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等院校 : 中國 > 江西 >上饒 >上饒市區 > 上饒師範學院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上饒師範學院聯繫方式 地址:江西省上饒市南環路85號。
  郵編:334001 上饒師範學院投訴電話 上饒市旅遊投訴電話:0793—8219090
  江西省旅遊投訴電話:0791—6269965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上饒師範學院前身是創辦於1958年8月的上饒師範專科學校,1959年更名為贛東北大學,文革停辦。1977年經國務院批準恢復上饒師範專科學校。2000年3月,經教育部批準、省政府同意,升格為上饒師範學院。復校20多年來,學院為國傢輸送了各類畢業生26000餘人。
  上饒師範學院地處歷史文化名城—上饒市志敏大道南側,座落於聞名中外的上饒集中營舊址南麓,緊鄰浙贛鐵路、橫南鐵路和320國道、梨溫高速公路,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藴和革命傳統的贛東北地區唯一一所全日製本科院校。
  校園占地面積650669平方米(976畝),生均74.4平方米。校捨總面積285320平方米。教學行政用房面積129660平方米,生均14.8平方米。學生宿舍面積74333平方米,生均8.5平方米。
  
   現有在編教職工943人。專任教師557人,其中教授38人、副教授137人。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的9人,碩士學位的189人;享受國務院津貼3人,省學科帶頭人和骨幹教師22人,博士研究生導師1人,碩士研究生導師6人。設有政治法律係、 中文與新聞傳播係 、 史地係 、 外語係 、 數學與計算機係 、 物理與電子信息係 、 化學係 、 體育係 、 美術係、音樂係、 教育科學係 、 生命科學係 、 經濟學係 等13個教學係和 社會科學部 、大學外語教學部、大學體育教學部、 大學計算機教學 部4個公共教學部,73個本專科專業,面嚮全國28個省(市)招生。 至2004年12月,有折合在校生9058人。
  學院辦學條件較為完善,擁有 計算機校園網絡中心 、各專業實驗室、語音室和多媒體教室等先進的教學實驗設施,以及 圖書館 、 電教館 、體育館、標準塑膠田徑場、風雨球場等教學科研場所。共有圖書資料991130萬册,單價800元以上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達4015.4萬元。
  學院現有農業科學、 朱子學、哲學、語言文字學、數學與應用數學、有機化學、贛東北經濟社會發展、書法教育、教育經濟、美國文化、南方油茶科學等共11個研究所。 《上饒師範學院學報》 社科版被評為全國“雙十佳”文科學報、全國百強社科學報、中國高校人文社科學報核心期刊。自然科學版被列為《中國數學文摘》、《中國物理文摘》錄入範圍。學院在“朱子學”等地方人文學術研究上取得豐碩成果,與中國社科院歷史所合辦的《朱子學刊》已出版13輯,發行海內外,享有較高的聲譽,朱子學研究被列為江西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予以建設。十多年來學院共承擔完成國傢和省自然科學基金研究項目20個,有40多篇自然科學論文被sci、ei收錄。教師出版學術專著100餘部,編著231部,獲專利11項,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學術論文2830多篇,完成省以上社科研究課題400項,有32項科研成果及51件藝術作品獲省部級以上奬勵。
  學院積極推進素質教育,堅持抓好學生的教師基本功訓練,強化“三字一話”(粉筆字、鋼筆字、毛筆字、普通話)的師範素質培養,《人民日報》曾對學院這一特色進行過專題介紹。大學生數學建模三次參加全國比賽,三次獲二等以上奬勵。畢業生以其綜合素質好,實踐和適應能力較強,不僅在江西,而且在長、珠、閩等沿海發達地區深受歡迎。
  學院正加緊校園基本設施建設,為學校發展創造良好的辦學環境。 校園 裏緑樹成蔭,亭臺樓榭錯落有緻,緑化覆蓋率達40%,連年被省、市授予“園林緑化單位”和“緑化先進單位”稱號。目前,學院正以 以評促建 為動力,全面實施2003—2007年發展規劃,努力把學院建設成為省內外有一定影響和知名度的多學科、地方性、教學型大學。
基本信息
  上饒師範學院前身為 1958年6月設立的上饒師範專科學校。1959年,上饒師專與上饒工專合併改組為贛東北大學。1978年,經國務院批準復辦上饒師專。2000年3月,經教育部、江西省政府批準,設立上饒師範學院。2005年11月,學院順利通過了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2004年2月獲得學士學位授予權。建校50年來,為國傢輸送了各類畢業生4萬多人。
  上饒師範學院地處歷史文化名城—上饒市志敏大道南側,坐落於聞名中外的上饒集中營舊址南麓,緊鄰浙贛鐵路、橫南鐵路和320國道、梨溫高速公路,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藴和革命傳統的贛東北地區唯一一所全日製本科院校。
  校園占地面積650669平方米(976畝),生均74.4平方米。校捨總面積285320平方米。教學行政用房面積129660平方米,生均14.8平方米。學生宿舍面積74333平方米,生均8.5平方米。
  美麗的校園現有在編教職工959人。專任教師555人,其中教授57人、副教授162人。教師中,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243人;有“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傢級人選1人,省級人選6人,享受國務院津貼4人,江西省青年科學家1人,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6人、骨幹教師26人,省高校名師4人,博士研究生導師1人,碩士研究生導師13人。有江西省重點學科5個,省級重點實驗室1個,江西高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設有政治法律係、 中文與新聞傳播係 、 史地係 、 外語係 、 數學與計算機係 、 物理與電子信息係 、 化學係 、 體育係 、 美術係、音樂係、 教育科學係 、 生命科學係 、 經濟學係 等13個教學係和 社會科學部 、大學外語教學部、大學體育教學部、 大學計算機教學 部4個公共教學部,77個本專科專業,面嚮全國31個省(市)招生。 截至2008年12月31日,共有全日製本專科在校生11727人。
  圖書館學院辦學條件較為完善,擁有 計算機校園網絡中心 、各專業實驗室、語音室和多媒體教室等先進的教學實驗設施,以及 圖書館 、 電教館 、體育館、標準塑膠田徑場、風雨球場等教學科研場所。共有圖書資料991130萬册,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達7000多萬元。
  學院現有農業科學、 朱子學、哲學、語言文字學、數學與應用數學、有機化學、贛東北經濟社會發展、書法教育、教育經濟、美國文化、南方油茶科學等共11個研究所。 《上饒師範學院學報》 社科版被評為全國“雙十佳”文科學報、全國百強社科學報、中國高校人文社科學報核心期刊。自然科學版被列為《中國數學文摘》、《中國物理文摘》錄入範圍。學院在“朱子學”、“辛棄疾研究”、“贛東北蘇區研究”等地方人文學術研究上取得豐碩成果,與中國社科院歷史所合辦的《朱子學刊》已出版16輯,發行海內外,享有較高的聲譽,該刊物曾被《解放日報》稱譽為“國內朱子學研究領域唯一最具權威的刊物”,著名學者陳榮捷先生生前稱贊“《朱子學刊》內容充實、必以先睹為快”。朱子學研究所被列為江西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予以建設。十多年來學院共承擔完成國傢和省自然科學基金研究項目20個,有40多篇自然科學論文被SCI、EI收錄。教師出版學術專著100餘部,編著231部,獲專利11項,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學術論文2830多篇,完成省以上社科研究課題400項,有32項科研成果及51件藝術作品獲省部級以上奬勵。
  學院積極推進素質教育,堅持抓好學生的教師基本功訓練,強化“三字一話”(粉筆字、鋼筆字、毛筆字、普通話)的師範素質培養,《人民日報》曾對學院這一特色進行過專題介紹。大學生數學建模三次參加全國比賽,三次獲二等以上奬勵。畢業生以其綜合素質好,實踐和適應能力較強,不僅在江西,而且在長、珠、閩等沿海發達地區深受歡迎。
  學院正加緊校園基本設施建設,為學校發展創造良好的辦學環境。 校園裏緑樹成蔭,亭臺樓榭錯落有緻,緑化覆蓋率達40%,連年被省、市授予“園林緑化單位”和“緑化先進單位”稱號。目前,學院正以 以評促建 為動力,全面實施2003—2007年發展規劃,努力把學院建設成為省內外有一定影響和知名度的多學科、地方性、教學型大學。
  50年校慶
  2008年12月28日,上饒師範學院迎來了50周年華誕。市領導蔡曉明、程建平、汪東進、周華北、汪霞、李一帆出席慶典大會。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史蓉蓉,上饒師範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柳和生和千名新老校友也一同參加了慶典。
  慶典大會在莊嚴的國歌聲中開始。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程建平代表市委、市政府嚮上饒師院50年華誕表示熱烈祝賀。他說,上饒師院在50年的歷程中,為上饒經濟社會發展輸送了寶貴人才。
  上饒師院“學為人師、行為世範”的校訓薪火相傳,“立足上饒,服務江西,面嚮全國”的辦學定位明確,教育質量和管理水平迅速提高,出色的教書育人環境得到了上級領導和社會的一致好評。上饒經濟社會發展與上饒師院的前途息息相關,無論是打造四省交界區域中心城市還是推進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在上饒又好又快發展的建設進程中,上饒師院都大有可為。程建平指出,上饒近700萬人民十分珍惜自己的大學,上饒地方黨政將盡最大的努力為上饒師院的發展創造良好環境,為師院的發展壯大做出更大貢獻。
  上饒師範學院的前身為創立於1958年的上饒師專,2003年升格為上饒師範學院,2004年學院獲得學士學位授予權,2005年11月順利通過了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5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學院抓住高等教育大發展的歷史機遇,以教學為中心,以學科建設為竜頭,以改革為動力,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生命綫,強化辦學特色,不斷提升辦學層次,提高辦學水平。校園占地面積達938畝,校捨建築面積30萬平方米,圖書藏量100多萬册。學院目前有13個教學係、15個教學部和科研所,教職員工942人,教授、副教授等高級職稱教師210人,博士、碩士學位教師164人,設有本科專業36個,全日製在校生13000多人,面嚮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招生。建校50年來,他們已培養各類畢業生4萬多名,為國傢經濟建設和地方社會經濟發展作出了突出成績。
學校榮譽
  全國緑化先進集體
  江西省緑化先進單位
  江西省青年志願者服務先進集體
  全省高校師資培訓工作先進集體
  全省單位內部優秀保衛組織
  首屆全國雙十佳社科學報(原《上饒師專學報》)
  江西省統戰工作重點目標管理考核綜合先進單位
  上饒師院化學專業成為國傢級特色專業建設點
歷史沿革
  上饒師範學院前身是1958年6月經江西省人民委員會批準設立的上饒師專。1959年5月,中共江西省委决定,上饒師專與上饒工專合併,組建贛東北大學。1962年5月,贛東北大學改為上饒師範專科學校。 1964年4月,經國務院批準,上饒師專被撤消。1977年10月,經江西省革命委員會批準,在上饒師範基礎上組建江西師範學院上饒分院, 1978年4月,經國務院批準,以江西師範學院上饒分院為基礎復辦上饒師範專科學校,1984年4月,經教育部批準,在上饒師範專科學校的基礎上籌建上饒師範學院。1987年招收本科生,開始舉辦本科教育。2000年3月,經教育部批準,在上饒師範專科學校的基礎上融入上饒教育學院(籌)的資源建立上饒師範學院。 2004年2月,學院獲得學士學位授予權。
  中心花壇
校標校訓
  上饒師範學院校標校訓:學高為師身正為範
  校標
主要領導
  黨委書記:曹炳根
  黨委副書記、院長: 柳和生
  黨委委員、副院長:王勝華
  黨委委員、副院長:王秀章
  黨委委員、副院長:吳長庚
  黨委委員、副院長:李潤玉( 女)
  黨委委員、紀檢委書記:程瑞振
  黨委委員、黨委組織部長:鄒 毅 ( 女)
  黨委委員、黨委宣傳部長:鄭日金
  黨委委員、黨委( 院長) 辦公室主任:賴明𠔌
學院位置
  江西省上饒市信州區茅傢嶺街道志敏大道南側,市內乘坐1路車可直達。
師院校友會
  校友會成立2009年1月18日上午,上饒師範學院校友會成立大會在上饒師範學院廣信園會議廳隆重舉行,選舉産生了第一屆理事會並通過了校友會章程。 會上,上饒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柳和生被推選為上饒師範學院校友會首任會長。與會代表就校友會章程及校友會理事、常務理事、會長、副會長、秘書長等候選人進行表决。校友代表,原上饒師專英語係八四屆畢業生黃偉民和物理係九二屆畢業生王永爐先後發言,感謝母校的教育和培養,為母校的建設發展成就感到驕傲和自豪,並表示一定要以校友會成立為契機,為平臺,廣泛聯絡、溝通校友,為母校的建設發展尋求更多更廣泛的支持和幫助。
院共青團
  共青團上饒師範學院委員會是在上饒師範學院黨委和共青團江西省委領導下的先進青年群衆組織。上饒師院團委現有一位書記,兩位幹事。下轄13個係團總支,207個班團支部。全院共有青年師生8536人,團員7627 人,團青比例為89%。團委作為黨委的助手和後備軍,其主要工作職責如下:
  1、根據院黨委和上級團委佈置的任務及要求,結合我院團的工作實際,製定每學年團的工作計劃,領導、檢查、督促、考核各團(總)支部的工作,負責籌備、召開院團代會,定期召開團委會和團總支書記會,及時嚮上級匯報工作,反映情況。
  2、組織團員青年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黨的路綫、方針、政策,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實施跨世紀青年人才工程、青年文明工程和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開展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青年志願者活動和校園文化活動,做好各項服務工作,為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人才而努力奮鬥。
  3、調查本院團員青年的思想動態,研究團的工作情況,掌握團員青年的思想特點,總結、推廣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經驗,解决調查研究過程中發現的問題。
  4、關心維護團員青年的正當權益,及時嚮上級和有關部門反映團員青年在學習、工作、生活等方面的意見和要求;關註幫扶貧睏學生。
  5、加強團的組織建設,健全團的組織機構和運行機製;妥善地選拔、配備和管理各團(總)支部的幹部,並做好在校培訓工作;健全團內“三會兩製一課”制度;做好發展團員工作和超齡團員的離團工作;建立和健全基層支部的工作檔案。
  6、在院黨委領導下,做好團內創先評優工作。
  7、配合黨委組織部門做好在團員青年中的建黨工作,經常對團員青年進行黨的基本知識教育,認真履行“推優”職責,推薦優秀團員作為黨的發展對象。
  8、加強與各群衆團體的聯繫,指導和幫助學生會開展各項工作。
  9、組織開展青年教職工中團的工作,配合有關部門搞好青年教職工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體育活動等。
  10、做好團的對外接待、聯絡和團員組織關係接轉工作。
  11、負責全院團員團費的收繳、管理和使用工作,安排使用好團的活動經費。
  12、依據有關規定,負責對違反團紀的團員進行教育和處分。
  13、關心少年兒童的成長,指導幫助附屬學校少先隊開展各類活動。
  校園一角上饒師範學院團委近年來所取得的成績和開展的主要工作:
  1、根據上級部署,圍繞學院中心工作,結合實際情況,製定實施年度工作計劃。年終對各團總支的工作進行考核評比。
  2、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成立大學生“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研究會,開展講座、研討、演講、徵文、成果展等活動;成立國旗班,將升國旗活動規範化、制度化;依托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上饒集中營舊址,開展各種愛國主義、革命傳統教育。先後開展了“塑造江西人新形象”、“學習十六大,建設新師院”、“弘揚井岡精神,興我美好師院”、“牢記‘兩個務必’,弘揚清貧精神”、“建設和諧平安校園,共創師院美好明天”、“紅色資源進校園”等主題教育活動。
  3、健全青年志願者組織,廣泛經常開展各類青年志願者活動,大力弘揚雷鋒精神和“團结、友愛、互助、奉獻”的志願者精神。
  4、實施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在三鼎高科技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建立大學生素質拓展訓練基地。
  5、認真開展群衆性的科技創新活動,積極組織參加“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在第八、九屆全省“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和第四屆全省“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中,取得三名二等奬、十名三等奬的較好成績。
  6、廣泛開展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成立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領導小組,將大學生社會實踐作為必修課程,納入教學體係。每年的“三下鄉” 社會實踐活動既鍛煉了學生,又産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自2002年至今,共有七支服務隊、十三人受到全省表彰。
  7、堅持連續十二年開展十二屆大學生辯論賽。辯論賽因其參與人數衆多、有效提高綜合素質而成為學院傳統重大賽事和最受學生歡迎的活動。
  8、以各種節慶日為契機,開展各類文化活動;依托大學生藝術團,開展文藝活動,如迎新生晚會、歡送畢業生晚會、慶元旦晚會等;開展多種體育活動,如棋賽、三人籃球賽、臺球賽、乒乓球賽等。
  9、規範管理社團,提升社團活動質量和品位。18個社團活動頻繁,影響大,吸引了大量學生積極參與。至今已舉辦七屆社團文化月活動和社團成果展。涌現出一批社團品牌活動,如環保休閑運動協會的保護母親河行動,英語協會的英語角活動、英文影視欣賞,流弦文學社的詩歌節等等。
  10、切實維護青年的正當權益。成立大學生膳食管理委員會和公寓管理委員會,既及時反映學生的意見和要求,又協助有關部門搞好宣傳與管理。
  11、實施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唱響“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口號,連續三年先後派遣16位畢業生分赴廣西、海南開展志願服務。
  12、加強團的自身建設。堅持黨建帶團建,開展五四紅旗團委、五四紅旗團總支、五四紅旗團支部三級聯創活動,強化班團支部建設,推進團組織進公寓工作。依托團校,加強團幹培訓,實現團幹培訓制度化。強化團員意識教育,堅持每年在新生中開展為期一個月的合格團員教育。
  13、做好每年一度的團內評優表彰工作。
  14、嚴格“推優”程序,履行好“推優”職責。
  15、指導和幫助學生會和附屬學校少先隊開展工作。
  在院黨委和上級組織的正確領導下,經過全體團幹和廣大團員青年的共同努力,該院共青團工作取得了較好成績,主要有:2002年江西省五四紅旗團委,2003年全國保護母親河行動先進集體,中文係團總支被評為 2004年全國五四紅旗團總支,2005年《上饒師範學院團委探索團員教育有效模式》一文入選團中央編輯出版的《全國團的基層組織建設百例》一書。
相關詞
江西詩歌鳳凰網廣豐法律律師江西律師
包含詞
上饒師範學院學報上饒師範學院史地係上饒師範學院小學教育師範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