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 李旭 Li Xu 出生于将门的李旭,骨子里有着一种英雄主义情结。自幼拜名师学习武艺,小小年纪便练就了一身好功夫。从"马路战斗"的年少轻狂到初涉保镖行业的沉稳内敛,经历了从懵懂少年到热血青年的蜕变。90年代初闯荡中东,在那些陌生的国度,用地道的中国功夫击垮了挑衅和嘲笑,为自己、为祖国赢得了掌声和尊重。回国后开办了名噪一时的贝森拳击俱乐部。但与"职业保镖"的不解情缘让他听从了美国政要保护学院的召唤,远涉重洋,去追求一段交织着荣誉与梦想的职业保镖历程 --那里培养美国总统保镖,那里有世界上最先进的职业保镖理念。曾有人这样问李旭:你怎么就能做到关键时刻置自己的安危于不顾,舍身保护委托人?李旭平静地说:保镖责任和荣誉。 |
|
作 者: 李旭 著
出 版 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 2008-10-1
字 数: 300000
版 次: 1
页 数: 247
开 本: 16开
印 次: 1
纸 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505724587
包 装: 平装
所属分类: 图书 >> 传记 >> 其他
定价:¥28.00 |
|
“哪怕是对自己的一点小的克制,也会让人变得强而有力”。
“如果你没有选择的话,那么就勇敢地迎上去”。
“魔鬼隐藏在细节中,永远不要忽视任何细节”。
“恪尽职守的精神比个人声望更重要”。
这是一种职业的理念和警示。打开这本书,你会意外地发现,一个成功从业者不可不具备的终生学习理念和不允许丝毫懈怠的职业精神。 |
|
谋杀,绑架、勒索、劫持、恐怖袭击、意外事故……形形色色的危险,惊心动魄的恐惧,正铺天盖地地走近我们,并在郑重、残酷地拷问一种古老的也是新生的职业——安全保护。于是,职业保镖应运而生;于是,《中国第一保镖》应运而生。
打开这本书,你会走进古老的保镖史,你会被发生在各国政要、精英身边骇人听闻的恐怖吓得无处躲藏……不过,你更会看到“中国第一保镖”呈现给你的职业智慧,得到一张安全的“绿卡”。 |
|
李旭,出身武术世家,从事保镖职业近二十年,美国政要保护学院成立以来的第一位中国学员。为国内外政界要人、商业精英提供专业保护。多次参加特种军事训练,在香港飞虎队受过CQB训练;持有国际认证的PPS(个人保护专家)证书。
越来越多的光环加在李旭头上,他却从没忘记过内心铭记的八个字:忠诚、责任、荣誉、勇敢。这位被媒体誉为“中国第一保镖”的汉子,正用专业的保镖素质、执著的职业信念,诠释着一个职业保镖的血火人生。 |
|
有些秘密永远都不能说(自序)
第一章 保镖,终生骄傲的职业
第二章 遭遇老板的信任危机
第三章 闯荡中东:真实的是生活,不变的是信念
第四章 涅盘前的醒悟:头脑比功夫重要
第五章 踏入美国:在西点军校的思考
第六章 美国政要保护学院:见识总统的保镖
第七章 惊讶的第一堂课
第八章 课后,脱胎换骨的改变
第九章 排兵布阵,行家里手的真实体现
第十章 法律,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
第十一章 实战训练:伟大是可以塑造的
第十二章 无论如何,我们总是希望幸运
第十三章 某些场合,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非常使命:保镖最好的荣耀注解(后记) |
|
第一章 保镖,终生骄傲的职业
我叫李旭,上世纪70年代生人,自幼习武,在20岁那年机遇巧合地成为一名保镖。
1990年,一个做刑警的亲戚介绍我到一家美籍公司应聘,这家公司在当时那个年代能公开招聘保镖,实属罕见。只招聘四个人,却有上千人在报名,那个年代练武功的人很多。后来进了复试就只剩下一半了,到了最后一轮考试的时候,就只剩下十个人了。
复试那天天气不好,整个天都灰蒙蒙的,飘着小雨,透着一股清冷。复试的地点就是那家美籍公司的办公地点——市中心的某国际公寓。当我赶到时,公司里已挤满了人。
上午九点,公司的门口突然冒出来三辆车,前后两辆是奔驰,中间一辆是黑色的凯迪拉克。车停住后,两辆奔驰上先走下几个穿西装的男人,都表情严肃,他们当中的两个快步走到凯迪拉克那里,一个撑起伞,一个打开车门,只见一个中年男子,不紧不慢地从车上走下来,
看到这情形,我们想也能想得出,这中年男子就是老板。他高大的身材,英俊的脸孔显示出一种魅力,他下车的这种派头,我还只在电视、电影上见到过。
老板大步走入大堂,后面那几个穿西装的男子都紧紧跟着。我当时就想,一定要得到这份工作,跟着这个老板混出点名堂来。
复试开始了,老板亲自主持,我的心情也跟着紧张起来。可等了许久都没有轮到我,眼看着一个个应试者试完离开,我开始焦躁不安。我迫不及待地想在老板面前好好表现,展示我的实力,我担心老板没等面试到我就失去了耐心--复试的人太多了。
于是,我决定主动把握机会,见工作人员不注意,我就猛地加塞到队伍最前面,不管其他应试者的牢骚,一步跨入复试的房间,对着老板,我想也没想,张口就是一句:“我能打败你身边所有的人。”话一出口,我就意识到了自己的冒失。可仗着年轻气盛,加上急于表现自己,也顾不得那么多了。没想到老板倒很欣赏我这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当即询问了我一些情况后就告诉我,可以参加最后一轮的考试了。当时为何我这样自信呢,我从5岁跟随祖父练习家传的武功--少林太祖拳,到了十几岁时,又拜在七星螳螂拳名师马能威老师门下学习螳螂拳。训练时间久了,老想将这些招数实际应用上,就偷偷地跟着师哥老去惹祸。我们常去其它门派练功的地方找碴比武,俗称踢场子,每次去轮着只一个人上去比武,为何要这样呢?如果受伤了,另一个人可以将受伤的人背回来。我们身上带的唯一的伤口处理的物品就是卫生纸,但是我们从来没有发生被背回来的时候,总是把对手打败,或战成平局,也就是互有得失。后来在什刹海体校开始练散打,这种实战就更多了,也就不当回事了。当然当年也没少给师傅惹祸,挨师傅骂。
现在回想起来,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唯一的解释就是当时年轻气盛,一心只想证明自己。不过可能正是有这样的冲劲,才得到了一些机会。可能也是因为这一点,老板给了我直接晋级最后一轮考试的机会,他可能想看看这小子是不是吹牛呢。
到了最后一轮考试时,加上我,只剩下了10个人。一路过关斩将太不容易了,我必须拿下最后这一关,给自己一个交待。
第二天早上,最后一轮考试开始,时间还是九点。我和其他几个应聘者早早就在大堂集合,一个穿深色呢子大衣的男人接待了我们,他将我们带到一个非常大的办公室,办公室里所有桌椅都被挪开了,中间空出好大一块场地。
不一会儿,老板前呼后拥地来了,和昨天一样威风凛凛。办公室的气氛登时紧张起来。老板坐在一张椅子上,表情严肃,他的声音不是很大,但有着一种由内而外的威慑力:"这一轮的考试是一场对抗赛,没有规则,大家尽情发挥,把真本事都拿出来好好亮亮。你们记住,这也是一次实战,我坐在这里需要你们保护,你们要进入战斗状态,我不希望将来我遇到危险时,保镖都只顾着自己跑了……"
接下来的就是那场所谓的“对抗赛”,至今回想起来,依旧如麻一般理不清头绪。
不像武术比赛,也没有安排谁跟谁打……可能他们也不懂要如何安排。记得当时一开始的时候所有人都站在那里不知道该怎么办,也没有人出来要跟谁打,只是站在那里大眼瞪小眼,似乎大家也都对这种比赛形式很不习惯。
年轻毛躁的我,可受不了这种的气氛,大概一分钟后,我打破了沉默,"噌"的上前一步,挥了挥拳头,扫了所有人一遍后问:“谁愿意跟我打?” |
|
中国第一保镖:职业保镖的真实记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