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道人心 The hearts of mankind |
拼音: shì dào rén xīn
解釋: 社會的風氣,人們的思想。
資料來源: 《明史·儒林傳序》所關於世道人心者甚鉅,是以載籍雖繁,莫可廢也。”
例子: 有一個高僧在沙漠中修行,忽然想到亞歷山大府的名妓泰綺思,是一個貽害~的人物。(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京派”和“海派”》
|
泛指社會的道德風尚和人們的思想情感等 Refers to the morality of society and people's thoughts and emotions, etc. |
泛指社會的道德風尚和人們的思想情感等。《明史·儒林傳序》:“所關於世道人心者甚鉅,是以載籍雖繁,莫可廢也。”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資政新篇》:“所謂‘以法法之’者,其事大關世道人心,如綱常倫紀,教養大典,則宜立法以為準焉。” 魯迅 《且介亭雜文·關於中國的兩三件事》:“有一位批評傢,還以為這麽一來,大傢便要不怕牢監,高高興興的進去了,很為世道人心憤慨了一下。” |
|
詞目 世道人心
發音 shì dào rén xīn
釋義 社會的風氣,人們的思想。
出處 《明史·儒林傳序》:“所關於世道人心者甚鉅,是以載籍雖繁,莫可廢也。”
示例 有一個高僧在沙漠中修行,忽然想到亞歷山大府的名妓泰綺思,是一個貽害~的人物。(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京派”和“海派”》
書籍《世道人心:對中國人心理的探索 》,這本書是對中國“世道”、“人心”的探索。“世道”與“人心”原是中國人慣用的詞彙,世道指一般的社會生活或風尚,人心則指人們的心理傾嚮或心理活動。用更淺白的現代話語來說,世道就是社會,人心就叫心理;世道人心也可以說是現今人們所稱的“社會心理學”。 一個人要在社會上安身立命,就不能不瞭解世道,明白人心。所以人在生活中,要不斷探索世道人心之間的關係。但是,一般人對世道人心的瞭解,往往衹是以自己狹隘的生活經驗為基礎,既不係統,也不全面。要彌補這種不足,人們可以間接地學習他人的經驗,更可以閱讀與社會心理有關的書籍,掌握世道人心的基本原理。多年來,這方面的書籍可謂汗牛充棟,本書並不想重複前人的工作,而是想着重寫出自己的特色,讓讀者能從中對世道人心形成更深入的新理解。
作者:何有輝等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ISBN:7301113608 |
|
- n.: the way of the world and the ti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