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 > 東盟博覽會
目錄
No. 1
  東盟博覽會
  東盟博覽會是由中國和東盟10國政府經貿主管部門及東盟秘書處共同主辦的國傢級、國際性經貿交流盛會,每年定期在中國廣西南寧舉辦。
  中國—東盟博覽會是由中國總理溫傢寶倡議,中國商務部和東盟國傢經貿主管部門共同主辦國際展覽盛會,每年秋季在中國南寧舉辦。中國-東盟博覽會集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合作、專題研討、文化交流於一體。自2004年始,博覽會已成功舉辦三屆。以11國政府強力支持為動力,依托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廣阔市場和便利化政策,中國—東盟博覽會得到11國政界、商界的普遍贊譽,逐步成為促進中國與東盟貿易、投資和旅遊合作的最佳平臺。
  緣起
  2003年10月8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傢寶在第七次中國與東盟(10+1)領導人會議上倡議,從2004年起每年在中國南寧舉辦中國—東盟博覽會,同期舉辦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這一倡議得到了東盟10國領導人的普遍歡迎。
  背景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
  2002年11月,中國與東盟各國領導人簽署了《中國與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共同啓動了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設進程。2010年建成的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將擁有18億消費者,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貿易區。 2006年是中國—東盟友好合作年,同時也恰逢雙方建立對話關係的15周年,是雙方睦鄰友好關係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
  一、雙邊貿易
  2006年1-11月,中國—東盟貿易額達1451.7億美元,同比增長23.8%,其中,中國出口641.3億美元,進口810.3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28.7%和20.2%。東盟已連續13年成為我第5大貿易夥伴,2006年1-11月,東盟為中國第五大出口市場和第四大進口來源地。
  二、相互投資
  (一)東盟來華投資
  2006年1-9月,東盟國傢來華實際投資1610項,實際投入22.9億美元,主要來自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印尼和菲律賓。
  (二)中國對東盟投資
  近年來,隨着“走出去”戰略的實施,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積極開展對外投資,東南亞國傢作為中國的周邊鄰國,資源豐富,與中國經濟的互補性強,是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重點地區。據不完全統計,2006年1-9月,經商務部批準和備案,中國企業在東盟10國投資2.1億美元。
  三、承包勞務合作
  東盟是我國工程承包和勞務合作的重要市場。新加坡、馬來西亞、緬甸、泰國和越南是中國在東盟國傢開展承包勞務合作的主要國傢。其中,新加坡已成為我國對外承包工程第4大目的地和對外勞務合作第2大市場。2006年1-9月,中國企業在東盟國傢新簽承包勞務合同總金額43.7億美元,完成營業額26.2億美元。
  四、中國—東盟自貿區
  2006年7月20日,是中國—東盟自貿區全面降稅實施一周年。一年來,我國與東盟整體貿易出現了較快增長,取得了預期效果。2005年7月至2006年6月,中國自東盟進口達到816.1億美元,同比增長20.4%;嚮東盟出口達到617.8億美元,增長23.4%。在雙方各具比較優勢的産品上,降稅後進出口貿易增幅尤為突出。
  2007年1月14日,在溫傢寶總理和東盟10國領導人的共同見證下,中國與東盟10國在菲律賓宿務簽署了中國—東盟自貿區《服務貿易協議》。這是我國在自貿區框架下與其他國傢和地區簽署的第一個關於服務貿易的協議,是繼《貨物貿易協議》後,中國—東盟自貿區建設中取得的又一重大進展。它的簽署將有力地促進中國與東盟各國經濟的融合,進一步推動雙方服務業的開放與發展,為確保在2010年如期、全面建成中國—東盟自貿區奠定了更為堅實的基礎。
  定位
  以促進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共享合作與發展機遇為宗旨,圍繞《中國與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以雙嚮互利為原則,以自由貿易區內的經貿合作為重點,面嚮全球開放,為各國商傢共同發展提供新的機遇。
  內容
  商品貿易、投資合作、服務貿易、高層論壇、文化交流
  特色
  1、進口與出口相結合,以進口為特色,強調對東盟市場開放,做東盟商品進入中國的橋梁。
  2、投資與引資相結合,以中國企業“走出去”為特色,做中國企業投資東盟的平臺。
  3、商品貿易與服務貿易相結合,以旅遊服務和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成果轉讓為切入點,培育中國與東盟經貿合作的新增長點。
  4、展會結合,相得益彰。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和博覽會同期舉辦,二者有機結合,相互促進。“兩會”期間,既有實實在在的經貿活動,又有政府、企業、專傢學者的相互對話與交流。
  5、經貿盛會與外交舞臺。博覽會既是一次經貿盛會,又是一次多邊國際活動,增進瞭瞭解,充分體現了中國與東盟睦鄰友好、建立面嚮和平與繁榮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的宗旨和意圖,務實地推動了中國與東盟國傢區域經濟合作的深入發展。
  6、經貿活動與文化交流相結合。博覽會期間同時舉辦“風情東南亞”晚會、“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開幕晚會、“中華情”晚會、高爾夫名人賽、“網球之友”名人賽、時裝節、美食節等,五彩紛呈的文化體育活動穿插其間。
  地點時間
  第四屆中國—東盟博覽會
  展覽時間:2007年10月28日-10月31日
  地點:南寧國際會展中心(中國廣西南寧市民族大道東段)
No. 2
  東盟博覽會東盟博覽會,又稱南博會,是由中國和東盟10國政府經貿主管部門及東盟秘書處共同主辦的國傢級、國際性經貿交流盛會,每年在中國廣西南寧舉辦。
  中國—東盟博覽會是由中國總理溫傢寶倡議,中國商務部和東盟國傢經貿主管部門共同主辦國際展覽盛會,每年秋季在中國南寧舉辦。中國-東盟博覽會集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合作、專題研討、文化交流於一體。自2004年始,博覽會每年都在南寧舉辦。以11國政府強力支持為動力,依托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廣阔市場和便利化政策,中國—東盟博覽會得到11國政界、商界的普遍贊譽,逐步成為促進中國與東盟貿易、投資和旅遊合作的最佳平臺。
  緣起
  2003年10月8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傢寶在第七次中國與東盟(10+1)領導人會議上倡議,從2004年起每年在中國南寧舉辦中國—東盟博覽會,同期舉辦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這一倡議得到了東盟10國領導人的普遍歡迎。
  背景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
  2002年11月,中國與東盟各國領導人簽署了《中國與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共同啓動了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設進程。2010年建成的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將擁有18億消費者,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貿易區。 2006年是中國—東盟友好合作年,同時也恰逢雙方建立對話關係的15周年,是雙方睦鄰友好關係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
  一、雙邊貿易
  2006年1-11月,中國—東盟貿易額達1451.7億美元,同比增長23.8%,其中,中國出口641.3億美元,進口810.3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28.7%和20.2%。東盟已連續13年成為我第5大貿易夥伴,2006年1-11月,東盟為中國第五大出口市場和第四大進口來源地。
  二、相互投資
  (一)東盟來華投資
  2006年1-9月,東盟國傢來華實際投資1610項,實際投入22.9億美元,主要來自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印尼和菲律賓。
  (二)中國對東盟投資
  近年來,隨着“走出去”戰略的實施,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積極開展對外投資,東南亞國傢作為中國的周邊鄰國,資源豐富,與中國經濟的互補性強,是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重點地區。據不完全統計,2006年1-9月,經商務部批準和備案,中國企業在東盟10國投資2.1億美元。
  三、承包勞務合作
  東盟是我國工程承包和勞務合作的重要市場。新加坡、馬來西亞、緬甸、泰國和越南是中國在東盟國傢開展承包勞務合作的主要國傢。其中,新加坡已成為我國對外承包工程第4大目的地和對外勞務合作第2大市場。2006年1-9月,中國企業在東盟國傢新簽承包勞務合同總金額43.7億美元,完成營業額26.2億美元。
  四、中國—東盟自貿區
  2006年7月20日,是中國—東盟自貿區全面降稅實施一周年。一年來,我國與東盟整體貿易出現了較快增長,取得了預期效果。2005年7月至2006年6月,中國自東盟進口達到816.1億美元,同比增長20.4%;嚮東盟出口達到617.8億美元,增長23.4%。在雙方各具比較優勢的産品上,降稅後進出口貿易增幅尤為突出。
  2007年1月14日,在溫傢寶總理和東盟10國領導人的共同見證下,中國與東盟10國在菲律賓宿務簽署了中國—東盟自貿區《服務貿易協議》。這是我國在自貿區框架下與其他國傢和地區簽署的第一個關於服務貿易的協議,是繼《貨物貿易協議》後,中國—東盟自貿區建設中取得的又一重大進展。它的簽署將有力地促進中國與東盟各國經濟的融合,進一步推動雙方服務業的開放與發展,為確保在2010年如期、全面建成中國—東盟自貿區奠定了更為堅實的基礎。
  定位
  以促進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共享合作與發展機遇為宗旨,圍繞《中國與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以雙嚮互利為原則,以自由貿易區內的經貿合作為重點,面嚮全球開放,為各國商傢共同發展提供新的機遇。
  內容
  商品貿易、投資合作、服務貿易、高層論壇、文化交流
  特色
  1、進口與出口相結合,以進口為特色,強調對東盟市場開放,做東盟商品進入中國的橋梁。
  2、投資與引資相結合,以中國企業“走出去”為特色,做中國企業投資東盟的平臺。
  3、商品貿易與服務貿易相結合,以旅遊服務和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成果轉讓為切入點,培育中國與東盟經貿合作的新增長點。
  4、展會結合,相得益彰。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和博覽會同期舉辦,二者有機結合,相互促進。“兩會”期間,既有實實在在的經貿活動,又有政府、企業、專傢學者的相互對話與交流。
  5、經貿盛會與外交舞臺。博覽會既是一次經貿盛會,又是一次多邊國際活動,增進瞭瞭解,充分體現了中國與東盟睦鄰友好、建立面嚮和平與繁榮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的宗旨和意圖,務實地推動了中國與東盟國傢區域經濟合作的深入發展。
  6、經貿活動與文化交流相結合。博覽會期間同時舉辦“風情東南亞”晚會、“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開幕晚會、“中華情”晚會、高爾夫名人賽、“網球之友”名人賽、時裝節、美食節等,五彩紛呈的文化體育活動穿插其間。
  歷屆東盟博覽會的時間:
  第一屆:2004年11月3日-11月6日
  第二屆:2005年10月19日-10月22日
  第三屆:2006年10月31日-11月3日
  第四屆:2007年10月28日-10月31日
  第五屆:2008年10月22日-10月25日
  第六屆:2009年10月20日-10月24日
相關詞
東盟南博會東盟10國中國東盟
包含詞
中國東盟博覽會第六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東盟博覽會
第六屆中國東盟博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