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山師範學院投訴電話樂山市旅遊投訴電話:0833-96927
四川省旅遊投訴電話:028—86657308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樂山師範學院是一所省屬本科師範院校,創建於1978年,1982年經國傢教委批準成立樂山師範專科學校,1993年更名為樂山師範高等專科學校,2000年3月21日經國傢教育部批準,與樂山教育學院合併組建樂山師範學院。
學院位於歷史文化名城,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産所在地——樂山市。樂山,古稱嘉州,興於漢代,歷史悠久。樂山,三江彙聚,層巒疊翠,山川秀美,自古就有“天下之觀在蜀,蜀之勝曰嘉州”的美譽。樂山,人傑地靈,有着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藴。三江水養育了蘇東坡,孕育一代文豪郭沫若,青山緑水也滋養了李白、杜甫、陸遊、岑參等文人騷客,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名篇。樂山,交通便利,鐵路、高速公路與成都相接,僅一小時路程。學院坐落於樂山城西,瀕臨大渡河,東與聞名世界的樂山大佛隔江相望,西與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峨眉山遙遙相接,北與樂山市城市森林公園相鄰。抗日戰爭時期,武漢大學曾在我院現校址辦學八年,陳寅格、朱光潛、葉聖陶等一大批知名學者也曾在此講學。緑水與青山相襯,歷史與今天相接,校園依山傍水,樹木蔥鬱,環境優美,是個讀書的好地方,是理想的治學與求學之地。目前,學院在樂山市城市森林公園旁又新徵土地400多畝,加上老區300多畝,全院占地總面積達735畝。學院將按照“高標準、高檔次、高質量、快節奏”的要求,爭取用兩年左右的時間建成新校園。在新校園學院將修建10萬多平方米的建築:有現代化的圖書信息樓、教學大樓、標準化的運動場館、具有藝術特徵的音樂美術大樓、功能完善的實驗大樓,還有結構更合理,更適合於生活的學生公寓、食堂、超市等。兩年後,新校園將是樹林參天,鳥語花香的生態校園區。
學院創建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經過二十多年的奮鬥,學院的建設和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學院校捨建築面積21.72萬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總值3057萬元,圖書館藏書71.55萬册,各類教學實驗設施、文化、體育設施齊備,學生宿舍配備了彩電和電話。
近年來,學院高度重視現代教育技術的普及和運用,校園計算機網絡於1999年9月建成並投入使用,已鏈接中國教育網。建有多媒體計算機cai、cad教室30多間,師生自由上網點17個,有學生用計算機2300餘臺。擁有先進的語言實驗室和各類基礎實驗室。我院以計算機網絡技術為基礎的現代教育技術改革走在全省同類高校的前列。我院連接國際互聯網的千兆校園計算機網絡,已廣泛應用於教育教學、管理、服務等各個領域。
學院專業設置齊全,已成為培養師資力量和經濟建設復合型人才的重要院校。學院現有12個教學係和一個成人教育學院。有中文、思想政治、英語、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美術、體育、音樂、計算機、教育學等24個師範專業,以及心理學、文秘、旅遊管理、信息與計算科學、電子信息工程、工商管理、市場營銷、法律、日語等22個非師範專業。有本科專業23個,專科專業23個。學院面嚮全國招生,現有在校普通本、專科生7734人,其中本科生6092人;各類成人教育學生9500餘人。
在人才培養上,學院始終以三大建設即教學建設、師資隊伍建設、學科(科研)建設為竜頭,以教學為中心,以育人為根本,産學研相結合,培養具有良好思想品德、素質全面、有較強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熟練掌握信息技術的高素質人才,為社會特別是地方的經濟、教育、文化建設服務。建校以來,學院嚮社會輸送了26500餘名合格人才。2002年學院各類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達95%。經省教育廳批準,學院已正式對外招收留學生,現有各國留學生近10人。
學院不斷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科研能力和教學水平。采取送出去,請進來的辦法,加大對師資隊伍建設的投入,加大師資力量的培養力度。現有專任教師534人,其中教授35人,副教授134人,有博士、碩士研究生130人。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的專傢4人,四川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傢1人,另有美籍教師3人。
樂山師範學院在過去二十二年的辦學歷程中,上下團结,勇於改革,堅持教學立校、科研強校的方針,銳意進取,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取得了較為突出的成績。已取得科研成果近5000項,獲省、部、市級奬勵四百餘項。在郭沫若研究、三蘇研究、旅遊地理研究、貝類形態解剖學研究、水稻分子生物研究、膠束催化研究等方面形成了較突出的研究特色。教學成果《三年製師專主輔修製的實踐與探索》、《校縣結合,雙嚮育人,全面提高師專學生素質》、《三年製師專培養方案整體改革》與《普及現代教育技術,構建新型教學模式》榮獲全國普通高校優秀教學成果國傢級特等奬、一等奬與二等奬。
學院整體工作得到了上級黨委、政府、教育部門和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先後被四川省委組織部、省委宣傳部、省教委評為“四川省黨建和思想工作先進學校”、“藝術教育先進學校”。99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四川省先進單位”稱號。2000年被團中央評為“全國藝術教育先進學校”。
學院在黨的“十六大”精神指引下,抓住機遇,加快發展,以“上規模、上質量、創特色”為目標,超常發展,以教師教育為主,與地方緊密結合,培育科研優勢,積極發展非師範教育,努力成為同類院校中綜合實力較強,特色鮮明的教學型大學。到2005年,建設成為在校生規模達到12000人,有一定特色的師範學院,並初步構建起較為合理的學科結構;至2010年,建設成為在校生規模達到15000人以上特色鮮明的師範學院;2015年前後,把學院建設成為多科性或綜合性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