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亦作"丰靚"。古代神话中的雷神◇多用作雷的代称。 |
|
亦作“ 丰霳 ”。古代神话中的雷神。后多用作雷的代称。《楚辞·离骚》:“吾令 丰隆 椉云兮,求 宓妃 之所在。”《淮南子·天文训》:“季春三月, 丰隆 乃出,以将其雨。” 高诱 注:“ 丰隆 ,雷也。” 唐 皮日休 《霍山赋》:“叱 丰隆 ,奔列缺,轰然霹靂,天地俱裂。” 清 张尚瑗 《仙霞关》诗:“淙淙飞泉下幽壑,輣衝百道鸣丰霳。” 郭沫若 《创造者》诗:“你听,他声如丰隆。” |
|
丰盛隆厚。《后汉书·公孙瓒传》:“据职高重,享福丰隆。”《宋书·礼志三》:“其优衍丰隆,无所取喻。” 宋 李之仪 《与金马部书》之十一:“至于樽俎丰隆,祖帐华茂,倾意於俯格,而至巷无居人。” |
|
高大崇隆。《艺文类聚》卷六引 南朝 梁 萧子范 《建安城门峡赋》:“瓌诡丰隆,质状不同,班黄糅采,玄紫潜通。” 元 陈樵 《东阳县学晖映楼赋》:“登兹楼以相羊兮,爱结构之丰隆。” 清 张惠言 《景福宫赋》:“丰隆穹崇,岧嶤崔巍。” |
|
fēnɡ lónɡ
(丰隆)
1.亦作“ 丰靚 ”。古代神话中的雷神。后多用作雷的代称。《楚辞·离骚》:“吾令 丰隆 椉云兮,求 宓妃 之所在。”《淮南子·天文训》:“季春三月, 丰隆 乃出,以将其雨。” 高诱 注:“ 丰隆 ,雷也。” 唐 皮日休 《霍山赋》:“叱 丰隆 ,奔列缺,轰然霹雳,天地俱裂。” 清 张尚瑗 《仙霞关》诗:“淙淙飞泉下幽壑,輣冲百道鸣丰靚。” 郭沫若 《创造者》诗:“你听,他声如丰隆。”
2.丰盛隆厚。《后汉书·公孙瓒传》:“据职高重,享福丰隆。”《宋书·礼志三》:“其优衍丰隆,无所取喻。” 宋 李之仪 《与金马部书》之十一:“至于樽俎丰隆,祖帐华茂,倾意於俯格,而至巷无居人。”
3.高大崇隆。《艺文类聚》卷六引 南朝 梁 萧子范 《建安城门峡赋》:“瓌诡丰隆,质状不同,班黄糅采,玄紫潜通。” 元 陈樵 《东阳县学晖映楼赋》:“登兹楼以相羊兮,爱结构之丰隆。” 清 张惠言 《景福宫赋》:“丰隆穹崇,岧巆崔巍。”
中医穴位名称:
丰隆 (st40 feng long)
位置: 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缘外二横指(中指)处。 内与条口相平,当外膝眼(犊鼻)与外踝尖连线的中点。
《灵枢·经脉》:“去踝八寸”;《针灸甲乙经》:“在外踝上八寸, 下廉外廉陷者中”;《针方六集》:“条口外廉一寸陷者中,别走太阴者。”《循经考穴编》:“外踝向前,旁解溪上去八寸。又法:于膝骨尽处量至脚腕中,折断当中是。”
功效: 和胃气,化痰湿,清神志。
主治: 古代记述:气逆,喉痹卒暗,狂癫,足不收,胫枯,胸腹痛,呕吐,便秘,脚气,厥头痛,眩晕,烦心,面浮肿,四肢肿,身重,经久闭,忽大崩,妇人心痛,诸痰为病,头风喘嗽,大小便涩难。
近人报道:癔病,支气管喘息,慢性气管炎,高血压,高脂血症。
方例: 四肢不收:丰隆、脾俞。
风逆四肢肿:丰隆、复溜。
痰嗽:丰隆、肺俞。
喉痹:合谷,涌泉、天突、丰隆。
刺灸法: 直刺1~2寸。艾炷灸5~7壮,艾条灸5~15分钟。
其它: 络穴。 |
|
丰隆
丰隆 经穴名。出《灵枢·经脉》。属足阳明胃经。足阳明络穴。在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距胫骨前缘二横指。布有腓浅神经及胫前动、静脉分支。主治头痛眩晕,咳嗽多痰,气喘,胸痛,癫狂,痫症,下肢浮肿,腿膝酸痛,下肢痿痹,高血压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
|
- : st 40, fung lung
|
|
丰靚 丰隆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