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品 : 水産飼料 : 石油 : 水泥 : 藥學 : 職業病 : 疾病預防 : 醫療器材 > 乙醇
目錄
乙醇 Yi Chun  

魔奇俠玄 Magic Fairy Mystery《聖手風流》

No. 2
  俗稱“酒精”。化學式ch3ch2oh。無色易燃液體。有特殊香氣。能按任何比例與水混合,為酒類的主要成分。有普通乙醇、無水乙醇和純淨乙醇之分。一般由澱粉或糖為原料經發酵法製得,也可由乙烯水化法合成。可作燃料,製飲料、香料、塗料,為重要的有機化工原料,可製醋酸、乙醚及作有機溶劑。70%濃度的酒精可作消毒劑。
yǐ chún yǐ chún
  無色揮發性可燃液體C 2 H 5 OH,由發酵生成,存在於葡萄酒、啤酒、威士忌酒和其他發酵酒及蒸餾酒中,它是醉人的要素
No. 4
  有機化合物,無色的可燃液體,有特殊的氣味,溶於水、甲醇和乙醚,能溶解脂肪和樹脂等。是由含糖的物質發酵分餾而得,也可用乙烯製取。乙醇在工業、農業和醫藥上用途都很廣。是製造合成橡膠、塑料、染料等的原料,亦可作燃料、溶劑、消毒清潔劑、防腐劑。又名酒精,有的地區叫火酒。
No. 5
  酒精 jiǔjīng
  [spirit] 乙醇;酒類所含的能使人沉醉的物質,醫藥上用來消毒
  中文名稱: 乙醇
  英文名稱: ethyl alcohol
  中文名稱2: 酒精
  英文名稱2: ethanol
  分子式: c2h5oh
  分子量: 46.07
  分子結構: c、o原子均以sp3雜化軌道成鍵、極性分子。
  一、乙醇的結構
  1.分子式:c2h5oh
  2.結構簡式:ch3ch2oh或c2h5oh
  乙醇分子是由乙基和羥基兩部分組成,可以看成是乙烷分子中的一個氫原子被羥基取代的産物,也可以看成是水分子中的一個氫原子被乙基取代的産物。乙醇分子中的碳氧鍵和氫氧鍵比較容易斷裂。
  二、乙醇的物理性質
  無色、透明,具有特殊香味的液體(易揮發),密度比水小,能跟水以任意比互溶(一般不能做萃取劑)。是一種重要的溶劑,能溶解多種有機物和無機物。
  外觀與性狀: 無色液體,有酒香。
  熔點(℃): -114.1
  沸點(℃): 78.3
  相對密度(水=1): 0.79
  相對蒸氣密度(空氣=1): 1.59
  飽和蒸氣壓(kpa): 5.33(19℃)
  燃燒熱(kj/mol): 1365.5
  臨界溫度(℃): 243.1
  臨界壓力(mpa): 6.38
  辛醇/水分配係數的對數值: 0.32
  閃點(℃): 12
  引燃溫度(℃): 363
  爆炸上限%(v/v): 19.0
  爆炸下限%(v/v): 3.3
  溶解性: 與水混溶,可混溶於醚、氯仿、甘油等多數有機溶劑。
  三、乙醇的化學性質
  1.與金屬反應
  2ch3ch2oh + 2na==2ch3ch2ona + h2
  結論:
  (1)乙醇可以與金屬鈉反應,産生氫氣,但不如水與金屬鈉反應劇烈。
  (2)活潑金屬(鉀、鈣、鈉、鎂、鋁)可以將乙醇羥基裏的氫取代出來。
  2.與氫鹵酸反應
  c2h5oh + hbr==c2h5br + h2o
  c2h5oh + hx==c2h5x + h2o
  註意:通常用溴化鈉和硫酸的混合物與乙醇加熱進行該反應。故常有紅棕色氣體産生。
  3.氧化反應
  (1)燃燒:發出淡藍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熱
  ch3ch2oh+o2==2co2+3h2o c2h5oh+3o2=2co2+3h2o
  (2)催化氧化:在加熱和有催化劑(cu或ag)存在的情況下進行。
  2ch3ch2oh+o2==2ch3cho+2h2o 工業製乙醛
  c2h5oh+cuo==ch3cho+cu+h2o
  即催化氧化的實質(用cu作催化劑)
  4.消去反應
  (1)分子內消去製乙烯(170℃濃硫酸)
  c2h5oh == c2h4+h2o
  (2)分子間消去製乙醚
  c2h5oh + hoc2h5 == c2h5oc2h5 + h2o(乙醚簡介)(140℃ 濃硫酸)
  三、乙醇的用途
  1.燃料
  2.有機溶劑
  3.化工原料
  4.飲料
  5.醫用消毒劑
  四、乙醇的工業製法
  1.發酵法
  2.乙烯水化法
  ch2╰ch2 + h─oh==c2h5oh
  五、危險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為中樞神經係統抑製劑。首先引起興奮,隨後抑製。急性中毒:急性中毒多發生於口服。一般可分為興奮、催眠、麻醉、窒息四階段。患者進入第三或第四階段,出現意識喪失、瞳孔擴大、呼吸不規律、休剋、心力循環衰竭及呼吸停止。慢性影響:在生産中長期接觸高濃度本品可引起鼻、眼、粘膜刺激癥狀,以及頭痛、頭暈、疲乏、易激動、震顫、惡心等。長期酗灑可引起多發性神經病、慢性胃炎、脂肪肝、肝硬化、心肌損害及器質性精神病等。皮膚長期接觸可引起乾燥、脫屑、皸裂和皮炎。
  燃爆危險: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危險特性: 易燃,其蒸氣與空氣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能引起燃燒爆炸。與氧化劑接觸發生化學反應或引起燃燒。在火場中,受熱的容器有爆炸危險。其蒸氣比空氣重,能在較低處擴散到相當遠的地方,遇火源會着火回燃。
  乙醇(酒精)
  alcohol (ethyl alcohol)
  【吸收與代謝】
  乙醇的吸收:
  飲酒後,乙醇很快通過胃和小腸的毛細血管進入血液。一般情況下,飲酒者血液中乙醇的濃度(blood alcohol concentration,bac)在30~45分鐘內將達到最大值,隨後逐漸降低。當bac超過1000mg/l時,將可能引起明顯的乙醇中毒。攝入體內的乙醇除少量未被代謝而通過呼吸和尿液直接排出外,大部分乙醇需被氧化分解。
  乙醇的代謝:
  在乙醇的代謝過程中乙醇脫氫酶(alcohol dehydrogenase,adh)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它主要分佈在肝髒,在胃腸道及其他組織中也有少量分佈。乙醇通過血液流到肝髒後,首先被adh氧化為乙醛,然後在其他酶的作用下,乙醛迅速轉化為乙酸,並最終被分解為co2和h2o。在肝髒中乙醇還能被cyp2e1酶分解代謝。乙醇代謝的速率主要取决於體內酶的含量,其具有較大的個體差異,並與遺傳有關。
  【作用與用途】
  本品可滲入細菌體內,在一定濃度下能使蛋白質凝固變性而殺滅細菌。最適宜的殺菌濃度為75%。因不能殺滅芽孢和病毒,故不能直接用於手術器械的消毒。50%稀醇可用於預防褥瘊,25%~30%稀醇可擦浴,用於高燒病人,使體溫下降。
  【副作用】
  大量誤服酒精可引起中樞神經係統抑製,麻痹呼吸中樞及心髒,使血管擴張,最後引起呼吸衰竭和循環衰竭。
  酒精不可與鎮靜藥、催眠藥及安定藥等同服,以防中樞神經係統過度抑製。
  1、農作物稭稈生産乙醇工藝
  2、甜高粱稭稈生産乙醇工藝方法
  3、利用甜高粱稭稈製造乙醇液體發酵技術
  4、一種用甜高粱稭稈生産乙醇的生産技術
  5、一種用甜高粱稭稈生産乙醇的幹式生産技術
  6、改良的將纖維素轉化為燃料乙醇的預處理法
  7、燃料乙醇熱泵恆沸精餾工藝及裝置
  8、改良濕法生産燃料乙醇
  9、酒精及燃料乙醇專用糖化營養復合酶及其應用
  10、運動發酵單胞菌乙醇發酵基因的剋隆及應用
  11、微生物發酵菌劑及用該發酵菌劑生産飼料或乙醇的方法
  12、乙醇反饋控製流加的酵母高密度發酵方法及其應用
  13、纖維素固相酶解-液體發酵耦合製備乙醇的裝置
  14、利用城市生活垃圾無害資源化生産乙醇的工藝
  15、稻穀生料發酵製備高濃度乙醇發酵液的方法
概述
  乙醇的結構簡式為CH3CH2OH,俗稱酒精,它在常溫、常壓下是一種易燃、易揮發的無色透明液體,它的水溶液具有特殊的、令人愉快的香味,並略帶刺激性。乙醇的用途很廣,可用乙醇來製造醋酸、飲料、香精、染料、燃料等。醫療上也常用體積分數為70%——75%的乙醇作消毒劑等。
  中文名稱: 乙醇 ; 酒精
  英文名稱: ethyl alcohol ; ethanol
  分子式:C2H5OH
  結構簡式:CH3CH2OH或C2H5OH
  官能團:羥基(-OH)
  CAS 登錄號:64-17-5
  EINECS 登錄號:200-578-6
  RTECS號: KQ6300000
  (結構如右圖)C、O原子均以sp3雜化軌道成鍵、極性分子。
  描述:乙醇分子是由乙基和羥基兩部分組成,可以看成是乙烷分子中的一個氫原子被羥基取代的産物,也可以看成是水分子中的一個氫原子被乙基取代的産物。乙醇分子中的碳氧鍵和氫氧鍵比較容易斷裂。
  相對分子量: 46.07
  性質
  MolarMass = 46.06844(232)
  外觀與性狀: 無色液體,有特殊香味。
  密度:0.789 g/cm^3; (液)
  熔點:−117.3 °C (158.8 K)
  沸點:78.3 °C (351.6 K)
  在水中的溶解度:pKa 15.9
  黏度:1.200 mPa·s (cP), 20.0 °C
  分子偶極矩:5.64 fC·fm (1.69 D) (氣)
  折射率:1.3614
  相對密度(水=1): 0.79
  相對蒸氣密度(空氣=1): 1.59
  飽和蒸氣壓(kPa): 5.33(19℃)
  燃燒熱(kJ/mol): 1365.5
  臨界溫度(℃): 243.1
  臨界壓力(MPa): 6.38
  辛醇/水分配係數的對數值: 0.32
  閃點(℃): 12
  引燃溫度(℃): 363
  爆炸上限%(V/V): 19.0
  爆炸下限%(V/V): 3.3
  溶解性: 與水混溶,可混溶於醚、氯仿、甘油等多數有機溶劑。
  電離性:非電解質
  無色、透明,具有特殊香味的液體(易揮發),密度比水小,能跟水以任意比互溶(一般不能做萃取劑)。是一種重要的溶劑,能溶解多種有機物和無機物。
  物理性質
  乙醇的物理性質主要與其低碳直鏈醇的性質有關。分子中的羥基可以形成氫鍵,因此乙醇黏度很大,也不及相近相對分子質量的有機化合物極性大。室溫下,乙醇是無色易燃,且有特殊香味的揮發性液體。
  λ=589.3nm和18.35°C下,乙醇的折射率為1.36242,比水稍高。
  作為溶劑,乙醇易揮發,且可以與水、乙酸、丙酮、苯、四氯化碳、氯仿、乙醚、乙二醇、甘油、硝基甲烷、吡啶和甲苯等溶劑混溶。此外,低碳的脂肪族烴類如戊烷和己烷,氯代脂肪烴如1,1,1-三氯乙烷和四氯乙烯也可與乙醇混溶。隨着碳數的增長,高碳醇在水中的溶解度明顯下降。
  由於存在氫鍵,乙醇具有潮解性,可以很快從空氣中吸收水分。羥基的極性也使得很多離子化合物可溶於乙醇中,如氫氧化鈉、氫氧化鉀、氯化鎂、氯化鈣、氯化銨、溴化銨和溴化鈉等。氯化鈉和氯化鉀則微溶於乙醇。此外,其非極性的烴基使得乙醇也可溶解一些非極性的物質,例如大多數香精油和很多增味劑、增色劑和醫藥試劑。
  化學性質
  酸性
  乙醇分子中含有極化的氧氫鍵,電離時生成烷氧基負離子和質子。
  CH3CH2OH→(可逆)CH3CH2O- + H+
  乙醇的pKa=15.9,與水相近。
  乙醇的酸性很弱,但是電離平衡的存在足以使它與重水之間的同位素交換迅速進行。
  CH3CH2OH+D2O→(可逆)CH3CH2OD+HOD
  因為乙醇可以電離出極少量的氫離子,所以其衹能與少量金屬(主要是鹼金屬)反應生成對應的醇金屬以及氫氣:
  2CH3CH2OH + 2Na→2CH3CH2ONa + H2
  醇金屬遇水則迅速水解生成醇和鹼
  結論:
  (1)乙醇可以與金屬鈉反應,産生氫氣,但不如水與金屬鈉反應劇烈。
  (2)活潑金屬(鉀、鈣、鈉、鎂、鋁)可以將乙醇羥基裏的氫取代出來。
  與乙酸反應
  乙醇可以與乙酸在濃硫酸的催化並加熱的情況下發生酯化作用,生成乙酸乙酯。
  CH3CH2OH + CH3COOH →CH3COOCH2CH3 + H2O
  與氫鹵酸反應
  C2H5OH + HBr→C2H5Br + H2O
  C2H5OH + HX→C2H5X + H2O
  註意:通常用溴化鈉和硫酸的混合物與乙醇加熱進行該反應。故常有紅棕色氣體産生。
  氧化反應
  (1)燃燒:發出淡藍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氣),並放出大量的熱,不完全燃燒時還生成一氧化碳,有黃色火焰,放出熱量
  完全燃燒:C2H5OH+3O2→2CO2+3H2O
  (2)催化氧化:在加熱和有催化劑(Cu或Ag)存在的情況下進行。
  2CH3CH2OH+O2→2CH3CHO+2H2O (工業製乙醛)
  C2H5OH+CuO→CH3CHO+Cu+H2O
  即催化氧化的實質(用Cu作催化劑)
  消去反應
  (1)分子內消去製乙烯(170℃濃硫酸)
  C2H5OH→C2H4+H2O
  (2)分子間消去製乙醚(140℃ 濃硫酸)
  C2H5OH + HOC2H5 →C2H5OC2H5 + H2O(此為取代反應)
  酯化反應
  C2H5OH+CH3COOH-濃H2SO4△(可逆)→CH3COOCH2CH3+H2O
  “酸”脫“羥基”,“醇”脫“氫”
  燃燒
  乙醇可以與空氣中氧氣發生劇烈的氧化反應産生燃燒現象,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CH3CH2OH+3O2 → 2CO2+3H2O
  乙醇也可被濃硫酸跟高錳酸鉀的混合物發生非常激烈的氧化反應,燃燒起來。
  與鹵化氫反應
  乙醇可以和鹵化氫發生取代反應,生成鹵代烴和水。例如:
  CH3CH2OH + HBr → CH3CH2Br + H-OH
  脫水反應
  乙醇可以在濃硫酸和高溫的催化發生脫水反應,隨着溫度的不同生成物也不同。
  如果溫度在140℃左右生成物是乙醚
  CH3CH2-OH + HO-CH2CH3 → CH3CH2OCH2CH3 + H2O
  如果溫度在170℃左右,生成物為乙烯
  CH2HCH2OH →CH2=CH2 + H2O
  還原性
  乙醇具有還原性,可以被氧化成為乙醛。酒精中毒的罪魁禍首通常被認為是有一定毒性的乙醛,而並非喝下去的乙醇。例如
  2CH3CH2OH + O2 → 2CH3CHO + 2H2O(條件是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加熱)
  與活潑金屬反應乙醇可以和高活躍性金屬反應,生成醇????和氫氣。例如與鈉的反應:
  2CH3CH2OH + 2Na → 2CH3CH2ONa + H2
  藥理作用
  廣泛用於醫用消毒。一般使用 95%的酒精用於器械消毒;70~75%的酒精用於殺菌,例如 75%的酒精在常溫(25C)下一分內可以殺死 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白色念球菌、銅緑假單胞菌等;更低濃度的酒精用於降低體溫,促進局部血液循環等。
  乙醇還可以用於食用,如酒。因為它能作為良好的有機溶劑,所以中醫用它來送服中藥,以溶解中藥中大部分有機成分。
分類
  (1)按生産使用的原料可分為澱粉質原料發酵酒精(一般有薯類、𠔌類和野生植物等含澱粉質的原料,在微生物作用下將澱粉水解為葡萄糖,再進一步由酵母發酵生成酒精);糖蜜原料發酵酒精(直接利用糖蜜中的糖分,經過稀釋殺菌並添加部分營養????,藉酵母的作用發酵生成酒精);和亞硫酸????紙漿廢液發酵生産酒精(利用造紙廢液中含有的六碳糖,在酵母作用下發酵成酒精,主要産品為工業用酒精。也有用木屑稀酸水解製作的酒精)。
  (2)按生産的方法來分,可分為發酵法酒精和合成法酒精兩大類。
  (3)按産品質量或性質來分,又分為高純度酒精、無水酒精、普通酒精和變性酒精。
  (4)按産品係列(BG384-81)分為優級、一級、二級、三級和四級。其中一、二級相當於高純度酒精及普通精餾酒精。三級相當於醫藥酒精,四級相當於工業酒精。新增二級標準是為了滿足不同用戶和生産的需要,減少生産與使用上的浪費,促進提高産品質量而製訂的。
用途
  乙醇的用途很廣,主要有:
  (1)不同濃度的消毒劑:
  95%的酒精用於擦拭紫外綫燈。這種酒精在醫院常用,而在家庭中則衹會將其用於相機鏡頭的清潔。
  70%~75%的酒精用於消毒。這是因為,過高濃度的酒精會在細菌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阻止其進入細菌體內,難以將細菌徹底殺死。若酒精濃度過低,雖可進入細菌,但不能將其體內的蛋白質凝固,同樣也不能將細菌徹底殺死。
  40%~50%的酒精可預防褥瘡。長期臥床患者的背、腰、臀部因長期受壓可引發褥瘡,如按摩時將少許40%~50%的酒精倒入手中,均勻地按摩患者受壓部位,就能達到促進局部血液循環,防止褥瘡形成的目的。
  25%~50%的酒精可用於物理退熱。高燒患者可用其擦身,達到降溫的目的。因為用酒精擦拭皮膚,能使患者的皮膚血管擴張,增加皮膚的散熱能力,其揮發性還能吸收並帶走大量的熱量,使癥狀緩解。但酒精濃度不可過高,否則可能會刺激皮膚,並吸收表皮大量的水分。
  (2)飲料:
  乙醇是酒主要成分(含量和酒的種類有關係)如白酒為56度的酒。註意:我們喝的酒內的乙醇不是把乙醇加進去,而是發酵出來的乙醇,當然根據使用的發酵酶不同還會有乙酸或糖等有關物質。
  (3)基本有機化工原料:
  乙醇可用來製取乙醛、乙醚、乙酸乙酯、乙胺等化工原料,也是製取、染料、塗料、洗滌劑等産品的原料
  (4)汽車燃料:
  乙醇可以調入汽油,作為車用燃料,美國銷售乙醇汽油已有20年歷史。
  此外乙醇還做:稀釋劑、有機溶劑、塗料溶劑等幾大方面,其中用量最大的是消毒劑。
工業製法
  工業上一般用澱粉發酵法或乙烯直接水化法製取乙醇
  1.發酵法
  發酵法製乙醇是在釀酒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曾是生産乙醇的唯一工業方法。發酵法的原料可以是含澱粉的農産品,如𠔌類、薯類或野生植物果實等;也可用製糖廠的廢糖蜜;或者用含纖維素的木屑、植物莖稈等。這些物質經一定的預處理後,經水解(用廢蜜糖作原料部經這一步)、發酵,即可製得乙醇
  發酵液中的質量分數約為6%~10%,並含有其他一些有機雜質,經精餾可得95%的工業乙醇
  2.乙烯水化法
  乙烯直接水化法,就是在加熱、加壓和有催化劑存在的條件下,是乙烯與水直接反應,生産乙醇
  CH2═CH2 + H─OH→C2H5OH(該反應分兩步進行,第一步是與醋酸汞等汞????在水-四氫呋喃溶液中生成有機汞化合物,而後用硼氫化鈉還原)
  此法中的原料—乙烯可大量取自石油裂解氣,成本低,産量大,這樣能節約大量糧食,因此發展很快。
危險性
  EU分類 可燃 (F)
  警示性質標準詞 R11
  安全建議標準詞 S2, S7, S16
  閃點 286.15 K (13 °C or 55.4 °F)
  毒性:LD50 85 mg/kg
  健康危害: 本品為中樞神經係統抑製劑。首先引起興奮,隨後抑製。急性中毒:急性中毒多發生於口服。一般可分為興奮、催眠、麻醉、窒息四階段。患者進入第三或第四階段,出現意識喪失、瞳孔擴大、呼吸不規律、休剋、心力循環衰竭及呼吸停止。慢性影響:在生産中長期接觸高濃度本品可引起鼻、眼、粘膜刺激癥狀,以及頭痛、頭暈、疲乏、易激動、震顫、惡心等。長期酗酒可引起多發性神經病、慢性胃炎、脂肪肝、肝硬化、心肌損害及器質性精神病等。皮膚長期接觸可引起乾燥、脫屑、皸裂和皮炎。 乙醇具有成癮性及緻癌性,但乙醇並不是直接導致癌癥的物質,而是緻癌物質普遍溶於乙醇。在中國傳統醫藥觀點上,乙醇有促進人體吸收藥物的功能,並能促進血液循環,治療虛冷癥狀。藥酒便是依照此原理製備出來的
  燃爆危險: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危險特性: 易燃,其蒸氣與空氣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能引起燃燒爆炸。與氧化劑接觸發生化學反應或引起燃燒。在火場中,受熱的容器有爆炸危險。其蒸氣比空氣重,能在較低處擴散到相當遠的地方,遇火源會着火回燃。
  急救:
  皮膚接觸: 脫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徹底衝洗皮膚。
  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水衝洗。就醫。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睏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食入: 飲足量溫水,催吐。就醫。
  防護措施
  工程控製: 密閉操作,加強通風
  呼吸係統防護: 空氣中濃度較高時,應該佩戴自吸過濾式防塵口罩。必要時,建議佩戴自給式呼吸器
  眼睛防護: 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
  身體防護: 穿膠佈防毒衣。
  手防護: 戴橡膠手套。
  其他防護: 工作完畢,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
吸收與代謝
  乙醇的吸收:
  飲酒後,乙醇很快通過胃和小腸的毛細血管進入血液。一般情況下,飲酒者血液中乙醇的濃度(blood alcohol concentration,BAC)在30~45分鐘內將達到最大值,隨後逐漸降低。當BAC超過1000mg/L時,將可能引起明顯的乙醇中毒。攝入體內的乙醇除少量未被代謝而通過呼吸和尿液直接排出外,大部分乙醇需被氧化分解。
  乙醇的代謝:
  在乙醇的代謝過程中乙醇脫氫酶(alcohol dehydrogenase,ADH)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它主要分佈在肝髒,在胃腸道及其他組織中也有少量分佈。乙醇通過血液流到肝髒後,首先被ADH氧化為乙醛,而乙醛脫氫酶則能把乙醛中的兩個氫原子脫掉,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在肝髒中乙醇還能被CYP2E1酶分解代謝。
  人喝酒後面部潮紅,是因為皮下暫時性血管擴張所致,因為這些人體內有高效的乙醇脫氫酶,能迅速將血液中的酒精轉化成乙醛,而乙醛具有讓毛細血管擴張的功能,會引起臉色泛紅甚至身上皮膚潮紅等現象,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上臉”。
  乙醇代謝的速率主要取决於體內酶的含量,其具有較大的個體差異,並與遺傳有關。人體內若是具備這兩種酶,就能較快地分解酒精,中樞神經就較少受到酒精的作用,因而即使喝了一定量的酒後,也行若無事。在人體中,都存在乙醇脫氫酶,而且大部分人數量基本是相等的。但缺少乙醛脫氫酶的人就比較多。這種乙醛脫氫酶的缺少,使酒精不能被完全分解為水和二氧化碳,而是以乙醛繼續留在體內。你所說的酒精的代謝應該是被完整的分解後的狀態,由於很多人缺少乙醛脫氫酶,擁有乙醛脫氫酶的量也是有差別的,所以嚴格的說酒精的代謝速度是沒法用一個準確的速度來描述的,因人而異。
包裝與儲運
  包裝方法: 兩層塑料袋或一層塑料袋外麻袋、塑料編織袋、乳膠布袋;塑料袋外復合塑料編織袋(聚丙烯三合一袋、聚乙烯三合一袋、聚丙烯二合一袋、聚乙烯二合一袋);蠃紋口玻璃瓶、鐵蓋壓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屬桶(罐)外普通木箱;蠃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鍍錫薄鋼板桶(罐)外滿底板花格箱、纖維板箱或膠合板箱。
  包裝類別: O53
  包裝標志: 有毒品
  儲運註意事項: 鐵路運輸時應嚴格按照鐵道部《危險貨物運輸規則》中的危險貨物配裝表進行配裝。運輸時單獨裝運,運輸過程中要確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墜落、不損壞。運輸時運輸車輛應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嚴禁與酸類、易燃物、有機物、還原劑、自燃物品、遇濕易燃物品等並車混運。運輸時車速不宜過快,不得強行超車。運輸車輛裝卸前後,均應徹底清掃、洗淨,嚴禁混入有機物。儲存於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庫溫不超過30℃,相對濕度不超過80%。包裝要求密封,不可與空氣接觸。應與還原劑、活性金屬粉末、酸類、食用化學品分開存放,切忌混儲。儲區應備有合適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泄漏處置和廢棄
  泄漏處置方法: 隔離泄漏污染區,限製出入。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防塵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勿使泄漏物與還原劑、有機物、易燃物或金屬粉末接觸。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小量泄漏:用潔淨的鏟子收集於乾燥、潔淨、有蓋的容器中。大量泄漏就收集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廢棄方法: 根據國傢和地方有關法規的要求處置。或與廠商或製造商聯繫,確定處置方法。
乙醇和甲醇的區別
  甲醇是甲烷的一個氫原子被羥基(一個氫和一個氧組成的原子團,不是氫氧根)替換後的産物。
  乙醇是乙烷一個氫原子被羥基替換後的産物,俗稱酒精。
  分子是不一樣。
  甲烷:
  甲醇:
  甲醇結構
  乙醇
  乙醇結構
  他們的分子式不一樣,化學性質和物理性質也有區別。
  乙醇密度表
  乙醇溶液密度(g/cm3)(20℃)-每(g/cm3)含有乙醇重量(%)g-濃度(體積比%)=度(1度=1%體積)
  0.998-0.15-0.2
  0.996-1.20-1.5
  0.994-2.30-3.0
  0.992-3.50-4.4
  0.990-4.70-5.9
  0.988-5.90-7.4
  0.985-7.90-9.9
  0.982-10.0-12.5
  0.980-11.5-14.2
  0.978-13.0-16.0
  0.975-15.3-18.9
  0.972-17.6-21.7
  0.970-19.1-23.5
  0.968-20.6-25.3
  0.965-22.8-27.8
  0.962-24.8-30.3
  0.960-26.2-31.8
  0.957-28.1-34.0
  0.954-29.9-36.1
  0.950-32.2-38.8
  0.945-35.0-41.3
  0.940-37.6-44.8
  0.935-40.1-47.5
  0.930-42.6-50.2
  0.925-44.9-52.7
  0.920-47.3-55.1
  0.915-49.5-57.4
  0.910-51.8-59.7
  0.905-53.9-61.9
  0.900-56.2-64.0
  0.895-58.3-66.2
  0.890-60.5-68.2
  0.885-62.7-70.2
  0.880-64.8-72.2
  0.875-66.9-74.2
  0.870-69.0-76.1
  0.865-71.1-77.9
  0.860-73.2-79.7
  0.855-75.3-81.5
  0.850-77.3-83.3
  0.845-79.4-85.0
  0.840-81.4-86.6
  0.835-83.4-88.2
  0.830-85.4-89.8
  0.825-87.3-91.2
  0.820-89.2-92.7
  0.815-91.1-94.1
  0.810-93.0-95.4
  0.805-94.4-96.6
  0.800-96.5-97.7
  0.795-98.2-98.9
  0.791-99.5-99.7
  從中可以計算出:每(g/cm3)含有乙醇重量(%)g
  濃度(體積比%)=度(1度=1%體積)
  例如:密度為0.791g/cm3
  每(g/cm3)含有乙醇重量:0.791×99.5%=0.787045g
  濃度:99.7%=99.7度
健康
  酒精(乙醇)具有成癮性及緻癌性,但乙醇並不是直接導致癌癥的物質,而是緻癌物質普遍溶於乙醇。有機會會有癌癥和上癮。
  在中國傳統醫藥觀點上,乙醇有促進人體吸收藥物的功能,並能促進血液循環,治療虛冷癥狀。藥酒便是依照此原理製備出來的。
  漱口水如果含有較高濃度的酒精,就算不吞入也可能有害健康。
藥物名稱
  中文名:乙醇
  拼音名:Yichun
  英文名:Alcohol
  書頁號:2000年版二部-11
  C2H6O 46.07
  【性狀】 本品為無色澄明液體;微有特臭,味灼烈;易揮發,易燃燒,燃燒時顯
  淡藍色火焰;熱至約78℃即沸騰。
  本品與水、甘油、氯仿或乙醚能任意混溶。
  相對密度 本品的相對密度(附錄Ⅵ A)不大於0.8129,相當於含C2H6O 不少於
  95.0%(ml/ml)。
  【鑒別】 取本品1ml ,加水5ml 與氫氧化鈉試液1ml 後,緩緩滴加碘試液2ml ,
  即發生碘仿的臭氣,並生成黃色沉澱。
  【檢查】 酸度 取本品10ml,加水25ml及酚酞指示液2 滴,搖勻,滴加氫氧化鈉
  滴定液(0.02mol/L) 至顯淡紅色,再加本品25ml,搖勻,加氫氧化鈉滴定液(0.02mol/L
  )0.50ml,應顯淡紅色。
  水不溶性物質 取本品,與同體積的水混合後,溶液應澄清;在10℃放置30分鐘,
  溶液仍應澄清。
  雜醇油 取本品10ml,加水5ml 與甘油1ml ,搖勻後,分次滴加在無臭的濾紙上,
  使乙醇自然揮散,始終不得發生異臭。
  甲醇 取本品5ml ,用水稀釋至100ml ,搖勻;分取 1.0ml,加磷酸溶液(1→10)
  0.2ml 與5%高錳酸鉀溶液0.25ml,在30~35℃保溫15分鐘,滴加10%焦亞硫酸鈉溶液
  至無色,緩緩加入在冰浴中冷卻的硫酸溶液(3→4)5ml ,在加入時應保持混合物冷卻;
  再加新製的1%變色酸溶液0.1ml,置水浴中加熱20分鐘,如顯色,與標準甲醇溶液(精
  密稱取甲醇20mg,加水使成200ml )1.0ml 用同一方法製成的對照液比較,不得更深(
  0.20%)。
  易氧化物 取50ml具塞量筒,依次用????酸、水與本品洗淨後,加入本品20ml,放冷
  至15℃,加高錳酸鉀滴定液(0.02mol/L)0.10ml ,密塞搖勻後,在15℃靜置10分鐘,粉
  紅色不得完全消失。
  丙酮和異丙醇 取本品1.0ml ,加水1.0ml 、磷酸氫二鈉的飽和溶液1.0ml 與高錳
  酸鉀的飽和溶液3.0ml ,混勻後,置45~50℃水浴中,待高錳酸鉀褪色後,加10%氫氧
  化鈉溶液3.0ml ,搖勻,用垂熔玻璃漏鬥濾過,濾液中加新製的1%糠醛溶液1.0ml ,
  放置10分鐘後,取出1.0ml ,加????酸3.0ml ,在3 分鐘內觀察;如顯粉紅色,與對照液
  (取磷酸氫二鈉的飽和溶液1.0ml 、10%氫氧化鈉溶液3.0ml 與0.001 %丙酮溶液 0.8
  ml,加1 %糠醛溶液1.0ml,用水稀釋成10ml,放置10分鐘後,取出1.0ml,加????酸3.0ml
  )比較,不得更深(0.0008%)。
  戊醇或不揮發的易炭化物 取本品25ml,置蒸發皿中,於水浴上蒸發至器皿表面微
  顯濕潤(約剩0.05ml),加95%硫酸數滴,不得染成紅色或棕色。
  不揮發物 取本品40ml,置105℃恆重的蒸發皿中,於水浴上蒸幹後,在105℃乾燥
  2小時,遺留殘渣不得過1mg。
  【類別】 消毒防腐藥、溶劑。
  【貯藏】 遮光,密封保存。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乙醇 ; 酒精
  英文名稱: ethyl alcohol ; ethanol
  分子式:C2H5OH
  結構簡式:CH3CH2OH或C2H5OH
  官能團:羥基(-OH)
  CAS 登錄號:64-17-5
  EINECS 登錄號:200-578-6
  RTECS號: KQ6300000
  (結構如右圖)C、O原子均以sp3雜化軌道成鍵、極性分子。
  描述:乙醇分子是由乙基和羥基兩部分組成,可以看成是乙烷分子中的一個氫原子被羥基取代的産物,也可以看成是水分子中的一個氫原子被乙基取代的産物。乙醇分子中的碳氧鍵和氫氧鍵比較容易斷裂。
  相對分子量: 46.07
  性質
  MolarMass = 46.06844(232)
  外觀與性狀: 無色液體,有特殊香味。
  密度:0.789 g/cm^3; (液)
  熔點:−117.3 °C (158.8 K)
  沸點:78.3 °C (351.6 K)
  在水中的溶解度:pKa 15.9
  黏度:1.200 mPa·s (cP), 20.0 °C
  分子偶極矩:5.64 fC·fm (1.69 D) (氣)
  折射率:1.3614
  相對密度(水=1): 0.79
  相對蒸氣密度(空氣=1): 1.59
  飽和蒸氣壓(kPa): 5.33(19℃)
  燃燒熱(kJ/mol): 1365.5
  臨界溫度(℃): 243.1
  臨界壓力(MPa): 6.38
  辛醇/水分配係數的對數值: 0.32
  閃點(℃): 12
  引燃溫度(℃): 363
  爆炸上限%(V/V): 19.0
  爆炸下限%(V/V): 3.3
  溶解性: 與水混溶,可混溶於醚、氯仿、甘油等多數有機溶劑。
  電離性:非電解質
  無色、透明,具有特殊香味的液體(易揮發),密度比水小,能跟水以任意比互溶(一般不能做萃取劑)。是一種重要的溶劑,能溶解多種有機物和無機物。
  物理性質
  乙醇的物理性質主要與其低碳直鏈醇的性質有關。分子中的羥基可以形成氫鍵,因此乙醇黏度很大,也不及相近相對分子質量的有機化合物極性大。室溫下,乙醇是無色易燃,且有特殊香味的揮發性液體。
  λ=589.3nm和18.35°C下,乙醇的折射率為1.36242,比水稍高。
  作為溶劑,乙醇易揮發,且可以與水、乙酸、丙酮、苯、四氯化碳、氯仿、乙醚、乙二醇、甘油、硝基甲烷、吡啶和甲苯等溶劑混溶。此外,低碳的脂肪族烴類如戊烷和己烷,氯代脂肪烴如1,1,1-三氯乙烷和四氯乙烯也可與乙醇混溶。隨着碳數的增長,高碳醇在水中的溶解度明顯下降。
  由於存在氫鍵,乙醇具有潮解性,可以很快從空氣中吸收水分。羥基的極性也使得很多離子化合物可溶於乙醇中,如氫氧化鈉、氫氧化鉀、氯化鎂、氯化鈣、氯化銨、溴化銨和溴化鈉等。氯化鈉和氯化鉀則微溶於乙醇。此外,其非極性的烴基使得乙醇也可溶解一些非極性的物質,例如大多數香精油和很多增味劑、增色劑和醫藥試劑。
  化學性質
  酸性
  乙醇分子中含有極化的氧氫鍵,電離時生成烷氧基負離子和質子。
  CH3CH2OH→(可逆)CH3CH2O- + H+
  乙醇的pKa=15.9,與水相近。
  乙醇的酸性很弱,但是電離平衡的存在足以使它與重水之間的同位素交換迅速進行。
  CH3CH2OH+D2O→(可逆)CH3CH2OD+HOD
  因為乙醇可以電離出極少量的氫離子,所以其衹能與少量金屬(主要是鹼金屬)反應生成對應的醇金屬以及氫氣:
  2CH3CH2OH + 2Na→2CH3CH2ONa + H2
  醇金屬遇水則迅速水解生成醇和鹼
  結論:
  (1)乙醇可以與金屬鈉反應,産生氫氣,但不如水與金屬鈉反應劇烈。
  (2)活潑金屬(鉀、鈣、鈉、鎂、鋁)可以將乙醇羥基裏的氫取代出來。
  與乙酸反應
  乙醇可以與乙酸在濃硫酸的催化並加熱的情況下發生酯化作用,生成乙酸乙酯。
  CH3CH2OH + CH3COOH -濃H2SO4△(可逆)→CH3COOCH2CH3 + H2O
  與氫鹵酸反應
  C2H5OH + HBr→C2H5Br + H2O
  C2H5OH + HX→C2H5X + H2O
  註意:通常用溴化鈉和硫酸的混合物與乙醇加熱進行該反應。故常有紅棕色氣體産生。
  氧化反應
  (1)燃燒:發出淡藍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氣),並放出大量的熱,不完全燃燒時還生成一氧化碳,有黃色火焰,放出熱量
  完全燃燒:C2H5OH+3O2→2CO2+3H2O
  (2)催化氧化:在加熱和有催化劑(Cu或Ag)存在的情況下進行。
  2CH3CH2OH+O2-Cu或Ag→2CH3CHO+2H2O (工業製乙醛)
  C2H5OH+CuO→CH3CHO+Cu+H2O
  即催化氧化的實質(用Cu作催化劑)
  消去反應
  (1)消去(分子內脫水)製乙烯(170℃濃硫酸)
  C2H5OH→C2H4+H2O
  (2)縮合(分子間脫水)製乙醚(140℃ 濃硫酸)
  C2H5OH + HOC2H5 →C2H5OC2H5 + H2O(此為取代反應)
  酯化反應
  C2H5OH+CH3COOH-濃H2SO4△(可逆)→CH3COOCH2CH3+H2O(此為取代反應)
  “酸”脫“羥基”,“醇”脫“氫”
  燃燒
  乙醇可以與空氣中氧氣發生劇烈的氧化反應産生燃燒現象,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CH3CH2OH+3O2 → 2CO2+3H2O
  乙醇也可被濃硫酸跟高錳酸鉀的混合物發生非常激烈的氧化反應,燃燒起來。
  與鹵化氫反應
  乙醇可以和鹵化氫發生取代反應,生成鹵代烴和水。例如:
  CH3CH2OH + HBr → CH3CH2Br + H-OH
  脫水反應
  乙醇可以在濃硫酸和高溫的催化發生脫水反應,隨着溫度的不同生成物也不同。
  如果溫度在140℃左右生成物是乙醚
  CH3CH2-OH + HO-CH2CH3 → CH3CH2OCH2CH3 + H2O
  如果溫度在170℃左右,生成物為乙烯
  CH2HCH2OH →CH2=CH2 + H2O
  還原性
  乙醇具有還原性,可以被氧化成為乙醛。酒精中毒的罪魁禍首通常被認為是有一定毒性的乙醛,而並非喝下去的乙醇。例如
  2CH3CH2OH + O2 → 2CH3CHO + 2H2O(條件是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加熱)
  與活潑金屬反應乙醇可以和高活躍性金屬反應,生成醇????和氫氣。例如與鈉的反應:
  2CH3CH2OH + 2Na → 2CH3CH2ONa + H2
  藥理作用
  廣泛用於醫用消毒。一般使用 95%的酒精用於器械消毒;70~75%的酒精用於殺菌,例如 75%的酒精在常溫(25C)下一分內可以殺死 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白色念球菌、銅緑假單胞菌等;更低濃度的酒精用於降低體溫,促進局部血液循環等。
  乙醇還可以用於食用,如酒。因為它能作為良好的有機溶劑,所以中醫用它來送服中藥,以溶解中藥中大部分有機成分。
中國藥典2000版
  乙醇
  乙醇
  拼音名:Yichun
  英文名:Alcohol
  書頁號:2000年版二部-11
  C2H6O46.07
  【性狀】本品為無色澄明液體;微有特臭,味灼烈;易揮發,易燃燒,燃燒時顯
  淡藍色火焰;熱至約78℃即沸騰。
  本品與水、甘油、氯仿或乙醚能任意混溶。
  相對密度本品的相對密度(附錄ⅥA)不大於0.8129,相當於含C2H6O不少於
  95.0%(ml/ml)。
  【鑒別】取本品1ml,加水5ml與氫氧化鈉試液1ml後,緩緩滴加碘試液2ml,
  即發生碘仿的臭氣,並生成黃色沉澱。
  【檢查】酸度取本品10ml,加水25ml及酚酞指示液2滴,搖勻,滴加氫氧化鈉
  滴定液(0.02mol/L)至顯淡紅色,再加本品25ml,搖勻,加氫氧化鈉滴定液(0.02mol/L
  )0.50ml,應顯淡紅色。
  水不溶性物質取本品,與同體積的水混合後,溶液應澄清;在10℃放置30分鐘,
  溶液仍應澄清。
  雜醇油取本品10ml,加水5ml與甘油1ml,搖勻後,分次滴加在無臭的濾紙上,
  使乙醇自然揮散,始終不得發生異臭。
  甲醇取本品5ml,用水稀釋至100ml,搖勻;分取1.0ml,加磷酸溶液(1→10)
  0.2ml與5%高錳酸鉀溶液0.25ml,在30~35℃保溫15分鐘,滴加10%焦亞硫酸鈉溶液
  至無色,緩緩加入在冰浴中冷卻的硫酸溶液(3→4)5ml,在加入時應保持混合物冷卻;
  再加新製的1%變色酸溶液0.1ml,置水浴中加熱20分鐘,如顯色,與標準甲醇溶液(精
  密稱取甲醇20mg,加水使成200ml)1.0ml用同一方法製成的對照液比較,不得更深(
  0.20%)。
  易氧化物取50ml具塞量筒,依次用????酸、水與本品洗淨後,加入本品20ml,放冷
  至15℃,加高錳酸鉀滴定液(0.02mol/L)0.10ml,密塞搖勻後,在15℃靜置10分鐘,粉
  紅色不得完全消失。
  丙酮和異丙醇取本品1.0ml,加水1.0ml、磷酸氫二鈉的飽和溶液1.0ml與高錳
  酸鉀的飽和溶液3.0ml,混勻後,置45~50℃水浴中,待高錳酸鉀褪色後,加10%氫氧
  化鈉溶液3.0ml,搖勻,用垂熔玻璃漏鬥濾過,濾液中加新製的1%糠醛溶液1.0ml,
  放置10分鐘後,取出1.0ml,加????酸3.0ml,在3分鐘內觀察;如顯粉紅色,與對照液
  (取磷酸氫二鈉的飽和溶液1.0ml、10%氫氧化鈉溶液3.0ml與0.001%丙酮溶液0.8
  ml,加1%糠醛溶液1.0ml,用水稀釋成10ml,放置10分鐘後,取出1.0ml,加????酸3.0ml
  )比較,不得更深(0.0008%)。
  戊醇或不揮發的易炭化物取本品25ml,置蒸發皿中,於水浴上蒸發至器皿表面微
  顯濕潤(約剩0.05ml),加95%硫酸數滴,不得染成紅色或棕色。
  不揮發物取本品40ml,置105℃恆重的蒸發皿中,於水浴上蒸幹後,在105℃乾燥
  2小時,遺留殘渣不得過1mg。
  【類別】消毒防腐藥、溶劑。
  【貯藏】遮光,密封保存。
中國藥典2005版
  名稱:
  乙醇
  漢語拼音:
  Yichun
  英文名:
  Ethanol
  性狀:
  本品為無色澄清液體;微有特臭,味灼烈;易揮發,易燃燒,燃燒時顯淡藍色火焰;熱至約78℃即沸騰。
  本品與水、甘油、三氯甲烷或乙醚能任意混溶。
  相對密度 本品的相對密度(附錄Ⅵ A)不大於0.8129,相當於含C2H6O不少於95.0%(ml/ml)。取本品1ml,加水5ml與氫氧化銷試液1ml後緩緩滴加碘試液2ml,即發生碘仿的臭氣,並生成黃色沉澱。
  檢查:
  酸度 取本品10.0ml,加水25ml及酚酞指示液2滴,搖勻,滴加氫氧化鈉滴定液(0.02mol/L)至顯淡紅 色,再加本品25.0ml,加水10ml與酚酞指示液2滴,搖勻,加氫氧化鈉滴定液(0.02mol/L)0.50ml,應顯淡紅色。
  水不溶性物質 取本品,與同體積的水混合後,溶液應澄清;在10℃放置30分鐘,溶液仍應澄清。
  雜醇油 取本品10ml,加水5ml與甘油1ml,搖勻後,分次滴加在無臭的濾紙上,使乙醇自然揮散,始終不得發生異臭。
  甲醇 取本品5.0ml,用水稀釋至100ml,搖勻;分取1.0ml,加磷酸溶液(1-10)0.2ml與5%高錳酸鉀溶液0.25ml,在30-35℃保溫15分鐘,滴加10%焦亞硫酸鈉溶液至無色,緩緩加入在冰浴中冷卻的硫酸溶液(3-4)5ml,在加入時應保持混合物冷卻;再加新製的1%變色酸溶液0.1ml,置水浴中加熱20分鐘,如顯色,與標準甲醇溶液(精密稱取甲醇20mg,加水使成200ml)1.0ml用同一方法製成的對照液比 較,不得更深(0.20%)。
  易氧化物 取50ml具塞量簡,依次用????酸、水與本品份淨後,加入本品20ml,放冷至15℃,加高錳酸鉀滴定液(0.02mol/L)0.10ml,密塞搖勻後,在15℃靜置10分鐘,粉紅色不得完全消失。
  丙酮和異丙醇 取本品1.0ml,加水1.0ml、磷酸氫二鈉的飽和溶液1.0ml與高錳酸鉀的飽和溶液3.0ml,混勻後,置45-50℃水浴中,待高錳酸鉀褪色後,加10%氫氧化鈉溶波3.0ml,搖勻,用垂熔玻璃漏鬥濾過,濾液中加新製的1%糠酸 溶液1.0ml,放置10分鐘後,取出1.0ml,加????酸3.0ml,在3分鐘內觀察;如顯粉紅色,與對照液(取磷酸氫二鈉的飽和溶液1.0ml、10%氫氧化鈉溶液3.0ml與0.001%丙酮溶液0.8ml,加1%糠醛溶液1.0ml,用水稀釋成10ml,放置10分鐘後,取出1.0ml,加????酸3.0ml)比較,不得更深(0.0008%)。
  戊醇或不揮發的易炭化物 取本品25ml,置蒸發皿中於水浴上蒸發至器皿表面微顯濕潤(約剩0.05ml),加95%硫酸數滴,不得染成紅色或棕色。
  不揮發物 取本品40ml,置105℃恆重的蒸發皿中,於水浴上蒸幹後,在105℃乾燥2小時,遺留殘渣不得過1mg。
  貯藏:
  遮光,密封保存。
  中西藥分類:
  西藥(包括化學藥品、生化藥品、抗生素、放射性藥品、藥用輔料))
  分子式與分子量:
  C2H6O 46.07
  藥理作用:
  消毒防腐藥、溶劑
百科大全
  yichun
  乙醇
  ethyl alcohol
    俗稱“酒精”,化學式C2H5OH,沸點78.4℃,無色、易燃、易揮發的液體。用於化工、製藥、合成橡膠、塑料、香料、合成纖維等。是醫學上最常用的消毒防腐劑。它能使蛋白變性,故有殺菌作用。臨床上常用70%(按重量計)的乙醇作皮膚和器械消毒;用20%~30%的乙醇為高熱病人塗擦皮膚,以達降溫的目的;用40%~50%的乙醇塗擦長期臥床病人受壓部位的皮膚,以促進血液循環,防止褥瘡發生。
    
英文解釋
  1. :  base of alcoholic drinks, also used as a fuel or solvent,  ethanol,  Weingeist,  Spiritus,  Aethanolum,  Aethylicus,  ethyl hydrate,  methyl carbinol,  Yi Chun
  2. n.:  alcohol,  ethyl alcohol,  this liquid used as a solvent and fuel
法文解釋
  1. n.  éthanol, alcool
近義詞
, 酒精,
相關詞
財經風雲人物風險投資投資王環保燃料污染物汽油
能源甲醇南陽天冠緑色能源生物能源酒精無水
醋酸菌甜高粱桑梁雅津雅津甜高粱中國甜高粱更多結果...
包含詞
乙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