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市博物館是地志綜合性博物館,位於臨沂市蘭山路123號孔廟內。該館歷史可追溯到建國前。據民國三十四年(公園1945年)《臨沂縣志》載:“臨沂縣民衆教育館附設金石保存所兩處,博物館一所”。
解放後,縣文化館兼管文物工作,1960年又在原臨沂“五賢祠”建立文物陳列室和碑廊,並於1963年成立文物收集組。十年動亂期間文物工作受到衝擊;1979年,文物工作得到恢復,當年設置文物陳列室。1980年正式建立博物館。1998年1月18日建成新館。臨沂市博物館占地6,975平方米,建築面積2,600平方米。館藏文物分為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歷代貨幣、字畫、革命文物等六大部分。
文物共有10,080餘件,其中國傢級文物314件,一級藏品有石鉞、玉鏟、蛋殼黑陶、鏤空高柄杯、白陶雙層口、青銅、金縷玉衣等27件。此外,還有5,000年的竜山文化玉、石、骨、角、陶器,有5,000-7,000年前的大汶口文化石、骨、陶器;有7,000年前的北辛文化石磨盤和磨棒,有1,200萬年前的牛、馬牙齒化石;有6億年前的三葉蟲化石等。其中蛋殼黑陶、金縷玉衣等文物,多次隨國傢文物局到日本等國傢展出。孔廟修復後,不但成為陳列文物的場所,而且還是臨沂市唯一保存的大型古代建築。孔廟又稱文廟,為歷代祭祀孔子的地方,也曾是州學府所在地。院內兩株千年古銀杏樹,代表了該廟年代的久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