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灌木,有刺或无刺。掌状复叶,夏开黄绿色花,核果球形。根皮和茎皮称五加皮,可入药。新叶亦可食用。因以五叶交加者为上品,故名。 |
亦作"五茄" Also for the "five eggplant" |
亦作“ 五茄 ”。 灌木,有刺或无刺。掌状复叶,夏开黄绿色花,核果球形。根皮和茎皮称五加皮,可入药。新叶亦可食用。因以五叶交加者为上品,故名。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地榆》:“﹝地榆﹞其实黑如豉……与五茄煮服之可神仙。” 南朝 梁元帝 《金楼子·志怪》:“寧得一把五加,不用金玉满车。” 唐 柳宗元 《同刘二十八院长寄张使君八十韵》诗:“香饭臼菰米,珍蔬折五茄。”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三·五加》。 |
|
五加
【释名】 五佳、五花、文章草、白刺、追风使、木骨、金盐、豺漆,豺节。
【气味】 (根皮、茎)温、辛、无毒。
【主治】
1、风湿痿痹。用五加皮、地榆(刮去粗皮)各一斤,装袋内,放入好酒二斗中,以坛封固,安大锅内水煮,坛上放米一合,米熟即把坛取出。等火毒出过,取药渣晒干,做成丸子,每日清晨服五十丸,药酒送下,临卧时再服一次。此方能去风湿、壮筋骨、顺气化痰、添精补髓,功难尽述。
2、虚劳不足。用五加皮、枸杞根白皮各一斗,加水一石五斗,煮成七头号。其中,以四斗浸曲一斗,以三斗拌饭,照常法酿酒,熟后常取饮服。
3、脚气肿湿,骨节、皮肤疼痛。用五加止四两,浸酒中,远志(去心)四两,亦浸酒中。几日后,取药晒干为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四、五十丸,空心服,温酒送下。此方名“五加皮丸”。
4、小儿行迟(三岁小儿还不会走路)。用五加皮五钱,牛膝,木瓜各二钱半,共研为末。每服五分,米汤加几滴酒调服。 |
|
五加
中文科名:五加科
中文属名:五加属
拉丁名:Acanthopanax gracilistylus W. W. Smith
形态特征:灌木,搞2-5m,有时蔓生状;枝无刺或在叶柄基部有刺。掌状复叶在长枝上互生,在短枝上簇生;小叶5,很少3-4,中央一小叶最大,倒卵形至倒卵状披针形,长3-6cm,宽1.5-3.5cm,叶缘有锯齿,两面无毛,或叶脉有稀刺毛。伞形花序单生于叶腋或短枝的顶端,很少有2伞形序生于一序梗上者;花瓣5,黄绿色;花柱2或3,分离至基部。果近于圆球形,熟时紫黑色;内含种子2粒;果10月成熟。
分布:华东、华中、华南及西南。
生态习性:适应性强,在自然界常生于林缘及路旁。用种子繁殖。
园林用途:可丛植园林赏其掌状复叶及植丛。
【释名】 五佳、五花、文章草、白刺、追风使、木骨、金盐、豺漆,豺节。
【气味】 (根皮、茎)温、辛、无毒。
【主治】
1、风湿痿痹。用五加皮、地榆(刮去粗皮)各一斤,装袋内,放入好酒二斗中,以坛封固,安大锅内水煮,坛上放米一合,米熟即把坛取出。等火毒出过,取药渣晒干,做成丸子,每日清晨服五十丸,药酒送下,临卧时再服一次。此方能去风湿、壮筋骨、顺气化痰、添精补髓,功难尽述。
2、虚劳不足。用五加皮、枸杞根白皮各一斗,加水一石五斗,煮成七头号。其中,以四斗浸曲一斗,以三斗拌饭,照常法酿酒,熟后常取饮服。
3、脚气肿湿,骨节、皮肤疼痛。用五加止四两,浸酒中,远志(去心)四两,亦浸酒中。几日后,取药晒干为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四、五十丸,空心服,温酒送下。此方名“五加皮丸”。
4、小儿行迟(三岁小儿还不会走路)。用五加皮五钱,牛膝,木瓜各二钱半,共研为末。每服五分,米汤加几滴酒调服。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