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東陽盧宅投訴電話金華市旅遊投訴電話:0579-2471672
浙江省旅遊投訴電話:0571—85117419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東陽盧宅位於浙江省東陽市吳寧鎮,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裏是婺州望族盧氏世代居住的宅第,為一座多軸綫組成的建築群。主要建築是街北的“肅雍堂”軸綫,其東側與之平行的有“世德堂”軸綫和“大夫第”軸綫,西側與之平行的有“世進七第”的東、中、西三條軸綫,靠北與“肅雍堂”平行的有“五臺堂”軸綫,南面臨街有“柱史第”、“五雲堂”、“冰玉堂”等軸綫,其中有不少是明代(1368-1574年)建築。肅雍堂是盧氏大族的公共廳堂,是盧宅的主軸綫,建築規模和地位都十分突出。面闊三間帶左右挾屋,用材講究,雕刻精緻,極盡東陽木雕之技能。東陽盧宅是浙江省規模最大的明(1368-1574年)、清(1616-1911年)住宅古建築群之一。地理位置:陽盧宅位於浙江省東陽市吳寧鎮。 |
|
盧宅,浙江省東陽市,國傢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江南久負盛名的明清古建築群。沿肅雍堂、樹德堂兩條軸綫,分方伯第、柱史第、大夫第、世進士第、五臺堂、竜尾廳等六組建築,縱深300餘米,占地500餘畝。整個建築群落古樸典雅、宏敞秀麗、氣勢非凡,顯示出以血緣關係為紐帶的盧氏宗族聚居結構,典型地反映出東陽木雕濃郁的地方特色和封建士大夫傳統風水意識的廳堂宅第,被國內外專傢譽為“具有國際水平的文化遺産”。
盧氏,婺州望族,自明永樂十九年(1421年)盧睿中進士以來,五百年間,科第綿延,鄉試中舉二十七人,奪魁二人,殿試進士八人,涉足仕林的有一百五十餘人,其中不乏一代重臣。由於傢世興旺,於是盧氏傢族相繼建房置産,緻房屋千間,院落連片,街巷縱橫,占地達500餘畝,即盧宅。
盧宅肅雍堂,建造六年,以九進院落成工字形佈局,縱深320米,為國內民居之最。規模寬宏,構件雕飾華麗,融東陽木雕與彩繪藝術於一爐,集磚雕、石刻藝術於一體。堂內藏明清各式精美宮燈三百餘盞。
盧宅建築群,是我國東南久負盛名的明清古建築群。盧宅被古建築專傢稱之為“具有國際水平的東方住宅”。盧宅,位於東陽市區東側,南峙筆架山,北枕東陽江,歷八百餘年,從選址到建築組群,與自然環境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營 建起規模宏大的廳堂宅第,為我國江南久負盛名的明清古建築群。一九八八年一月,國務院公佈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盧宅古建築群的發展,與其傢族的政治、經濟、文化鼎盛密切相關。自明永樂年間族人盧睿登進士以來的五百餘年,鄉試中 舉二十九名,其中解元二名,殿試進士八名,涉足仕林一百五十餘人,可謂五經科甲,文武同升,譽稱婺州望族。終明清兩代,盧宅有肅雍堂、樹德堂、復荊堂、嘉會堂等大 型廳堂住宅六十多座,解元、都憲、柱史、忠直名臣、風紀世傢 等木石牌坊二十餘座,並於周圍點綴着四十餘處園林景點、書院 別墅和寺廟道觀。特別是員圭族支,“三峰峙其南,兩水環其北”, 在雅溪環抱的範圍內,以肅雍堂為主體,佈置了十多條縱橫街巷,按照族係分支劃成數片,根據仕林品位,分別營建廳堂宅第,各 自建成一組組軸綫分明,完整而封閉的建築組群,逐漸形成了大夫第、世進士第、柱史第、翰林第等、方位第等七條建築縱軸綫。 其中肅雍堂縱軸綫長達三百二十米,占地六千五百平方米,共有 九進院落,廳堂樓捨一百二十五間。功能上,以第五進樂壽堂前 的石庫門為界,按照前堂後寢的傳統格局,分成前後兩大區域。前四進以肅雍堂為核心,莊嚴肅穆裝飾華麗,為族人祭天祀祖、吉慶典禮、迎賓接客、宗族聚議的場所。後五進以世雍堂為中心,其門樓廳堂和堂屋作宗支紅白吉慶公用,大房及兩側廂樓均為傢 眷住宅。整個組群有主有從、尊卑分明,是封建士大夫傳統道德 和宗法觀念的物化圖解。
雅溪環抱的盧宅,分佈着多條南北嚮縱軸綫組成的住宅建築群。房屋數千間,以肅雍堂為核心。肅雍堂軸綫是主體建築,現存自明景泰至民國初的建築20餘座,集中於肅雍堂軸綫兩側。肅雍堂軸綫前後九進,依次是捷報門、國光門、肅雍堂大廳、肅雍正堂、樂壽堂、世雍門樓、世雍堂、中堂、後樓。東側:與之平行的前有西德堂軸綫(依次是享裕堂、嘉會堂、西德後堂、西德上廳四進),樹德堂軸綫(依次是樹德前廳、中廳、後樓三進),大夫第東吟堂。後大雅堂軸綫(現為善慶堂、享敘堂二進),愛日堂。西側:與儀門相鄰的存義堂,與之平行的世進士第忠孝堂。南面臨街則有東西荷亭書院,冰玉堂,占地25000平方米。
肅雍堂廳堂宅第,嚴謹規整,左右對稱。是古建築的傑出代表。肅雍堂內的花燈,起自明代,盛於清代,《紅樓夢,中描寫的各種花燈這裏應有盡有。肅雍堂現存一盞大堂燈尤為華麗典雅令人嘆為觀止,寶蓋下,中間用羊皮、料絲、羊角3盞大燈上下相接,外圍垂6串24盞羊角小燈和珠籃燈。這架大堂燈高4.5米,重255斤,用了40萬顆彩色玻璃珠穿就。已載人世界吉尼斯記錄。
街北的肅雍堂是盧氏宗族的公共廳堂,是整個戶宅的主軸綫,建築的規模和在整個建築群中的地位都顯得十分的突出。堂面闊三間、進深十檁,有左右挾屋。堂由兩個人字形的坡頂組成,梁柱用材講究,雕刻細膩精緻。梁柱之間不用瓜柱,而是采用坐鬥及重拱,梁頭伸出柱外,雕刻成各種的圖案。不論是鬥、拱還是梁、枋、檁,衹要是可以雕刻的地方,都刻有花紋、綫腳等紋樣,能彩繪的地方都施有彩繪。步入其中,滿堂生輝,色彩鮮豔,令人目不暇接。
盧宅理想的環境風貌,龐大的建築組群,精湛的木雕技藝,富含着民族傳統文化和源遠流長的地域色彩,被國內外專傢稱之 為具有國際水平的東方住宅,是我國明清建築藝術中的珍貴遺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