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植物名。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草篇》"三白草,此草初生不白,入夏叶端方白,农人候之莳田,三叶白,草毕秀矣。其叶似薯蓣。" |
|
植物名。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草篇》:“三白草,此草初生不白,入夏叶端方白,农人候之蒔田,三叶白,草毕秀矣。其叶似薯蕷。”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五·三白草》:“三白草,生田泽畔,三月生苗,高二三尺。茎如蓼,叶如章陆及青葙。四月其颠三叶,面上三次变作白色,餘叶仍青不变。俗云:一叶白,食小麦;二叶白,食梅杏;三叶白,食黍子。” |
|
herba saururi chinensis
别名五路叶白、塘边藕、白花莲。英文名chinese lizarbtail herb。
来源 为三白草科植物三白草saururus chinensis(lour.) baill.的全草。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30~80cm。根茎较粗,白色。茎直立,下部匍匐状。叶互生,纸质,叶柄长1~3cm,基部与托叶合生为鞘状,略抱茎;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15cm,宽3~6cm,先端渐尖或短尖,基部心形或耳形,全缘,两面无毛,基出脉5。总状花序1~2枝顶生,花序具2~3片乳白色叶状总苞;花小,无花被,生于苞片腋内;雄蕊6,花丝与花药等长;雌蕊1,由4个合生的心皮组成,子房上位,圆形,柱头4。果实分裂为4个果瓣,分果近球形,表面具多疣状突起,不开裂。种子球形。花期4~8月,果期8~9月。
生于沟旁、沼泽等低湿处。主产江苏、浙江、湖南、广东。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均有分布。
采制 四季均可采,洗净,晒干。
化学成分 含挥发油,油中主要为甲基正壬酮(mehtyl-nnonylketone)、肉豆蔻醚(myristicin),尚含槲皮素(quercetin)槲皮甙(quercitrin)、异槲皮甙篇蓄甙(avicularin0金丝桃甙(hyperoside)、芸香甙等。
【药材性状】本品根茎呈椭圆形,稍弯曲,有分枝,长短不等;表面灰褐色,粗糙,有节及纵皱纹,节上有须根,呈环节状,节间长约2cm;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类白色,粉性。茎呈圆柱形,有纵沟4条,一条较宽广;断面黄色,纤维性,中空。单叶互生,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15cm,宽2-10cm;先端渐尖,基部心形,全缘,基出脉5条;叶柄较长,有纵皱纹。总状花序与枝顶与叶对生,花小,棕褐色。蒴果近球形。
【性味】 性寒,味甘、辛。
【功能主治】 清热利尿,解毒消肿。用于尿路感染、肾炎水肿、黄疸、脚气、妇女白带过多;外用疔疮痈肿、皮肤湿疹。根茎入药,有消肿、解毒、利尿的功效,江苏民间将花枝煎水服有治火淋、利小便的效用;茎叶可作饲料和农药;含挥发油和水解类鞣质。
【又】三白草,初生不白。入夏,叶端方白。农人候之莳田。三叶白,草毕秀矣。其叶似署预。(出《酉阳杂俎》)
三白草,刚生长出时并不白。进入夏季,叶尖儿上才开始发白。农人等到这个时候才把它移栽到田里莳弄。三个叶发白时,就全都抽穗开花了。它的叶子很像署预。 |
|
三白草
(《唐本草》)
【别名】水木通(《纲目拾遗》),五路白、白水鸡(《福建民间草药》),水伴深乌、白面姑(《广西中兽医药植》),过塘莲(《南宁市药物志》),三点白、水牛草、水九节莲(《江西民间草药》),白花莲、白叶莲(《江西民间草药验方》),一白二白(《湖南药物志》),田三白,土玉竹、白黄脚(《闽东本草》),五叶白、白桔朝、白花照水莲(《福建中草药》),天性草(《中草药治肿瘤资料选编》)。
【来源】为三白草科植物三白草的全草。
【植物形态】三白草
多年生草本,高30~90厘米。地下茎有须状小根。茎直立,或下部伏地,有纵肋,无毛。单叶互生;叶柄长2~3厘米,基部抱茎;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6~14厘米,宽3~7厘米,先端尖或渐尖,基部心形略成耳状,全缘或近全缘,绿色,两面无毛,基出5脉;茎端花序下的叶2片或3片,常于夏初变为白色。总状花序生在茎上端,与叶对生,长达14厘米;总花梗及花柄均有毛;花苞倒披针形,长约2毫米,边生细毛;花两性,无花被,出自花苞基部;雄蕊6,花丝与花药等长;雌蕊1,由4心皮联合而成,子房圆形,柱头4,向外反曲。蒴果成熟后顶端开裂。种子圆形。花期5~8月。果期6~9月。
生长在沟旁、沼泽等低湿低湿及近水的地方。分布河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广东、湖南、湖北、江西、四川等地。
本植物的根茎(三白草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采集】四季均可采,洗净,晒干。 7~9月采收地上部分,晒干。
【化学成分】全草含挥发油,油中主成分为甲基正壬酮。茎含可水解鞣质1.722%。叶含槲皮素、槲皮甙、异槲皮甙、萹蓄甙、金丝桃甙、芸香甙和可水解鞣质O.544%。
【性味】苦辛,寒。
①《唐本草》:"味甘辛,寒,有小毒。"
②《福建中草药》:"苦辛,凉。"
【归经】归肺、膀胱经。
【功用主治】清利湿热,消肿,解毒。治水肿,脚气,黄疸,淋浊,带下,痈肿,疗毒。
①《唐本草》:"主水肿,脚气,利大小便,消痰破癖,除积聚,消疔肿。"
②《本草拾遗》:"捣绞汁服,令人吐逆,除胸膈热痰,亦主疟及小儿痞满。"
③《植物名实图考》:"治筋骨及妇人调经多用之。"
④《岭南采药录》:"治淋浊,利小便,消热毒。"
⑤《广西中药志》:"治妇女白带及痧气。"
⑥《本草推陈》:"治火淋,虚淋,黄疸。"
⑦《湖南药物志》:"治痢疾,蛇咬伤。"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6钱;或捣汁坎。外用:外用鲜品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
【选方】①治疔疮炎肿:三白草鲜叶一握,捣烂,敷患处,日换两次。(《福建民间草药》)。
②治绣球风:鲜三白草,捣汁洗患部。(《浙扛天目山药植志》) |
|
Herba Saururi Chinensis
别名五路叶白、塘边藕、白花莲。英文名Chinese Lizarbtail Herb。
来源 为三白草科植物三白草Saururus chinensis(Lour.) Baill.的全草。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30~80cm。根茎较粗,白色。茎直立,下部匍匐状。叶互生,纸质,叶柄长1~3cm,基部与托叶合生为鞘状,略抱茎;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15cm,宽3~6cm,先端渐尖或短尖,基部心形或耳形,全缘,两面无毛,基出脉5。总状花序1~2枝顶生,花序具2~3片乳白色叶状总苞;花小,无花被,生于苞片腋内;雄蕊6,花丝与花药等长;雌蕊1,由4个合生的心皮组成,子房上位,圆形,柱头4。果实分裂为4个果瓣,分果近球形,表面具多疣状突起,不开裂。种子球形。花期4~8月,果期8~9月。
生于沟旁、沼泽等低湿处。主产江苏、浙江、湖南、广东。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均有分布。
采制 四季均可采,洗净,晒干。
化学成分 含挥发油,油中主要为甲基正壬酮(mehtyl-nnonylketone)、肉豆蔻醚(myristicin),尚含槲皮素(quercetin)槲皮甙(quercitrin)、异槲皮甙篇蓄甙(avicularin0金丝桃甙(hyperoside)、芸香甙等。
【药材性状】本品根茎呈椭圆形,稍弯曲,有分枝,长短不等;表面灰褐色,粗糙,有节及纵皱纹,节上有须根,呈环节状,节间长约2cm;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类白色,粉性。茎呈圆柱形,有纵沟4条,一条较宽广;断面黄色,纤维性,中空。单叶互生,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15cm,宽2-10cm;先端渐尖,基部心形,全缘,基出脉5条;叶柄较长,有纵皱纹。总状花序与枝顶与叶对生,花小,棕褐色。蒴果近球形。
【性味】 性寒,味甘、辛。
【功能主治】 清热利尿,解毒消肿。用于尿路感染、肾炎水肿、黄疸、脚气、妇女白带过多;外用疔疮痈肿、皮肤湿疹。根茎入药,有消肿、解毒、利尿的功效,江苏民间将花枝煎水服有治火淋、利小便的效用;茎叶可作饲料和农药;含挥发油和水解类鞣质。
【药用验方】 1、白带:三白草根二至三两,猪瘦肉四两,水煎,服汤食肉,每日一剂。
2、风湿痹痛:三白草根、牛膝根、白茅根、毛竹根各三至五钱,水煎服,红糖、米酒为引。
3、乳汁不足:三白草根一两,猪前脚一只,水煎,服汤食肉,每日一剂。
4、血淋:三百草根二两,海金砂藤叶一两,仙鹤草三钱,水煎,每日一剂。
5、附骨疽:三百草根一两,米酒煎服,每日一剂。
6、脚气肿胀(脚气病):三白草一两,水煎服。此方亦可治脓肿初起。
三白草还可治膏淋、全身瘙痒、腰痛、烫火伤、吐血、白喉等症。
【又】三白草,初生不白。入夏,叶端方白。农人候之莳田。三叶白,草毕秀矣。其叶似署预。(出《酉阳杂俎》)
三白草,刚生长出时并不白。进入夏季,叶尖儿上才开始发白。农人等到这个时候才把它移栽到田里莳弄。三个叶发白时,就全都抽穗开花了。它的叶子很像署预。 |
|
名称:
三白草
汉语拼音:
Sanbaicao
英文名:
HERBA SAURURI
基原:
本品为三白草科植物三白草Saururus chinensis(Lour.)Baill.的干燥地上部分,全年均可采收,洗净,晒干。
性状:
本品茎呈圆柱形,有纵沟4条,一条较宽广;断面黄色,纤维性,中空。单叶互生,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15cm,宽2-10cm;先端渐尖,基部心形,全线,基出脉5条;叶柄较长,有纵皱纹。总状花序于技项与叶对生,花小,棕褐色。葫果近球形。气微,味淡。
鉴别:
(1)本品叶表面观:上下表皮细胞略呈多角形,角质层纹理明显,表皮中有油细胞散在,圆形,直径32-44μm,内含黄色油滴。上表皮无气孔。下表皮气孔多,不定式,有腺毛,2-3细胞,长40-70μm,基部直径12-16μm。
茎横切面:表皮细胞类方形,下皮厚角细胞在棱线处较多。中柱鞘纤维3-4列排列成环。皮层可见通气组织,由类圆形薄壁细胞构成,排列成网状,有大型腔隙;有油细胞和分泌管散在,油细胞内含黄色油滴,分泌管内合谈棕色物质。维管束外韧型,外有纤维束包围,外侧纤维束连接成断续环。髓部宽广,亦可见通气组织;有油细胞散在。薄壁细胞大多含草酸钙簇晶,直径12-25μm。
(2)取本品粉末2g,加石油醚(60-90℃)10ml.浸渍过夜,滤过,滤液挥干,有特异的芳香气;加1%香草酸硫酸溶液,即显红色,放置后变为蓝紫色。
(3)取本品粉末2g,加乙醇3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三白草对照药材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丙酮(5: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主斑点。
检查:
杂质 不得过3%(附录Ⅸ A)。
水分 照水分测定法(附录Ⅸ H第一法)测定.不得过15.0%。
总灰分 不得过11.0%(附录Ⅸ K)。
酸不溶性灰分 不得过4.0%(附录Ⅸ K)。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热浸法(附录Ⅹ A)测定,用稀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0.0%。
炮制方法:
除去杂质,洗净,切段,晒干。
性味:
甘、辛,寒。
归经:
归肺、膀跳经。
功效:
清热解毒,利尿消肿。
主治:
用于小便不利.淋沥涩痛,白带,尿路感染,肾炎水肿;外治疮疡肿毒.湿疹。
用法用量:
15-30g外用鲜品适量,捣烂敷患处。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
中西药分类:
中药(药材及饮片) |
|
HERBA SAURURI |
|
三白草
拼音名:Sanbaicao
英文名:RHIZOMASAURURIHERBASAURURI
书页号:2000年版一部-11
本品为三白草科植物三白草Saururuschinensis(Lour.)Baill.的干燥根茎或全草。
根茎秋季采挖;全草全年均可采挖,洗净,晒干。
【性状】本品根茎呈圆柱形,稍弯曲,有分枝,长短不等;表面灰褐色,粗糙,
有节及纵皱纹,节上有须根,呈环节状,节间长约2cm;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类白
色,粉性。茎呈圆柱形,有纵沟4条,一条较宽广;断面黄色,纤维性,中空。单叶互
生,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15cm,宽2~10cm;先端渐尖,基部心形,全缘,
基出脉5条;叶柄较长,有纵皱纹。总状花序于枝顶与叶对生,花小,棕褐色。蒴果近
球形。气微,味淡。
【鉴别】取本品粉末2g,加石油醚(60~90℃)10ml,浸渍过夜,滤过,滤液置
蒸发皿内,自然挥干,有特异的芳香气;加1%香草醛硫酸溶液,即显红色,放置后变
为蓝紫色。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切段,晒干。
【性味与归经】甘,辛,寒。归肺、膀胱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用于小便不利,淋沥涩痛,白带,尿路感
染,肾炎水肿;外治疮疡肿毒,湿疹。
【用法与用量】15~30g;外用鲜品适量,捣烂敷患处。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
|
- : Chinese Lizardtail Rhizome Or Herb, Rhizoma Seu Herba Saururi, lizardtail
|
|
三白草科 | 三白草根 | 三白草属 | 鲜三白草 | 三白草肝炎 | 三白草肝炎糖浆 | 三白草肝炎颗粒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