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logy : discipline of physics : atmospheric sciences : build > surface of discontinuity
Contents
No. 1
  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一般随深度增加,但又不是匀速增加,在某些深度处发生突然变化。地震波在此突然加速或减速(纵波减速时,横波甚至会消失)。
  这种波速发生突然变化的面叫作不连续面
  不连续面的存在,标志着地内物质在此层上下面有明显区别,因此成为地内圈层构造的界面。
  在所有不连续面中有两个变化最显著的称为一级不连续面
  1、莫霍洛维奇不连续面(简称莫霍面或莫氏面)。深度平均17km,陆地33km。地震波加速,表明其下物质密度、硬度增加。
  2、古登堡不连续面,深度约2900km。地震波减速,横波消失,表明其下物质很可能是液态。
  二者构成了地壳与地幔、地幔与地核的界面。
  此外还有5个次级不连续面,可以把地壳、地幔与地核进一步划分出次一级的圈层构造。
No. 2
  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一般随深度增加,但又不是匀速增加,在某些深度处发生突然变化。地震波在此突然加速或减速(纵波减速时,横波甚至会消失)。
  这种波速发生突然变化的面叫作不连续面
  不连续面的存在,标志着地内物质在此层上下面有明显区别,因此成为地内圈层构造的界面。
  在所有不连续面中有两个变化最显著的称为一级不连续面
  1、莫霍洛维奇不连续面(简称莫霍面或莫氏面)。深度平均17km,陆地33km,海洋平均厚度6千米。地震波加速,表明其下物质密度、硬度增加。
  2、古登堡不连续面,深度约2900km。地震波减速,横波消失,表明其下物质很可能是液态。
  二者构成了地壳与地幔、地幔与地核的界面。
  此外还有5个次级不连续面,可以把地壳、地幔与地核进一步划分出次一级的圈层构造。
  科学家通过对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研究,把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主要圈层,三层之间的两个界面分别是莫霍面和古登堡面。界面的命名是为了纪念发现并确认这两个界面的奥地利科学家莫霍洛维奇和德国科学家古登堡。
English Expression
  1. :  surface of discontinuity
Related Phrases
geologyartlessnesschasmgeophysicsGeology
land Inside Strata architecture
Containing Phrases
Mohorovicic Discontinuityearthquake surface of discontinuitylehmann discontinuity
gutenberg surface of discontinuityGutenberg surface of discontinuityconrad discontinu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