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 > 世界著名六大污染事故
目錄
No. 1
  在20世紀,世界上還發生了多種突發性的污染事故,其中最聞名的"六大污染事故"是:
意大利塞維索化學污染事故
  1976年7月意大利塞維索一傢化工廠爆炸,劇毒化學品二惡英擴散,使許多人中毒。事隔多年後,當地居民的畸形兒出生率大為增加。
美國三裏島核電站泄漏事故
  1979年3月,美國賓夕法尼亞州三裏島核電站反應堆元件受損,放射性裂變物質泄漏,使周圍50英裏以內約200萬人口處在極度不安之中,人們停工停課,紛紛撤離,一片混亂。
墨西哥液化氣爆炸事件
  1984年11月,墨西哥城郊石油公司液化氣站54座氣儲罐幾乎全部爆炸起火,對周圍環境造成嚴重危害,死亡上千人,50萬居民逃難。
印度博帕爾毒氣泄漏事故
  1984年12月,美國聯合碳化物公司設在印度博帕爾市的農藥廠劇毒氣體外泄,使2500人死亡,20萬人受害,其中5萬人可能雙目失明。
前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
  1986年4月,前蘇聯基鋪地區切爾諾貝利核電站4號反應堆爆炸起火,放射性物質外泄,上萬人受到傷害,也造成了其他國傢遭受放射性塵埃的污染,中國的北京上空也檢測到這樣的塵埃。
德國萊茵河污染事故
  1986年11月,瑞士巴塞爾桑多茲化學公司的倉庫起火,大量有毒化學品隨滅火用水流進萊茵河,使靠近事故地段河流生物絶跡,成為死河。100英裏處鰻魚和大多數魚類死亡,300英裏處的井水不能飲用,德國和荷蘭居民被迫定量供水,使幾十年德國為治理萊茵河投資的210億美元付諸東流
前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
  1986年4月,前蘇聯基鋪地區切爾諾貝利核電站4號反應堆爆炸起火,放射性物質外泄,上萬人受到傷害,也造成了其他國傢遭受放射性塵埃的污染,中國的北京上空也檢測到這樣的塵埃。
  事件回放
  1986年4月25日,4號反應器預定關閉以作定期維修。並决定在這場合作為測試反應堆的渦輪發電機能力的機會,在電力損失情形下發充足的電供給反應堆的安全係統動力(特別是水泵)。像切爾諾貝利,反應堆有一對柴油發電器可利用作為待命,但並不能瞬間地起動—反應堆將因此被使用轉動渦輪,到時渦輪會從反應堆分離和在自己的慣性之下力量轉動,而測試的目標是確定當發電器起動時,渦輪是否在減少階段能充足地供給泵浦動力。測試早先在其它單位執行成功(所有安全供應起動)而結果是失敗的(那是渦輪産生了不足的力量在減少階段供給泵浦動力),但另外的改進提示了對其它測試的需要。
  為了在更安全、更低功率地進行測試,切爾諾貝利4號反應器的能量輸出從正常功率的3.2千兆瓦特減少至700百萬瓦特。但是,由於實驗開始的延遲時,反應堆控製員太快地減低能量水平,實際功率輸出落到衹30百萬瓦特。結果,中子吸引而成的裂變産品氙-135增加了(這産品典型地在更大的功率情況下,在一臺反應堆中消耗)。力量下落的標度雖是接近由安全章程允許的最大限製,但員工組的管理者選擇不關閉反應堆並繼續實驗。後來,實驗决定“抄捷徑”和衹上升功率輸出到200 百萬瓦特。為了剋服剩餘氙-135的中子吸收,遠多於安全章程數量的控製棒由反應堆拔出。在4月26日上午1點05分,作為實驗一部分,被渦輪發電機推動的水泵起動了;水的流量由於這行動而超出了安全章程的指定。水流量在上午1點19分增加了—因為水也會吸收中子,在水流量的進一步增加需要手工撤除控製棒,導致一個極不穩定和危險操作條件。
  上午1點23分04秒,實驗開始了。反應堆的不穩定狀態在控製板沒有顯示任何情況,並且看起來所有反應堆員工並未充分地意識到危險。水泵的電力關閉了,並且被渦輪發電機的慣性推動,水流的速度減低了。渦輪從反應堆分離,反應器核心的蒸汽水平增加。因為冷卻劑被加熱,個別的蒸汽在冷卻劑管道形成。在切爾諾貝利的RBMK石墨緩和反應器的特殊設計有一個高正面空係數,意味著在沒有水時的中子吸收的作用使反應堆的力量迅速地增加,並且在這種情況下,反應堆操作變得逐漸變得不穩定和更加危險。上午1點23分40秒操作員按下了命令“緊急停堆”的AZ-5(“迅速緊急防禦5”)按鈕—所有控製棒的充分的插入,包括之前不小心地拿走的控製棒。這是否作為緊急措施,或衹是簡單地在實驗完成時作為關閉反應堆定期方法,並不清楚(反應堆預定被關閉作為定期維修)。這通常意味著緊急停堆的命令是因為意想不到的迅速力量增量的一個反應。另一方面,總工程師Anatoly·Dyatlov,在事故時身在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他寫在他的書上:
  “在1點23分40秒,集中化控製係統之前……沒有登記能辯解緊急停堆的任何參量變動。依照陳述委任……會集和分析很多材料,在它的報告,沒確定原因為什麽命令了緊急停堆。並沒有需要尋找原因。反應堆簡單地在實驗完成時被關閉。”
  由於控製棒插入機製(18至20秒的慢速完成),棒的空心部份和冷卻劑的臨時移位,逃走導致反應率增加。增加的能量産品導致了控製棒管道的變形。棒在被插入以後被卡住,衹能進入管道的三分之一,因此無法停止反應。在1點23分47秒,反應堆産量急升至大約30 千兆瓦特,是十倍正常操作的産品。燃料棒開始熔化而蒸汽壓力迅速地增加,導致一場大蒸汽爆炸,使反應器頂部移位和受破壞,冷卻劑管道爆裂並在屋頂炸開一個洞。為了減少費用,和它的體積太大,反應堆以單一保護層方式興建。這令放射性污染物在主要壓力容器發生蒸汽爆炸而破裂之後進入了大氣。在一部分的屋頂炸毀了之後,氧氣流入---與極端高溫的反應堆燃料和石墨慢化劑被結合—引起了石墨火。這火災令放射性物質擴散和污染更廣的區域。
  由於目擊者的報告和站內紀錄不一致,有一些爭論認為確實的事件是發生在當地時間1點22分30。最後共同同意的版本被描述在上面。根據這種理論,第一次爆炸發生了在大約1點23分47秒,操作員在七秒以後命令了“緊急停堆”。
  事故共造成31名工作人員死亡,數千人受到強核輻射,數萬人撤離。對環境的破壞無法估量。 直到今天,切爾諾貝利核電站還存有100公斤鈈,每一毫剋鈈就足以使人喪命,鈈的半衰期是24萬5000年,這對於人類而言其實就是永遠。在86年事故後的處理中,蘇聯采用建造“石棺”的方式用鋼筋混凝土將核電站整體罩住,當時“石棺”的設計壽命是30年。而今,“石棺”已出現了明顯老化,現在的烏剋蘭又缺乏經費,致使新“石棺”的建造時間晚了10年,用現在的科技,相信能夠最大程度地降低新“石棺”安裝時的風險。從整體上說,此次事故給人類帶來的災難及影響是永久性的,也值得所有人永遠對其關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