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地图 |
|
|
中山舰投诉电话武汉市旅游投诉电话:027—82855773
湖北省旅游投诉电话:027—87124701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
中山舰位于武昌白沙洲湖北造船厂。中山舰是以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名字命名的一代名舰,曾记载着孙中山先生历经磨难、矢志报国的坎坷历程和丰功伟绩。中山舰历经中国近代史的护法运动、孙中山广州蒙难、中山舰事件及武汉保卫战等重大历史事件,并于1938年10月24日在武汉金口长江段与日机激战被炸沉。1997年元月28日中山舰被打捞出水,2月19日运至湖北造船厂修复。中山舰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心目中的一座历史丰碑,是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极好素材。现基地有修复中的中山舰、中山舰纪念广场、纪念碑、忠魂壁、中山舰史料馆、中外海军舰模展览等参观游览项目。
中山舰金口蒙难的水域南岸,以江夏区牛头山为中心,是当时规划设计的中山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教育基地占地187.67公顷,设计游客年流量超过750万人次,总投资1.5亿元。但这只是湖北省有关部门当初的设想,1999年湖北省已将中山舰项目移交给武汉市政府,而建金口中山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计划,已不被看好。原因是把中山舰陈列在金口,除江夏区的外,其他人都觉得距离太远。牛头山距武昌26公里,目前只有一条武金堤作为连通道,是一条简单的柏油路。
2001年,中山舰修复后,专家重新论证后提出重新选择适当的地点陈列展出中山舰。于是,武汉市有四个城区都表示有意“迎娶”中山舰。 |
中山舰与“护国运动” Zhongshan Warship and "protect the country Movement" |
1915年袁世凯窃取民国大总统职务,企图复辟帝制,改元洪宪。孙中山立即发布《讨袁檄文》,保卫辛亥革命成果,号召各地起义讨袁。前海军总司令李鼎新、第一舰队司令林葆怿、练习舰队司令曾兆麟等,率领永丰、海新等主力舰,在上海通电起义,加入到孙中山领导的护国军行列。 |
中山舰与“护法运动” Zhongshan Warship and "law-enforcement campaign" |
1916年,张勋复辟失败后,段祺瑞执掌北京政权,成立了北洋军阀政府,宣布废除临时约法和国会。为了捍卫民主共和和临时约法,孙中山举起了护法旗帜,发动领导了护法战争。1917年,孙中山与章太炎、陈炯明等人乘舰从上海南下广州。同时,提出拥护约法,恢复国会的主张。南下前,孙中山会晤了海军总长程璧光,制定了海军南下行动计划。8月5日,程率永丰等10艘军舰,抵达广州黄埔,参加孙中山领导的护法战争。9月10日,广州护法军政府成立,孙中山就任大元帅,程璧光为海军总长。
1917年12月,琼州矿督龙济光被段祺瑞收买,攻占雷州半岛,威胁广州。孙中山急令永丰等舰赶往琼州海峡,切断龙济光军的海上运输线。20日,永丰等舰在阳江海面截获了龙济光军6艘运兵舰及一个营兵力,缴获了大量军械。23日,又在海上俘获龙济光的平南舰。1918年1月5日,永丰等舰,在程璧光率领下,开抵海口秀英炮台海面,以猛烈的炮火,摧毁了秀英炮台及军事设施,配合陆军,歼灭了龙济光军队。永丰舰冲锋在前,英勇善战,立下赫赫战功,得到孙中山的赞扬。 |
中山舰与“孙中山广州蒙难” Zhongshan Warship and "Kidnapped, Guangzhou Sun Yat-sen" |
1922年6月16日晨3时,广东省长、粤军总司令陈炯明与北洋政府勾结,在广州公然叛变,大搞所谓“联省自治”(实际是封建割据),反对北伐,指挥叛军攻打总统府,并扬言要活捉孙中山。孙中山在部下的掩护下,冒着叛军的炮火,来到天字码头,登上了陈策的座舰宝璧号。在舰上,孙中山通电各军讨伐陈炯明。海军司令温树德邀请孙中山到自己的座舰永翔号上。 次日上午,永丰舰舰长冯肇宪为防孙中山在永翔舰遭不测,遂假借邀请孙中山到永丰舰训话为由,将孙中山接到永丰舰上避难。下午,孙中山指挥永丰、永翔、楚豫、豫章等舰驶进珠江江面,向陈炯明叛军阵地猛烈炮击。各舰官兵们纷纷向永丰舰上孙中山表示讨伐陈炯明的决心,尤其永丰舰的全体官兵向孙中山起誓:坚决同叛军斗争到底,誓死保卫孙大帅。孙中山勉励全体将士要奋勇杀贼。25日,永丰舰全体官兵集体加入国民党并写下了誓约。孙中山召集各舰舰长,要求坚守黄埔水域。但到了7月8、9两日,温树德等人投靠陈炯明,一时战局突变,舰队陷入叛军炮火之下。孙中山果断率10艘军舰离开黄埔,来到新造河面。当晚,孙中山召开紧急军事会议,决定将舰队开往紧靠外国租界的白鹅潭水域。10日晨4时,当舰队来到车歪炮台附近时,叛军突然以猛烈炮火袭击舰队,并集中炮击孙中山的座舰--永丰舰。在激烈的炮战中,永丰舰左舷中弹起火,一门副炮被摧毁,多处中弹。官兵一面扑火,一面奋勇反击,终于冲过了叛军火力封锁线,开至白鹅潭安全水域。经过历时56天的浴血奋战,孙中山终于脱险,并回到上海。1923年1月15日,讨伐陈炯明的粤军开进了广州。陈炯明败走惠州,并通电宣布下野。永丰舰官兵克服重重困难,团结一心,先后转至汕头、泉州、厦门。8月又回到广州。14日上午孙中山与夫人宋庆龄特意登上永丰舰慰问舰上官兵,同时也举行了“纪念蒙难一周年”活动, 并与大家合影留念。
1923年2月,滇、桂军把陈炯明的部分逐出广州,孙中山返回广州重建大元帅府后,委任欧阳琳为“永丰”舰舰长,命令他前往舰上策动起义。数月后,“永丰”舰终于回到广州,直接受孙中山的大本营调遣,成为广州革命政府最大的军舰。
1924年8月10日,广州商团头子陈廉伯为发动叛乱购买的枪械由挪威籍轮船“哈佛”号装运进入珠江被发现,孙中山命令新任省长廖仲恺派“永丰”舰将“哈佛”号押往黄埔停泊,等候查处。此后,“永丰”舰一直受命监视商团的行动,最后在10月15日配合陆上的工团军、农民自卫军及黄埔学生军,坚决地镇压了商团暴乱。
1924年11月13日,孙中山和宋庆龄乘“永丰”舰离开广州。当“永丰”舰路经黄埔时,孙中山曾检阅了军校学生的演习,赞扬了学生们“忍苦耐劳、努力奋斗”的革命精神。14日,“永丰”舰抵达香港。全舰官兵列队敬送孙中山和宋庆龄为“召集国民会议,以谋中国之统一与建设”踏上北上征途。 |
四 、“永丰”舰更名为“中山”舰 Fourth, "WF" ship was renamed "Zhongshan" ship |
1925年3月12日,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与世长辞。4月16日,广州革命政府为了纪念孙中山,由广东省省长胡汉民下令,将“永丰”舰命名为“中山”舰。同时,还将香山县命名为中山县。
1925年6月,滇、桂军阀杨希闵、刘震寰部在广州叛乱。4月,广州革命政府代理大元帅胡汉民迁至“中山”舰办公。11日,“中山”舰护送廖仲恺从市区到黄埔军校。当晚,在廖仲恺等指挥下,广州军民即向滇、桂军阀发动总攻,“中山”舰等海军舰艇发炮掩护陆军攻占敌军阵地,迅速平息了杨、刘叛乱。后来,“中山”舰在第二次东征叛军陈炯明残部和南征陈的部将邓本殷的战役中,都立下战功。 |
|
1926年2月,广州革命政府任命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共产党员李之龙(当时任海军局政治部主任)为代理海军局局长、参谋长兼“中山”舰舰长。李之龙就职后,立即亲自带人登上“中山”舰,逮捕了海军学校副校欧阳格的走卒13人,并抽调了两个班的陆军 士兵驻舰加强防卫,从而使欧阳格一伙劫舰叛逃的阴谋落了空。由于海军局里公务繁忙,3月14日李之龙辞去“中山”舰舰长职务,由“中山”舰原副舰长章臣桐代理舰长。不料,几天后就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中山舰事件”。
1926年3月18日傍晚,当时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黄埔军校校长兼广州卫戊司令的蒋介石指挥军校驻省办事处主任朱一鸿打电话,传达命令给海军局代局长、共产党人李之龙,称:教育长电话,转奉校长命令,速派得力兵舰两艘,开赴黄埔,听候差遣云云。李之龙见是奉校长命令,于是当即照办,命令中山舰、宝璧舰立即开赴黄埔。19日当两舰到黄埔后,军校方面却称:“本无此事”。教育长邓寅达发现是误传命令。当天下午18时,“中山”舰回到广州。这时,正值此时,李之龙又接通知:联共(布)中央使团要登中山舰参观。李之龙请示蒋介石,同时蒋介石的爪牙们纷纷出动,四处散布谣言说: “‘中山’舰无故生火游弋”,“显系共产党阴谋暴动”,甚至还有说李之龙想用“中山”舰绑架蒋介石到苏联去的,一时闹得乌烟瘴气。蒋便以李之龙策划共产党暴动为名,于3月20日派兵解除了中山舰武装,逮捕了李之龙。随即占领海军局,包围省港罢工委员会,解除了工人纠察队武装,封锁了苏联顾问团住处,宣布广州全城戒严。接着,蒋介石又命令何应钦,把驻潮汕国民革命第一军中的共产党员全部扣押,以达到他彻底把持第一军军权的目的,蒋介石又玩弄权术,把事件的发生原因归咎于国民政府主席汪精卫,逼汪出国,还乘机赶走了三名反对他独裁的苏联顾问。当蒋介石的反苏反共行径得到国内外反动派喝彩后,他又转过头来释放了李之龙和其他共产党员(但必须退出第一军等部队),逮捕和“惩办”了肇事的欧阳格等人。这就历史上有名的中山舰事件。翌年,蒋介石便发动了四·一二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彻底撕下革命的伪装。中山舰事件就是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的开端。
“中山舰事件”发生后,“中山”舰就被国民党右派控制了。1927年4月18日,广州反动派把“中山”舰开到黄埔,捕杀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熊雄等二百多位共产党人和革命者。1927年6月,国民党政府决定成立海军部。“中山”舰经江南造船所大修后编入海军部的第一舰队。1934年1月,“中山”舰曾奉命配合其它国民党军队围剿过福建人民革命政府和人民革命军。 |
中山舰与“武汉保卫战” Zhongshan Warship and the "Battle of Wuhan" |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山”舰等49艘军舰被国民党政府调入长江内,以“拱卫京畿(南京)”。这些舰只大部分被日寇飞机和舰炮击沉,或自沉于江阴、马当等所谓“阴塞线”上。1938年秋,京、沪沦陷后,武汉成了日军进攻的主要目标之一,中山舰奉命参加武汉保卫战,担负从嘉鱼、新堤至武昌县金口镇江面的警戒及运输任务。当时,中山舰主、副炮已拆下装在岸边几个要塞上,1938年10月24日下午15时许,当“中山”舰巡航在湖北金口江面时,突遇六架敌机轮番攻击。舰长萨师俊等20余人在作战中牺牲,另有20多人负伤。“中山”舰舰尾等处要害部位中弹,经抢修无效,沉没在波涛之中。
“中山”舰悲壮地为国捐躯了,但它25年的非凡舰史,却永远令人难以忘怀。 |
如今的“中山”舰 Today's "Zhongshan" ship |
中山舰今貌
1997年1月28日,中山舰被打捞出水。2月19日运至湖北造船厂修复,恢复了1925年前后的整体面貌。1999年12月,位于武昌白沙洲湖北造船厂的中山舰博物馆成立。2008年5月15日,中山舰在南华船舶公司再次下水,借助浮船坞和拖船前往金口临时码头。16日,中山舰在金口登陆。经过765米的陆路迁移,26日中山舰正式落户武汉市金口镇中山舰风景区为其量身打造的中山舰博物馆。
2009年4月11日下午,位于武汉江夏金口的中山舰博物馆首次对外开放。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