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国居主导地位的金融中心机构,是国家干预和调控国民经济的重要工具,负责制定并执行国家货币信用政策,独占货币发行权,实行金融监管等。我国的中央银行为中国人民银行。简称央行。 |
|
也称国家银行”。一国银行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负责制定和执行国家的货币信用政策,实行金融管理和监督,控制货币流通与信用活动的金融中心机构。中国的中央银行是中国人民银行。 |
|
中央银行(central bank) |
中央银行概述 Overview of the Central Bank |
一个由政府组建的机构,负责控制国家货币供给、信贷条件,监管金融体系,特别是商业银行和其他储蓄机构。
中央银行是一国最高的货币金融管理机构,在各国金融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中央银行的职能是宏观调控、保障金融安全与稳定、金融服务。
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对调节货币供应量、稳定币值有重要作用。 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它集中保管银行的准备金,并对它们发放贷款,充当“最后贷款者”。
中央银行是“国家的银行”,它是国家货币政策的制订者和执行者,也是政府干预经济的工具;同时为国家提供金融服务,代理国库,代理发行政府债券,为政府筹集资金;代表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和各种国际金融活动。
中央银行所从事的业务与其他金融机构所从事的业务的根本区别在于,中央银行所从事的业务不是为了营利,而是为实现国家宏观经济目标服务,这是由中央银行所处的地位和性质决定的。
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有:货币发行、集中存款准备金、贷款、再贴现、证券、黄金占款和外汇占款、为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办理资金的划拨清算和资金转移的业务等。 |
中央银行产生的经济背景 Central banks generate economic background |
中央银行产生于17世纪后半期,形成于19世纪初叶,它产生的经济背景如下:
(1)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18世纪初,西方国家开始了工业革命,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商品经济的迅速扩大,促使货币经营业越来越普遍,而且日益有利可图,由此产生了对货币财富进行控制的欲望。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频繁出现 资本主义经济自身的固有矛盾必然导致连续不断的经济危机。面对当时状况,资产阶级政府开始从货币制度上寻找原因,企图通过发行银行券来控制、避免和挽救频繁的经济危机。
(3)银行信用的普遍化和集中化 资本主义产业革命促使生产力空前提高,生产力的提高又促使资本主义银行信用业蓬勃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银行经营机构不断增加;二是银行业逐步走向联合、集中和垄断。 |
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要求 Objective requirements arising from the Central Bank |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危机的频繁发生,银行信用的普遍化和集中化,既为中央银行的产生奠定了经济基础,又为中央银行的产生提供了客观要求。
(1)政府对货币财富和银行的控制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客观上要求建立相应的货币制度和信用制度。资产阶级政府为了开辟更广泛的市场,也需要有巨大的货币财富作后盾。
(2)统一货币发行
在银行业发展初期,几乎每家银行都有发行银行券的权力,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的扩大和银行机构增多,银行券分散发行的弊病就越来越明显,客观上要求有一个资力雄厚并在全国范围内享有权威的银行来统一发行银行券。
(3)集中信用的需要
商业银行经常会发生营运资金不足、头寸调度不灵等问题,这就从客观上要求中央银行的产生,它既能集中众多银行的存款准备,又能不失时宜地为其他商业银行提供必要的周转资金,为银行充当最后的贷款人。
(4)建立票据清算中心
随着银行业的不断发展,银行每天收授票据的数量增多,各家银行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复杂化,由各家银行自行轧差进行当日清算已发生困难。这种状况观上要求产生中央银行,作为全国统一的、有权威的、公正的清算中心。
(5)统一金融管理
银行业和金融市场的发展,需要政府出面进行必要的管理,这要求产生隶属政府的中央银行这一专门机构来实施政府对银行业和金融市场的管理。 |
中央银行的性质、职能和结构 Central Bank of the nature, functions and structure |
(1)中央银行的性质可以科学地表述为:中央银行是国家赋予其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监督的特殊的金融机构。
中央银行的性质集中体现在它是一个“特殊的金融机构”上面,具体来说,包括其地位的特殊性、业务的特殊性和管理的特殊性。
(2)中央银行的性质具体体现在其职能上,中央银行有发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银行的银行、调控宏观经济的银行四大职能。
(3)中央银行的结构即中央银行制度的结构,它主要包括中央银行的资本结构、资产负债结构和权力结构等方面的内容。 |
中央银行在金融监管中的地位 Central bank's role in financial supervision |
(1)20世纪80年代以前,大多数国家的中央银行是金融业或银行的监管。
(2)现在,中央银行作为金融监管的唯一主体,已无法适应新的金融格局。这是因为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传统作用正受到挑战,金融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于是许多国家通过另设监管机构来监管越来越多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如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
(3)从各国金融监管的实践来看,监管体制可分为四类:分业经营且分业监管,如法国和中国;分业经营而混业监管,如韩国;混业经营而分业监管,如美国和香港地区;混业经营且混业监管,如英国和日本等。 是否由中央银行担当监管重任也有不同情形:有中央银行仍负责全面监管的;有中央银行只负责对银行业监管的;也有在中央银行外另设新机构,专司所有金融监管的。 |
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程序和内容 Central bank financial regulatory procedures and content |
完整的金融监管是一个连续、循环的过程,它由市场准入监管、日常运营监管、风险评价、风险处置以及市场退出等相关要素和环节组成。
(1)机构功能定位 所谓功能定位,是指各类金融机构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所扮演的主要角色,以及运作、发展的空间,具体体现在该机构的服务对象、业务范围和服务方式。
(2)市场准入广义上的金融机构市场准入包括三个方面机构准入、业务准入和高级管理人员准入。机构准入,是指依据法定标准,批准金融机构法人或其分支机构的设立。业务准入,是指按照审慎性标准,批准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和开办新的业务品种。高级管理人员的准入,是指对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的核准和认可。
(3)业务运营监管对金融机构的业务运营监管,主要是通过监管当局(如中央银行)的非现场监管和现场检查,以及借助会计(审计)师事务所进行的外部审计,及时发现、识别、评价和纠正金融机构的业务运营风险。这是监管当局日常监管的主要内容,包括非现场监管和现场检查。
(4)风险评价 风险的综合评价是金融监管人员在综合分析非现场监管和现场检查结果及来自中介机构提供信息的基础上,对被监管机构所存在风险的性质、特征、严重程度及发展趋势做出的及时、客观、全面的判断和评价。
(5)风险处置 金融监管当局要针对金融机构所存在的不同风险及风险的严重程度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处置,处置方式包括纠正、救助和市场退出。 |
中央银行在支付体系中的作用 The role of central banks in the payment system |
(1)作为支付体系的使用者。中央银行需要自行交易以转移资金,主要包括通过支付体系清算公开市场操作,以实施货币政策;进行政府债券的支付结算(包括发行和兑付)。
(2)作为支付体系的成员。中央银行可以代表自己的客户(如政府部门和其他国家的中央银行)进行收付。
(3)作为支付服务的提供者。这些服务包括为商业银行在支付体系的运作提供结算账户;单独或与其他商业银行、金融机构一起,为支付体系提供系统硬件、软件、操作程序或通信网络。
(4)作为公共利益的保护人。这个作用包含的内容更为广泛支付体系管理者;支付体系的成员的监督者;为支付体系提供管理和计划;仲裁争议和处理赔偿,提供技术标准。另外,还可以作为结算的担保人 。 |
中央银行的支付清算服务 Central bank payment and _set_tlement services |
(1)提供账户服务 在各国中央银行支付清算的实践活动中,中央银行一般作为银行间清算中介人,为银行提供清算账户,通过清算账户的设置和使用来实现银行间转账。
(2)运行与管理支付系统除了提供账户服务以外,中央银行参与和组织行间清算的另一个重要手段即是运行与管理重要的行间支付清算系统。一个稳定的、有效的、公众信任的支付系统,是社会所不可或缺的。中央银行运行的支付系统通常包括账户体系、通讯网络和信息处理系统。
(3)为私营清算系统提供差额清算服务很多国家存在着多种形式的私营清算组织,而一些私营清算系统尚在实施差额清算,为了实现清算参加者间的债权债务抵消,很多清算机构乐于利用中央银行提供的差额清算服务,后者通过账户进行差额头寸的转移划拨,即可完成最终清算。
(4)提供透支便利中央银行不仅运行管理整个支付系统,还以提供信贷的方式保障支付系统的平稳运行。大额支付系统是中央银行提供信贷的重点,尤其是当大额支付系统所处理的支付指令为不可撤销的终局性支付指令时,中央银行的透支便利更为重要。 |
二战后中央银行的变化 Changes in the central bank after World War II |
(1)由一般货币发行向国家垄断发行转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对中央银行的认识有所深化,从而强化了对它的控制。这大大加快了中央银行的国有化进程,由此实现了中央银行由一般的发行银行向国家垄断发行即真正的发行银行转化。
(2)由代理政府国库款项收支向政府的银行转化。随着中央银行国有化进程的加快,中央银行对国家负责,许多国家的银行法规明确规定了中央银行作为政府代理的身份,从而实现了中央银行向政府银行的转化。
(3)由集中保管准备金向银行的银行转化。进入20世纪中叶,中央银行不与普通商业银行争利益,行使管理一般银行的职能并成为金融体系的中心机构,这标志着它向银行的银行转化。
(4)由货币政策的一般运用向综合配套运用转化。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离不开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总目标,在具体运用中大大加强并注重其综合功能的发挥,即由过去的一般性运用向综合配套运用转化。
(5)各国中央银行的金融合作加强。随着各国商品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发展,为保证各国国际收支平衡和经济稳定,各国中央银行为了共同抵御风险,加强金融监管,彼此之间的合作越来越紧密 。 |
我国中央银行的演变过程 The evolution of China's central bank |
(1)清政府时期的中央银行
①户部银行。户部银行是清末官商合办的银行,1905年8月在北京开业,它是模仿西方国家中央银行而建立的我国最早的中央银行。
②大清银行。1908年,户部银行改为大清银行。
(2)辛亥革命时期和北洋政府时期的中央银行
①中国银行。1911年的辛亥革命,促使大清王朝复灭,大清银行改组为中国银行。
②交通银行。交通银行始建于1908年,成立之初,曾自我标榜为“纯属商业银行性质”。但事实上,它后来成了北洋政府的中央银行。1913年,交通银行取得了与中国银行同等地位的发行权。1914年,交通银行改定章程,已经具备了中央银行的职能。
以上两行,共同作为北洋政府的中央银行。
(3)孙中山创立的中央银行
1924年8月,孙中山领导的广东革命政府在广州创立中央银行。1926年7月,国府移迁武汉,同年12月在汉口设中央银行。原广州的中央银行改组为广东省银行。1928年,汉口中央银行停业。
(4)国民党时期的中央银行
①1928年11月1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中央银行,总行设在当时全国的经济金融中心──上海,在全国各地设有分支机构,法定中央银行为国家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责。
②1949年12月,中央银行随国民党政府撤往台湾。
(5)革命根据地的中央银行
①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在建立根据地以后,就成立了人民的银行,发行货币。如1927年冬,闽西上杭县蚊洋区农民协会创办了农民银行等。
②1932年2月1日,苏维埃国家银行正式成立,苏维埃国家银行还在各地设分支机构,以带动根据地银行走向集中和统一。
③1934年10月,苏维埃国家银行跟随红军长征转移,1935年11月,它改组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西北分行。同年10月,国家银行西北分行改组为陕甘宁边区银行,总行设在延安。
④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解放区迅速扩大并逐渐连成一片,整个金融事业趋于统一和稳定。1948年11月,成立中国人民银行。
(6)新中国的中央银行
①1948~1978年的中国人民银行。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石家庄正式宣告成立。1949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随军迁入北京,以后按行政区设立分行、中心支行和支行(办事处),支行以下设营业所,基本上形成了全国统一的金融体系。
这一时期的中国人民银行,一方面全部集中了全国农业、工业、商业短期信贷业务和城乡人民储蓄业务;同时,既发行全国唯一合法的人民币,又代理国家财政金库,并管理金融行政,这就是所谓的“大一统”的中央银行体制。
②1979~1983年的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各专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相继恢复和建立,对过去"大一统"的银行体制有所改良。但从根本上说,在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宏观调控能力和政企不分等方面并无实质性进展。同时,随着各专业银行的相继恢复和建立,“群龙无首”的问题也亟待解决。
③1984~1998年的中国人民银行。1983年9月,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不再兼办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专门负责领导和管理全国的金融事业。
1984年1月1日,中国工商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分离出来,正式成立,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
④1998年以后的中国人民银行。1998年10月始,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改组,撤销中国人民银行省级分行,在全国设立9个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一级分行,重点加强对辖区内金融业的监督管理。一个以中央银行为领导,以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分工协作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体系已经形成。 |
世界主要的中央银行 The world's major central banks |
亚洲
中国人民银行(中华人民共和国)
香港金融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行使中央银行的部分职能,除了10元纸钞的发行由它负责外,发钞权由汇丰银行、渣打银行及中国银行负责)
蒙古银行(蒙古)
韩国银行(大韩民国)
日本银行(boj)
欧洲
欧洲中央银行(ecb)
英格兰银行(boe)
瑞士中央银行(snb)
美洲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 (frb)
加拿大中央银行 (boc) |
中央银行的性质、职能和结构 Central Bank of the nature, functions and structure |
(1)中央银行的性质可以科学地表述为:中央银行是国家赋予其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监督的特殊的金融机构。
中央银行的性质集中体现在它是一个“特殊的金融机构”上面,具体来说,包括其地位的特殊性、业务的特殊性和管理的特殊性。
(2)中央银行的性质具体体现在其职能上,中央银行有发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银行的银行、调控宏观经济的银行四大职能。
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它垄断货币的发行权,是全国唯一的现钞发行机构。
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这一职能最能体现中央银行的特殊金融机构性质。办理“存、放、汇”,仍是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内容,但业务对象不是一般企业和个人,而是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作为金融管理的机构,这一职能具体表现在集中存款准备、最终贷款人、组织全国的清算三个方面。
中央银行是国家的银行。这一职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代理国库;代理国家债券的发行;向国家给予信贷支持;保管外汇和黄金准备;制订并监督招待有关金融管理法规。此外,中央银行还代表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出席各种国际会议,从事国际金融活动以及代表政府签订国际金融协定;在国内外经济金融活动中,充当政府的顾问,提供经济、金融情报和决策建议。
(3)中央银行的结构即中央银行制度的结构,它主要包括中央银行的资本结构、资产负债结构和权力结构等方面的内容。 |
|
亚洲
中国人民银行(中华人民共和国)
香港金融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行使中央银行的部分职能,除了10元纸钞的发行由它负责外,发钞权由汇丰银行、渣打银行及中国银行负责)
澳门金融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1989年6月12日成立, 行使中央银行的部分职能,发钞权由大西洋银行和中国银行澳门分行负责)
蒙古银行(蒙古)
韩国银行(大韩民国)
日本银行+(BOJ)
中央银行(中国台湾)
欧洲
欧洲中央银行(ECB)
英格兰银行(BOE)
瑞士中央银行(SNB)
美洲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 (FRB)
加拿大中央银行 (BOC) |
百科大全 Wikipedia Encyclopedia |
Zhongyang Yinhang
中央银行
民国时期国民政府的四大官僚资本银行之一。1928年10月,国民政府公布《中央银行条例》,11月 1日正式成立,资本额两千万元,以金融公债款充之。特命财政部长宋子文兼任总裁,陈行任副总裁。总行设于上海,全国各省市设有分支机构。它拥有发行纸币、代理国库、经办公债、管理外汇和黄金等特权,在全国银行界形成了独占的优势。1933年 4月,宋子文辞去总裁之职,由孔祥熙接任。翌年1月成立国库局;4月利用发行公债增资为一亿元。1935年颁布《中央银行法》,并增设副总裁一人,简任张嘉□为副总裁(未就任)。同年 8月增设中央信托局,专办购料、储蓄、保险等业务,11月实行“法币政策”,该行奉准发行法币。到1937年,中央银行在全国各地设有分行达四十七处。抗日战争爆发后,该行先迁南京、武汉,后于1938年8月迁至重庆。1939年10月被委代理国库,又握国库经管权。1942年 7月,该行奉命接收中国、交通、农业三行钞票及准备金,并集中办理法币之发行,所有外汇、黄金均集中于中央银行。战时各地分行达一百一十余处。1945年7月,孔祥熙辞职,由俞鸿钧接任总裁。抗战胜利后,总行迁回上海。1946年 2月,俞鸿钧辞职,由贝祖诒接任总裁。战后各地分支行有九十余处。从1946~1949年三年间,该行无限制地滥发纸币,至1948年 8月发行法币达六百六十三万亿元;至1949年 5月发行金圆券六十七万九千多亿元,对于业务的经营、资金的调拨、外汇的统筹、金融市场的管理与调剂,该行均穷于应付,日趋没落。继贝祖诒任总裁的有张嘉□、俞鸿钧、刘攻芸等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总行及各地分支行均由人民政府接管,清理结束。
(熊尚厚)
|
|
- : national bank that does business with the Government and other banks, and issues currency, Central Bank
|
|
金融 | 银行 | 财政 | 英格兰 | 欧元 | 金融机构 |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 国际组织 | 财经 | 经济 | 国家 | 政府 | 会计百科 | 百科大全 | 存款 | 准备金比例 | 金融家 | 总裁 | 银行家 | 外汇 | 货币 | 储备 | 经济金融 | 纸币收藏 | 美国 | 金融系统 | 美联储 | 政府实体 | 利率 | 同业拆借 | 更多结果... |
|
|
中央银行法 | 中央银行学 | 准中央银行 | 中央银行概论 | 荷兰中央银行 | 台湾中央银行 | 中央银行职能 | 朝鲜中央银行 | 中央银行债券 | 埃及中央银行 | 中央银行大楼 | 欧洲中央银行 | 中央银行票据 | 美洲中央银行 | 准中央银行制 | 德国中央银行 | 中央银行负债 | 中央银行旧址 | 中央银行贷款 | 满洲中央银行 | 中央银行概述 | 中央银行业务 | 中央银行系统 | 加拿大中央银行 | 爱尔兰中央银行 | 中央银行贴现率 | 复合式中央银行 | 伪满洲中央银行 | 跨国中央银行制 | 单一中央银行制 | 准中央银行制度 | 中央银行独立性 | 二元中央银行制 | 一元中央银行制 | 复合中央银行制 | 向中央银行借款 | 满洲国中央银行 | 欧洲中央银行系统 |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 | 东加勒比中央银行 |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 复合中央银行制度 | 中央银行专项票据 | 欧洲中央银行行长 | 中央银行票据概述 | 欧洲中央银行管理委员会 | 中央银行通论学习指导 | 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研究 | 中央银行的属性与功能 | 阿根廷共和国中央银行 | 欧洲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 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机制 | 中央银行各局处室组织规程 | 中央银行理事会会议规则 | 中央银行监事会会议规则 |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 | 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 | 中央银行学学习指导 | 民国时期中央银行钞币图录 |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中央银行 | 单一型中央银行制度 | 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 | CentralBank中央银行 | 中央银行台湾流通券 | 中央银行钱币博物院 | 世界主要的中央银行 | 二战后中央银行的变化 | 中央银行理论与实物 | 中央银行理论与实务 | 向中央银行借款银行专用 | 中央银行票据业务展望 | 中国人民银行五十年:中央银行制度的发展历程 | 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专项中央银行票据兑付考核操作程序 | 中央银行不良再贷款实证研究 | 西方七国集团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会议 | 中央银行农民银行旧纸币图录 | 欧洲中央银行体系及政策研究 | 中央银行管理票据交换业务办法 | 巴布亚新几内亚国家中央银行 | 关于中央银行财务审计实施办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中央银行财产司法强制措施豁免法 | 基层中央银行会计监管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 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的风险控制 | 谈中央银行内审的现状及发展取向 | 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要求 | 中央银行的支付清算服务 | 我国中央银行的演变过程 | 中央银行票据的市场影响 | 各国中央银行比较论孙祖荫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 | 外国中央银行财产司法强制措施豁免法 | 中央银行产生的经济背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