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九州的道路。《左傳·襄公四年》:“芒芒 禹 跡,畫為九州,經啓九道。” 杜預 註:“啓開九州之道。”《史記·河渠書》:“隨山瀎川,任土作貢,通九道。” 張守節 正義引 顔師古 曰:“通九州之道。” |
古人指日月運行的軌道 Ancient means sun and moon orbit |
古人指日月運行的軌道。 漢 王充 《論衡·說日》:“日月有九道。” 晉 成公綏 《天地賦》:“ 望舒 弭節於九道, 羲和 正轡於中黃。” |
|
指九河。 北魏 酈道元 《水經註·濟水》:“昔 禹 脩九道,《書》録其功; 後稷 躬稼,《詩》列於雅。” |
猶言許多道 Still made many Road |
猶言許多道。 唐 李白 《廬山謠》:“黃雲萬裏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唐 李白 《登梅崗望金陵贈族侄高座寺僧中孚》詩:“江水九道來,雲端遙明沒。” |
|
九門學問。《鶡冠子·學問》:“如於初問,終於九道。一曰道德,二曰陰陽,三曰法令,四曰天官,五曰神徵,六曰伎藝,七曰人情,八曰械器,九曰處兵。” |
|
九道∶天文術語。青道二、白道二、赤道二、黑道二、合黃道而為九也。
《開元占經》 載:月行九道:春行東方青道二,夏行南方赤道二,秋行西方白道二,鼕行北方黑道二,四季還行黃道,故月行有虧盈。東西南北隨八節也。日最短,經黃道南,在赤道外二十四度,是其表也。日最長,經黃道北,去赤道內二十四度,是其裏,故夏至去極六十七度而強,鼕至去極百一十五度亦強。日行而至鬥二十一度,則去極一百一十五度少強,是故日最短,夜最長,景極長,日出辰、入申,晝行地上一百四十六度強,夜行地下二百一十九度少強。夏至日在井二十五度,去極六十七度少強。是故日最長,夜最短,景極短,日出寅,日入戌,晝行地上二百一十九度少強,夜行地下一百四十六度強。)
劉嚮論九道雲:“青道二出黃道東,白道二出黃道西,黑道二出北, 赤道二出南。”又云:“立春、春分,東從青道;立夏、夏至,南從赤道。秋白鼕黑,各隨其方。”按日行黃道,陽路也,月者陰精,不由陽路,故或出其外,或入其內,出入去黃道不得過六度。入十三日有奇而出,出亦十三日有奇而入,凡二十七日而一入一出矣。交於黃道之上,與日相掩,則蝕焉。漢世劉洪推檢月行,作陰陽歷法。元嘉二十年,太祖使著作令史吳癸依洪法,製新術,令太史施用之。
故鄭玄註《月令》,立春、春分,日行青道,月為之佐;立夏、夏至,日行赤道,月為之佐;立秋、秋分,日行白道,月為之佐;立鼕、鼕至,日行黑道,月為之佐。故月之九行,非為黃道外別有九道,交橫綿絡,貫於躔捨,但為日月,既為動物,不能不小有盈縮,或行黃道內外。又按:日、月以立春合宿在營室,即北方之星,色當言黑。春分合宿在奎,奎為西方之宿,色當言白。而鄭云:立春、春風,日行青道者,考以歲起於春,春在東方,東方色青,故起青號。南、西及北,三方準此方,故日、月共有三道,實無九行。但以因八節之差,順四時之色,麯為九名,故月行言九;直舉其實,故日道稱三;三道九行,其義一也。則夫日之三道,躔於二十八宿,月之九行,經於八節也。染武帝支:‘自故以來,談天者多矣,皆是不識天象,各隨意造;傢執所說,人著異見,非直毫釐之差,蓋實千裏之謬。戴盆而望,安能見天,譬猶宅蝸牛之角,而欲論天之廣狹;懷蚌蠃之南寧,而欲測海之多少;此可謂不知量矣。 |
|
九道∶天文術語。青道二、白道二、赤道二、黑道二、合黃道而為九也。
《開元占經》 載:月行九道:春行東方青道二,夏行南方赤道二,秋行西方白道二,鼕行北方黑道二,四季還行黃道,故月行有虧盈。東西南北隨八節也。日最短,經黃道南,在赤道外二十四度,是其表也。日最長,經黃道北,去赤道內二十四度,是其裏,故夏至去極六十七度而強,鼕至去極百一十五度亦強。日行而至鬥二十一度,則去極一百一十五度少強,是故日最短,夜最長,景極長,日出辰、入申,晝行地上一百四十六度強,夜行地下二百一十九度少強。夏至日在井二十五度,去極六十七度少強。是故日最長,夜最短,景極短,日出寅,日入戌,晝行地上二百一十九度少強,夜行地下一百四十六度強。)
劉嚮論九道雲:“青道二出黃道東,白道二出黃道西,黑道二出北, 赤道二出南。”又云:“立春、春分,東從青道;立夏、夏至,南從赤道。秋白鼕黑,各隨其方。”按日行黃道,陽路也,月者陰精,不由陽路,故或出其外,或入其內,出入去黃道不得過六度。入十三日有奇而出,出亦十三日有奇而入,凡二十七日而一入一出矣。交於黃道之上,與日相掩,則蝕焉。漢世劉洪推檢月行,作陰陽歷法。元嘉二十年,太祖使著作令史吳癸依洪法,製新術,令太史施用之。
故鄭玄註《月令》,立春、春分,日行青道,月為之佐;立夏、夏至,日行赤道,月為之佐;立秋、秋分,日行白道,月為之佐;立鼕、鼕至,日行黑道,月為之佐。故月之九行,非為黃道外別有九道,交橫綿絡,貫於躔捨,但為日月,既為動物,不能不小有盈縮,或行黃道內外。又按:日、月以立春合宿在營室,即北方之星,色當言黑。春分合宿在奎,奎為西方之宿,色當言白。而鄭云:立春、春風,日行青道者,考以歲起於春,春在東方,東方色青,故起青號。南、西及北,三方準此方,故日、月共有三道,實無九行。但以因八節之差,順四時之色,麯為九名,故月行言九;直舉其實,故日道稱三;三道九行,其義一也。則夫日之三道,躔於二十八宿,月之九行,經於八節也。染武帝支:‘自故以來,談天者多矣,皆是不識天象,各隨意造;傢執所說,人著異見,非直毫釐之差,蓋實千裏之謬。戴盆而望,安能見天,譬猶宅蝸牛之角,而欲論天之廣狹;懷蚌蠃之南寧,而欲測海之多少;此可謂不知量矣。
深山明珠——九道鄉
九道鄉位於房縣西南邊陲,距縣城157公裏,地處鄂、渝、陝三省交界,與國傢濕地公園神農架大九湖毗鄰,版圖面積335平方公裏,耕地2.16萬畝,森林覆蓋率達93%,轄9個村(卸甲坪、響應溝、瓦房坪、鹹池、八裏坡、關坪、九道梁、塘房埡、義渡坪)、31個村民小組、10500人。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為3640萬元,人均純收入達到2020元。
2005年6月,中共房縣縣委以“公推直選”的方式産生了九道鄉黨委書記及8名鄉黨委成員。兩年來,新的九道鄉黨政領導班子大力弘揚團结務實的工作作風,真情為民辦實事,傾心富農抓增收,着力培植“四鄉”經濟,構建和諧九道,各項工作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兩年來,九道鄉先後被縣委、縣政府授予“五好鄉鎮黨委”、“財源建設先進單位”、計劃生育、交通建設、林政管理、衛生教育等先進單位光榮稱號。
打造水電富鄉。九道鄉水能資源豐富,境內陰峪河、洛陽河、平渡河三大流域水能藴藏量6萬kw。鄉黨委、政府緊緊圍繞水能資源優勢,大力招商引資,目前已建成發電的陰峪河一級電站,裝機容量1萬kw,年提供稅收200萬元。在建的陰峪河二級電站、朱傢溝電站、雞鳴口電站總裝機2.8萬kw,預計在明年底建成發電,到時僅水電一項,年可實現稅收700萬元。
實施煙葉興鄉。九道地處高寒山區,發展煙葉生産前景廣阔。新班子到位後,下重手抓煙葉生産,取得顯著成效。2006年,新發展烤煙戶490戶,種植面積達4000畝,産量突破一萬擔,實現産值500萬元,煙農戶平增收5000多元,財政增收達100萬元。今年全鄉煙葉種植面積擴大到6000畝,預計産值達到600萬元,實現稅收120萬元,一躍而成為全市的煙葉生産大鄉。
開發旅遊活鄉。九道毗鄰國傢濕地公園神農架大九湖,地處鄂、渝、陝三省交界,四季氣候明顯,雨量充沛,是融山水林泉、奇峰異石、飛瀑流水、原始森林、天然溶洞為一體的生態組合性旅遊區。加之極具特色的民俗風情、神奇的薛剛反唐傳說、珍貴的紅三軍戰鬥和中原突圍遺址,構成了多姿多彩、內涵豐富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兩年來,九道鄉按照旅遊活鄉的發展規劃,全力整合山水文化資源,組織專班,收集整理的500多首民歌、100餘篇20萬字的民間故事現已編印成書,九道峽原生態漂流正在進行前期論證開發。九道獨具特色的旅遊項目將會成為神農架、長江三峽、重慶巫溪旅遊圈中的一道靚麗風景。
創建特産強鄉。九道的臘肉、醬豆、粉絲、洋芋幹等地道土特産在鄂西北知名度很高,過去一直是粗放經營,難以形成商品優勢,鄉黨委、政府經過深入的市場調查,考察外地農産品加工的成功經驗,明確了走政府引導、民營投資、集約經營的發展之路。去年4月,鄉政府引進十堰大為公司,出資開發土豆、核桃、臘肉等五個特色品種,初步形成了政府組織引導、農戶負責生産、公司負責加工及銷售的産銷一體化經營網絡,為九道鄉土特産走嚮大市場穿上了嫁衣,為農民增收致富拓寬了新的渠道。(撰稿:徐文) |
|
【九道】 (名數)即九有情居。見大部補註五。 |
|
九道村 九道鄉 九道街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