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植物 : 被子植物 > 樂東擬單性木蘭
目錄
基本信息
  種名: 樂東擬單性木蘭
  學名: parakmeria latungensis
  別名: 樂東木蘭、隆南
  科: 木蘭科
  屬: 木蘭屬
産地分佈
  原産我國海南、廣東、廣西、貴州、湖南、江西、福建、浙江等地。生於海拔700-1400m處的溫濕常緑闊葉林中。
形態特徵
  我國特有種,列為國傢三級重點保護樹種。常緑大喬木,樹高可達20~30米。樹皮灰白色,光滑。全株無毛。葉革質,倒卵狀橢圓形或狹橢圓形,長6~10釐米,寬2.5~4釐米,先端急尖或短尾尖,基部楔形,葉面深緑色,有光澤,葉背青緑色。5月下旬至6月中旬開花,花白色,頂生,有香味。聚合果橢圓形,長3~5釐米,9月底至10月初果熟。
生長習性
  樂東擬單性木蘭生長迅速,適應性強。喜溫暖濕潤氣候,能抗41℃的高溫和耐-12℃的嚴寒。喜土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在酸性、中性和微鹼性土壤中都能正常生長。喜光,但苗期應註意搭棚遮蔭。 種子繁殖或扦插繁殖。
園林用途
  樂東擬單性木蘭樹幹通直,葉厚革質,葉色亮緑,春天新葉深紅色,初夏開白花清香遠溢,秋季果實紅豔奪目,且對有毒氣體有較強的抗性。花形美麗,略有香味,是優良的緑化樹種,適於公園、四旁”種植,是佈置庭園的優良樹種,無論孤植、叢植或作行道樹,均十分合適。木林心材明顯,供建築、傢具等用,為海南三類珍貴用材。
  擬單性木蘭屬是中國特有寡種屬。花雜性和心皮退化在木蘭科中少見,是重要的研究材料。國傢三級保護漸危種。
花木百科
  樂東擬單性木蘭介紹
  樂東擬單性木蘭 (Parakmeria lotungensis(Chun et Tsoong)Law)
  科屬:
  木蘭科
  別名:
  形態特徵:
  常緑喬木,高達30米,胸徑90釐米,主幹通直,樹皮灰白色,平滑,全株各部無毛;小枝節間短,具明顯隆起的環狀托葉痕,葉革質,倒卵狀橢圓形或狂橢圓形,長6-11釐米,寬2.5-3.5釐米,先端急尖或短尾狀,革部楔形,沿葉柄下延,上面深緑色,有光澤,側脈9-13對;對葉柄長1.5-2釐米,無托葉痕。花頂生,雜性;花被片12(14),外輪3片近革質,開花後嚮下反麯,內2-3輪白色,厚肉質;雄蕊在雄花中36-54,兩性花中為17-21;兩性花心皮16-20,有時退化為1-數枚。聚合果長圓狀卵圓形,有時因部分心皮不育而為卵圓形或球形,長3.5-4.7釐米,直徑2.3-3釐米,先端具短喙,背縫開裂;種子橢圓形或三角狀,長7-12毫米,外種皮紅色。
  分佈與習性:
  分佈於浙江南部遂昌、縉雲、泰順、竜泉、慶元,福建北部至西部浦城、崇安、建甌、順昌、南平、古田、永安、竜岩、長汀,江西南部全南、尋烏、安遠、大餘、遂川、井岡山,湖南東南部至西南部桂東、資興、妝城、宜章、江華、江永、新寧、綏寧、通道及西北石門、桑植、大庸、永順,貴州東南部從江、三都,廣東北乳源、西南部陽春腦海經南樂東、東方、陵水、定安等地。浙江應元縣林科所已營造母樹林。生於海拔1000以下常緑闊葉林中。分佈區位於熱速寫對中亞熱帶範圍。氣候特點是高溫多濕,雨量充沛。年平均溫19-23.6℃,分佈區的北界浙江南部為17.6℃,月均溫7-15.8℃(北部低於7℃),年降水量1340-1900毫米,平均相對溫度均達85%或更大。土壤為工壤、磚紅壤,強酸性,PH值低於5。自然植被為常緑闊葉林、季風常緑闊葉林,伴生植物主要有羅浮錐CastanopsisfabriHance、紅錐C.hyareixA.DC.、厚殼桂Cryptocaryahcimensis(Hance)Hance、深山含笑(Champ.)Oliv.exHance與山杜英Elaeocarpussylvetris(Lour.)Poir.等。幼樹稍耐蔭,成年樹喜光、較耐寒,在-6℃左右的低溫條件下,幼樹仍能越鼕。雄花植株多於兩笥花植株,一般為10:1。4-5月開花,9-10月果實成熟。
  繁殖與栽培:
  用種子繁殖。秋季采收成熟果實攤曬,開裂後取除種子,除去外種皮,沙藏春播鼕播則需采取防鼠措施。亦可試用玉蘭等為砧木,進行枝接繁殖。
  應用:
  擬單性木蘭屬是我國特有的寡種屬,本種的花雜笥,心皮有時退化為數枚至一枚,為木蘭科中少見的類群,對研究木蘭科植物係統發育有學術價值。樹幹通直,材質優良;樹姿美麗,花大而色美,為珍貴的用材樹種和城鄉緑化樹種。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