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world horticultural exposition 世界園藝博覽會 是由國際園藝花卉行業組織一一國際園藝者協會(aiph)批準舉辦的國際性園藝展會。迄今為止,"世園會"共舉辦了20多次,基本在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傢舉辦,發展中國傢衹舉辦過一次,就是“99中國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 ”。由於"世園會"能給舉辦地帶來巨大的國際影響和綜合效益,吸引了世界上許多城市積極申辦。2003年10月,瀋陽市市長陳政高訪問日本期間,日本jcom公司(即幫助日本靜岡縣成功申辦2003年日本靜岡國際園藝博覽會的公司)嚮陳市長建議瀋陽市申請舉辦"世園會",並願意提供幫助。2011年世界園藝博覽會 將在西安舉辦。在英國布萊頓舉行的世界園藝生産者協會(aiph)第59屆大會上,世界園藝生産者協會主席杜剋·法博博士宣佈,西安為“2011年世界園藝博覽會 ”舉辦城市,來自三十多個國傢和地區近百名代表共同見證這一重要時刻。 1939年,負責協調管理世界博覽會事務的國際組織--國際展覽局(international bureau of exposition.簡寫為:bie)正式成立,總部設在法國巴黎。現任主席為丹麥人奧爾·菲利普森(ole philipson)先生,今年66歲,於1993年12月當選主席職務。國際展覽局的常設辦事機構為秘書處,秘書長為主持日常工作的主要領導,現任秘書長為西班牙人文森特·洛瑟泰爾(v·g·loscertales)先生,今年50歲,於1993年12月起擔任此職。
國際展覽局的職責是負責《國際展覽公約》的運用管理;製訂國際博覽會的舉辦計劃並加以認可;對博覽會的運作進行指導和監督等。
國際展覽局現有正式成員國47個,其中:亞洲有中國、日本、韓國、泰國、菲律賓和黎巴嫩等6個國傢;歐洲有德國、英國、法國、奧地利、比利時、白俄羅斯、保加利亞、丹麥、西班牙、芬蘭、希臘、匈牙利、意大利、摩納哥、挪威、荷蘭、波蘭、葡萄牙、羅馬尼亞、俄羅斯、瑞典、瑞士、捷剋、斯洛伐剋和烏剋蘭等25 個國傢;非洲有摩洛哥、尼日利亞、突尼斯和南非等4個國傢;美洲有美國、阿根廷、加拿大、哥斯達黎加、古巴、海地、墨西哥、尼加拉瓜、秘魯、烏拉圭和委內瑞拉等11個國 傢;大洋洲有澳大利亞1個國傢。
國際園藝生産者協會(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e des producteurs de 1'horticulure.簡寫為:aiph)是隨着國際化經濟、社會、文化方面的互相協作關係日趨緊密,為了保持園藝事業的繁榮和發展,由專業人員構成的各加盟國組織成立的國際協會。該協會的總部設在荷蘭海牙,其工作語言為英語、法語和德語。
國際園藝生産者協會(aiph)的最高執行者是協會主席,現任主席是丹麥人奧托·柯什(otto·koch )先生;主持日常事務的是秘書長,現任秘書長是荷蘭人本·洛特維爾(ben·rotteveel)先生。該協會的內設功能組織有:(1)代表委員會,是aiph組織的最高執行機關;(2)審議會,由各成員國的分會領導及代表組成,負責審議入盟會員的種別和與園藝事業相關的國際活動事宜;(3)理事會,由協會的主席、副主席等組成,是aiph組織的最高决策機構。
aiph組織設立的目的是通過各種會議的召開、廣告宣傳活動和舉辦國際性的徵文比賽以及各種展示會,同所在國傢以及國際性的各種團體或有關當局接觸,奬勵在專業技術的研究開發和傳播方面取得卓越成就的專業人員或組織,促進觀賞植物、蔬菜、 水果、各種生物種子以及整個國際園藝事業的發展,代表具有國際水準的專業園藝生産者的共同利益等。根據規定,具有商業性質的各有關機構或組織均有資格加盟,在本國內無專管部門的商業園藝機構或在不同地域、使用不同語言、代表園藝界利益的組織亦可申請加入;在一個國傢內,也可有多個組織加盟。加盟會員分為普通會員、準會員和客員會員,會員種別由審議會根據相關規定研究决定。 世園會的起源 Origins of the World Park 世界園藝博覽會 是一項具有較大影響和悠久歷史的國際性活動,它既是人類社會發展進程中對當時文明的真實記錄,更是對未來美好前景的展望和憧憬。
世界園藝博覽會 的雛形起源於中世紀歐洲商人的定期集會--集市。當時,集市的主要功能是初級商品的現場交易,人們註重的是為了滿足生産活動和生活需要所進行的物資交換或單一商品買賣。進入十九世紀,集市規模逐漸擴大,入市交易的商品種類和參加的人員越來越多,影響範圍越來越廣,集市期間的人文氣氛越來越濃。大約在十九世紀二十年代,人們就把規模較大的定期集市稱作世界園藝博覽會 ,並將其單一的商品買賣功能逐步擴展為物資的交流和文明成果的展示,人們關註的重點也隨之從簡單的商品交換、買賣關係演變為對生産技術的交流、文明進程展示和對理想的企盼。
十九世紀中葉,是英國資本主義社會發展的鼎盛時期,工業革命的完成和殖民主義的擴展,使英國成為歐洲乃至全世界的頭等強國。為了顯示其偉大和自豪,英帝國於1851年在倫敦海德公園內,一改當時盛行的石頭建築風格,動用了整個英國工業界的技術和力量,耗用4500噸鋼材和30萬塊玻璃,建成了一座長1700英尺、高100英尺的“水晶宮”。這是一座新穎而獨特的建築,它嚮人們展示了綱結構、玻璃裝飾的大空間,預示着工業化時代的到來。維多利亞女王始創了通過外交途徑邀請各國參展的傳統,接受邀請參展的10個國傢,集中了1400餘件各類藝術珍品和時尚産品嚮世人展示,最令觀衆矚目的是引擎、水力印刷機、紡織機械等技術産品。在160天的展期中,共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商貿人員、社會名流和旅遊觀光人士約630萬人次觀賞。英國人自豪地把這次盛況空前的“集市”取名為great exhibition.意為“偉大的世界園藝博覽會 ”。自此,人類社會的交流形式完成了從低級階段初級産品的簡單交易到工業時代的技術交流和文明成果展示的重大轉變。因為這一劃時代的創舉,倫敦世園會被世人確認為首屆世界園藝博覽會 。
隨着美國的崛起,新大陸的主人們不甘示弱,為了嚮全世界展示其風采和輝煌成就,於1853年在美國紐約舉辦了第二屆世界園藝博覽會 ,參展國傢增至23個,展示內容也有較大突破,開闢了倫敦世界園藝博覽會 上沒有的農業部分,展出了農機産品和優良品種;特別是附有安全裝置的電梯首次亮相並進行實地演示,贏得了廣大觀衆的喝彩。這些最新文明成果的展示,代表着當時工農業的迅速發展和人類無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1855年、路易·波拿巴統治下的法國在巴黎舉辦了第三屆世界園藝博覽會 ,建造了xy軸構築的網型和拱型會場,首次展示了混凝土、鋁製品和橡膠。而最具新意的是本屆世界園藝博覽會 開創了藝術展覽的先河,展出了名傢名畫;第一次邀請外國首腦參觀世界園藝博覽會 ,形成了後來歷屆世界園藝博覽會 的沿襲傳統。
到1900年4月在法國巴黎舉辦的冠名為“世紀總結”的萬國世界園藝博覽會 (這是巴黎第三次舉辦世界園藝博覽會 ),十九世紀內全世界共舉辦過8屆世界園藝博覽會 。
進入二十世紀,世界園藝博覽會 的舉辦地仍然主要集中在美國和歐洲的發達國傢。由於世界園藝博覽會 舉辦得過於頻繁,耗費大量資財,給參展國傢的財政造成很多睏難,導致各種矛盾迭起。為了控製世界園藝博覽會 的舉辦頻率和保證世界園藝博覽會 的水平,1928年35個國傢的政府代表在法國巴黎締約,對世界園藝博覽會 的舉辦方法做出若幹規定,如:舉辦世界園藝博覽會 要有主題,展示時間規定不超過6個月,由法國政府代表發起成立一個協調管理世界園藝博覽會 的國際組織,並負責起草製訂《國際展覽公約》等。在這次會議上,有31個國傢的政府代表簽署了公約,並成為國際展覽局的首批成員國。
作為近代産業社會最大規模的國際活動,世界園藝博覽會 寫下了她光輝的歷史。自1851年英國倫敦舉辦的第一屆世界園藝博覽會 開始,風雨兼程,歷經百餘年,無論是生活在河海之濱,或是居住在平原高山之中的人們,都受恩於大自然的潤澤,都在同一個天空下創造自己的文明,追求自己的理想,都將各自的文明成果和實現理想的起始點聚焦於世界園藝博覽會 。
正象“一切始於世園會”的名語所言,現代社會的組織結構和係統中的很多因素都是從世園會孕育誕生的。如:將許多商品匯集一處買賣的百貨店,組織觀光遊覽的現代旅遊活動,提供休閑娛樂的各類公園、遊樂園、度假村、俱樂部等,無不經由世界園藝博覽會 獲得啓示、萌生創意。時至今日,世界園藝博覽會 不再衹是技術和商品的展示會,她以廣阔的胸襟,熔人類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於一爐,伴以精彩紛呈的文藝表演,富有魅力的壯觀景色,設置成日常生活中無法體驗的、充滿喜慶節日氣氛的空間,成為各種技術交流、學術研討、旅遊觀光、娛樂和消遣的理想場所。風雨兼程,歷經百餘年,無論是生活在河海之濱,或是居住在平原高山之中的人們,都受恩於大自然的潤澤,都在同一個天空下創造自己的文明,追求自己的理想,都將各自的文明成果和實現理想的起始點聚焦於世界園藝博覽會 。 世園會的宗旨 The purpose of the International Horticultural Expo 世界園藝博覽會 是一項由主辦國政府組織或政府委托有關部門承辦的有較大影響和悠久歷史的國際性活動,是非貿易性的全球性展覽會。它不同於一般的國際貿易博覽會,其宗旨是促進世界各國經濟、文化、科學技術的交流與發展,使每個參展國傢能夠利用這個機會宣傳自己,嚮全世界展示各自在各個領域所取得的建設成就。因此,世界園藝博覽會 被譽為世界經濟和科學技術界的“奧林匹剋”盛會。
100多年來,尤其是近幾十年以來,世界各國都積極爭辦世界園藝博覽會 ,主要原因在於:一是主辦國可以把自己的産品和技術推嚮國際市場,發展國際貿易和技術合作,尋求更大發展;二是可以擴大國際交往,提高主辦國的國際地位和聲望;三是可以開闊眼界,學習別國的先進技術,拓展本國的創造途徑;四是帶動、促進主辦國的城市建設和經濟社會的發展;五是可以藉舉辦世界園藝博覽會 的商業機會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世園會的類別 Horticultural category 世界園藝博覽會 分為綜合性和專業性兩大類。綜合性世界園藝博覽會 是由參展國政府出資,在東道國無償提供的場地上建造自己獨立的展覽館,展示本國的産品或技術;專業性世界園藝博覽會 是參展國在東道國為其準備的場地中,自己負責室內外裝飾及展品設置,展出某類專業性産品。按照國際組織的規則評定,綜合性世界園藝博覽會 分為一般世界園藝博覽會 和特殊博覽會兩種;專業性博覽會分為a1、a2、b1、b2四個級別。
世界園藝博覽會 是由國際園藝花卉行業組織——— 國際園藝生産者協會 (aiph) 批準舉辦的國際性園藝展會,分為 a1、a2、b1、b2四大類。
a1類———大型國際園藝展覽會。這類展覽會舉辦每年不超過1個。 a1類展覽會時間最短3個月,最長6個月。在展覽會開幕日期前6-12年提出申請,至少有10個不同國傢的參展者參加。此類展覽會必須包含園藝業的所有領域。
a2類———國際園藝展覽會。這類展覽會每年最多舉辦兩個,當兩個展會在同一個洲內舉辦時,它們的開幕日期至少要相隔3個月,展期最少8天,最多20天。至少有6個不同的國傢參展。
b1類———長期國際性園藝展覽會。這類展會每年度衹能舉辦一屆。展期最少3個月,最多6個月。
世界園藝博覽會 是最高級別的專業性國際博覽會,也叫世界園藝節。它是世界各國園林園藝精品、奇花異草的大聯展,是以增進各國的相互交流,集文化成就與科技成果於一體的規模最大的a1級世界園藝博覽會 。會期通常為6個月,自晚春起,經盛夏至中秋。歷史上,世界園藝博覽會 的舉辦地大都是經濟比較發達的歐洲國傢和美國,在亞洲,衹有日本先後在1970年(大阪)、1975年(衝繩)、1985年(築波)、1990年(大阪)舉辦過4屆,韓國在1993年(大田)舉辦過1屆。
自首屆世界園藝博覽會 以來,世界園藝博覽會 的舉辦規模呈不斷擴大的趨勢。由占地面積幾萬平方米,參展國傢十幾個,逐漸發展到占地近500萬平方米,參展國傢近百個,觀衆人數達6000多萬人次,經濟收益最高達4億多美元。
自1960年在荷蘭鹿特丹舉辦首次國際園藝博覽會以來,至1999年,共舉辦過21次世界園藝博覽會 。以下是幾次世界園藝博覽會 舉行的時間及地點:
年代舉辦國舉辦城市名稱
1960荷蘭 鹿特丹 國際園藝博覽會
1963德國 漢堡 漢堡國際園藝博覽會
1964奧地利維也納 奧地利世界園藝博覽會
1969法國 巴黎 巴黎國際花草博覽會
1972荷蘭 阿姆斯特丹 阿姆斯特丹國際園藝博覽會
1973德國 漢堡 漢堡國際園藝博覽會
1974奧地利維也納 維也納國際園藝博覽會
1976加拿大魁北剋 魁北剋國際園藝博覽會
1980加拿大蒙特利爾蒙特利爾園藝博覽會
1999 中國 昆明 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
2006泰國 清邁 清邁世界園藝博覽會
2006中國 瀋陽 瀋陽世界園藝博覽會 西安世界園藝博覽會 青島世界園藝博覽會 瀋陽世界園藝博覽會 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 中國瀋陽世界園藝博覽會 1999年6月在昆明舉辦世界園藝博覽會 年6月在昆明舉辦世界園藝博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