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连贯成串的铃铛。 |
用中空的金属环,内装金属丸,套在手上摇动发声的响器 Hollow metal ring, interior metal balls, set in the voice of the ringers shaking hands |
用中空的金属环,内装金属丸,套在手上摇动发声的响器。旧时走江湖给人算命、看病的人常用以招揽顾客。《老残游记》第一回:“来了一个摇串铃的道士,説是曾受异人传授,能治百病…… 老残 就拜他为师,学了几个口诀,从此也就摇个串铃替人治病糊口去了。” |
|
<一>
串铃也叫“虎撑”或“虎衔”,过去的行医卖药者都视其为护身符。相传“药王孙思邈有次进山为人治病时被一只猛虎挡住了去路。但他要逃跑已经来不及了,拿起担草药的扁担准备搏斗。这时,他发现老虎伏在地上并不追扑他,只是张开大口猛喘粗气,孙思邈发现,老虎的眼中露出哀求的神色。出于职业敏感,他带着惊奇走近老虎,看到老虎的喉咙被一根很大的兽骨卡住。他想为老虎掏出兽骨,又怕虎兽性发作咬断自己的手臂。正在犹豫时,忽然想起药担子上有只铜圈,就取来放进虎口撑住老虎的上下颚,从猛虎口中顺利取出兽骨。被治愈的老虎摇动尾巴点头致谢,随后转身而去。此事传开,江湖行医的人们纷纷效仿,铜圈便成了外出时必备之物,后人逐渐将铜圈改成手摇的响器。一来可以作为行医标志,二来是因为孙思邈用铜圈救了老虎而没被吃掉,郎中们便把它作为保护自己行医的护身符了。
<二>
药名
串铃
别名
万年、小羊芋。
汉语拼音
chuanling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impatiens pinfanens hook.f.
功效
祛风除湿;活血止痛
科属分类
凤仙花科
主治
风寒感冒;喉蛾;风湿骨痛;经闭;骨折
生态环境
生于山谷湿地或林缘。
采收和储藏
秋季采收,取下基部茎节的膨大部分,洗净,鲜用或晒干。
资源分布
分布于四川、贵州等地。
动植物形态
块节风仙花 草本。茎直立,无毛或近于无毛,基部匍匐,节膨大成块茎状。单叶互生;叶片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边缘具粗锯齿,基部有或无具柄腺体;侧脉4-5对。总花梗短于叶,花梗中部以上具披针形的苞片;萼片2,卵状长圆形,无毛;花冠粉红色,翼瓣基部裂片圆钝,唇瓣漏斗状,具与檐部等长的内弯细距;雄蕊5,花药尖。蒴果线形,具条纹。种于近球形,直径约3mm,褐色,光滑。花期6-8月,果期7-10月。
功效分类
祛风除湿药;活血止痛药
性味
辛;温
药材基源
为凤仙花科植物块节风仙花茎基部膨大的节。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熏洗。 |
一、乐器简介 I. Introduction to Musical Instruments |
串铃,藏族、瑶族摇击体鸣乐器。藏语称厄尕,意为铃,瑶族称母柱。流行于西藏、四 川、云南、贵州、青海、甘肃等省区。 |
|
串铃原为骡马驴狗等家畜颈上所系饰物与响器。是在一条布带或皮带上缀挂二十余个金属小铃而成。小铃用铜、铁冷压或铸制为两个半球形,后合成球状体。规格大小不一,直径2厘米~6厘米。铃外一侧设有环形耳用以系挂,另一侧有一细长开口为出音孔,铃内装有一粒铁制小珠。小铃的形状除球形的以外,尚有椭圆形、葫芦形、桃形等多种,出音孔除一字形开口外,尚有弧形、人字形等几种。 |
|
演奏时,奏者或坐或立,藏族多双手执布带或皮带两端,瑶族则左手执皮带两端,弯成环状,通过绷拉或摇动,使铃中铁珠碰撞铃壁而发音,音色清脆。用于宗教活动和歌舞及藏戏伴奏。在藏族佛教寺院的跳神和歌舞、藏戏演出中,奏者将串铃系于腰间、腿或手臂上,随舞蹈动作而哗哗作响。也有的演奏者将串铃钉缚在一块形如刷子的小木板上,手执板把摇奏或碰击肩、膝等部位演奏,是藏族颇具民族特色的色彩性节奏乐器;在瑶族的祖祭和丧葬活动中,人们一手执母柱,一手拿白绫,先唱孝歌,后振铃起舞。 |
〖二、护身符〗 〖Second, amulets〗 |
串铃也叫“虎撑”或“虎衔”,过去的行医卖药者都视其为护身符。相传“药王孙思邈有次进山为人治病时被一只猛虎挡住了去路。但他要逃跑已经来不及了,拿起担草药的扁担准备搏斗。这时,他发现老虎伏在地上并不追扑他,只是张开大口猛喘粗气,孙思邈发现,老虎的眼中露出哀求的神色。出于职业敏感,他带着惊奇走近老虎,看到老虎的喉咙被一根很大的兽骨卡住。他想为老虎掏出兽骨,又怕虎兽性发作咬断自己的手臂。正在犹豫时,忽然想起药担子上有只铜圈,就取来放进虎口撑住老虎的上下颚,从猛虎口中顺利取出兽骨。被治愈的老虎摇动尾巴点头致谢,随后转身而去。此事传开,江湖行医的人们纷纷效仿,铜圈便成了外出时必备之物,后人逐渐将铜圈改成手摇的响器。一来可以作为行医标志,二来是因为孙思邈用铜圈救了老虎而没被吃掉,郎中们便把它作为保护自己行医的护身符了。 |
二、中草药名 Second, the Chinese herbal name |
串铃
别名
万年、小羊芋。
汉语拼音
chuanling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Impatiens pinfanens Hook.f.
功效
祛风除湿;活血止痛
科属分类
凤仙花科
主治
风寒感冒;喉蛾;风湿骨痛;经闭;骨折
生态环境
生于山谷湿地或林缘。
采收和储藏
秋季采收,取下基部茎节的膨大部分,洗净,鲜用或晒干。
资源分布
分布于四川、贵州等地。 |
|
块节风仙花 草本。茎直立,无毛或近于无毛,基部匍匐,节膨大成块茎状。单叶互生;叶片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边缘具粗锯齿,基部有或无具柄腺体;侧脉4-5对。总花梗短于叶,花梗中部以上具披针形的苞片;萼片2,卵状长圆形,无毛;花冠粉红色,翼瓣基部裂片圆钝,唇瓣漏斗状,具与檐部等长的内弯细距;雄蕊5,花药尖。蒴果线形,具条纹。种于近球形,直径约3mm,褐色,光滑。花期6-8月,果期7-10月。 |
功效分类 Effectiveness of classification |
祛风除湿药;活血止痛药
性味
辛;温
药材基源
为凤仙花科植物块节风仙花茎基部膨大的节。 |
|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熏洗。 |
|
- v.: a string of bells used dby peddlers, etc. to attract customer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