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 > 三步上籃
目錄
概述
  籃球運動不允許持球隊員移動軸心腳,否則被吹走步違例,但有一個例外,那就是三步上籃,其要求球員持球時分別邁開二步,在第三步起跳的同時出手。
  上籃或者投籃上籃一般稱三步上籃或三步跨籃,是一項基本的投籃技術,它的最後出手可以是高手上籃,甚至是扣籃,一般彈跳力好的球員或大個子球員喜歡用;而小個子球員或者是在對方身材較自己高一截的防守下,多用低手上籃增加隱蔽性。
  上籃又按出手時手與肩的相對高度,分為高手上籃和低手上籃;上籃包括單手和雙手兩種手部動作,同時又還包括行進間和跳起兩種身體姿態。手部動作有正手、反手、勾手的區別。
  高手上籃是指在球出手的瞬間,手腕高於肩部;而低手上籃則是指球出手的瞬間,手腕低於肩部以下。
具體步驟及註意事項
  第一步
  a左腳在地(右腳騰空中)
  b合球
  c左腳騰空(這裏b、c可以互換)
  第二步
   d右腳落地(此為中樞腳。)
  e左腳再落地(見註3)
  第三步
  f右腳擡起
  g左腳騰空
  h出球
  註釋:
  1,a時,三步上籃不能從雙腳都落地的狀態開始,基本都是走步。
  2,第一步,左腳跳起左腳落地也可以,就像三級跳的第一步。這時當然就是落地的左 腳是中樞腳。規則上不影響後面的任何動作。(比如白巧剋力在比賽中就這麽幹過, 和手上動作配合晃人)。
  3,如果在d和e中間有騰空(即右腳先離地,左腳在落地),就不符合規則了。
  d時右腳已經成為中樞腳,這時右腳起就是中樞腳離地。在雙腳離地的情況下,任何 一腳落地前都必須出球。實戰中,大傢三步上籃或多或少都會在第二步 騰空,動作不誇張也就過去了。畢竟不能死扣規則。但是大傢要明白這個道理纔行) 但是如果d和e中間無騰空,即雙腳都落地後再“f”——擡起右腳(中樞腳)往前邁, 這時就無需出球。情況和我們的“引理”相同。(這裏的例子就是所謂的“慢三步”了。 很多人認為慢三步不連貫算走步。其實衹要合球之前是運動且連貫的,那麽合球之後 再慢都沒關係,反而是很好的符合規則)
  註意事項
  1,如果d和e是同步,即雙腳同時落地,就是平常說的“跳步”。 這時雙腳皆不可平移(即規則中的“雙腳皆不可作為中樞腳”),衹可擡起。 擡起的情況和引理相同。當然也可以站在那裏隨便多久。
  2,如果到e結束,沒有後面的fgh。那麽是正常的兩步急停。 右腳為中樞腳,左腳可以任意平移。和平時的停步沒有區別。
練習
  一、三步上籃是最基本、最簡單的投籃技術。下面以右手的三步上籃為例說明如何練習:
  從離籃框約3、4米的前方稍偏右處開始,用右手單手朝籃框方向運球嚮前,最後一步用左腳踏出 (並準備起跳),跨最後一步時,用雙手抱球(左手在球前方,右手在球後方並靠近球底部),左腳發力起跳,眼睛保持在籃框附近你要將球送至的方向,左手離開球,右臂單手持球嚮上完全伸展,並在彈跳至最高點時,靠手腕發力(稱“挑籃”)將球送出。
  左手上籃衹要用左手運球、右腳起跳、左手“挑籃”即可。剛開始練習時用你習慣用的手(有力的手)上籃,等動作熟練後再練習用另一隻手上籃。如果你感到運球當中很難掌握起跳點或調整最後一步,可以先練習原地的上步、起跳、投籃,熟練以後再從運球開始。
  二、練習要領
  籃球運動不允許持球隊員移動軸心腳,否則被吹走步違例,但有一個例外,那就是三步上籃.他是要求球員持球時分別邁開2步,在第3步起跳的同時出手上籃或者投籃.按你的說法那是肯定走步了。
  nba現在流行的吹罰標準不再是看“走了幾步”,而是看持球上籃動作是否連貫.比如跳步,在跳步後按國際籃聯的規則是不可以再移動腳步的,但現在nba裏很多球員在跳步後都再邁開一步,甚至一個轉身後再在空中出手.這是為了增加比賽精彩而從街頭籃球藉鑒過來的.姚明老是被吹走步和他動作不連貫有着很大的關係。
  上籃又按出手時手與肩的相對高度,分為高手上籃和低手上籃;上籃包括單手和雙手兩種手部動作,同時又還包括行進間和跳起兩種身體姿態。手部動作有正手、反手、勾手的區別。
  高手上籃是指在球出手的瞬間,手腕高於肩部;而低手上籃則是指球出手的瞬間,手腕低於肩部以下。
  上籃一般稱三步上籃或三步跨籃,是一項基本的投籃技術,它的最後出手可以是高手上籃,甚至是扣籃,一般彈跳力好的球員或大個子球員喜歡用;而小個子球員或者是在對方身材較自己高一截的防守下,多用低手上籃增加隱蔽性。
  雖然叫三步上籃 但其實衹有兩步半 要在第二步躍起之後出手開始運球,在球出手前中樞腳不得擡起。
  傳球或投籃,隊員可跳起中樞腳,但在球出手之前任一腳不得落回地面。
  在實戰中,假設左腳為中樞腳,我們可以選擇
  1,僅擡起右腳,再放下。狀態沒有改變。
  2,雙腳同時跳起,“球出手之前任一腳不得落回地面”
  3,帶有平移的側跳。比如我為了躲閃嚮右方跳——左腳先離地,右腳後離地,然後在任一腳落地前出球。也可以右腳往前或往右先邁一步在跳。(實戰中經常被吹犯規常常是因為隊員心急,不是邁一步,而是“跳”了一步)
  4,僅擡起左腳,放下左腳前出球(傳球或投籃)。整個過程中右腳未擡起。
  以上1-4越來越極端,但從規則來講是合理的。其中4很少出現衹是因為無法從中得利。
三步上籃怎麽才能跳的高
  如果受過正規訓練,應該都知道這麽一個口訣“一大,二小,三高跳”。就是說三步上籃的第一步要跨的大,第一步跨的大主要是為了拉開和防守球員之間的距離,當大傢同時起跳的時候,第一步如果跨的大,防守者想要從後面蓋到你,必須跳的比你更高、更遠。二小,就是說第二步要跨的小。為什麽要跨的小呢?這主要是為“三高跳”做準備的。練過三級跳的人都知道,第二步跨的小,第三步才能飛的遠。其實這是一個力量蓄積的過程,想要自己出拳有力,當然必須先收回拳頭來。三高跳,是說第三步要跳的高?其實不然,第三步跳的高衹是一個方面,還要跳的遠。跳的高還關係到你的出手點,出手點高,對手纔不容易封蓋(關係到手部動作,下面再做解釋)。跳的遠就是進一步拉開和放手球員之間的身體距離。
  接着談談手部動作。手部動作無非就分雙手和單手,挑、推、勾、拋和扣,出手點的高和低。單手和雙手很容易理解,推、扣的動作簡單,這裏不多說。提一點扣的動作,要註意跳的高,手要伸的高,簡單的說就是扣籃的時候不能老以筐為目標,眼睛看高點,人才能跳的更高。勾和挑的動作靈活多變。籃球是個圓形球體,要學會用勾和挑從不同的角度旋轉籃球,並且掌握好擦板、筐的角度和力度,能提高進球的成功率。主要就是平時要多註意球性的練習,想象各種不同的挑和勾的動作,用心去感覺力度,當球在手上的時候,盡量的練習到“想到哪就打到哪的境界”。出手點的高低,從動作的角度講,當然是越高越好了。比賽中當防守球員比你身材矮小,彈跳也不如你的時候,跳的高和高出手點能體現一個球員的霸氣。但是當防守球員的情況正好相反或者動作變形,那就要學會低出手,早出手。出手點低,一般是發生在動作變形的時候,很容易被封蓋,進不進球一切就看運氣了。一般人都是在三步上籃起跳到最高點以後纔出手的,運用逆嚮思維在三步上籃的過程中(比如前兩步,或者起跳未達到最高點)就把球拋出去,往往會取得出其不意的效果,這就是出手早。出手早雖然動作沒有霸氣,但是因為其虛幻、詭異,所以令防守者防不勝防。如果動作連貫,也不乏輕鬆、飄逸之感哈。
三步上籃怎麽才能跳的高
  如果受過正規訓練,應該都知道這麽一個口訣“一大,二小,三高跳”。就是說三步上籃的第一步要跨的大,第一步跨的大主要是為了拉開和防守球員之間的距離,當大傢同時起跳的時候,第一步如果跨的大,防守者想要從後面蓋到你,必須跳的比你更高、更遠。二小,就是說第二步要跨的小。為什麽要跨的小呢?這主要是為“三高跳”做準備的。練過三級跳的人都知道,第二步跨的小,第三步才能飛的遠。其實這是一個力量蓄積的過程,想要自己出拳有力,當然必須先收回拳頭來。三高跳,是說第三步要跳的高?其實不然,第三步跳的高衹是一個方面,還要跳的遠。跳的高還關係到你的出手點,出手點高,對手纔不容易封蓋(關係到手部動作,下面再做解釋)。跳的遠就是進一步拉開和防守球員之間的身體距離。
  接着談談手部動作。手部動作無非就分雙手和單手,挑、推、勾、拋和扣,出手點的高和低。單手和雙手很容易理解,推、扣的動作簡單,這裏不多說。提一點扣的動作,要註意跳的高,手要伸的高,簡單的說就是扣籃的時候不能老以筐為目標,眼睛看高點,人才能跳的更高。勾和挑的動作靈活多變。籃球是個圓形球體,要學會用勾和挑從不同的角度旋轉籃球,並且掌握好擦板、筐的角度和力度,能提高進球的成功率。主要就是平時要多註意球性的練習,想象各種不同的挑和勾的動作,用心去感覺力度,當球在手上的時候,盡量的練習到“想到哪就打到哪的境界”。出手點的高低,從動作的角度講,當然是越高越好了。比賽中當防守球員比你身材矮小,彈跳也不如你的時候,跳的高和高出手點能體現一個球員的霸氣。但是當防守球員的情況正好相反或者動作變形,那就要學會低出手,早出手。出手點低,一般是發生在動作變形的時候,很容易被封蓋,進不進球一切就看運氣了。一般人都是在三步上籃起跳到最高點以後纔出手的,運用逆嚮思維在三步上籃的過程中(比如前兩步,或者起跳未達到最高點)就把球拋出去,往往會取得出其不意的效果,這就是出手早。出手早雖然動作沒有霸氣,但是因為其虛幻、詭異,所以令防守者防不勝防。如果動作連貫,也不乏輕鬆、飄逸之感哈。
  三步上籃第二步可以用跳的!!!
  FIBA於2006年3月31日通過的2006規則,25.2.2 第二黑點修改為
  • While moving: (移動時)
  — To pass or shoot for a field goal, the player may jump off a pivot foot and land on one foot or both feet simultaneously. After that, one or both feet may be lifted from the floor but neither may be returned to the floor before the ball is released from the hand(s).
  我的翻譯是,移動傳球或投籃時,球員可以中樞腳跳起,接着單腳着地或雙腳同時着地。而後,單腳或雙腳可以擡離地面,但球出手前任一腳不能落回地面。
  我的理解是,移動暗指單腳在地面上,以區別於雙腳在地面時的情況。傳球或投籃前收球時單腳觸地,觸地腳為中樞腳,該腳可以跳起,着單腳着地或雙腳同時着地。而後,單腳或雙腳可以擡離地面,但球出手前任一腳不能落回地面。
  現在再來討論三步上籃第二步可以用跳這個問題?
  三步上籃第一步收球,單腳觸地(中樞腳),
  大夥默認第二步用跨,第三步再用跳,即非中樞腳觸地在中樞腳擡起之前(瞬間存在雙腳同時在地的情況),適應規則,雙腳在地,傳球或投籃中樞腳可擡起。此法上籃大夥均認為是好球。
  現第二步用跳,第三步接着用跳,即非中樞腳觸地在中樞腳跳起後,適應規則,單腳在地,傳球或投籃中樞腳可跳起,……應是好球。而有些人認為是走步違例(誤引用雙腳在地的規則,中樞腳離地須球出手方可再落地)。
包含詞
三步上籃的要領三步上籃的練習三步上籃怎麽才能跳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