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六国时后赵石勒所铸钱名,以罕见而为后世所珍 Zhao Shi Le Sixteen hours after the money but name, a rare but for future generations by Jennifer |
十六国 时 后赵 石勒 所铸钱名,以罕见而为后世所珍。《晋书·石勒载记上》:“置挈壶署,铸丰货钱。” |
|
中国进入两晋十六国时期,公元319年有个叫石勒的人,于襄国(今河北省邢台)称王,建立后赵。石勒是个穷苦人出身,他自称赵王后,希望给广大的老百姓以富裕,便铸造并颁行了新货币,名曰“丰货”钱。
丰货钱有篆书、隶书两种,其钱文由右向左横读,钱面分有内廓或无内廓,钱径多为2.4厘米,重2.1克至2.8克。
丰货钱在历代素以富钱称谓。古人以为,藏有丰货钱会使人家财丰富。清朝藏泉大家戴熙在《古泉丛话》中讲述这么一个故事:“张叔未来阅金石,戴送他一块封泥,第二天张以一枚丰货钱作为答礼,并写了感谢信说:‘封演撰的钱谱认为富钱,得了此钱会致富,我将来家资巨万,都是先生所赐的,真是感激不尽。’听见的人都认为是笑谈。”
丰货钱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典故,而其货币名称本身就是吉利语,且该钱存世不多,据说在清朝道光、咸丰年间,丰货钱已价值不菲,非二三十两银子不售。其实,丰货钱还有篆、隶者之分,隶书者比篆书者少,而隶书大者则更稀少,价格更贵了。丰货钱今天仍为古钱收藏家和钱币爱好者所重视、钟爱,都以争先享有为快。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