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華職業教育社主要是由教育界、經濟界、科技界從事和關心支持職業教育的人士組成的群衆團體。
中華職業教育社由我國著名教育傢黃炎培先生聯合社會知名人士蔡元培、梁啓超、張謇、宋漢章等48人於1917年5月6日在上海創立。以倡導、研究和推行職業教育,改革脫離生産勞動、脫離社會生活的傳統教育為職志。提出職業教育的目的是:"謀個性之發展,為個人謀生之準備,為個人服務社會之準備,為國傢及世界增進生産力之準備";"使無業者有業,使有業者樂業"。
中華職業教育社的主要任務是:開展職業教育研究與實驗,推進職業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宣傳國傢有關職業教育的方針政策,積極參與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的實施;協助政府,發揮教育中介組織的相關作用;支持民辦職業教育事業的發展;開展與港、澳、臺及國際交流與合作。
中華職業教育社的理事會由百餘名教育、科技、經濟界人士組成。理事長為成思危(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建中央主席),副理事長為張榕明(全國政協副主席、民建中央常務副主席)、周遠清(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會長、原教育部副部長)、李重庵(民盟中央副主席)、程貽舉(民建中央副主席)、王佐書(民進中央副主席)、程路(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周晉峰(中華留學人員創業學會會長)、李傢傑(香港恆基兆業發展有限公司副主席、恆基(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馬國湘(上海湘江實業公司董事長)。
中華職業教育社在天津、河北、內蒙古、黑竜江、上海、安徽、福建、河南、湖南、廣東、海南、重慶、雲南、陝西、甘肅等15個省、市、自治區建有省級組織,深圳、吉林(市)、杭州、貴陽、青島等5個市建有直屬總社管轄的市級組織。2萬餘名社員和1千餘個團體社員單位分佈全國各地。
長期以來,中華職業教育社註重開展職業教育的研究和辦學實踐,各級地方組織創辦或聯辦了不同形式、不同層次的職業學校180餘所;主辦面嚮國內外發行的《教育與職業》雜志、面嚮全國社員發行的《社訊》;出版有關中華職業教育社社史和職業教育理論的書籍。
近年來,中華職業教育社與八個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聯合組建了民辦教育協作網,在聯繫民辦教育界的代表人士方面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
1995年,中華職業教育社創立並實施溫暖工程,旨在通過職業教育和培訓、職業指導和介紹,為 社會上迫切需要就業和優化就業條件的弱勢群體提供服務,協助黨和政府解决城鄉富餘勞動力就業問題和使勞動力資源得到合理配置。到2004年底,已在全國建立溫暖工程基地104個, 纍计培訓近50萬人次,幫助10餘萬人就業,並為大量貧睏學生接受職業教育進行減免學費的資助。
溫暖工程把“為國分憂、為民效力、急人所急,雪中送炭,燈亮一盞,光灑成片”作為指導思想,把扶助弱勢群體作為基本任務。十年來,在黨和政府的關心支持下,在社會各界和海內外熱心人士的積極參與下,通過中華職教社各級組織和全體社員的共同努力,溫暖工程從點到面逐步推開,取得了較為顯著的社會效益。據統計,溫暖工程實施以來,在全國建立基地104個,纍计培訓下崗失業人員和農民工50餘萬人次,幫助10餘萬人就業,為貧睏學生減免學費8000餘萬元,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出了貢獻,贏得了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
具體在以下四個方面開展了工作:
1.面嚮城鎮下崗失業人員開展培訓,促進就業。
2.面嚮農民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和實用技術培訓,幫助農民脫貧致富。
3.資助貧睏青少年接受職業教育,實行教育扶貧。
4.對殘障人員等特殊群體實施職業培訓,為增進社會和諧、維護社會穩定做貢獻。
溫暖工程取得的成績是與黨和政府的關心、支持分不開的。溫傢寶總理於2005年7月15日對溫暖工程做出了重要批示。他指出,中華職業教育社實施溫暖工程十年來,協助黨和政府為睏難群衆的就業做了很多工作,發揮了應有的作用。希望職教社發揮其在社會公益事業中的獨特優勢,把溫暖工程繼續辦好,使睏難群衆受益,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出新的貢獻。溫總理的批示是對中華職教社的巨大鼓舞。李嵐清同志曾稱贊溫暖工程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劉延東、費孝通、雷潔瓊、王光英、錢偉長等領導同志出席溫暖工程創立暨捐款儀式並發表重要講話。劉延東同志對溫暖工程寄予厚望,多次強調“要把這一得人心、穩人心、暖人心的事業做大做強”。“要使溫暖工程落到實處,成為統一戰綫為改革、發展和穩定服務的有效途徑。”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華職教社理事長成思危同志指出:“要把溫暖工程辦成中華職業教育社的知名品牌,為社會做出一些實事。”
黨中央提出的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戰略任務,為溫暖工程的推動和發展註入了新的活力。自去年以來,溫暖工程在中央統戰部的直接指導和支持下,在已有基礎上有了更大發展。可口可樂公司、新加坡金鷹集團、香港實業傢李兆基先生、澳門企業界、內地民營企業界等為溫暖工程捐贈善款近億元,重點針對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在湖南、雲南、廣西、貴州等老、少、邊、窮地區開展了農民培訓活動,並正式啓動“溫暖工程百縣百萬農民培訓計劃”。這一計劃的推出和實施,將使溫暖工程在我國扶貧開發領域發揮出獨特的作用,在公益領域展現出具有示範和宣導意義的別樣風姿。
“溫暖工程百縣百萬農民培訓計劃”是溫暖工程公益項目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目的是圍繞黨和政府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總要求,發揮職教社統戰性、教育性、民間性的優勢,貫徹統籌城鄉社會經濟協調發展的方針,適應工業化、城鎮化發展和農業産業化的需要,以公益性、示範性和績效性為原則,在欠發達省份,遴選100個縣,通過若幹年努力,采取項目製模式,開展大規模農民培訓,為每個縣資助培訓10000名農民,幫助參訓農民提高技術素質,順利轉移到非農領域就業或就地創業發展經濟,增加收入,以此使邊疆和欠發達地區的農民感受到黨、政府和社會的溫暖。項目於2005年秋季正式啓動,將成為開創溫暖工程新局面的主導載體。
2004年,中華職業教育社被認定為聯合國公共信息部所聯繫的非政府組織。
中華職業教育社通過開展職業教育,同廣大職業教育工作者、經濟界人士和臺港澳同胞、海外僑胞、國際友人以及中外職業教育團體、人士保持着密切聯繫和往來。 |
|
- : China Vocational training society
|
|
中華職業教育社宣言書 | 中華職業教育社職業指導中心 | 中華職業教育社教育考試中心 | 唐山中華職業教育社高等專修學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