 人力资源战略优化 | 人力资源规划实务 | 人力资源开发公约 | 人力资源信息系统 | 浅论人力资源会计 | 人力资源管理诊断 | 金智人力资源集团 | 绿色人力资源专家 | 人力资源诊断实务 | 销售人力资源管理 | 人力资源管理指数 | 人力资源供给预测 | 人力资源管理4P模型 | 澳门人力资源调查 | 人力资源管理环境 | 饭店人力资源管理 | 人力资源绩效管理 | 中国人力资源协会 | 人力资源风险外包 | 国际人力资源管理 | 人力资源管理通要 | 人力资源战略管理 | 人力资源规划程序 | 人力资源结构分析 |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 人力资源总体规划 | 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 人力资源开发专业 | 山东人力资源论坛 | 集团人力资源管理 |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 人力资源管理外包 | 人力资源开发决策 |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 人力资源管理软件 | 人力资源管理教程 | 人力资源管理全案 | 人力资源管理基础 | 人力资源管理新政 | 新编人力资源管理 | 人力资源管理实务 |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 | 人力资源认证协会 |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 人力资源会计综述 | 物流企业人力资源 | 人力资源管理评估 | 农村人力资源质量 | 人力资源管理咨询 | 人力资源管理管理 |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 人力资源经济分析 |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 人力资源商务平台 | 医院人力资源管理 |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 人力资源咨询公司 | 人力资源管理模型 | 人力资源解决方案 | 杭州人力资源总监 | 杭州人力资源经理 | 人力资源管理服务 | 人力资源管理专家 | 济南人力资源公司 | 和诺人力资源公司 | 济南人力资源外包 | 全顺人力资源公司 | 项目人力资源管理 | 人力资源开发中心 | 东方人力资源开发 | 仁本人力资源服务 | 保全人力资源服务 |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 | 人力资源副总裁助理 | 中国保健人力资源网 | 长沙人力资源有限公司 | 人力资源棘手问题解决方案 | | 更多结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