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史 : 中國電視臺 > 中央電視臺
顯示地圖
目錄
·①【中國中央電視臺】 ① [China Central Television]·〖中國中央電視臺簡介〗 Introduction〗 〖China Central Television·〖中國中央電視臺的頻道〗 〖〗 China Central Television Channel
·〖中國中央電視臺的節目〗 China CCTV 〖〗·〖中國中央電視臺在臺灣〗 〖〗 China Central Television in Taiwan·〖硬件設施〗 〗 〖Hardware
·〖央視新大樓〗 CCTV 〖〗 new building·〖著名主持人〗 〗 〖Famous host·〖CCTV直屬企業〗 CCTV 〖〗 subordinate enterprises
·〖是是非非〗 〗 〖Right and wrong·〖批評〗 〗 〖Criticism·〖影響〗 〗 〖Impact
·②【蘇聯中央電視臺】 ② [Soviet Central Television]·③【朝鮮中央電視臺】 ③ [Korean Central Television]·④【越南中央電視臺】 ④ [CCTV] Vietnam
·⑤【電視監控係統】 ⑤ 【TV monitoring system]·百科大全 百科 Daquan·英文解釋
·相關詞·包含詞·更多結果...
①【中國中央電視臺】 ① [China Central Television]
  (China Central Television,簡稱CCTV)
〖中國中央電視臺簡介〗 Introduction〗 〖China Central Television
  中國中央電視臺(簡稱央視;英語簡稱CCTV),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傢電視臺。1958年5月1日試播,9月2日正式播出。初名北京電視臺,1978年5月1日更名為中央電視臺
  中央電視臺是中國重要的新聞輿論機構,是黨、政府和人民的重要喉舌,是中國重要的思想文化陣地,是當今中國最具競爭力的主流媒體之一,具有傳播新聞、社會教育、文化娛樂、信息服務等多種功能,是全國公衆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也是中國瞭解世界、世界瞭解中國的重要窗口,在國際上的影響正日益增強。
  中央電視臺現為國傢副部級事業單位,內設16個副局級中心(室),包括辦公室、總編室、人事辦公室、財經辦公室、機關黨委、新聞節目中心、海外節目中心、社教節目中心、文藝節目中心、廣告經濟信息中心、體育節目中心、青少節目中心、網絡傳播中心、技術管理辦公室、技術製作中心、播出傳送中心;有3個直屬處級單位,包括監察室、審計處、中國電視報社;以及新臺址建設工程辦公室(臨時機構)。
  中央電視臺的直屬單位包括: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1983年10月18日成立,國傢級電視製作專業機構;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中央電視臺新影製作中心),1993年劃歸,拍攝製作紀錄影片,並為臺承擔節目製作;北京科學教育電影製片廠(中央電視臺科影製作中心),1995年劃歸,拍攝科教影片,並承擔臺節目製作,生産動畫片;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1984年成立,為中央電視臺全資公司,業務包括影視製作、節目銷售、網絡傳播、廣告營銷、旅遊開發、市場調查、實業開發等;中央衛星電視傳播中心,1995年成立,負責衛星加擾電視運營;中央數字電視傳媒有限公司,2003年成立,負責中央數字付費電視平臺運營,負責中央電視臺付費電視頻道的市場化運營;中國愛樂樂團,2004年劃歸,為國內一流樂團。
  此外,中央電視臺開辦有“央視國際”網站、《中國電視報》和面嚮全國公開發行的刊物《電視研究》、《現代電視技術》等,擁有國內最大的廣播影視音像資料館(與廣電總局共建)。
  中央電視臺目前已初步形成以電視傳播為主業,電影、互聯網、報刊、音像出版等相互支撐的多媒體宣傳、廣告經營和産業拓展的多元化經營格局。
  改革開放以來,中央電視臺發展迅猛,日新月異。目前共開辦20套電視節目,分別為綜合頻道、財經頻道、綜藝頻道、中文國際頻道、體育頻道、電影頻道、軍事·農業頻道、電視劇頻道、英語國際頻道、科學·教育頻道、戲麯頻道、社會與法頻道、新聞頻道、少兒頻道、音樂頻道、西班牙語國際頻道、法語國際頻道、高清綜合頻道、阿拉伯語國際頻道、俄語國際頻道,內容幾乎涵蓋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城。目前全臺欄目總數近400個,日播出量達270小時,其中自製節目量約占總播出量的 75.3l%,使用中、英、法、西班牙、阿拉伯五種語言和粵語、閩南話等方言嚮國內外播出。全國人口覆蓋率達90%,觀衆超過11億人。中文國際頻道、英語國際頻道通過衛星傳送覆蓋全球,西班牙語國際頻道、法語國際頻道、阿拉伯語國際頻道也已覆蓋歐洲、南美、中東、北非等衆多國傢和地區。2004年, 中央電視臺投資成立的中央數字電視傳媒有限公司又建成兩個高水平的數字電視頻道——海外戲麯頻道和海外娛樂頻道,業已登陸北美地區。
  中央電視臺擁有相當規模的、具世界先進水平的技術設備和設施,其中移動地面衛星係統(DSNG)可隨時隨地對重大新聞事件進行現場直播。節目製作、播出傳輸、衛星轉發、新聞回傳全面實現數字化;多媒體聯網係統部分實現資源共享,初步形成辦公自動化和智能化的管理體係。
  中央電視臺現為國傢副部級事業單位,內設15個中心(室),共擁有職工近萬名。直屬單位包括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北京科學教育電影製片廠等,“央視國際網絡”為中國六大新聞網站之一。《中國電視報》平均期發行量達300多萬份,居全國報刊之首。《電視研究》是全國第一份公開出版的電視專業理論刊物。由中央電視臺獨資經營的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是以電視節目製作發行為主,兼營電視技術服務、調查咨詢、廣告代理等業務,並廣泛涉及實業投資和資本運作的大型集團公司,也是經國傢批準的唯一經營電視節目版權國際交易的公司,建立了覆蓋全球36個國傢並擁有145傢公司的節目營銷網絡,在全國多個城市或地區有不同規模的影視節目基地。2003年年收入達100億元,名列全國新聞媒體之首。
  中央電視臺立足中國,面嚮世界,同全國各級地方電視臺和文化機構建立並保持着良好的合作關係,與世界134個國傢和地區的208個媒介機構建立了業務關係,並通過設在全球的14個駐外記者站及時報道世界各地的重大新聞事件,成為當今中國第一大電視臺和具有一定國際影響的傳播機構。
  “傳承文明,開拓創新”。跨進新世紀,中央電視臺將抓住機遇,深化改革,加快發展,做強做大,努力建設成為國傢主力、亞洲一流、世界前列的電視大臺,與時俱進,繼往開來,開創21世紀更加美好的明天。
  【宣傳狀況】中國中央電視臺
  中國中央電視臺現開辦有19套開路播出的電視節目,並開通一個高清晰度電視試驗播出頻道。20個開路頻道為綜合頻道、經濟頻道、綜藝頻道、中文國際頻道、體育頻道、電影頻道、軍事·農業頻道、電視劇頻道、英語國際頻道、科教頻道、戲麯頻道、社會與法頻道、新聞頻道、少兒頻道、音樂頻道、西班牙語國際頻道、法語國際頻道、高清綜合頻道、阿拉伯語國際頻道、俄語國際頻道,內容幾乎涵蓋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同時開辦了30多個數字電視付費頻道和28個網絡電視頻道。數字電視付費頻工程道包括風雲足球、第一劇場、風雲劇場、世界地理、風雲音樂、懷舊劇場、高爾夫·網球、老故事、CCTV-娛樂、CCTV-戲麯、央視精品、國防軍事和女性時尚等頻道。網絡電視頻道包括新聞、央視關註、紀錄、旅遊、歷史、英語、雜技、電視劇、綜藝、相聲、氣象、科技、美食、小品、音樂、體育、生活、卡通王國、時尚、京劇、少兒、經濟、法製、教育、遊戲、話劇、魔術、人物等。
  近年來,緊緊圍繞黨和國傢的工作大局,按照中宣部、廣電總局的部署,中央電視臺先後組織了一係列重大宣傳報道活動,如1999年國慶50周年、澳門回歸;2000年迎接新千年、悉尼奧運會;2001年紀念建黨80周年、北京申奧成功、APEC上海會議、中國足球出綫、中國入世;2002年黨的十六大、釜山亞運會;2003年伊拉剋戰爭、攀登珠峰、抗擊非典、神舟五號載人航天飛行;2004年鄧小平百年誕辰、雅典奧運會、新中國成立55周年、澳門回歸5周年、2005年科學發展觀、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西藏與新疆自治區大慶、 “神六”飛行、“十運會”、2007年黨的十七大、2008年抗震救災、北京奧運會、神七出艙、改革開放三十周年、2009年國慶60周年等。在這些重大報道活動中,中央電視臺均堅持了正確的輿論導嚮,組織製作播出了主題鮮明、特色突出的電視節目,在廣大電視觀衆中引起強烈反響,充分發揮了國傢電視臺主力軍的作用。
  中央電視臺擁有近40萬小時的節目資源。年播出總量為230248小時,平均每天631小時(包括北美長城平臺節目,付費頻道和高清節目頻道);自製節目比例達73.9%。
  自1999年以來,面對國內電視市場的競爭,面對境外電視媒體不斷的滲透,中央電視臺堅持推進以“頻道專業化、欄目個性化、節目精品化”的宣傳改革,順利完成了專業化的頻道佈局。2005年,中央電視臺繼“專業化”後開始實施“品牌化”戰略,大大推動了節目生産和頻道自身建設,並初顯成效。
  在頻道建設方面,1999年開辦電視劇頻道;2000年開辦英語國際頻道;2001年開辦科教頻道、戲麯頻道;2002年開辦西部頻道;2003年開辦新聞頻道、少兒頻道;2004年開辦音樂頻道、西班牙語法語頻道,並將西部頻道置換為社會與法頻道。同時,整合頻道資源,突出專業頻道特色,調整頻道結構,各套節目不斷完善改版,加強統一的包裝、編排,業已形成以第一套節目綜合頻道為竜頭的綜合頻道、專業頻道門類日趨齊全,專業頻道特色日益彰顯,相互支持、互為補充的覆蓋國內國際的頻道格局。
  在欄目建設方面,在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嚮,堅持品位、格調的基礎上,以更好地服務對象群體為目標,鼓勵創新,註重營造自身風格,提高欄目品質。同時在全臺建立了以收視率、收視份額為基礎的,科學量化的測評體係、節目綜合評價體係,實施嚴格的欄目末位淘汰製、欄目管理公開制度。全臺目前正在播出的欄目總數為390個,其中包括大量為觀衆喜聞樂見、耳熟能詳的,製作精良的名牌欄目,並保持較強的創新能力,引領着全國電視節目製作的潮流。
  在節目創作方面,中央電視臺高度重視節目質量,鼓勵多出精品,先後推出了一大批思想性、藝術性強,深受觀衆喜愛的優秀節目,不僅成為觀衆收視熱點,而且在社會各界産生廣泛影響,“春節聯歡晚會”、多個電視大賽等許多固定製作播出的節目已經成為著名品牌,不同題材、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主旋律的電視劇作品深受觀衆好評。中央電視臺每年均有多個節目榮獲國內、國際重要奬項。
  【技術狀況】
  中央電視臺 中國中央電視臺擁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技術設備和設施,播出設備包括數字錄像機機械手自動播出係統8套、硬盤服務器數字播出係統44套,支持19套開路節目(含一套高清節目)和數十八套付費頻道節目的播出,播出文件能自動上傳至中國音像資料館歸檔;製作設備、設施包括:演播室29個、攝錄設備總數672套(數字標清ENG設備548套、高清攝錄設備15套、模擬攝錄設備109套)、對編設備253套、便攜編輯機60套、編輯合成係統105套、非綫性編輯係統53套、三維動畫創作係統7套、圖像合成創作係統10套、新聞共享網絡係統中精編工作站80臺、粗編工作站286 臺,音棚2個、配音譯配機房26個、轉播車8輛、中繼航拍直升機2架、DSNG(數字衛星新聞採集係統)8套、微波係統54套、海事衛星傳送係統4套等。采錄製作設備已實現全面數字化,節目播出實現自動化,並率先在國內開展了高清晰度電視、交互式電視播出試驗,建設了先進的新聞共享係統。先進的技術保障體係成為確保日常節目製作和重大宣傳任務安全播出的重要支柱。
  中央電視臺的安全播出是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中央電視臺近些年來播出事故率連續下降,1998年播出事故率為31.60秒/百小時,1999年為22.17秒/百小時,2000年為19.08秒/百小時,2001年為5.09秒/百小時,2002年為8.75 秒/百小時,2003年為3.86秒/百小時,2004年為2.52秒/百小時,2005年為1.49秒/百小時,屢次刷新歷史最好成績。
  【隊伍狀況】
  中央電視臺擁有一批高素質的各類電視專業人才,是中央電視臺最寶貴的財富。這支隊伍在歷次重大宣傳報道戰役中表現突出,屢次受到中央領導的肯定和社會各界人士的贊揚,是一支能打硬仗、善打硬仗、值得黨和人民信賴的隊伍。
  目前全臺和直屬單位職工總數近萬人(截止2005年末),臺本部現有正式職工(含臺聘人員)2529人(大學本科以上學歷人員1541人占61%,大學本科人員1276人占50%,擁有碩士學位人員236人占9%,擁有博士學位人員29人占1%);臺本部編外人員總數4905人(研究生以上學歷230人占4.7%、大學本科學歷2163人占44.1%);臺本部離退休人員583人。2002年,中央電視臺進行了全員聘用製改革,全臺正式職工全部改為聘用製。2003年起,中央電視臺對編外人員管理進行改革,在清核人員的基礎上,將編外人員轉為企業聘用,改為公司化管理。
  中央電視臺擁有國內一流的播音員主持人隊伍,深得全國廣大電視觀衆厚愛。播音員、主持人在業務上接受臺播音員主持人指導委員會指導,執行嚴格的出鏡管理制度。2003年起,中央電視臺定期評選出該年度10名優秀播音員、主持人,給予特殊津貼奬勵。此特殊奬勵政策將延伸至優秀的製片人、編導人員。
  中央電視臺歷來重視黨的建設和精神文明工作。目前,全臺及直屬單位共有黨員4317人,18個臺屬中心黨總支、4個二級黨委、199個黨支部。中央電視臺於2002年、2005年連續兩次獲得“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2003-2004年度獲得“中直機關文明單位”,連續12年獲得“首都文明單位標兵”和“廣電總局精神文明標兵單位”榮譽稱號。是全國新聞界“精神文明示範點”、“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工作單位”、“首都緑化美化花園式單位”、“北京市衛生紅旗單位”、“全國新風婚育進萬傢活動先進單位”、“北京市獻血文明單位”、“北京市交通安全先進單位”。
  【經營創收情況】
  中國中央電視臺 中央電視臺的資金大部分源於廣告收入,按照國傢財政部給予的包幹優惠政策,嚴格執行“收支兩條綫”。近年來,中央電視臺努力創新,節目質量不斷提高,收視份額基本保持在全國收視市場的30%左右。同時充分重視收視市場和廣告市場的調研,堅持“以客戶為中心 “,實施”抓大不放小“的方針,廣告營銷服務專業規範,市場反饋良好,企業廣告投放踴躍。中央電視臺廣告收入基本上也保持在全國電視廣告收入總額的三分之一左右。中央電視臺廣告創收的持續、大幅度增長,從另一個側面充分證明了近些年來堅持宣傳改革、欄目和節目創新的成效。
  12年來,中央電視臺每年11月對來年第一套節目黃金段位廣告招標。目前該活動已成為企業界對來年經濟發展預期的展示,因而被經濟分析人士評價為“中國經濟的晴雨表、風嚮標”。2005年11月18日成功進行了2006年中央電視臺黃金段位廣告招標,招標總額達58.69億元,再創歷史新高。
  從1999年以來,中央電視臺的收入年年遞增,每年躍上一個新臺階。 1999年為51.2649億,2000年為57.4241億,2001年為60.9977億,2002年為70.4179億。2003年開始采用國際通行的統計方法,納入企業收入,全年總收入為102.2772億元(事業收入81億元、企業收入21億元)。2004年總收入約為112.05億元(事業收入約87億元、企業收入約25億元)。
  2005年總收入達124億元(事業收入94億元,企業收入30億元)。“十五”期間,中央電視臺纍计上繳國傢稅費30.9億元,廣電總局56.3億元,兩項合計87.2億元,為廣電事業發展和我國經濟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傳播效果】
  央視中央電視臺節目全國人口覆蓋率達到95.9%,觀衆超過11.88億人(2005年統計數據)。在國內收視市場,中央電視臺的收視份額基本保持在全國收視市場的30%左右。據統計,2005年中央電視臺15個開路頻道總體收視分額達34.14%,創五年新高;觀衆人均每日收看中央電視臺節目的時間為52分鐘(人均每日收看電視時間為154分鐘);中央電視臺各頻道的觀衆滿意度也占據着全國衛星頻道滿意度排行的前12位。
  中文國際頻道、英語國際頻道、西班牙語國際頻道、法語國際頻道、阿拉伯語國際頻道、俄語國際頻道通過衛星傳送基本覆蓋全球,並在北美、歐洲、非洲、亞洲、大洋洲和中南美洲的120多個國傢和地區實現了落地入戶,其中CCTV-4覆蓋境外華語觀衆1500多萬戶,CCTV-9在境外入戶達到4350萬戶,CCTV-E、CCTV-F分別在美國、古巴、智利、毛裏求斯等6個國傢實現完整頻道落地,CCTV-العربية剛開播就在阿拉伯國傢兩個各占50%收視率的衛星電視平臺播出,進一步擴大中國電視媒體的國際影響力。2005年2月1日,中央電視臺牽頭聯合八傢地方臺組成的長城(亞洲)平臺正式開播,對臺宣傳取得突破性進展。長城(北美)平臺運作一年來訂戶數量持續增長,突破3萬戶,有效扭轉美國華語市場“臺強我弱”的現狀。與此同時,以央視網絡電視互動直播平臺為基礎,中央電視臺電視節目成功進入臺灣,充分體現對臺宣傳的主動性。這標志着中國電視對外宣傳躍上了一個新臺階,中央電視臺外宣工作在理念和運作方式上發生了重大變化。
  【國內外交流】
  中國中央電視臺同全國各級地方電視臺和文化機構建立並保持着良好的合作關係,與世界134個國傢和地區的208個媒介機構建立了業務關係。在全球共設有14傢記者站,並在臺灣地區建立了記者站點,及時報道世界各地的重大新聞事件。
  【新臺址工程】央視新大樓
  在黨中央的關懷下,廣電總局支持下,中央電視臺新臺址建設工程正穩步推進。中央電視臺新臺址工程是建國以來國傢建設的單體最大的公共文化設施,也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重要配套設施之一,並將成為北京市重要的標志性建築、重要的文化景觀。
  中央電視臺新臺址位於北京市朝陽區東三環中路(原“北汽摩廠址”),緊臨東三環,地處CBD核心區,占地 1970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55萬平方米,最高建築234米,工程建安總投資約50億元人民幣。建設內容主要包括:主樓(CCTV)、電視文化中心(TVCC)、服務樓及媒體公園。項目建成後,中央電視臺將具備200個節目頻道的播出能力。
  該工程於2002年1月經國傢發改委〈原國傢計委〉正式批準立項。經專傢評審、職工投票,選定荷蘭大都會設計事務所(設計師:庫哈斯)的設計方案。2004年9月,項目《可研報告》經國傢發改委正式批準並經第62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核準,2004年10月正式開工建設。在北京市招標辦的組織下,經公開招標,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獲得新臺址建設工程包括主樓在內的A標段的施工總承包權。北京城建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獲得新臺址建設工程B標段(電視文化中心)的施工總承包權。目前,A、B標段施工工作正按計劃全力推進,各項工作進展順利。
  “傳承文明,開拓創新”。中央電視臺將秉承這一宗旨,堅持以改革發展為主綫,深化改革,加快發展,與時俱進,在新的世紀、新的階段,努力建設成為亞洲一流、世界前列的電視大臺。
〖中國中央電視臺的頻道〗 〖〗 China Central Television Channel
  ◆中央電視臺共設有二十套開路節目,通過有綫網絡和衛星網絡覆蓋,部分節目還通過無綫信號傳輸。
  CCTV-1(綜合頻道)(高清、標清同步播出)
  CCTV-2(財經頻道)
  CCTV-3(綜藝頻道)
  CCTV-4(中文國際頻道,包括亞洲版、歐洲版和美洲版)
  CCTV-5(體育頻道,奧運時期改稱奧運頻道)
  CCTV-6(電影頻道,由廣電總局電影衛星頻道製作中心運營、中國電影集團管理,采用中央電視臺的品牌播出)
  CCTV-7(軍事·農業頻道,是中國衛星電視節目平臺:農業節目由中國農業電影電視中心運營,軍事節目由解放軍電視宣傳中心)央視
  CCTV-8(電視劇頻道)
  CCTV-9(英語國際頻道)
  CCTV-10(科學·教育頻道)
  CCTV-11(戲麯頻道)
  CCTV-12(社會與法頻道)
  CCTV-新聞頻道
  CCTV-少兒頻道
  CCTV-音樂頻道
  CCTV-高清綜合頻道
  CCTV-E(西班牙語國際頻道)
  CCTV-F(法語國際頻道)
  CCTV-العربية(阿拉伯語國際頻道)
  CCTV-Русский(俄語國際頻道)
  ◆由中央電視臺中視購物有限公司推出的頻道,通過衛星和有綫電視免費嚮數字電視用戶提供:
  CCTV-中視購物頻道
  ◆由中央電視臺央視風雲傳播有限公司推出的頻道,通過衛星和有綫電視嚮數字電視用戶提供(付費):
  CCTV-風雲足球頻道
  CCTV-風雲音樂頻道
  CCTV-風雲劇場頻道
  CCTV-第一劇場頻道
  CCTV-懷舊劇場頻道
  CCTV-女性時尚頻道
  CCTV-國防軍事頻道
  CCTV-世界地理頻道
  CCTV-電視指南頻道
  CCTV-央視精品頻道
  CCTV-高爾夫·網球頻道
  ◆由中央電視臺央視風雲傳播有限公司推出的在美國長城頻道播出的海外頻道有:
  CCTV-娛樂頻道(海外)
  CCTV-戲麯頻道(海外)
  CCTV-電影頻道(海外)
  ◆由中央電視臺中央新聞記錄電影製片廠推出的頻道,通過衛星和有綫電視嚮數字電視用戶提供(付費):
  CCTV-證券資訊頻道
  CCTV-新科動漫頻道
  CCTV-老故事頻道
  ◆由中央電視臺北京科學教育電影製片廠推出的頻道,通過衛星和有綫電視嚮數字電視用戶提供(付費):
  CCTV-發現之旅頻道
  CCTV-中學生頻道
  ◆由央視國際網絡有限公司與巴士在綫傳媒有限公司共同出資成立,通過覆蓋全國的公交電視傳播節目:
  CCTV移動傳媒頻道
〖中國中央電視臺的節目〗 China CCTV 〖〗
  目前央視的主要節目包括:
  2009-CCTV與您攜手同贏 【新聞類】
  《朝聞天下》早上7:00-8:30與新聞頻道並機直播,8:30-9:00新聞頻道播出。
  《新聞30分》每日午間12:00-12:30分播出,時長30分鐘,每日有兩位主播播報新聞,與新聞頻道並機播出。
  《新聞30分》的現任主播為:胥午梅、郎永淳、納森、章偉秋、顔倩、郭志堅、康輝、肖豔。
  新聞聯播:
  《新聞聯播》的現任主播為李瑞英、張宏民、李修平、王寧、康輝、海霞、李梓萌、郭志堅。《新聞聯播》每日晚七點播出,與新聞頻道並機播出,時長半小時。每日有兩位主播播報新聞。每逢重大節慶(如春節、國慶等),《新聞聯播》主播會改穿紅衣,在過去,主播後面的背景也會換成紅色。而每逢哀悼國傢領導人的逝世或是哀悼重大災難的死難者,主播會改穿黑衣,打黑領帶。如哀悼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的逝世之時、如全民哀悼“5.12”汶川大地震的死難者之時。
  新聞20分:
  《新聞20分》是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於2009年8月17日新開辦的一檔新聞資訊節目,每天下午3:00播出。整體包裝形式與新聞頻道改版後的風格一致,大字幕、藍背景的運用,令畫面看上去簡潔靈動。與其他節目不同的是,《新聞20分》在D2299(新聞聯播演播室)演播室進行播出,並沒有統一為改版後的新演播室。現任主播:康輝、海霞、李梓萌、郭志堅。
  《新聞直播間》:(上午9:00~11:30,下午13:00~18:00)時長60、30或10分鐘,主要報道國內國際的最新新聞。現任主播為:耿薩、納森、劉羽、郎永淳、李梓萌、海霞、慕林杉、郭志堅、康輝等。
  央視國際頻道的新聞類節目有:整點新聞(時長10分鐘)、新聞60分(午間,時長60分鐘)、中國新聞(晚間,時長30分鐘)、早間新聞(時長60分鐘)等。現任主播為:王端端、周瑛鋒、夢桐、徐俐、宋一平、葉迎春、剛強、魯健、王世林、王洲等。
  【科教類】
  走近科學:
  《走近科學》欄目1998年6月1日開播,是中央電視臺第一個大型科普欄目。2001年7月9日央視科教頻道開播,《走近科學》作為主打欄目進入十套在晚間黃金時段播出。近十年來《走近科學》生産了大量優質的電視科技節目,在各類節目評奬中屢次獲奬,多次受到黨和國傢領導人的表揚,已成為中國電視科普的一面旗幟。其主持人為張騰嶽。
  【少兒類】
  大風車:
  《大風車(Big Pinwheel) 》欄目是中央電視臺青少中心的重點欄目,該欄目不僅在播出上渀直保持較高的收視率,而且在社會上也一直具有良好的知名度。該欄目由原有的六個欄目《七巧板》、《天地之間》、《蒲公英劇場》、《同一片藍天》、《聰明屋》、《和爸爸媽媽一起看》整合而成,於1996年6月1日正式開播,數經改版發展至今,已成為我國最具影響力的兒童電視欄目。該欄目在2002年中央電視臺整體欄目總排名中位居第7位,在全臺的欄目評選中也多次獲得優秀欄目一等奬。現在,央視少兒頻道開播,少兒主要節目也越來越多。
  【綜藝類】
  同一首歌:
  CCTV與您一起見證輝煌歷史
  央視最負盛名的金牌娛樂節目,可謂傢喻戶曉,《同一首歌》欄目於2000年1月27日創立以來,堅持品牌定位,持續品牌打造,不斷深化品牌形象。九年來品牌的知名度、美譽度、影響力大幅提高,成為中國第一娛樂傳媒品牌及中國十大文化推動力品牌,具有廣泛的群衆基礎,對人們的社會生活産生了積極、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每周五晚19:30打開電視,收看央視三套《同一首歌》成了老百姓收視習慣,贏得了觀衆的廣泛喜愛和好評,收視率一直在央視節目中處於領先地位,並且屢創新高。今天,面對龐大的市場需求和品牌發展潛力,《同一首歌》正在探索市場化運營、産業化發展的新規律。
  【益智類】
  開心辭典:
  《開心辭典》是中央電視臺傾力奉獻的名牌欄目,是中央電視臺經濟頻道2000年全面改版時為響應黨中央“科教興國”號召,結合本頻道特點,於7月7日推出的新型益智類節目。面嚮大衆的益智節目;提供廣泛的參與空間和機製;搭建刺激的智慧擂臺。一個集齊趣味、益智、知識、緊張、驚險、幽默於一身的有奬問答節目。一個引進國外先進電視形態、由高科技網絡、聲訊手段支撐的遊戲節目,一個現場氣氛空前緊張激烈、引人入勝、扣人心弦的全新大型娛樂節目,一個從參與到收視完全面嚮普通百姓,參賽人數無限多,選手選拔機製更科學、更公平,决賽選手水平更高的平民化節目。首播時間CCTV-3周二20:36,王小丫擔任主考官。
〖中國中央電視臺在臺灣〗 〖〗 China Central Television in Taiwan
  1990年代中期,通過臺灣的有綫電視綫路,可以收看央視的1套、2套、3套、4套。當時臺灣本土的有綫電視頻道數目不多,所以會有接收境外頻道來“補位”的狀況。除了央視的這四個頻道之外,當時臺灣有綫電視用戶可以收看的大陸電視頻道還有貴州電視臺、雲南電視臺、新疆電視臺、北京電視臺。不同縣(市)的臺灣有綫電視用戶不一定能看到同一個來自大陸的電視頻道。
  1990年代後期,通過臺灣的有綫電視綫路,唯一能夠收看的大陸電視頻道衹剩下年代公司合法代理的央視4套。2003年1月1日,年代集團終止代理央視4套。至此,央視4套在臺灣有綫電視結束播出。
  2003年2月27日,臺灣地區“行政院新聞局”宣佈不同意“央視”4套節目訊號在臺灣落地。“新聞局”強調,海峽兩岸媒體流通程度不公平,2002年東森電視、年代電視、三立電視、非凡電視臺等衛星頻道業者赴中國大陸申請節目訊號落地卻皆未獲廣電總局核準,臺灣地區准許中國電影、錄像帶、“央視”4套播出已超過十年。
  2004年,“央視”旗下的長城平臺通過亞太V號直播衛星,嚮臺灣播出,用戶用小耳朵便可接收。節目采用NTSC製式播出,以符合臺灣的電視係統。
〖硬件設施〗 〗 〖Hardware
  設備:
  CCTV目前擁有以下主要設施和設備:
  播出設備:8套數字錄像機機械手自動播出係統,44套硬盤服務器數字播出係統。
  拍攝設備:2架中繼航拍直升機,672臺攝錄設備(其中高清設備15套)。
  拍攝場地:演播室29個,錄音棚2個,配音譯配機房26個。
  編輯設備:253套對編設備,60套便攜式編輯機,105套編輯合成係統,53套非綫性編輯係統,7套三維動畫創作係統,10套圖像合成創作係統;80臺新聞共享網絡係統精編工作站,286臺粗編工作站。
  轉播設備:包括8輛轉播車,海事衛星傳送係統4套。
〖央視新大樓〗 CCTV 〖〗 new building
  原中國中央電視臺的大樓位於北京海澱區軍事博物館附近,這座大樓曾是北京十大建築之一。目前中央電視臺在北京東部CBD新建了一棟新大樓。但由於這棟建築花費龐大(約50億人民幣)、造型過於奇特、有安全及交通隱患而備受爭議。
  在這座建築的徵地拆遷過程中,由於當地居民對規定的補償不滿意,曾在居民樓上挂出大量抗議條幅。亦有傳言稱在拆遷過程中拆遷公司“天鴻寶威”有嚴重的暴力行為。
  雖然頗受爭議,不過7月中旬起,中央電視臺已在各重要新聞時段前,播出帶有央視新大樓效果動畫的奧運宣傳片,稱之為“2008年北京奧運中國大陸地區獨傢轉播機構”。
  此工程B標段將先一步於今年年底前竣工,明年初交付使用,這亦將作為北京奧運轉播中心和今後中央電視臺節目製播中心。A標段將於明年年底竣工,2009年交付使用,此標段主要是電視文化中心,管理中心。
  央視新址配樓火災係違規燃放煙花引起
  相關嫌疑人已被刑拘
  新華網北京2月9~10日電 9日20時27分,北京市朝陽區東三環中央電視臺新址園區在建的附屬文化中心大樓工地發生火災,火勢迅速蔓延。10日凌晨2時許,大火在燃燒近6個小時後被消防隊員撲滅,大樓外已看不到明火。 北京市消防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大樓內仍有200多名消防隊員進行搜索,撲滅零星明火,防止陰燃復燃。新華社記者在現場看到,大樓的十四層以上的火還在燃燒。火勢無法完全控製的主要原因是滅火的水上不去,消防車上的水槍衹能達到60米,大樓還在施工中,樓內目前沒有滅火的水源。
  初步瞭解,火災的過火面積10餘萬平方米,樓內十幾層的中庭已經坍塌,位於樓內南側演播大廳的數字機房被燒毀。
  據瞭解,因為着火的配樓與新建央視主樓相距僅200餘米,現場指揮滅火的有關領導和消防人員正在努力采取措施,以保護主體建築不受損害。
  據北京市政府新聞辦通報,初步查明,火災原因是違規燃放煙花造成,具體原因還在進一步調查中。央視新址大火事件的調查由北京市公安局直接負責,知情人透露,目前已經有包括央視新址建設辦主任等嫌疑人12人被警方拘留,同時警方正在對事件展開進一步的調查和處理。檢察院反瀆職侵權局調查央視新址配樓火災。在央視火災中犧牲消防員追悼會三日內舉行。
  視新址樓頂膠膜疑因天氣炎熱自燃
  09年8月10日下午5時40分許,朝陽區中央電視臺新址主樓樓頂,停機坪旁的玻璃外貼膠膜有燃燒痕跡。消防人員趕到時,燃燒物已經自行熄滅。目前,事故仍在調查中。
  據知情人稱,隨後,紅廟消防中隊四部車輛趕往現場。消防隊員到達現場時,火已經自行熄滅。起火部位位於停機坪旁邊的玻璃上,現場有燃燒的痕跡,燃燒物質為玻璃上的膠狀薄膜,面積約一平米。在確認無安全隱患後,消防人員陸續撤離。
  有人士分析,火災原因可能是天氣炎熱,玻璃外面的膠膜發生自燃。但該說法尚未得到消防部門證實。
〖著名主持人〗 〗 〖Famous host
  已不在央視的:
  邢質斌(已退休)
  羅京(已於2009年6月5日晨7點05分病逝)
  宋世雄(已退休)
  王志(2008年10月22日上午王志抵達雲南省麗江市,將挂職該市副市長一年)
  還在央視的:
  小鹿姐姐(郟捷)、李詠、水均益、白岩鬆、董卿、朱軍、王小丫、李佳明、畢福劍、韓喬生、劉建宏 、張斌、張蕾、張騰嶽、鞠萍、董浩、金龜子(劉純燕)、紅果果(陳蘇)、緑泡泡(耿晨晨)、周洲、高博、崔永元、朱迅、撒貝寧、敬一丹、李修平、李瑞英、張宏民、王寧、郭志堅、李梓萌、歐陽夏丹、孫小梅、周濤、海霞、張泉靈、鬍蝶、張羽、張澤群、劉芳菲、郎永淳、沙桐、趙普、文靜、王小騫、朱軼、季小軍、管彤、馬斌、康輝、月亮姐姐(王淏)、塗經緯、王梁、於嘉、孫正平、魯健、趙忠祥、張紹剛、李佳明、張政、白燕升等
〖CCTV直屬企業〗 CCTV 〖〗 subordinate enterprises
  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China International Teveision Corporation)是央視於1984年投資組建的國有獨資公司,是央視節目版權之全球銷售代理及中國電視節目外銷聯合體(Chinese TV Program Export Association)之海外版權獨傢代理商,也是唯一經政府主管部門批準的從事境外衛星節目代理業務的公司,也是國內音像市場上最大的視頻節目出版發行商。
  中視傳媒:中視傳媒(上海證券交易所代碼:600088),全稱中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舊名為無錫中視影視基地股份有限公司,是由無錫太湖影視城、北京熒屏出租汽車公司、北京中電高科技電視發展公司、北京未來廣告公司、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等五傢法人共同發起的上市公司。
  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成立於1983年10月18日,是央視所屬的專門從事電視劇創作生産的單位。
  央視國際網絡有限公司:央視國際網絡有限公司是央視的全資公司,成立於2006年4月28日,是央視國際網絡(CCTV.com)的運營單位。1996年12月,央視國際網絡的前身《中央電視臺國際互聯網站》成立。2006年4月28日,央視國際網絡全新改版,《央視網絡電視》(ICCTV.cn)並入央視國際網絡,統一域名為CCTV.com。
  中央衛星電視傳播中心:負責衛星信號傳輸。
  中央數字電視傳媒有限公司:負責收費節目。
  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拍攝紀錄片。
  北京科學教育電影製片廠:負責科教片,動畫製作。
  中國電視報:由中央電視臺主辦的唯一面嚮國內外發行的國傢級電視報。主要預告、評介中央電視臺和中國都市電視節目,同時刊登全國31傢省臺衛星節目表,每期嚮國內外公開發行400多萬份,是國內發行量最大的報紙之一。
  中國愛樂樂團:2004年劃歸中央電視臺,為國內一流樂團。
〖是是非非〗 〗 〖Right and wrong
  用生人照片冒充死者
  2007年7月,CCTV-12一期題為《揭秘傳銷》的專題片中,介紹了一位女大學生因參加傳銷而跳火車喪命,並播出了死者生前的三幅照片。儘管做了馬賽剋處理,但還是有衆多網友看出所謂死者“生前照片”竟是網絡紅人Ayawawa的生活照。 Ayawawa得知此事後,連夜在博客上澄清此事,並發表央視專題片的截圖與自己生活照的原圖對比,稱:“大傢多看看照片,為我緬懷一下,如果有追悼會記得通知我哦。”
  與Ayawawa的自嘲態度相比,網友們統一將矛頭指嚮了央視,不少網友反應激烈。事後央視低調回應,稱此事為臨時工工作疏忽所致。央視的公信力有所降低。
  《天下足球》邀請蒂埃裏·亨利玩盜版遊戲
  中央電視臺體育頻道2007年6月4日晚播出的《天下足球》欄目,被指出公開使用走私遊戲機和盜版軟件。
  節目中有一部分是主持人段暄和嘉賓法國前鋒蒂埃裏·亨利玩Xbox 360遊戲Winning Eleven X。該Winning Eleven X是不完全的民間漢化版本,執行此遊戲的XBOX 360主機必須經過特殊改裝。另外XBOX 360和Winning Eleven X皆未在中國大陸正式發行。因此最先揭發這個事件的網友指出“用Xbox 360玩盜版遊戲,需要對主機使用‘暴力’的手段進行破解,這不僅侵犯了微軟公司的知識産權,而且還侵犯了遊戲公司Konami的版權!”
  事後《天下足球》節目組表示對是否使用盜版不知情。
  2006體壇十大風雲人物舞弊事件
  中央電視臺在2007年2月3日被網友發現將2006體壇十大風雲人物選舉的網上投票的票數作出修改,通過增加原本排第二和第三的丁俊暉和許昱華的票數,使原本得票最高的電子競技選手李曉峰(網名sky)的排名跌至第三。事件引起網友,特別是愛好電子競技的網友們的不滿。此事首先在中國最大的電子競技門戶論壇bbs.replays.net上被網友發現並留下目擊證據,之後消息在網絡上迅速傳開引發網友特別是愛好電子競技的網友激烈聲討。他們指作為中國一貫以公正權威自我標榜的最大官方電視臺弄虛作假,且憑藉其政治上的壟斷優勢地位,對其他主要媒體封鎖和壓製使該事件未能在社會上掀起任何實質性的波瀾,衹有部分的地方性報紙有所消息。還說在評選結果揭曉後部分政府高官在出席頒奬會上贊揚其過程是“公正透明有效”的是在幫中央電視臺弄虛作假。目前CCTV仍然未對其行為做出任何解釋。但是這件事被臺球迷和國際國際象棋們指責為愛好電子競技的網友們對中央臺的污衊,真實真實性衆說紛紜不知可否。
  商標被避孕套搶註事件
  在中國,有傢避孕套廠商把“中央一套”註册為商標,引起央視不滿。“中央一套”是“中國中央電視臺第一套”的簡稱。
  《新聞聯播》更換主持人流産
  2006年6月5日,康輝、李梓萌首次出現在《新聞聯播》上,引起關註。(其時間點極特殊,離6月4日衹有一天。)但隨後由於李梓萌在播報一起礦難事故時面露微笑表情,而導致此次換人計劃流産。
  學者明星化
  中央電視臺《百傢講壇》近幾年獲得高收視。然而,幾位來到《百傢講壇》的知名學者,如劉心武、易中天、閻崇年、於丹等,均遭受極大爭議。劉心武在其關於《紅樓夢》係列講座中,由於其論證目前尚無文字支持,而受到批評。易中天的講座被有些人認為毫無新意,更被一些人戲稱為“學術超男”。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學者明星化”起到了廣泛的宣傳作用,當《劉心武揭秘紅樓夢》播出之後,引起了廣泛的關註,掀起了新一輪的“紅學熱”。刺激了文化的發展。
  《夢想中國》係列事件
  央視被指為了保住行業老大的面子與地位不惜通過行政手段,藉廣電總局的文件對某些強勢地方衛星臺進行批評甚至壓製、縮小其發展空間;《夢想中國》即為一事例。其在報名時導致交通堵塞,李詠在主持時言語毒舌,趙姝退出《超級女聲》杭州唱區,以及李宇春曾參加《夢想中國》等傳聞,均傷害央視形象。
  《中國新聞》別斯蘭人質有奬競猜
  俄羅斯別斯蘭人質危機時,CCTV-4《中國新聞》利用遇難人數搞了一次有奬競猜,廣受爭議。事後,央視低調處理。
  《牡丹與玫瑰》事件
  湖南省新聞網站《星辰在綫》報道:2007年1月15日起,CCTV-8在每天22時整播出日劇《牡丹與玫瑰》。該劇於2004年1月在日本東海電視臺首播,在臺灣JET TV播出時的中文名稱為《牡丹與薔薇》;劇情描述姊姊“牡丹”因出生即被綁架,生活在優渥家庭的妹妹“玫瑰”從來不知姊姊的存在,一對親姊妹從互不認識到衍生出姊妹同性戀等親情倫理悲劇。一名觀衆在中國《新浪網》新聞中心評論稱,這對姊妹一下互相恨之入骨,一會兒又愛得死去活來,是“暴力又變態的劇集”,是“小日本的垃圾變態文化”;但也有網友反駁,開放的社會應容忍各種觀點。央視國際部相關負責人表示,《牡丹與玫瑰》在CCTV-8播出時的內容已比在日本播出時刪減了十分之一;至於引發爭議的姊妹同性戀劇情是否作過處理,他表示需要觀衆自己評斷。
  被懷疑侵犯著作權的節目
  有人註意到央視製作或播出的部分節目使用了一些國外娛樂産品的音樂或畫面,同時懷疑央視並沒有嚮着作權所有人支付相應的使用費。這些涉嫌侵權的節目包括:
  《法製在綫》:使用了福剋斯網絡電視網的電視連續劇24小時反恐的主題背景音樂,《盟軍敢死隊》係列等。
  《探索·發現》:一期“門神”知識節目大量使用《軒轅劍係列》。
  央視一套的《為您服務》一期曾經使用任天堂的《超級馬裏奧》遊戲的背景音樂。
  《夢想劇場》廣告:曾使用日本動漫《魔卡少女櫻》
  《陽光大道 :使用了日本動漫《fate /stay night》中的“誓約勝利之劍”
  同時如依波表等廣告也使用了動漫音樂。
〖批評〗 〗 〖Criticism
  壟斷
  中央電視臺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傢電視臺,在中國大陸具有無可取代的優勢。港澳及其它華人地區常有人指責,中央電視臺依靠壟斷地位來進行不正當競爭,但此說法被中國大陸學者批為是完全不瞭解中國的新聞體製的說法。
  每天晚上7點整,各個省市地方電視臺頻道也必須按廣電總局規定,轉播其《新聞聯播》節目,而且大多數電視臺將此節目放至衛星頻道,這導致晚間7點至7點半,中國大陸電視用戶衹能看到除轉播新聞聯播的臺之外的少數的幾個臺。
  由於中央電視臺在中國有着巨大的影響力,所以各地方電視臺的工作人員包括主持人都把以到中央電視臺工作為最終的奮鬥目標,甚至放棄“鐵飯碗”工作而到中央電視臺當臨時工,也有部分優秀者由於工作出色而成為中央電視臺的正式職工;這其中就包括王小丫、朱軍等著名主持人,當然他們也是在經歷了幾年的磨練之後纔“轉正”的。近些年,也有個別中央電視臺的優秀主持人自己選擇退出中央電視臺而入主各個省市地方電視臺,原因是他們在中央電視臺的當主持人後,知名度迅速提高,但是沒有受到臺裏的重用,而且很多地方臺也開始以高薪為誘餌請這些剛剛出名但又沒有正式加盟中央電視臺的主持人去擔綱新的節目主持,如劉儀偉。另外,中央電視臺的主持人由於不允許參加商業演出活動,這使得個別主持人覺得工作自由度很低,無法掙太多的錢,所以選擇去當專業演員,如程前、倪萍、文清;但是,總的趨勢是,地方臺的主持人還是爭相恐後地要到中央電視臺來。
  央視曾為春晚嚮全國觀衆緻歉
  從1月25日開始,2008年春晚進入帶妝彩排。從這時候開始,到大年三十,春晚將有6到7次的彩排,對於春晚劇組來說,這是最為關鍵的時刻。
  對於衆多平面媒體的文化娛樂記者來說,此時也是最為關鍵的時刻。報社不斷地發出報道春晚的指令,記者得想方設法挖出新的信息。
  但在記者和春晚劇組之間,總是存在着一道道防綫,這防綫考驗着記者和劇組雙方的智慧,即便有時時候證明那可能衹是一條中看不中用的馬其諾防綫。
  1983年以來,在25年的春晚中,媒體和劇組的關係可以大概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從諫如流階段
  當央視春晚剛剛開始之時,它和媒體之間曾經有過一段晚會對媒體從諫如流的蜜月時期。1984年的第二屆春節晚會,雖然事先有邀請香港影星陳思思的想法,但並沒有最後確定,而且也未通知她本人,但中國新聞社沒有通過劇組就冒失地將這條新聞發了。這樣一來,陳思思不參加晚會勢必會引起各種猜測,於是劇組立即發出邀請,平息了這場風波。後來的結果證明,陳思思為當年的春晚增色不少。
  1985年,導演黃一鶴將春晚舞臺搬到了工人體育館,徹底失敗的這臺晚會遭到了媒體的強烈批評:《人民日報》、《經濟日報》、《中國青年報》等紛紛發表批評文章。在強大的輿論壓力下,中央電視臺不得不在1985年3月2日的《新聞聯播》中嚮全國觀衆道歉並表示“誠懇接受大傢的批評”。這是中央電視臺前所未有的事件。
  一枝獨大階段
   上個世紀80年代末開始,中國電視進入快速發展的時期,迅速成長為影響力最大的第一傳媒,央視春節晚會迎來它的輝煌時期。媒體與中央電視臺春晚的關係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按理一臺電視文藝晚會應該歡迎其他媒體的宣傳,因此這樣可以吸引更多的人來觀看,但正如社會上有實力的、獲實利的人往往都不高調而是默不作聲享受果實一樣,中央電視臺對其他媒體關於春節晚會的報道開始控製。1989年的春晚,很多報社在節前想瞭解晚會的情況,都被劇組婉言謝絶,除了1月19日《中國電視報》發表了春晚的簡要消息和1月30日劇組的記者招待會之外,整個晚會工作都不張揚,這是因為央視覺得前幾年新聞界對晚會的過熱關註和事前煽風讓電視臺在晚會準備過程中很被動,當時的副臺長洪民生就說希望媒體給春節晚會降溫,“減輕由於期望值過高帶來的壓力”。
  互為倚重階段
  應該說,從上個世紀90年代中後期開始,央視春晚從原來的主導行為開始變為半主導行為,再也難以再現當年的輝煌,從理論上來說它和其他媒體應該再次發生變化,不再有上一階段的強勢。但是,隨着中國經濟的發展,都市報逐漸增多,出於競爭的需要,在歲末其他文化活動相對冷清的時刻,它們對春晚表現出了強烈的興趣,再通過後來網絡的二次傳播擴大了影響,媒體對春晚的關註再次出現高漲的趨勢,呼籲劇組暢通采訪渠道成為近年央視春晚記者會上媒體的保留節目。
  於是,通過各種途徑打探晚會的消息成為很多文化娛樂記者的必修課。從2004年開始,春晚總導演在網上回答記者和網民的提問,2004年是總導演和其他主創各一次,共兩次;2005年總導演郎昆就曾3次網上答疑。2008年春晚籌備伊始,兩位總導演張曉海、陳臨春就召開媒體座談會,聽取媒體對辦好春晚的意見。
〖影響〗 〗 〖Impact
  中央電視臺在中國大陸的影響勿庸置疑。在除的粵語地區外(因當地居民主要收看香港的無綫電視、亞洲電視、鳳凰衛視和澳門的澳亞衛視,以及廣東臺、南方臺等本地電視臺。但近些年有很大的改變。因外來人口不斷的涌進廣東南部進行打工、定居等,中央電視臺在此地區影響力不斷的擴大)中央臺是人們瞭解信息和新聞的主要渠道。央視的新聞聯播、春節聯歡晚會的收視率一直保持很高的水平。在海外,央視四套有一定的影響力,春節晚會也通過其嚮全球同步直播。
  該企業品牌在世界品牌實驗室(World Brand Lab)編製的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強》排行榜中名列第二百九十九。
②【蘇聯中央電視臺】 ② [Soviet Central Television]
②【苏联中央电视台】
  蘇聯中央電視臺是蘇聯國傢電視臺,1951年3月在莫斯科建立,1967年10月1日采用塞康製式播出彩色電視節目,1982年1月1日開辦第二套面嚮全國的節目,另外還辦一套莫斯拉節目和一套教學節目。1990年該臺每天播出12套節目(其中包括嚮5個廣播時區重播的第一套和第二套節目),共148小時。第一套節目是全蘇新聞、政治、經濟、文藝的綜合節目,每天播出13.5小時。第一套節目有觀衆2.6億,覆蓋全國人口的97%;第二套節目是全蘇新聞和文藝節目,每天播出13.5小時,有觀衆1.9億,覆蓋人口的88%;第三套節目面嚮莫斯科市、莫斯科州及其附近居民,每天播出4小時30分;第四套節目是電視教學節目,每天播出3小時30分。電視教學節目分兩類,一類配合課堂教學,一類是專題節目。
  1931年4月29日,蘇聯首次試驗電視。1938年,莫斯科電視中心和列寧格勒電視中心開始試播電視,1939年定期播出。1945年5月7日的“無綫電節”,戰後第一次播放電視。12月15日,莫斯科電視中心恢復工作。原蘇聯解體前全國共有120個電視中心,其中93%可播送彩色電視節目。每晝夜播出3,700小時,使用四五種民族語言,電視經費13億盧布。原蘇聯有900多座電視發射臺,約4,000座電視轉播站和近4,000座衛星地面站。蘇聯解體後,一度改名“奧斯坦基諾電視臺”,成為奧斯坦基諾電視和廣播公司的下屬機構。1995年4月,該公司改組,廣播電臺仍為國營;而奧斯坦基諾電視臺的第一套全國性節目則按私有化方向,吸收民間資本,改為半官半民的“俄羅斯公共電視臺”,第二套節目的頻道和設備改由俄羅斯國傢電視和廣播公司俄羅斯電視臺使用,對俄羅斯廣播。
③【朝鮮中央電視臺】 ③ [Korean Central Television]
  朝鮮中央電視臺(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政府主辦的官方電視臺,建立於1963年3月3日,位於平壤。作為一個社會主義國傢,朝鮮中央電視臺相當於朝鮮的唯一的電視新聞資源,反映朝鮮政府的觀點和立場。它的收視率十分有限,因為衹有40%的朝鮮居民擁有電視機(其中大部分住在類似於平壤這樣的大城市)。
  朝鮮中央電視臺從周一到周六每天17:00-22:30播送5小時30分鐘的節目,周日從9:00-22:30播送13小時30分鐘的節目。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內播出領域涉及本地新聞和教育節目的國有電視臺還有:
  開城電視臺,開播於1971年4月,後來於1997年改名為朝鮮教育文化電視臺。
  萬壽電視臺,開播於1973年,播出文化和藝術節目(外國影片、國際體育、國際時事資訊和科技發展趨勢)。
  朝鮮教育文化電視臺在周六從15:00-22:00播送7小時節目,周日從12:00-22:00播送10小時節目。
  萬壽電視臺周六從19:00-22:00播送3小時節目,周日從10:00-13:00和16:00-22:00播送9小時節目。
  全國性節日的播出節目時間表和周日相同。
  這些電視臺播出的主要是宣傳類型的節目,主要是朝鮮勞動黨、朝鮮人民軍、金正日和金日成的歷史和成就,主題涵蓋範圍從新增的建設項目到歷史經驗教訓的成果,還有金日成、金正日和主體思想。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電視臺使用PAL製式進行廣播,並用通信衛星進行直播。
④【越南中央電視臺】 ④ [CCTV] Vietnam
  越南中央電視臺成立於1971年,可同時播送四套節目,每天播出約21小時。
⑤【電視監控係統】 ⑤ 【TV monitoring system]
  電視監控係統的英文縮寫是:CCTV(closed-circuit television),一般指監視器。
  閉路電視(CCTV)是指播送的訊號是一種在特定的區域,衹有在固定的回路設備裏播放,例如以前的錄影機,或是一般大樓的監視器。這類的播放模式就被稱作閉路電視。 以前的人都會稱錄影機播放節目這類叫做閉路電視。不過等到錄影機比較普遍後,就很少人說錄影機叫做閉路電視。反倒是大樓的監視係統,目前也還會被稱作閉路監視係統。它與廣播電視是不同的,儘管也是點對點的無綫連接,但CCTV的信號不是公開傳輸的。
  CCTV通常用於需要監測的領域,例如銀行,賭場,機場,軍事基地和便利店等。在商業領域,CCTV係統可以從一個中央控製室註意到其它不同區域的情況。例如有些地方不適宜人親自去監控,則可以安裝CCTV係統連續的錄影或者按照指示衹是對某一些特定事件進行監控。目前CCTV業發展到一種新的形式,就是用DVRs把影像大量、清晰地錄影下來,保留多年,並對保存的影像進行分析或其他操作。
  From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Closed-circuit television(CCTV) is the use of video cameras to transmit a signal to a specific place, on a limited set of monitors.
  It differs from broadcast television in that the signal is not openly transmitted, though it may employ point to point wireless links. CCTV is often used for surveillance in areas that may need monitoring such as banks, casinos, airports, military installations and convenience stores.
  6. CCTV 在國外常常表示閉路電視或是監視器等意思
百科大全 百科 Daquan
中央电视台 百科大全
  Zhongyang Dianshitai
  中央電視臺
  China Central Television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傢電視臺。簡稱 CCTV 。創建於1958年5月1日,初名北京電視臺。1978年5月1日改名為中央電視臺。該臺對內通過微波幹綫、衛星嚮全國傳送節目;對外擔負國際間電視業務洽談和電視臺節目交流等任務。
  發展概況 建臺初期,每周播出 4次黑白電視節目,每次2~3小時。有電視接收機50架。1960年,建成電視中心,1968年建成新的發射臺。1973年5月1日開始試播彩色電視節目。70年代後期,采錄、製作、播放、傳送等係統更新了技術裝備。進入80年代已擁有20多個裝備先進的節目製作間。它的傳輸中心通過微波綫路和通信衛星,可以把節目信號送到國內的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世界許多地方,並接收國內外送來的節目信號。1988年,全國有電視接收機 1.4億架,其中彩色電視機約占20%。中央電視臺節目最高收視人數可達6億以上,成為世界上收視人口最多的國傢。1986年建成中央彩色電視中心,建築面積 85000平方米,包括24層主樓、圓形節目製作樓和其他附屬設施。為彩色電視節目提供了設備配套的新聞中心和大、中、小20個節目製作演播室以及5套節目播出係統。1988年3月15日開始在這裏播出節目。(見彩圖1958年9月2日,中央電視臺(當時稱北京電視臺)首次播映、1958年中央電視臺記者在北京木材廠拍攝第 1條電視新聞、中國第1臺電視發射機(1958))
  50年代中央電視臺在現場轉播球賽
  節目安排 中央電視臺辦有 3套彩色電視節目。第1 套節目是面嚮全國以新聞為主的綜合節目,包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課程。第2套節目主要傳送經濟、文藝、體育、社會教育方面的專題節目,初期衹在北京地區播出,從1987年起通過衛星嚮全國傳送。第 3套節目專嚮北京地區播出。播出的節目中,自辦自編節目占1/3,另1/3的節目由各省、 市電視臺提供,其餘 1/3選自電影廠、社會團體或嚮外國電視機構購買和交換得來。播出的節目中,新聞性節目占13%,文藝性節目(包括電視劇、 電影)占40%,教育性節目(包括廣播電視大學課程)占44%,服務性節目占3%。共有60多個欄目。每天播出新聞9次,晚 7時全國各地方電視臺都轉播的“ 新聞聯播 ”節目的國內新聞,主要由本臺記者攝製和省、市電視臺提供;軍事新聞除本臺記者采攝外,在軍隊係統中有一個較完備的通訊網;國際新聞主要來自新華通訊社口播稿和通過衛星收錄的同外國電視通訊機構 、亞洲-太平洋廣播聯盟交換來的新聞。 中央電視臺陸續開闢了 “今日世界”“祖國各地”“世界各地”“文化生活”“為您服務”“兄弟民族”“衛生與健康”“人民子弟兵”“動物世界”“ 經濟半小時 ”“我們這一代”“少兒節目”“文藝天地”“ 旋轉舞臺 ”“觀察與思考”“百花園”“體育之窗” “ 世界體育 ” “戲麯欣賞”“電視劇”“譯製片”等專欄和包括理工、農村科技、英語、日語、法語、音樂、書法、美術、攝影、烹調等各種專門知識的講座。公益性節目“廣而告之”很受觀衆喜愛。
  國際交流 中央電視臺已同80個國傢的 120個電視機構建立了業務聯繫,並同其中36個國傢正式簽訂了電視合作協定。通過交換、買賣、合拍、提供服務等多種形式和衛星傳送等渠道,不斷擴大電視節目的對外交流。中央電視臺播出的外國電視節目約占8%,內容包括地理風光、文化藝術、體育、經濟、科技、動畫、兒童生活、電影、電視劇等,為中國觀衆提供一個瞭解世界的窗口。同時,中央電視臺也製作一定數量的節目,翻譯成英語、法語、西班牙語、中國普通話和廣東話 5種版本,寄送許多國傢和地區,以加強世界人民對中國的瞭解。促進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之間的友誼。
  機構與人員 中央電視臺共有 2300 多名工作人員(1986)。其中編輯、記者、導演900多人,工程技術人員600 多人。臺長領導下設編輯委員會、技術委員會、電視劇製作中心、總編輯室、新聞部 、文藝部 、專題部、少兒部、經濟部、體育部、對外部、影視部、社會教育部、軍事部、製作部、轉播傳送部 、技術處 、研究室、中國電視服務公司以及《中國電視報》編輯部、《電視連環畫報》編輯部、《中外電視》編輯部等。
  (洪民生)
英文解釋
  1. n.:  cctv
相關詞
人物感動評選活動成語節目電視CCTV主持人
記者今日說法播音員新聞聯播動漫少兒少兒頻道名人
國際藝苑明星更多結果...
包含詞
中央電視臺臺長蘇聯中央電視臺
福島中央電視臺朝鮮中央電視臺
中央電視臺晚會中國中央電視臺
中央電視臺315晚會中央電視臺廣告部
中央電視臺主持人中央電視臺軍事部
中央電視臺英語新聞頻道中央電視臺軍事農業頻道
中國中央電視臺電影頻道中央電視臺俄語國際頻道
中央電視臺電視文化中心中國中央電視臺英語頻道
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中央電視臺綜藝頻道
中央電視臺無錫影視基地中央電視臺南海影視城
中央電視臺高清影視頻道中央電視臺高清綜合頻道
中央電視臺威海影視城中央電視臺總部大樓
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中央電視臺體育中心
中央電視臺電視舞蹈大賽中央電視臺奧運頻道
中央電視臺節目主持人中央電視臺少兒頻道
中央電視臺電影頻道中央電視臺英語頻道
中央電視臺的外景基地中國中央電視臺戲麯頻道
中央電視臺經濟頻道中央電視臺體育頻道
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中央電視臺文藝頻道
中央電視臺國際頻道中央電視臺電視劇頻道
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中央電視臺戲麯頻道
中央電視臺涿州拍攝基地中央電視臺社會與法頻道
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中央電視臺西法頻道
中央電視臺高爾夫網球頻道中央電視臺風雲足球頻道
中央電視臺國傢地理頻道中央電視臺高清電視頻道
中央電視臺第一劇場頻道中央電視臺中視購物
難忘今宵——中央電視臺歷屆春節聯歡晚會大寫真榜樣--2008年度中央電視臺迎奧運“希望之星”英語風采大賽參賽指導(初中組)
榜樣--2008年度中央電視臺迎奧運“希望之星”英語風采大賽參賽指導(小學組)中國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
2010年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中央電視臺阿拉伯語國際頻道
中國中央電視臺英文國際頻道中央電視臺威海影視文化城
難忘今宵中央電視臺歷屆春節聯歡晚會大寫真榜樣-年度中央電視臺迎奧運希望之星英語風采大賽參賽指導(小學組)
榜樣-年度中央電視臺迎奧運希望之星英語風采大賽參賽指導(初中組)中央電視臺新聞人物專訪節目:面對面叢書
無錫中央電視臺影視基地中央電視臺2006年中秋節聯歡晚會
中國電視事業暨中央電視臺創立五十周年首日封秦始皇上下同名電視劇將在中央電視臺黃金時間播出
中央電視臺新聞人物專訪節目中央電視臺新聞人物專訪節目面對面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