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岩
目录
《中岩 In Rock》
诗人: 晁公溯 Chao Gongsu

  我闻慈姥岩,今作岩中游。
  惊嗟未省见,入蜀今白头。
  松道夹萧森,石门闭清比。
  藓字崖壁古,虫书山叶秋。
  突然起平地,划若三神丘。
  其旁宝瓶峰,特立高岑楼。
  错摩碧琅玕,刻削青琳球。
  周观剑东西,孰得与此侔。
  尊者何方来,杖锡乃肯留。
  乞泉为洗心,一饮吾无求。
  尊者默然许,勿忘早归休。
《中岩 In Rock》
诗人: 范成大 Fan Chengda

  赤岩倚竛竮,翠逻森戍削。
  岑蔚岚气重,稀间暑光薄。
  聊寻大士处,往扣洞门錀。
  双撑紫玉关,中矗翠云幄。
  应供华藏海,归坐宝楼阁。
  无法可示人,但见雨花落。
  不知龙湫胜,何似鱼潭乐?
  夜深山四来,人静天一握。
  惊看松桂白,月影到林壑。
  门前六月江,世界尘漠漠。
  宝瓶有甘露,一滴洗烦浊。
  扪天援斗杓,请为诸君酌。
《中岩 In Rock》
诗人: 冯时行 Feng Shihang

  旷绝无人境,超然乃真游。
  如何许世俗,踏破苍苔幽。
  我知大士心,月印千江秋。
  示迹盖偶尔,雨罢云亦收。
  层峦拥肺腑,修干骞龙虬。
  巉岩近恐坠,窈窕翠欲流。
  标指谅非月,索剑宁刻舟。
  倚杖听松风,聊为信宿留。
《中岩 In Rock》
诗人: 李壁 Li Bi

  尘土污人绝可怜,宝坊聊共炷炉烟。
  高怀已属三峰上,旧事重寻千载前。
  暖吹静翻花漠漠,晚云深护竹娟娟。
  只应难见惟神物,留取新诗结旧缘。
山岩之中 Among Rock
  山岩之中。 南朝 齐 谢朓 《杜若赋》:“嗟中巖之纤草,厕金芝於芳丛。” 唐 王绩 《游仙》诗之二:“上月芝兰径,中巖紫翠房。”
山岩名 Rock name
  山岩名。在 四川 眉山 。 宋 范成大 《次韵陆务观慈姥岩酌别二绝》之一:“不辞更宿 中巖 下,投老餘年岂再来?” 宋 范成大 《中岩》诗序:“去 眉州 一程, 诺詎罗 尊者道场。相传昔有 天台 僧,遇病僧与之木钥匙云:‘异时至 眉州 中巖 ,扣石笋,当再相见。’后果然。”今三石屹立如楼,观前两楼纯紫石,中一楼萝蔓被之,傍有 宝瓶峯 甚端正。
No. 7
  中岩其实是一座小山,唐代建,虽然山不高,也无仙,但相当幽静,而且佛的影响很甚。而且由于中岩位于岷江东岸,山借水势,颇有气势,风景也很独特,故有蜀中名山的称谓。
  中岩风景区还有“西川林泉最佳处”的称号,是佛教圣地,也是省级风景名胜区及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是成都--中岩-乐山-峨眉山水陆旅游环线上的重点旅游景区。
  中岩还以宋朝苏东坡曾在此读书、题字而留下佳话(苏东坡的故乡就在距此仅几十公里的眉山市,其岳家就在中岩附近)。
  中岩景区分上、中、下三岩(寺),蜿蜒起伏十余里,高差不中百米。景区内景点密布,依次为临江下寺、唤鱼池、牛头洞、千佛长廊、仙人床、玉泉岩、伏虎石、东坡读书楼、古涧道等。
  中岩景区青峰冥壑、峻避回流、竹树朦胧、曲径通幽,常年气温温和、鸟语花香, 是值得一游的好地方。
  另外,游览了中岩风景区后,可乘船游览岷江上的平羌小三峡,然后直达乐山,不过要先预约才有游船。
  如果走陆路,也可到达乐山,途中还可游览当地人颇为自豪的汉阳古镇(虽然并没有太大的古镇价值)。
  中岩各寺庙及佛像很多建于唐代。但景区中的佛像大多被毁坏,特别是众多佛像都没有头,这也是中岩的一大景像。
近义词
中岩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