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院校 : 中国 >上海 >上海市区 > 上海外国语大学
显示地图
目录
No. 1
  上海外国语大学投诉电话上海旅游投诉电话:021-64393615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
  上海外国语大学创建于1949年12月,是国家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一所以培养涉外型、应用型,具有高级外语水平又有专业知识,以复合型人才为主的多科性外国语大学,她具有严谨的校风、教风、学风,在国内外享有良好的声誉。
  学校拥有一支学术水平高、教育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现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获得者近300人,此外还有大批学有所成的中青年讲师。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与85所国外著名大学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每年聘请一批国内外和港澳著名学者、教授来校讲学、执教。
  学校科研成果不断涌现,有一批论文、专著、教材、工具书在国家级和市级评选中获奖,并有多种有影响的刊物在国内发行。
  我校现有26个专业,其中17个专业有硕士学位授予权,7个专业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学校实行学分制和主副修制,学生修满规定学分即可获本科学历或提前毕业。
  为使我校教学体制尽快与国外同类院校接轨,争取早日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我校在率先实行招生收费制度改革,并抓好外语基础教学、发挥外语优势的同时,优化专业结构、调整课程设置、扩大专业口径、拓宽专业方向,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建立全新的教学和管理体制,如:在专业结构的总体设计上分复合型(语言+专业)、双语型(少数语种+英语)和方向型(英语+专业方向)三大类,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独立工作能力等整体素质的培养,使学生既能熟练掌握外语,又有较广的知识面和扎实的应用学科专业知识,毕业后在社会上更具有适应力和竞争力。
  学校图书馆现有藏书近90万册,其中外语藏书约占总数的一半,另外有中外期刊1000余种,并设有教育部文科文献信息中心、牛津英语教学资料中心、美国亚洲基金会赠书分配运转中心。
  为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学校设立多项奖学金。此外为困难学生设立贷学金、帮困奖学金和特困学生补助,并积极提供各类勤工助学机会,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学校本部地理位置适中、环境优雅,拥有先进的教学设备和丰富的外文藏书。学生艺术、体育活动蓬勃发展,校园文化丰富多彩,学生生活设施齐全。
  上外松江新校区座落于松江新城区西北角的松江大学城内,占地约1200亩,基本建设总投资3.5亿元。2001年9月,新校区正投入使用,现已有两个年级的本科生在新校区学习、生活。我们将创建一流的设施水平和一流的总体环境,以全新的理念塑造出世界一流的新型大学。上外松江校区从运作机制到管理模式都是全新的,它将成为上外培养造就新世纪高素质外语人才的基地和摇篮。
  上海外国语大学建校五十多年来,吸引了一批又一批非常优秀的学生进校,又为国家输送了一批又一批具有高级外语水平又有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他们遍布世界五大洲。今天上海外国语大学借改革的春风,本着“文明、团结、求实、奋进”的精神,正朝着世界著名外国语大学的目标努力奋
基本概况
  英文名称: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SHISU)
  上外校训:格高志远 学贯中外
  学校网址:http://www.shisu.edu.cn/
  三维地图:http://shisu.6dxy.com/
  上海外国语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进入“211工程”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创建于新中国成立不久后的1949年12月,时名上海俄文学校。1956年,学校更名为上海外国语学院。1963年,学校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直属教育部领导。1994年,学校升格为上海外国语大学,并成为国家教委和上海市共建的首批学校。1996年,学校被列为国家教委“211工程”建设高校。60年书香翰墨、桃李芬芳,学校已在社会上取得良好的声誉,在国际上获得了一定的影响力。
  学校现有虹口、松江两个校区。虹口校区位于上海市中心,环境优雅。松江校区位于上海松江新城,占地800多亩,环境优美。
  学校拥有完备的大专、本科、研究生、成人教育、网络教育、留学生等各级各类的教学体系和科研院所。设有34个本科专业(英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日语、波斯语、朝鲜语、泰语、葡萄牙语、希腊语、意大利语、瑞典语、荷兰语、越南语、印尼语、希伯来语、乌克兰语、翻译学、对外汉语、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法学、国际政治、教育技术学、英语教育、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公共关系、会计学),25个硕士点(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西班牙语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欧洲语言文学、亚非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翻译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国际关系、国际贸易学、企业管理、教育技术学、新闻学、外交学、传播学、国际政治、思想政治教育、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翻译硕士)、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汉语国际教育硕士[MTCSOL]、翻译硕士[MTI])、9个二级学科博士点(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翻译学、国际关系),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外国语言文学),1个博士后流动站(外国语言文学)。1个国家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中东研究所),1个国家级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意大利语、葡萄牙语、希腊语),2个全国重点学科(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阿拉伯语语言文学),2个上海市重点学科(阿拉伯语语言文学、国际关系)。
  目前,全校共有全日制本科生6000余名,研究生1300多名(含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博士后研究人员等),专科生800余名,长期留学生1200余名。
  学校拥有一支学术水平高、教育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现有300多名教授、副教授,以及大批学有所成的中青年讲师。科研成果不断涌现,论文、专著、教材、工具书在国家级评选中多次获奖,并有多种有影响的刊物在国内外发行。
  学校坚持抓好外语基础教学,优化专业结构,调整课程设置,扩大专业口径,拓宽专业方向,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建立全新的教学和管理体制。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10多所著名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许多国家领导人和驻华使馆、领馆重要官员多次来我校访问,许多国内外著名人士被聘为我校兼职教授。每年还派遣大量优秀学生赴国外留学,学生多次应邀参加国内外重要学术论坛。目前学校已承办了3所海外孔子学院,致力于向全世界介绍中国的语言和文化:日本大阪产业大学孔子学院、意大利那不勒斯东方大学孔子学院和秘鲁天主教大学孔子学院。
  学校设立多项奖学金、贷学金、帮困补助,提供勤工助学,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学生依托专业优势,广泛参加社会实践。校园文化丰富多彩,学生受到良好的文化和艺术熏陶。
  学校专设有外语电台与电视台,全天播放海外电视节目20多套,包括英语、日语、俄语、法语、阿拉伯语等,各种肤色、种族、国籍学生济济一堂、青春和睦,是一个“国际大家庭”。
  60年砥砺耕耘、开拓进取。学校现已发展为以语言文学类学科见长,文、教、经、管、法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外国语大学,学校现在正积极努力打造语言文学类专业、复合型专业和国际化办学三个核心竞争力。60年筚路蓝缕,奋发有为。从成立初期单语种单科性学校到后来的多语种多学科学院再到现在的向国际化研究教学型大学迈进,上外人矢志不渝、不懈追求。60年薪火相传、聚变升华。经过历代上外人的共同努力,上外已形成了以“格高志远,学贯中外”校训为核心的上外精神,学校积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外语特长,并具有较强实践能力、能够畅达进行跨文化沟通的高端国际型特色人才。
历史沿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中共中央华东局和上海市委决定在上海创办一所培养俄语人才的高等学校。学校以华东人民革命大学第四部为基础,于1949午12月正式成立,校名为上海俄文学校。最初校舍为宝山路原暨南大学二院,1950年2月迁至东体育会路原暨南大学一院,即现校址。
  1950年,学校增设英语班,更名为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外文专修学校。1951年4 月建立东方语文系,增设缅甸语、越南语和印尼语。1952年3月,南京华东军区政治部附设外文专修学校学员150余人并入该校。至1952午8月,学校已初具规模,设俄、英、 缅、越南、印尼5个语种, 1952午下半年,全国始行统一招生,同时开始院系凋整。根据教育部指令,该校东方语言文学系师生并入北京大学,只设俄语专业。9月,学校改名为上海俄文专修学校;11月,又改名为上海俄文专科学校,学制为3年。10月,经过全国第一次统考的应届高中毕业生正式入学。至1956午6月,学校先后招收7期学生共3998人,已毕业2087人,在校学生1900余名(含研究生),教师241名,其中苏侨教师90人,中国教师151人。
  1956年6月,国务院批准该校增设英、德、法语专业,学制定为4年,正式改名为上海外国语学院。1957年,山东大学等院校的学生转来该校学习。1958年,根据教育部关于全国外语院系调整方案, 上海第一师范学院外语系英语专业并入该校。同年,该校开办夜校部,设英、德、法、俄4个语种,第l批学员2200人入学。与此同时,该校接受上海市委财贸部和上海市外贸局的委托,开设外贸外语系,设英、德、法、 日、阿拉伯、西班牙等6个语种。1961年初,上海外贸学院成立,该校外贸外语系6个语种的师生全部转入该院。1962年, 上海外贸学院停办,其外贸外语系师生并回该校,学校重新恢复外贸外语系建制。
  1963年9月,国务院批准该校为全国重点高校,直属教育部领导。同年,由该校和上海市教育局共建的附属外国语学校招生开学。1964年,增设出国留学预备人员培训部。同年8月,上海外贸学院复办,该校外贸外语系再一次转回陔院。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该校被迫停课。1968年8月,军宣队、工宣队进驻学校。1970年开办试点班招收学员32名(设英、德两个语种)。1972年2月,根据上海市教育局决定,上海外贸学院并入该校。同年5月,学校恢复招生,学制3年,从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招收新生入学,至1976年前后共收5批学生2542人。1972年10月,在该校设在安徽风阳县的“五七”干校开办外语培训班,设英、俄、德、法、日、阿拉伯、西班牙等7个语种,连续3年共收上海地区应届高中毕业生600余名。
  1976年10月,“四人帮”垮台;1977年恢复统考招生,11月,进驻学校的工、军宣队全部撤离。1978年,学制恢复为4年,并开始招收学位研究生,学校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正规。同时,上海外贸学院复校,有关人员转回该院工作。
  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为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学校于1979年恢复出国培训部,成立出版社及各类研究机构、图书资料中心和外语考试中心。同年,该校和徐汇区区政府共同创办分校(今为上海大学国际商业学院)。
  自80年代起,学校为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需要,在办学体制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总的目标是把单科性的专业外语学院逐步改办成多科性应用文科类的外国语大学。1994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学校正式改名为上海外国语大学。同年,该校被列为国家教委和上海市共同建设的首批学校之一。1996年,学校通过国家教委“211工程”的部门预审。
历任领导
  党委书记
  姜椿芳 1949.12-1951.5
  涂 峰 1953.1-1958.3
  张培成 1958.3-1960.1
  陈准堤 1960.1-1967.1
  韩宗琦 1972.9-1984.2
  张显崇 1984.3-1986.12
  朱丽云 1986.12-1995.5
  戴炜栋 1995.5-2004.7
  吴友富 2004.7-
  校长
  姜椿芳 1949.12-1952.3
  涂 峰(代) 1952.3-1957.3
  张培成(代) 1958.4-1964.10
  王季愚 1964.10-1981.5
  胡孟浩 1982.9-1990.3
  戴炜栋 1990.3-2006.1
  曹德明 2006.1-
院系专业
  总体介绍
  上外的院系极富个性与特色。其中,英语学院承担了上海市多种英语考试的辅导和阅卷工作。高级翻译学院经常承办联合国、国家政府、上海市等举办的各种重大国际活动的部分会务翻译工作,并于2009年成为国际高校翻译联合会(CIUTI)成员,其口译系已获得了国际会议口译员协会(AIIC)的最高评级,荣获全球“一级会议口译教学单位”称号,成为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全国唯一一所名列世界“15强”的专业会议口译办学机构。 国际金融贸易学院和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十分注重培养学生在校期间参与社会实践和学术活动,每年都有越来越多的学生赴瑞士圣伽伦等地参加世界大学生的经济论坛和各种学术论坛与研讨会。新传学院院刊JCWIN杂志当属上外最具影响力,发行量最大的学生刊物之一。日本文化经济学院在国内同类专业和学科中,教学科研成果显著,成为上海乃至全国培养日语人才的主要基地之一。西方语系的希腊语是中国大陆唯一的本科教学语种。西班牙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瑞典语、荷兰语、越南语、乌克兰语、希伯来语等也是上海地区独有的本科教学语种。
  二级学院
  英语学院
  国际金融贸易学院
  日本文化经济学院
  法学院
  新闻传播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
  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东方语学院
  西方语系
  德语系
  法语系
  俄语系
  研究生院
  高级翻译学院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高等职业教育技术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
  网络学院
  贤达经济人文学院
  科研院所
  国际关系与外交事务研究院
  中东研究所
  语言研究院(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文学研究院
  社会科学部
  合作办学
  海外合作学院
  出国培训部
  立泰语言文化学院
  上海万国外语培训中心
著名校友
  王冶坪 前国家主席江泽民夫人
  袁鸣 上海东方卫视、ICS主持人
  陈辰 上海东方卫视主持人
  陈冲 中国著名女演员,1987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末代皇帝》主演
  杨锐 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CCTV-9节目主持人
  陈准民 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
  杨超 中国人寿董事长
  周锡生 新华网总裁
  周中枢 中国五矿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裁
  顾源 Channel [V](中国)总经理
  智恒荣 承德钒钛(600357) 独立董事
  李景奇 前后担任南玻A (000012) 董事,深高速(600548)董事
  卫哲 百安居(中国区)总裁
相关词
上海中等教育上海教育独立学院俄语英语学院上外
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学者语言学博士教授研究所科研机构
社科社会科学
包含词
上海外国语大学实验学校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语学院
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俄语系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图书馆
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上海外国语大学实验学校筹
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校区上海外国语大学本部
上海外国语大学嘉定外国语实验学校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外交事务研究院上海外国语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上海外国语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上海外国语大学民办沪东外国语学校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自主招生实施办法
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等职业教育技术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大境中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双语学校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上海外国语小学上海外国语大学西外外国语学校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浦东外国语学校上海外国语大学日本文化经济学院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西班牙语(英语)专业(本科四年制)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浦东外国语小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松江分部
中国教育工会上海外国语大学委员会上海外国语大学成教院夜大八分部
上海外国语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夜大学沪新分部上海外国语大学夜大学沪新分部
上海外国语大学夜大学五角场分部上海外国语大学夜大学第六分部
上海外国语大学成人教育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成人教育学院镇江教学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