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 > 中间锦鸡儿
目录
No. 1
  矮小灌木,高30~100厘米,多分枝。树皮黄灰色、黄绿色或黄白色;幼枝被丝质柔毛,枝条伸长;长枝上的托叶宿存,硬化成针刺,长3~10毫米。双数羽状复叶,小叶6~18片,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先端圆或急尖,具细针尖头,基部阔楔形,两面密被灰白色短柔毛。花通常单生,或簇生于短枝上,花梗长15~25毫米,中上部有关节;花萼钟状;花冠蝶形,黄色,长2~2.5厘米。荚果披针形,端尖,长2~2.5厘米,厚革质。种子红色。花期5~6月。
  生于沙丘、山坡及干燥坡地。分布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等地。
牧草名称
  中间锦鸡儿
牧草学名
  CaraganaintermediakuangetH.D.Fn
来源与分布
  中间锦鸡儿是旱生落叶灌木,株高1~1.5米,俗称柠条,在甘肃陇中、陇东黄土高原北部干旱草原和荒漠地区野生分布极为普遍。性耐寒极抗旱防风,保水固土能力极强,是甘肃治理黄土沟壑荒坡的先锋植物,具有饲料、燃料、肥料和纺织等多种用途。
牧草形态
  中间锦鸡儿是豆科锦鸡儿属多年生落叶灌木。根系发达,入土深达5米以上,有小根瘤,茎秆直立或斜上,基部直径3~5厘米,株高1~1.5米,皮金黄色有光泽,枝条细长,幼枝灰黄色,有条棱,密被绢状柔毛,长枝上的托叶展开宿存并硬化成针刺状,有毛。羽状复叶,小叶12~16片,倒卵圆或长圆形,两面密生绢毛。花1~2朵,花冠黄色,荚果圆筒形,略扁,革质深褐色或红褐色,长2~3厘米,顶端短凸渐尖。种子肾形,淡绿褐色或黄褐色。
牧草特性
  中间锦鸡儿性耐干旱,喜生于黄土高原及其丘陵沟壑地区;毛条生于沙地、半固定沙丘,抗寒、耐瘠薄、耐盐碱,不怕风沙危害。在年降雨量300毫米左右的地区,无灌溉而长势良好,苗期生长缓慢,播种后2~3年生长加快,成株平茬后,次年枝条丛生,高达1米。在陇中4月初萌芽,5月开花,7月种子成熟。
饲用价值及利用技术
  中间锦鸡儿具有饲用、柴用、防风固沙、水土保持、绿肥、蜜源、编制器物等多种用途。饲用为牛、羊和骆驼所喜食,马、缧采食较少。用作放牧,春末夏初采食花、叶、嫩枝,仲夏秋季不食,霜后又开始采食,细枝、果实、落叶是良好的饲料。据测定,生活2~5年植株的花、叶、嫩枝饲草产量,每亩鲜重143~421千克,干重为55.7~176.6千克,以后产量逐年下降。中间锦鸡儿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据民勤治沙所测定,在开花期的绝干花、叶、细枝中,含粗蛋白质22.48%,粗脂肪4.98%,粗纤维27.85%,无氮浸出物22.36%,粗灰分7.38%。
栽培技术
  (一)土壤与耕作中间锦鸡儿在丘间低地的沙质壤土和沙漠荒滩都能种植,种植柠条以先育苗,后移栽为上,也可直接播种。育苗宜在沙质轻壤土上进行,育苗前一年,结合深耕整地施足底肥,并进行冬灌,第二年春季抢墒播种。在黄土丘陵沟壑地区直播时,可视地形情况,于上年秋季采用水平台、水平沟、鱼鳞坑或小穴整地。水平台、沟沿等高线开挖,距离2~3米,鱼鳞坑、穴距离1~2米。
  (二)播种苗圃育苗采用条播,行距30~40厘米,由于子叶出土,顶土力差,覆土厚度以3厘米左右为宜,每亩播种量育苗10千克,直播1~1.5千克,播后镇压,使种子和土密接,利于种子吸水出苗。当苗高达25厘米时,即可出圃移栽。直播在春、夏、秋季都可进行,但以春季抢墒播种或雨后抢墒播种最好。秋播时,不得迟于8月中旬,过迟不利幼苗越冬。根据陕北经验,近年来用飞机撒种播种,效果很好。飞播后用羊群踩踏覆土,在表土疏松,缓坡地段用树梢或其他器物拉划覆土,同样能起促进发芽出苗的作用。
  (三)移栽中间锦鸡儿耐旱喜沙,移栽易活,移栽期以3月下旬到4月初,成活率最高。移栽行距为2~3米,株距1米。移栽要选择根系发育粗状的植株,大苗和根系过长的植株要截根截干。挖坑深度为50~60厘米,移栽前灌足水分。移栽后穴面要用干沙或干碎土覆盖保墒。
  (四)田间管理中间锦鸡儿虽然有很强的耐旱能力和顽强的生命力,但幼苗期仍需加强管理,不论是育苗地还是移栽地、直播地,都应实行封育,禁止放牧等人畜危害,保证幼苗生长。育苗地在不十分干旱的情况下也不宜多灌水。
  (五)采种中间锦鸡儿种子,通常于7月中旬成熟,荚果容易自动裂开,使种子脱落地面,故种子要随熟随采,并在早晨带潮进行。种子易遭虫蛀,贮藏前用杀虫药拌种以防虫蛀,在干燥通风的条件贮藏3年,发芽率仍可达63%。
常见牧草虫害
  草原毛虫类、盲蝽类、蛴螬、苜蓿夜蛾、小麦皮蓟马、叶蝉类
草业百科
  牧草科名豆科
  牧草科拉丁名Leguminosae
  牧草科英文名Pea Family,Legume Family,Pulse Family
  牧草属名锦鸡儿属
  牧草属拉丁名Caragana Fabr.
  牧草属英文名Peashrub,Peatree
  天然牧草中间锦鸡儿
  牧草学名Caragana intermedia Kuang et H.C.Fu
  牧草英文名Intermediate Peashrub
  牧草图片
  地理分布中间锦鸡儿(别名柠条)内蒙古、宁夏与其邻近的黄土高原地区均有野生种分布。
  形态特征灌木。高70~150 (200) 厘米,丛径1~1.5米,多分枝,树皮黄灰色、黄绿色或黄白色;枝条细长,幼时被绢状柔毛。托叶宿存,硬如针刺,长4~7毫米;羽状复叶,具小叶6~18,宽2~3毫米,先端钝圆或锐尖,有小刺尖,长20~25毫米;花梗长8~12毫米;常中部以上具关节,萼筒状钟形,长7~12毫米,密被短柔毛;花冠蝶形,黄色,旗瓣宽卵形或菱形,翼瓣与龙骨瓣长圆形;子房披针形,无毛或疏被短柔毛。荚果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顶端短渐尖,长20~25 (30) 毫米,宽4~6 (8) 毫米。细胞染色体:2n=16。
  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多生长于砂砾质土壤,在基部可聚集成风积小沙丘。耐寒、耐酷热,抗干旱,耐贫瘠,不耐涝。轻微沙埋可促进生长、产生不定根,形成新植株。轴根性,根系发达,垂直根2米,深者达4米;侧根也较发达。发芽早,落叶迟。在鄂尔多斯地区,4月下旬开始生长,5月中旬开花,6月开始结果,7月上、中旬种子成熟。种子成熟后即爆裂,采种子要掌握这一规律。11月上旬落叶,从萌芽到落叶大约经200天左右。生长量最大是5~7月,8月生长少,9月以后停止生长。种子繁殖容易,成熟落地后,遇雨一般6~7天发芽出土。地上部在幼小时生长缓慢,后期生长迅速。幼苗在第一二年都属于营养期,此期主要生长根系,地上部分生长极为缓慢。第三年生长迅速,开始大量分枝,形成枝叶茂密的灌丛,条件好可开花结果,但一般均要在第四年以后才开始盛花。一般每隔4~5年平茬一次,可复壮更新,从根颈萌生出多数的枝条,组成稠密的灌丛和较大的冠幅,提高产量。为旱生灌木,主要生长在荒漠草原带、干草原带的西部地区,是这些地区的建群植物种。在鄂尔多斯高原的梁地及固定沙地上分布甚广,常与油蒿组成灌丛草场。与小叶锦鸡儿和柠条锦鸡儿近似,但从生态条件及地理分布,又与后二者有显然的区别。抗旱力强,对水分的要求不严格,水分过多反而生长不良,但在种子萌发和苗期必须有一定的水分条件。根系入土深度与生境、植株年龄有密切关系。一般株丛大的中、老者,根系入土深;生境干旱,地上部分较矮,枝条稀疏,根系入土也较深。
  饲用价值适口性好,抓膘牧草。春季绵羊、山羊均喜食其嫩枝叶及花,其他季节采食渐减。骆驼一年四季喜食,马和牛不喜食。荒旱年份它的饲用意义提高。产草量较高,据在鄂尔多斯地区测定,产干草约412.5~825千克/公顷。营养价值良好,富含蛋白质,品质较好,粗纤维含量较少,在灰分中钙的含量较高。含有较丰富的必需氨基酸,含量高于一般禾谷类饲料,也高于苜蓿干草,尤以赖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和缬氨酸为丰富。为良等饲用灌木。中间锦鸡儿也是重要的保水、防风、固沙植物。茎叶除做饲料,也可用做绿肥、燃料。根系发达,根瘤菌多,对改良土壤亦有重要意义。经多年栽培驯化,已有完整的播种技术及种子采集和贮藏方法。其全草、根、花、种均可入药,属补益药类。种子可榨油,出油率达3%左右,油渣可作牛、羊饲料,也可做肥料。茎秆可用做编织材料,树皮可以作纤维原料。花是良好的蜜源。
草业百科
  牧草名称中间锦鸡儿
  牧草学名 Caragana intermediakuang et H.D.Fn
  牧草图片
  来源与分布中间锦鸡儿是旱生落叶灌木,株高1~1.5米,俗称柠条,在甘肃陇中、陇东黄土高原北部干旱草原和荒漠地区野生分布极为普遍。性耐寒极抗旱防风,保水固土能力极强,是甘肃治理黄土沟壑荒坡的先锋植物,具有饲料、燃料、肥料和纺织等多种用途。
  牧草形态中间锦鸡儿是豆科锦鸡儿属多年生落叶灌木。根系发达,入土深达5米以上,有小根瘤,茎秆直立或斜上,基部直径3~5厘米,株高1~1.5米,皮金黄色有光泽,枝条细长,幼枝灰黄色,有条棱,密被绢状柔毛,长枝上的托叶展开宿存并硬化成针刺状,有毛。羽状复叶,小叶12~16片,倒卵圆或长圆形,两面密生绢毛。花1~2朵,花冠黄色,荚果圆筒形,略扁,革质深褐色或红褐色,长2~3厘米,顶端短凸渐尖。种子肾形,淡绿褐色或黄褐色。
  牧草特性中间锦鸡儿性耐干旱,喜生于黄土高原及其丘陵沟壑地区;毛条生于沙地、半固定沙丘,抗寒、耐瘠薄、耐盐碱,不怕风沙危害。在年降雨量300毫米左右的地区,无灌溉而长势良好,苗期生长缓慢,播种后2~3年生长加快,成株平茬后,次年枝条丛生,高达1米。在陇中4月初萌芽,5月开花,7月种子成熟。
  饲用价值及利用技术中间锦鸡儿具有饲用、柴用、防风固沙、水土保持、绿肥、蜜源、编制器物等多种用途。饲用为牛、羊和骆驼所喜食,马、缧采食较少。用作放牧,春末夏初采食花、叶、嫩枝,仲夏秋季不食,霜后又开始采食,细枝、果实、落叶是良好的饲料。据测定,生活2~5年植株的花、叶、嫩枝饲草产量,每亩鲜重143~421千克,干重为55.7~176.6千克,以后产量逐年下降。中间锦鸡儿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据民勤治沙所测定,在开花期的绝干花、叶、细枝中,含粗蛋白质22.48%,粗脂肪4.98%,粗纤维27.85%,无氮浸出物22.36%,粗灰分7.38%。
  栽培技术(一)土壤与耕作 中间锦鸡儿在丘间低地的沙质壤土和沙漠荒滩都能种植,种植柠条以先育苗,后移栽为上,也可直接播种。育苗宜在沙质轻壤土上进行,育苗前一年,结合深耕整地施足底肥,并进行冬灌,第二年春季抢墒播种。在黄土丘陵沟壑地区直播时,可视地形情况,于上年秋季采用水平台、水平沟、鱼鳞坑或小穴整地。水平台、沟沿等高线开挖,距离2~3米,鱼鳞坑、穴距离1~2米。(二) 播种 苗圃育苗采用条播,行距30~40厘米,由于子叶出土,顶土力差,覆土厚度以3厘米左右为宜,每亩播种量育苗10千克,直播1~1.5千克,播后镇压,使种子和土密接,利于种子吸水出苗。当苗高达25厘米时,即可出圃移栽。直播在春、夏、秋季都可进行,但以春季抢墒播种或雨后抢墒播种最好。秋播时,不得迟于8月中旬,过迟不利幼苗越冬。根据陕北经验,近年来用飞机撒种播种,效果很好。飞播后用羊群踩踏覆土,在表土疏松,缓坡地段用树稍或其他器物拉划覆土,同样能起促进发芽出苗的作用。(三) 移栽 中间锦鸡儿耐旱喜沙,移栽易活,移栽期以3月下旬到4月初,成活率最高。移栽行距为2~3米,株距1米。移栽要选择根系发育粗状的植株,大苗和根系过长的植株要截根截干。挖坑深度为50~60厘米,移栽前灌足水分。移栽后穴面要用干沙或干碎土覆盖保墒。(四) 田间管理 中间锦鸡儿虽然有很强的耐旱能力和顽强的生命力,但幼苗期仍需加强管理,不论是育苗地还是移栽地、直播地,都应实行封育,禁止放牧等人畜危害,保证幼苗生长。育苗地在不十分干旱的情况下也不宜多灌水。(五) 采种 中间锦鸡儿种子,通常于7月中旬成熟,荚果容易自动裂开,使种子脱落地面,故种子要随熟随采,并在早晨带潮进行。种子易遭虫蛀,贮藏前用杀虫药拌种以防虫蛀,在干燥通风的条件贮藏3年,发芽率仍可达63%。
  常见牧草病害-
  常见牧草虫害草原毛虫类、盲蝽类、蛴螬、苜蓿夜蛾、小麦皮蓟马、叶蝉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