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湖南 >張傢界 > 五雷山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五雷山聯繫方式 地址:張傢界慈利縣南。
  郵編:427000 五雷山投訴電話 張傢界旅遊投訴電話: 0744-8202020
  湖南省旅遊投訴電話:0731—4717614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五雷山門票價格 28元/人 五雷山節慶活動 “高花燈”:每人手中拿一盞燈籠,內點蠟燭兩根,頂紮一木偶像,用五色剪成戲文故事來表演舞蹈。 “三棒鼓”:一人擊鼓唱詞,一人鑼鈸配樂,一人耍花棒。 五雷山開放時間 7:00——18:00 五雷山最佳旅遊時間 旅遊的最佳時間是每年的4月和10月,在這兩個月份,張傢界的自然風光最美。
  張傢界7月會有雨,雨天路滑,並且有大霧,不宜登山,雨後1、2個小時的山景最美,煙霧繚繞,有如仙境;鼕天會下雪,但不會封山,大雪中的張傢界別有一番情趣。 五雷山特別提醒 別在雨天去爬山,一則路滑,二則山頂會有大霧,什麽也看不見,應該是雨後的1、2個小時內去山頂觀景最好;也不要在天氣炎熱的時候去爬山,一則體力消耗太大,二則幾處山頂均無緑蔭遮陽,人會被曬得很暈。 張傢界風景區每年以春節、勞動節、暑假、國慶節為旅遊旺季。 五雷山美食 湘味極具地方色彩,小吃更以辛香酸辣而聞名。 臭豆腐、春捲、竜脂豬血、紅燒豬蹄、麻辣子雞、發絲牛百葉、土傢臘肉、 石蛙、岩耳燒雞、侗傢腌魚、芷江鴨、洪江鴨血粑、臨武鴨、湘黃雞等都別具特色。
  另外,土傢臘味菜係列有臘豬肉、臘羊肉、臘牛肉、臘狗肉、臘豬蹄、臘豬腸、臘血豆腐等;酸辣菜係列有酸野薤、酸青菜、酸豬肉、酸魚、酸辣玉米糊等 ;土傢傢常係列有和渣、南瓜湯、米豆腐、粉蒸肉、扣肉、岩耳燉雞、泥鰍煮豆腐、魚兒辣子等 ;腌菜類有腌肉、腌魚、腌辣椒、腌蘿蔔、腌辣玉米粉、腌生薑等;野菜類有地米菜、野葛粉、蕨粑、南金薑等都不可不嘗。
  在張傢界景區的餐飲比較貴,一份肉菜至少要30元,一份野味要80元或更多,蔬菜每份15元,張傢界郊區的餐飲不那麽貴。晚上,旅遊者在街上隨處可見小吃攤,土傢火鍋不錯。但景區中有不少小攤,可以買到便宜的土傢小吃,麻辣醬汁是不可不嘗的土傢風味。 五雷山住宿 一般到張傢界旅遊最好是住在風景區內,儘管那裏的住宿價格要比市區貴些,但可以省卻來回奔波之纍,還節省了時間。
  市內有四星級的祥竜國際酒店、張傢界國際大酒店,還有金都大酒店、南航富麗來大酒店等都是理想的住處。景區內有天子國際大酒店、亙立國際大酒店、江漢山莊、湘水賓館等,條件都還不錯。
  提醒:背包族也許會覺得住賓館比較奢侈,那也可住單位招待所或私人旅館,服務熱情,價格低廉,如果想衛生些,自己帶上一個睡袋就有備無患了。 五雷山購物 臘豬頭、苞𠔌白糖、泥鰍鑽豆腐、石耳燉雞、荷渣等。 五雷山交通 從慈利縣城出發僅需25公裏即可到達。 五雷山玩法 觀光、旅遊、攝影、
   張傢界市以東的慈利縣,於1994年9月19日(農歷八月十五日)舉行了空前盛大的“五雷山宗教文化首遊式”。那天遊山的群衆人山人海,絡繹不絶。從這一天起,楚南勝境五雷山正式嚮中外遊人開放了!從這一天起,張傢界市在諸多的景觀中又新添了一大風景名勝區!五雷山交通方便,風光綺麗,與石門、桃源兩縣相鄰,有大小山嶺十餘座,主峰海拔970多米。峰頂終年雲霧繚繞,危崖絶壁,氣勢磅礴,很值得一遊。
  一、五雷山名稱的由來
  五雷山因真武祖師命五雷神擂響五聲霹雷,鎮壓五條孽竜而得名。也有人說是因有“五雷掃電”一景而得名。
  相傳,真武大帝當年在武當山修成正果以後,由妙樂天尊帶他上天拜見玉皇大帝。玉帝見他氣宇軒昂,不同凡響,便當面封他為真武大將軍,在太陽宮供職。玉皇還賜給他三臺七星寶劍一把,黃金鐵甲一件,專事鎮妖斥邪,為民除害。真武大將軍得到玉皇賜的這些寶物以後就不斷巡視天庭。一天中午,當他巡視到楚南方向一帶時,突然發現天空怒雲翻滾,狂風大作。他撥開雲頭一看,原來是5條孽竜爭鬥,它們是東方青竜,南方赤竜,西方白竜,北方黑竜,中方黃竜。這5條妖孽各顯神威,大擺武場。它們有的掀起滔天大浪,有的颳起陣陣妖風,一時間攪的飛沙走石,天昏地暗,使黎民百姓慘遭不幸。真武大帝見狀,怒不可遏。他掐指一算,原來是5條孽竜在爭奪五雷山聖地的王位。於是他立即指揮五雷神舉起神錘,擂響5聲霹靂,一齊朝5條孽竜劈去!霎時,衹見天空道道白光,怒雲妖霧一掃而去。隨即天空放晴,五竜俱降。真武大將軍見狀,又取出三臺七星劍一一指嚮5條孽竜,五妖就立即變成了5座山。這就是我們今天見到的“五竜朝聖”一景。至今這五座山仍如栩栩如生的活竜朝聖一般矗立在那裏。
  二、五雷山的地理位置與氣候
  五雷山,位於慈利縣東部,地處城關鎮、廣福橋鎮、石門縣蒙鎮,以及零溪鄉、花藪鄉與桃源昌蒲鄉的交界處(簡稱“三三”交界處,即三縣、三鄉與三鎮)。它東接臨澧,南臨桃源,西處城關,北抵石門。東經111°15′—111°18′,北緯29°23′00"—29°27′30"之間。海拔最高976米,最低123.7米。年最高氣溫32℃,最低氣溫15℃,年平均氣溫11℃。這裏氣候適中,四季分明,是一個一年四季都適合旅遊朝聖的好地方。
  
  五雷山,交通十分方便,距慈利縣城僅25公裏,距苗市火車站僅3公裏,距張
  
  傢界飛機場也衹有108公裏。特別是火車,苗市每天有3對火車東西來往,貫通枝(城)柳(州)綫。往東,可以去石門、澧縣、枝城、宜昌、襄樊直至鄭州、北京;往西,可以到達張傢界、猛洞河、吉首、懷化,然後轉車可以去重慶、成都、
  
  貴陽、昆明與南寧等地。如到張傢界站轉車,還可以乘特快直達長沙、株州、衡陽、郴州、韶關、廣州。
  現在,張傢界一級民用機場已開通,可乘波音飛機直達長沙、廣州與深圳。從
  
  1995年3月28日起,又可直接飛往北京,從第二季度起,又可飛上海、成都、重慶、武漢、桂林、宜昌航綫。今後,還可以直飛香港、東京、新加坡、馬來西亞、曼𠔌等地。因此,來五雷山朝聖觀光,你不愁來去不方便!
  
  三、道教、道觀與道人的稱呼
  道教,是我國主要的宗教之一,它與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齊名。
  中國道教産生在東漢順帝(公元126—144年)年間,距今已有1800多年歷史了。如果加上戰國時期傳播神仙方術的“方仙道”與西漢時期托黃帝而立的神仙之術,以及托老子而言修道養壽的”黃經道“,那麽,道教在我國流傳就已經有2000多年了!由此可見,道教是我國最古老的宗教之一。
  據史籍記載,道教創始人為張道陵。他開始創米道,主要經典是《老子五千文》、《太平洞極經》。
  道教奉老子為始祖,把老子寫的《道德經》作為道教的主要經典。關於老子,學術界與道教界持有不同觀點。老子又名老聃,河南人,是我國春秋末年著名的哲學家與思想傢。他曾經作過守藏室史(相當今天國傢圖書館館長),學問淵博,著有《道德經》等書。
  老子在歷史上確有其人,但道教為了與佛教抗衡,將他神話了,並且無限度地誇大,說得十分玄乎,傳的神乎其神。比如他們說老子是經過許多過個81萬億81萬歲,托胎於玄妙玉女腹體內,並且懷孕懷了81年之久,最後纔從玄妙玉女左肋降生下來的,所以,因懷孕太長(81年),一生下來就是滿頭白發,故名喚”老子“。又因為老子降生在一棵李子樹下,便指樹為李,方的”李“姓。
  道教的一些書上還說,2500年前,周朝有一個“門宮”叫尹喜的,他有一天在“草樓觀”觀測天氣,忽見紫氣東來,便預言一定有聖人路過。不久,果然老子騎青牛入關,於是尹喜便請老子入草樓,還請老子寫了書,即《道德經》。他們還說老子寫完《道德經》以後,就無影無蹤地去了。
  老子被神話以後,曾受到歷代統治者的崇拜。特別是唐朝,因皇帝姓李,他們為了擡高李氏門弟,強拉硬扯,硬是把距唐朝1000多年前的老子做了李傢天子的祖宗,還封為“玄元皇帝”。正因為如此,道教在唐朝便盛極一時,幾乎成了唐朝的國教。道教也得到很大的發展。
  道教敬奉“三清”為最高神。所謂“三清”,就是元始天尊、靈寶天尊與道德天尊(又稱太上老君,亦即老子),“三清”是三位神君的總稱。
  元始天尊是“三清”第一大神,經書上說他住在玉清仙境,生在宇宙形成之前,還說他在天地初始時,以秘道傳授於諸仙,用來開劫度人。後來,又把他與我國遠古神話中的盤古扯在一起,因盤古是開天闢地的大神,二者不謀而合,這就更為元始天尊神話提供了佐證。
  靈寶天尊是道教第二大神,他象徵混沌初開,陰陽分明。據說他住在清仙境。
  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說他住在最高三天界的第三層太清仙境。說他著的《道德經》是道教的主要經典。
  道教敬奉的主要神明,除“三清”外,還有“四禦”。這“四禦”是輔佐“三清”尊神的四位大帝,即:皇天金闕至尊玉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極太皇大帝,勾陣上宮南極天皇大帝,承元效法後王皇地祗。
  在“三清”、“四禦”下面,道教還有許多小神,這裏就不一一介紹了。
  道教的道術有占術、符錄、祈禳、禁咒、內丹、外丹、爐黃白、壁𠔌、行躋、房中、仙藥、服氣等。道教崇拜神與仙。
  道教的主要法規戒律,少者有五戒、八戒、十戒;多者有一千二百戒;一般也有三百條左右,分為上、中、下三品。這些戒律主要是用來約束教徒思想言行的,防止他們“惡心邪欲”與“乖言戾行”,提倡積善、修德、理身。
  道教的道觀、道宮,就是祭祀諸神的祠廟。最早的道觀是陝西草樓觀。道觀主要是修建三清、五皇、靈官等殿堂與山門。道觀在全國聞名的有白雲觀(在北京,供奉“三清”天尊)、樓觀臺(在陝西終南山)、延頭觀、萬福觀、永樂宮、萬壽宮、玄妙觀、常道觀、無量觀、玉泉觀、紫霄宮等。五雷山的宮殿,其名稱也與它們大同小異。
  我們遊五雷山,看道觀各宮、殿、門,如遇道教人員如何稱呼?
  按道教規矩,凡道觀中的主持者稱“主持”。一般稱“道長”、“道人”或叫“仙客”。道士還可稱“黃冠”、“羽人”。對女道士稱“女冠”或“道姑”。對道士中學識淵博、修養很高的,則稱“法師”或“真人”。對道士中未成年的稱“道童”或“仙童”。
  四、五雷山的主要景觀與景點
  五雷山是張傢界市的東大門,也是全市諸多景點中的又一大風景名勝區,又是道教旅遊朝聖地。
  五雷山有山120多座,溪流15條,山體表面面積達160平方公裏。據《慈利縣志》載:“五雷山高屏環縣南30裏,頂為真武,有竜頭岩、會仙橋……諸勝,道水所出。五雷山寺觀為常德榮王建,澧州華陽王助修。”從人文景觀來看,五雷山主要是道教修建的祠宇宮殿。據有關史書記載,這裏的道觀建築群始建於元,峻工於明,共建有大小寺廟100多座,計有36殿、72宮、48寨。這片古建築群的其本格局分內8傢與外7傢。整個建築群倚山勢而建,聚建在長達1公裏多的山脊背上,猶如長竜托屋,非常好看。內8傢宮殿僅湊,外7傢分散。內8傢由南至北,宮殿擺設依次為金殿、觀音閣、王爺殿、玉皇殿、財神殿、赤帝宮、鬥姆宮、朝聖門等。這片古建築群共有建築面積達8500多平方米,是我國道教建築僅次於湖北武當山的又一大片古建築群。這些寺廟建築最著名的有金殿、觀音閣、翰林祠、紫金宮、朝聖門、梳妝閣、鬥姆宮、王爺殿、關聖殿、馬爺殿、趙爺殿、溫爺殿、赤帝宮、一天門、二天門、朝聖門以及牌樓等。在這一大片古建築群中,因五雷山的寺廟名稱與建築風格均與湖北大武當山其本相同或相似,加上它的地理位置在長江以南,故五雷山又有“南武當”之雅稱。
  從供奉的神像來看,五雷山與武當山也其本相同。兩山金殿供奉的大神都是真武大帝。不過,武當山乃真武大帝的發祥地,所以,殿堂、神像、氣勢都比五雷山大一些。在武當山金殿裏的真武大帝,衹見他穩坐金殿,披發黑衣,手持寶劍,腳踏龜蛇,衛將執黑旗,兩邊有金童玉女,還有
  
  水火二將,威風凜凜,好一位威震環宇的大帝之神像!
  關於真武大帝,其來歷是這樣的,他原是
  
  爬蟲類——龜與蛇的合體之形,起源於我國遠古時代的星宿崇拜。我國古代,人們將天上的恆星分成二十八個星座,俗稱“二十八宿”。人們又把二十八宿分為為東西南北四組。不僅如此,人們還把每組7個星座想象成一種動物形象。又根據古代五方配五色的說法,分成“四象”。這就是東方青竜、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不是別的,就是“龜蛇”,也就是“真武”大帝的別名。“玄武”又為何成了“真武”?原來宋代皇帝因避其祖“趙玄郎”之名諱,故改“玄武”為“真武”。根據我國遠古時代人們的說法,龜為“四靈”之一(其他三靈為竜、鳳、麟),蛇也被認為是有神靈的動物,於是玄武作為龜蛇的化身之神,便越傳越神,因此,他的地位也越來越高,以至被歷代帝王樹為“帝君”。而道教為了興教的需要,
  
  又編造出一套玄而又玄、神而又神的故事。說玄武曾托胎於淨樂國善勝皇后,並從他左肋生下,長的十分勇猛。本來皇后想要玄武繼承王位,但他不想王位,衹一心想學道成仙。後來得紫元君所授秘法,玉帝又賜他寶劍,所以,他在武當山修煉42年便大功告成,白日升天,成了“真武大帝”。
  因為真武成了“帝君”,所以,武當山為供他修建的金殿便舉世無雙,特別輝煌。金殿全部建築都是銅鑄鎏金,而真武大帝也是銅鑄鎏金,耗銅重達萬斤。五雷山的金殿乃真武大帝,雖然其建築規模與裝金不如武當山輝煌,但除武當山以外,同其他道觀建築群比較,五雷山還是有過之而無過及的。
  
  據地方志書記載:“五雷山……磅礴百裏,列其共瞻,每逢朝會,禱祈如林,人流似海,多達三萬餘人。”自古民間就有對子句:“朝不朝,一年十萬八千到。”每當道教節日來臨,如農歷三月初三(真武祖師生日),九月初九日(神師升天元日)、八月十五日(翰林會)與鼕月十九日(觀音菩薩生日)到五雷山朝聖的香客便蜂擁而至,一天24小時廟裏不斷香,路上不斷人,竈裏不熄火,木魚不斷聲,真是廟門若市,人流如織,晨鐘暮鼓,熱鬧非凡。
  五雷山不僅寺廟建築金壁輝煌,同時,文物古跡也異常珍貴。明代天順六年間
  
  
  (公元1462年)杭州一位縣令到五雷山攜妻帶小觀光遊覽,在竜頭勝景留下這樣的墨跡:“觀其岩形,若飛竜頭,頭角崢嶸,真武古跡,巧出天成,楚南第一勝境也。”他的這塊碑刻成了珍貴文物。山上還有石獅、石象與石坊《二竜戲珠》等各種碑刻300餘塊,不僅是碑林之勝地,同時也是薈萃書法藝術。在一天門,還有一塊保存完好的清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的大碑刻,不僅書畫藝術堪稱上乘,同時也是研究李自成歸宿的歷史見證。其文曰:“從來廟宇輝煌,神像威靈,先皇供奉,丕振四方,嗟哉!蓬萊飄渺,數十年來,引引自知,道納竭力修持廟宇神像,石三宇落成……”除了這些文物古跡以外,五雷山還有千斤銅佛、石竜與石虎等文物。
  
  五雷山的人文景觀突出,自然景觀也非常豐富而又秀麗。登山時從山腳到山頂,一路之上,可以看到許多自然景觀。如造型多樣的奇山異峰,清澈見底而又碧緑如綢的溪流,汨汨的山泉與古井,還有珍貴的樹木與奇花異卉,上得山來,危崖聳翠,百鳥爭鳴,步移景換,舉目有景,在這裏遊覽,既可以看到山河壯麗的美景,又可以看到金碧輝煌的古建築群。站在山頂,極目遠眺,又可見到一派金碧輝煌的叢林風光。
No. 2
  五雷山(五雷仙山)是湖南省首批確定的重點宗教場所,張傢界東綫旅遊核心風景名勝區,它位於慈利縣城東,距常張高速慈利東出口20公裏處,北臨石門,東依臨澧,南接桃源,是東入張傢界市的必經之地。五雷(仙)山,原名雷嶽,海拔一千米,主峰金頂分出數脈,呈輻射狀伸延,有如《淮南子.天文訓》中的地維,因廟宇出現“雷掃其殿,鐘鼓自鳴,塵埃自淨”的奇跡,故更名為五雷(仙)山。山上氣候宜人,環境優美,植被茂密,溝壑縱橫,空氣清新,自然景觀獨特,是有名的旅遊避暑勝地。同時五雷(仙)山更是著名的道教聖地,素有“楚南第一勝境”之稱。它與湖北武當山齊名,俗話說“北武當,南五雷”,二者如兄弟聯袂,名聞遐邇,被尊為“中國南武當”。其道教殿宇之多被《三湘之最》譽為湖南最大的道教文化群落。據史書記載,五雷(仙)山道教“始於唐、盛於明”。相傳西域淨樂國太子曾選中此地,壘石室苦修,“得道高升”,這就是著名的真武帝君。嗣後,唐代李靖慕名上山草創道觀。元末翰林國史編修張兌辭官不做,歸隱五雷(仙)山,在五雷(仙)山擴修殿宇,弘揚道教文化,並親題“楚南名山推第一”,從此五雷(仙)山名聲大振,所建殿宇“旁魄百裏,列縣俱瞻”。 P 到了明代,常德榮定王、澧州華陽王對五雷(仙)山進行大規模擴修改建,建築面積達5000餘平方米,有36宮,72殿。其建築為石墻鐵瓦構築,隨山脊溝壑縱橫陳列,綿延15華裏,奇險深幽,玄妙超然,獨具一格,蜚聲南北。明神宗得知後,封五雷(仙)山為“洞天福地”,道教信徒遍及鄂西南、湘西北兩省十八縣。每年古歷“三月三”(7天)、“八月十五”(15天)、“九月初九”為朝聖節,信徒晝夜朝拜,人山人海,鑼鼓喧天,炮聲如雷,熱鬧非凡,形成了五雷(仙)山盛大的傳統廟會,有“朝不朝,一年十萬八千到”的壯觀景象。時至今日,三大傳統廟會代代傳承,年年舉行。後因戰爭和文革的原因,五雷(仙)山的殿宇遭到破壞。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慈利縣委、縣政府為落實黨史的宗教政策和文物管理法規,發展旅遊,投資數百萬元,修復了部分古建築,修建了旅遊專綫公路以及相應的旅遊服務設施,設立了五雷(仙)山風景區,再現了昔日香火鼎盛的局面。2004年10月,張傢界五雷(仙)山旅遊有限公司對五雷(仙)山進行開發建設,整合資源,完善服務設施,提高服務水平,鼎力打造中國南武當——五雷(仙)山道教文化特色旅遊品牌。不僅使五雷(仙)山道文化得以保護和弘揚,而且使五雷(仙)山容入大湘西的旅遊圈,以張傢界旅遊為依托,以常德市、長株潭為銜接口,接軌全國旅遊大動脈,當前五雷(仙)山旅遊蓬勃發展,成為人們旅遊目的地的新寵。
  五雷(仙)山神秘、神奇、神聖,古樸而幽深,空靈而厚重,它是大湘西東大門戶一顆璀璨的明珠。
  湖南省重點宗教場所,張傢界東綫旅遊風景名勝區,距慈利縣城18公裏,距張傢界市城區35公裏,距常德市城區69公裏,與常德市接壤,是進入張傢界的必經之地。是集朝拜、觀光及休閑度假、探險健身為一體,道教文化深厚的宗教旅遊區,原名雷嶽,海拔1000米,因主峰金頂分出數脈,呈輻射狀伸延,有如《淮南子天文訓》中的地維,所以又叫大維山。後來,因大維山廟宇出現“雷掃其殿,鐘自鳴,塵埃自淨”的奇跡,故又名五雷山
  山上氣候宜人,環境優雅,植被茂密,空氣清新,氣溫晝高夜低,鼕寒夏涼,最高溫度為32℃,平均溫度11.6℃,是旅遊避暑和道教聖地,其道教殿宇之多被《三湘之最》譽為湖南最大的道教文化群落,素有“楚南第一勝境”之稱。據史書記載,五雷(仙)山道教“始於庸、盛於明”。西域淨樂國太子曾選中此地,壘石室苦修,“得道高升”這就是著名的真武帝君。嗣後,唐代李靖慕名上山草創道觀。元末翰林國史編修張兌辭官歸隱於此,在五雷(仙)山擴修殿宇,弘揚道教文化,並親題“楚南名山推第一”。明神宗封五雷(仙)山為“洞天福地”。道教信徒遍及鄂西南、湘西北兩省十八縣。每年古歷“三月三”、“八月十五”為朝聖日。明代成歷年間,常德榮定王、澧州華陽王對五雷(仙)山進行大規模擴修改建,建築面積達5000餘平方米,有36宮72殿。其建築為石墻鐵瓦構築,隨山脊溝壑縱橫陳列,綿延15華裏,奇險深幽,玄妙超然,獨具一格,蜚聲南北。
  五雷(仙)山古樸幽深,神秘峻美,分四大特色遊覽區:金頂祖師山道教文化旅遊區,慈濟塔國際避暑大山莊度假區,星子山、插旗山太極文化旅遊區和三王老棚自然景觀探險旅遊區。
   五雷山不僅是旅遊避暑勝地,更是道教聖地,素有“楚南第一勝境”之稱。俗話說“北武當,南五雷”,二者如兄弟聯袂,名聞遐邇。其道教殿宇之多被《三湘之最》譽為湖南最大的道教文化群落。據史書記載,五雷山道教“始於唐、盛於明”。相傳西域淨樂國太子曾選中此地,壘石室苦修,“得道高升”,這就是著名的真武帝君。嗣後,唐代李靖慕名上山草創道觀。元末翰林國史編修張兌辭官不做,歸隱天門山、五雷山,在五雷山擴修殿宇,弘揚道教文化,並親題“楚南名山推第一”,從此五雷山名聲大振,所建殿宇“旁魄百裏,列縣俱瞻”,明神宗得知後,封五雷山為“洞天福地”。道教信徒遍及鄂西南、湘西北兩省十八縣。每年古歷“三月三”、“八月十五”為朝聖日,有“朝不朝,一年十萬八千到”之說。到了明代萬歷年間,常德榮定王、澧州華陽王對五雷山進行大規模擴修改建,建築面積達5000餘平方米,有36宮,72殿。其建築為石墻鐵瓦構築,隨山脊溝壑縱橫陳列,綿延15華裏,奇險深幽,玄妙超然,獨具一格,蜚聲南北。
  官方網站:http://www.wuleixians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