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地图 |
|
|
|
|
姓。 |
|
东边的外城。《左传·襄公十八年》:“ 晋侯 伐 齐 ……壬寅,焚东郭、北郭。” 晋 潘岳 《西征赋》:“弔 爰丝 之正义,伏 梁 剑於东郭。”《水浒传》第五回:“众人各各都穿本身披挂,戎装袍甲,摆队成伍,从东郭门而入。” |
|
指东城外,东郊。《宋书·谢灵运传》:“ 会稽 东郭有 回踵湖 , 灵运 求决以为田, 太祖 令州郡履行。” 唐 白居易 《寻王道士药堂因有题赠》诗:“常悲东郭千家冢,欲乞西山五色丸。” |
|
狡兔名。“ 东郭逡 ”的省称。《三国志·魏志·袁谭传》“ 太祖 乃还救 谭 ,十月至 黎阳 ” 裴松之 注引 晋 孙盛 《魏氏春秋》:“此韩卢、东郭自困於前而遗田父之获者也。”参见“ 东郭逡 ”。 |
|
复姓。 春秋 齐 有 东郭偃 。见《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
|
dōngguō
(1).东边的外城。《左传·襄公十八年》:“晋侯伐齐……壬寅,焚东郭、北郭。”晋潘岳《西征赋》:“吊爰丝之正义,伏梁剑於东郭。”《水浒传》第五回:“众人各各都穿本身披挂,戎装袍甲,摆队成伍,从东郭门而入。”
(2).指东城外,东郊。《宋书·谢灵运传》:“会稽东郭有回踵湖,灵运求决以为田,太祖令州郡履行。”唐白居易《寻王道士药堂因有题赠》诗:“常悲东郭千家冢,欲乞西山五色丸。”
(3).狡兔名。“东郭逡”的省称。《三国志·魏志·袁谭传》“太祖乃还救谭,十月至黎阳”裴松之注引晋孙盛《魏氏春秋》:“此韩卢、东郭自困於前而遗田父之获者也。”
(4).复姓。春秋齐有东郭偃。见《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①姓氏源流:源流单纯,源出有一:出自姜姓,是齐国公族之后。古代外城城郭。春秋时,齐桓公有子孙住在都城临淄外城的东门一带,称为东郭大夫。其后代子孙遂以居住地命姓,称东郭氏。
②得姓始祖:齐桓公。相传周朝齐国国君的同族大夫分居于东郭,南郭,西郭,北郭,各有以地名为姓的。齐桓公的子孙曾住在临淄外城的东门附近,而古称外城为郭,因此得东郭大夫一称,后来他们就以东郭为姓。据《姓谱》载,齐公侯大夫居东郭,以地为氏。故东郭氏后人尊齐桓公为东郭姓的得姓始祖。
③迁徙分布:东郭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古代春秋时候的齐国,有一支公族住在城四方。那时的城墙叫廓,于是这位于公族的后代就以居住的方位,分别姓东郭、南郭、西郭、北郭。而齐国公族又是炎帝的后代,炎帝族人崇拜牛图腾和凤图腾,是农耕民族的信仰。而到了东郭姓产生的时候,这些炎帝的传人大都还是擅长于耕作,所以居住在城廓边,因为耕地都在城外的原野上。东郭氏望出济南郡。西汉时在齐郡之地分置济南郡。相当于现在山东省临淄一带地区。
④历史名人
东郭牙:春秋时齐国大臣,他为人正直,脾气犟,看到不对的事,不管君王高兴不高兴,就直言相劝,从来都是冒着杀头的风险。由于他敢说,为国家、为百姓带来许多好处。
东郭顺子:战国时魏国贤士。修道守真,清而容物,是田方子的老师。
东郭延年:东汉时道术家,晓“房中术”。《后汉书·甘始传》曾揭出曹操的好奇心理说:“甘始、东郭延年、封君达,三人皆方士也,率能行容成(人名)御妇人术。或饮小便,或自倒悬,爱啬精气,不极视大言;甘始、元放(即左慈)、延年皆为操所录,问其术而行之。”
⑤郡望堂号
郡望:济南郡。西汉时在齐郡之地分置济南郡。相当于现在山东省临淄一带地区。东郡。秦置,治濮阳(今河南濮阳西),辖境包括鲁西及豫东北。隋曾以兖州为东郡,此兖州由滑州改名,并非今山东省之兖州。
堂号(缺) |
|
- : Tung-kuo, Dong Guo
|
|
东郭逡 东郭村 东郭社区 东郭镇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