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加拿大的主要城市都有唐人街,溫哥華的唐人街(chinatown)位居北美第二,僅次於美國舊金山唐人街。 唐人街內樹立着一塊塊漢字的標牌,令人有一種置身中國的錯覺。街道兩旁有中藥店、肉鋪、魚店、青菜店、海味幹貨店、茶餐廳、藥材店、雜貨店,華僑也都喜愛來此購買日常用品。在這裏你還可以看到中國陶器、茶葉、寶石等。農歷正月時,還會有舞竜舞獅。另外唐人街的廣式飲茶也很有名,喝茶的時間大約在11:00~14:00。這個時間每傢餐廳都會客滿,所以早早前去最為保險。 在中國城中還有一項特色就是世界上最窄的店鋪--周永職燕梳(sam kee building),現已列入古跡。 |
|
【中國城 Chinatown】
在卡加立市東端,是一座小型中國城,其中約有2千名左右的居民。中國移民於1880 年代來到卡加立,參與鐵路建造的工程,之後留在此地,成立進口食品市場、餐廳及進口商店。中國城曾因天花,而使得白人大肆傳染,因此當地官員強製中國城縮小街道而且須樹立明顯的標志。在中心內有博物館和藝廊,展示中華文化史,另外還有禮品店和餐廳。
規模僅次於舊金山中國城的溫哥華中國城是北美地區第二大中國城,溫哥華比例頗高的華人居民加上中華文化的吸引力,使中國城成為溫哥華市中心最熱鬧的地區之一。
在溫哥華中國城中,除了可以品嚐各種中國美食、購買物美價廉的紀念品、走訪中國風濃郁的中藥店鋪、觀看夏季周末夜市中多彩的文藝和雜耍表演之外,多處富有紀念意義的景點是中國城更加吸引遊客的魅力所在。
矗立於Pender街和Taylor街十字的千禧門是中國城的形象代表,為千禧年到來而建的千禧門融合了古代和現代中國的建築元素,其另一面牌匾的“繼往開來”四字表述了建造千禧門的寓意。位於中華文化中心前的中華門是1986年溫哥華萬國博覽會中華閣的一部分,在博覽會結束後被捐給了中國城。在此後的十幾年中,富麗華美的中華門一直是中國城的象徵,直至2001年,中華門因年歲久遠而徹底毀壞。2005年10月22日在廣州市與溫哥華市結為友好城市20周年以及廣東省和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結為友好省10周年的慶典上,廣州市在位於Pender東街的中華門原址上嚮中國城捐贈了一座新的中華門,新中華門不僅成為中國城的代表,也成為廣州和溫哥華兩地人民友誼的象徵。
形如“中”字的加拿大華人紀念碑位於Keefer街和哥倫比亞街交匯處,碑身刻有“加華豐功光昭日月”8大朱字,紀念碑兩側分別鑄有華人鐵路工人和二戰的加拿大華人戰士的青銅塑像。而中國歷史的紀念物則是位於廣州巷的西漢鐘,重約1噸的仿製西漢鐘是廣州市在與溫哥華結為友好城市15周年時送給溫哥華的。
西Pender街上長14米寬7米的百年風雲大型壁畫是中國城的又一大觀光點,壁畫描述了孫中山等衆多的歷史人物,是加拿大華人從1858年至今100多年間中在加拿大由抗爭到融入的歷史寫照。
森記大廈(Sam Kee Building)是中國城中最為傳奇的建築之一。這座最初寬9.1米的建築因1912年溫哥華拓寬Pender街而僅剩1.83米後,其所有者Chang Toy對大廈進行了重建,大廈中開滿了各種辦事處和店鋪,地下室所建的公共浴室則是當年中國城唯一的熱水浴室,森記大廈更是作為世界最窄的建築被收入世界大驚奇和吉尼斯世界紀錄。
坐落在Carrall街的中山公園(Dr. Sun Yat Sen Classical Chinese Garden)是第一座中國以外的明代古典園林。中山公園由50多位中國園林設計傢設計建造,所用材料多自中國運送而來,歷時2年,於1986年完工。在中山公園能欣賞到麯徑亭臺、小橋流水的傳統園林風光,園內在夏季還會舉行古董和珠寶等的藝術展覽會,周五晚上還會有多種音樂表演,每逢中國人的慶典如中秋、春節等公園更會舉行盛大的慶祝活動。
景點旅遊提示
門票:中山公園成人8加元左右,兒童半價。
開放時間:中山公園開放時間為10:00-16:30,5月1日到6月14日10:00-18:00,周一休息。
旅遊註意事項:晚上在唐人街活動時,須註意安全。 |
|
俄羅斯首都莫斯科中心古老建築群之一。位於紅場的北面。十四世紀末建土城,1535—1538年建石頭圍墻、城樓及6座城門,城墻厚約6米,高6.3米。同紅場和剋裏姆林宮等建築群構成古莫斯科市的核心。十六世紀至二十世紀初為莫斯科商業中心。屢經拆毀,現僅留下部分城墻和建築物,建有地鐵站等新建築物。 |
|
唐山中國城是一傢集娛樂、保健、療養、康復、餐飲為一體的綜合性、多功能的中港合資企業,總建築面積6,000平方米,營業面積達5,000平方米,是唐山乃至河北省範圍內規模較大、檔次較高的洗浴、休閑場所。中國城分男賓部和女賓部,主要服務項目有:洗浴、搓背、足療、修手修腳、颳痧、推油、中醫保健按摩、泰式按摩、餐飲、健身等。這裏的服務技師和服務員均受過嚴格的專業培訓,具備良好的服務素質和熟練的技能,考試合格後方可上崗。 |
|
中國城鎮 |
|
|
|
中國城市 | 中國城鎮 | 中國城肥 | 中國城酒 | 中國城茶 | 中國城鎮網 | 中國城池史 | 中國城市30年 | 中國城鄉網 | 中國城鎮化 | 釜山中國城 | 踏出中國城 | 中國城茶社 | 中國城酒吧 | 喋血中國城 | 中國城市報道 | 策劃中國城市 | 中國城市名片 | 中國城市性格 | 中國城河論壇 | 中國城鄉路網 | 中國城鄉喬木 | 中國城市森林 | 中國城市年鑒 | 中國城市大典 | 中國城市手册 | 莫斯科中國城 | 中國城市經濟 | 敘利亞中國城 | 中國城大酒店 | 中國城肥牛府 | 中國城市美學 | 中國城鄉一體化 | 中國城市經營論 | 中國城市口水戰 | 中國城市競爭力 | 波蘭華沙中國城 | 尋找中國城市魂 | 中國城市化進程 | 湛江中國城酒店 | 中國城市化之路 | 中國城市出版社 | 曼徹斯特中國城 | 中國城遊樂世界 | 中國城肥牛總店 | 中國城商務大廈 | 中國城市的雙行綫 | 展望中國城市水業 | 中國城市安全警告 | 中國城市創新報告 | 中國城市規劃學會 | 中國城鎮供水協會 | 中國城市統計年鑒 | 中國城市特色旅館 | 中國城市燃氣協會 | 中國城市發展報告 | 中國城市量化研究 | 中國城市軌道交通 | 中國花園與中國城 | 中國城市煤氣協會 | 中國城市規劃協會 | 中國城鎮供熱協會 | 瀋陽中國城大酒店 | 在中國城市中爭取公民權 | 中國城市貧睏問題研究論綱 | 中國城市創業觀察報告 | 美國印象1:芝加哥中國城 | 硅𠔌成為沒有藩籬的中國城 | 中國城市信息化發展與評估 | 中國城鄉建設用地增長研究 | 中國城市統計年鑒(2008) | 中國城市建設開發博覽會 | 中國城鎮土地使用稅 | 中國城市發展報告No.1 |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 | 中國城市CBD量化研究 | 中國城市規劃法規體係 | 中國城市化道路新論 | 市場經濟下的中國城市規劃 | 中國城鄉建設發展公司 | 品讀中國城市人性格 | 中國城市形象設計年鑒 | 中國城市雕塑建設年鑒 | 中國城鎮化的理論與實踐 | 中國城市教育競爭力比較 | 中國城鎮化過程時空模式 | 中國城鎮居民家庭投資研究 | 中國城市低碳經濟網 | 中國城市交通節能政策研究 | 中國城市發展與建設史 | 中國城市管理交流網 |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 中國城市管理發展年會 | 中國城市生活垃圾污染現狀 | 中國城市軌道交通網 | 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 | 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 | 中國城市發展研究會 | 中國城市發展研究院 | 中國城市發展與規劃 | 中國城市歷史文化遺産保護 | 中國城市發展史論集 | 中國城市土地利用機製研究 | 美國樂居鎮褪色的中國城 | 美國印象1芝加哥中國城 | 年中國城市住宅發展報告 | 中國城市規劃發展報告2008 | 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 | 中國城市公共交通協會 | 中國城市出租汽車協會 | 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 | 中國城市軌道交通2004 |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院 | 中國城市房地産發展評價和預警 | 中國城市化與西部小城鎮發展 | 中國城鎮化發展速度與質量問題研究 | 中國城市綜合實力前十大城市 | 中國城鎮化與村鎮建設科技發展戰略 | 中國城市體育休閑服務組織體係研究 | 2009年中國城市住宅發展報告 | 中國城市土地利用的理論與實踐 | 中國城市土地整理的經濟學解析 | 中國城鄉發展模式轉型的思考 | 中國城市休閑和休閑城市發展研究 | 中國城鎮化及其資源環境基礎 | 解放新中國城市經濟社會生活的變遷 | 中國城鄉社會救助體係建設研究 | 中國城市及城際軌道交通發展與規劃 | 環城農業中國城市農業問題發展研究 | 中國城市生鮮食品超市業態形成機理研究 | 中國城市公用事業民營化研究 | 中國城市醫療救助理論和實踐 | 經濟轉型期中國城鄉居民消費行為的實證研究 | 北京大學中國城市設計研究中心 | 中國城市規劃發展報告2008-2009 | 中國城市社區服務體係建設研究報告 | 樓市預報:2020年之前的中國城市住宅 | 和諧人居:中國城鎮小康住宅發展的理想目標 | 中餐取代麥當勞 洛杉磯聖蓋博崛起新“中國城” | 美國樂居鎮:褪色的中國城? | 中國城市公共事業經營管製機製研究 | 中國城市市容環境衛生年鑒(2005) | 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2007年會論文集 | 中國城市商娛場所微區位原理 | 2006年中國城鄉老年人口狀況追蹤調查數據分析 | 中國城鄉土地市場協調發展的制度研究 | 中國城市服務業發展差異研究 | 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山東分院 | 中國城鄉衛生服務公平性研究 | 中國城市森林建設理論與實踐 | 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2009年會論文集 | 中國城市會展合作與發展論壇 | 年中國城鄉老年人口狀況追蹤調查數據分析 | 樓市預報年之前的中國城市住宅 | 中餐取代麥當勞洛杉磯聖蓋博崛起新中國城 | 中國城市精神病防治康復唐山試點醫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