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地图 |
|
|
三峡大学投诉电话宜昌市旅游投诉电话:0717—6737511
湖北省旅游投诉电话:027—87124701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
三峡大学坐落在世界水电之都、中国旅游名城、三峡工程所在地——湖北省宜昌市,是经教育部批准,于2000年6月29日由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和原湖北三峡学院合并组建而成立的一所地方综合性大学。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的前身是于1978年成立的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直属水利电力部管理,1996年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合并,组成新的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原湖北三峡学院是由原宜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宜昌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宜昌职业大学于1996年合并而成。
三峡大学面向全国招生,学校已培养毕业生5万余名,他们已成为水利水电行业及湖北省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学校现有12个专业性学院,52个本科专业,32个硕士点,18个湖北省立项建设博、硕士点;现有全日制在校普通本科学生18880人,留学生309人,硕士研究生540人,校内继续教育学历生2006人。
三峡大学现有教职员工3348名,其中专任教师1553名。专任教师中有正高职称者149名、副高职称者666名、讲师792名,博士78名、硕士580名;有“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4名,“三峡学者计划”特聘教授7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4名,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6名,首批湖北省新世纪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才人选10名,湖北省高校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培养计划人选32名,有博士生导师9名、硕士生导师299名;学校聘请了包括10位院士在内的200余名专家担任兼职教授。学校现有校园面积252万平方米(3787亩),校舍总建筑面积114万平方米,有各类实验室(实验中心)50个,大中型教学科研仪器设备2万多台(件),总价值17285万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212.9万册,各类电子图书43万册(件)。
三峡大学现有1个国家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2个省部级重点学科,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近3年,学校教师共承担各级各类教学研究课题245项,其中省部级项目56项;在近两届优秀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共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6项。
三峡大学近3年来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020项,其中国家攻关课题、“973计划”项目、“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电力公司重大课题、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防治重大专项、水利部创新基金项目、霍英东基金项目等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52项,累计项目经费达2亿多元;有24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及以上奖励,其中,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获建设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获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出版学术专著25部,教材50部,授权专利11项;近3年教师共发表学术论文累计4978篇;有30多项技术开发成果被应用于灾害防治、大坝监测、高边坡绿化、工程管理、生态环境保护、库区移民、医药化工、旅游规划与开发等行业领域。
学校主办有《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实用医学进修杂志》、《灾害与防治工程》等学术期刊。近几年,由学校参与主办或承办的国际国内学术会议30余次。学校先后与亚洲、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等20个国家的45所高校建立了教学、科研和互派留学生等合作关系。
学校创办以来,得到了国家、省、市等各级政府和领导的大力关心和支持,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原全国政协副主席、水利部部长钱正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等领导人先后来校视察指导工作。
三峡大学组建6年以来,全体师生员工团结拼搏,艰苦创业,求索奋进,通过实施“规划工程”、“人才工程”、“质量工程”和“凝聚力工程”,推进实质性合并,促进实质性融合,实现了集中一地办学,各项事业发展态势良好,各方面工作取得了较显著的成绩。先后被授予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级最佳文明单位”、“科技服务湖北先进单位”;2005年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同时,我校在2005年教育部组织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目前,学校已经成为湖北省省属高校中水电特色与优势明显、综合办学实力较强、享有一定社会声誉的地方综合性大学。 |
|
历史沿革
三峡大学是经教育部批准,由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和原湖北三峡学院于2000年6月29日合并成立,是湖北省“十五”、“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大学。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的前身是于1978年成立的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直属水利电力部,1996年与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合并,组成新的武汉水利电力大学,1998年11月通过教育部立项审查,成为“211工程”建设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原湖北三峡学院是由原宜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宜昌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宜昌职业大学于1996年合并而成。学校具有62年的办学历史,其中举办本科教育31年,硕士研究生教育13年,挂靠武汉大学等兄弟高校培养博士研究生11年。学校面向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是湖北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生自主招生学校,具有学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和留学生及港澳学生招生资格,具有推荐优秀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和工程硕士培养资格。2005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2008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单位。目前,学校已成为水电特色与优势比较明显、综合办学实力较强、享有一定社会声誉的地方综合性大学。
学科专业
学校现有21个学院,55个本科专业,涵盖理、工、文、医、经、管、法、教育等8大学科门类,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本科品牌专业9个;现有33个硕士点,5个工程硕士领域,35个湖北省立项建设博士、硕士点,有3个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9个二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6个湖北省优势与特色学科。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普通本科生18546人,硕士研究生1640人,留学生537人,高职高专学生4515人,成人教育学生16499人,本科自学考试助学班学生1770人。
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790人,其中教授240人,副教授62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00人;有“楚天学者计划”设岗学科13个,已聘请“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1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8人,享受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13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3人,省级跨世纪学科带头人16人,湖北名师1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8人,有14人入选湖北省新世纪人才工程;有博士生导师31人,硕士生导师477人;学校聘请了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蒙代尔及16位院士在内的273名专家担任兼职教授。
基础设施
学校占地面积3787亩,校舍总建筑面积132.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7亿元。建有3个标准田径运动场,1座体育馆,1座综合训练馆;建有5个学生公寓小区,5个标准化食堂,有各类教学实验中心(实验室)58个,大中型教学科研仪器设备2万台(件),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2.18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260万册,各类电子图书42万册(件);建有160多个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和产学研合作基地。校园网连通全校教学楼、办公楼、实验楼、教师公寓、学生公寓,网络设施先进、性能稳定,现代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应用范围不断拓展。2008年被授予“中国教育和科研网三峡地区节点单位”。
科学研究
学校建有长江三峡滑坡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省部共建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水电站仿真实验室、岩土工程研究中心2个原国家电力公司重点实验室(211工程建设项目),防灾减灾、水电工程施工与管理、天然产物研究与利用、水电机械设备设计与维护等4个湖北省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中药药理三级实验室,2个湖北省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有三峡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水库移民研究中心2个湖北省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湖北省土家族研究中心先后在我校挂牌成立。建有水电科学研究院、地质灾害防治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长江三峡发展研究中心、三峡文化研究中心、武陵民族研究院、建筑设计研究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分子生物学研究所、软件工程研究中心、再生能源研究所、智能视觉与图像信息研究所、应急安全管理研究所、肿瘤研究所、新型能源材料实验室等60余个校级科研机构。学校具有建筑工程设计甲级资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监理、勘测甲级资质,水利工程设计、电力工程设计乙级资质,是国家电力公司授予的水电工程建设甲级监理单位,是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确认的电气设备检测中心、土木水电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学校近5年来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679项,其中国家攻关课题、“973计划”项目、“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科技攻关等重点科研项目200余项,累计项目经费达4亿多元;有80余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及以上奖励,其中,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4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一等奖3项,获中国爆破工程学会特等奖1项;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特等奖2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22项;获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5项、三等奖9项;获授权发明专利100余项;公开出版学术专著、译著、教材250余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累计12000余篇,其中被三大检索收录、人大复印资料转载的论文达1000余篇;有600多项技术开发成果被应用于水电工程建设、灾害防治、大坝监测、边坡绿化、工程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化工、医药卫生、旅游规划等行业领域。近3年,学校教师共承担各级各类教学研究课题245项,其中省部级项目56项;在近两届优秀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共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6项,其中一等奖5项。学校主办有《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三峡论坛》、《实用医学进修杂志》、《水电工程进展》、《灾害与防治工程杂志》等学术期刊。
人才培养
学校贯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方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确立“高素质、强能力、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实施学分制教学改革,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大力组织开展学科竞赛和文体竞赛活动。近5年来,本科毕业生考取研究生比例、英语四级通过率稳步上升;本科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均在92%以上,居省属高校前列;在校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取得了可喜成绩。2008年,我校大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共获得国家级一等奖4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19项;获得省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2项,有11篇硕士论文获省级优秀硕士论文。2009年,获全国水利创新大赛特等奖1项,获湖北省第七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1项;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我校荣获国家一等奖1项、国家二等奖2项、湖北省一等奖2项、湖北省二等奖6项。2009年我校共有107篇学士学位论文获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一、二、三等奖。高水平足球队获得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总决赛三连冠、荣获全国足球乙级联赛第三名。
开放办学
学校贯彻开放办学方针,广泛开展国内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多所高校建立了教学、科研和互派留学生等合作关系;设有HSK考点;开办3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007年我校第一所孔子学院在美国德州大学达拉斯分校挂牌成立。
学校与武汉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等兄弟高校和科研院所签定了“支持与合作协议”,与宜昌市人民政府、神农架林区人民政府等签订了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开展了广泛的教学、科研合作与交流。
近5年,学校主办或承办了欧亚高校联盟第五次年会、全国合并院校经验交流暨发展战略研讨会、首届中国水电论坛、第二十二届中国控制会议、全国第九届岩石动力学学术研讨会、第四届全国环境化学中青年学者研讨会、中国计算力学大会2008暨第七届南方计算力学学术会、第三届全国电力人才网络联盟论坛、三峡物流中心论坛、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三峡高层论坛等国际国内学术会议200余次。学校成立了由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长江水利委员会、香港方树福堂基金会、湖北宜化集团、国务院三峡办移民管理咨询中心等95家企事业单位、地方政府等组成的董事会;学校在全国40多个大中城市、地区以及美国成立有校友分会,参会校友达6万余人。
党建与精神文明建设
学校广泛开展以“围绕中心、把握方向、促进和谐”为特色的党建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广泛开展师德师风、校风和学风建设,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政治保证。学校以培育“爱国、自强、求真、创新”为主旨的“求索”精神为主线,着力营造科学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的校园文化,逐步形成了具有三峡大学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建立健全了规范有序、富有活力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构筑起团结、和谐、创新的育人生态环境。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湖北省城市园林式单位”等荣誉称号。
目前,全校上下正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学科立校、人才强校、科技兴校、质量固本和特色发展”战略,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进内涵建设与发展,着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增强为水利电力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正朝着把学校建设成为“水电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综合性大学”的目标迈进!
(数据统计截止到2009年10月) |
|
学校地址: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大学路8号
三峡大学校徽邮政编码:443002
校训:求索 。“求索”出自爱国诗人屈原《离骚》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以“求索”为校训,既能体现传统文化,又可展现时代气息;既具有三峡特色,又简明扼要,避免与他校雷同。
校名标志字体:三峡大学 (用毛体) 这是毛泽东同志的笔迹组合体。这一组合体,雄浑遒劲,笔力挺拔,既体现艺术性,又具有权威性,展现了三峡大学这一“金字”招牌的神韵。
校标:扬帆索源 书海泛舟,索源蓄力,扬帆远航,三峡大学人一定能乘劲风,高扬帆,达到理想的彼岸。
建校时间:1946年9月
校庆日:每年5月25日
国家标准代码:11075
学校目标:创建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全国一流的省属综合性大学。 三峡大学启耀于水电之都,始映着世纪之光,尽占天时、地利、人和。一年多来,三峡大学以其勃勃生机、欣欣向荣之势,谱写出高校合并、改革、发展的绚丽篇章。三峡大学一定能实现“创建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全国一流省属综合性大学”的奋斗目标。
官方网站:http://www.ctgu.edu.cn |
|
三峡大学下设土木水电学院、 机械与材料学院、电气信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理学院、文学院、医学院、艺术学院、政法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学院、科技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三临床医学院、成教学院、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 |
|
三峡大学本科教育始于1978年,已拥有31年的培养历史。学校目前拥有55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水利水电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三峡大学理科楼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医学影像学),湖北省本科品牌专业9个(分别是:水利水电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程管理、汉语言文学、医学影像学、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化学)。学校本科生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普通本科学生18546人。
55个本科专业分别如下:(注:★代表为国家特色专业;●代表为湖北省本科品牌专业)
一、经济学
020104 金融学
020102 国际金融与贸易
三峡大学图书馆二、管理学
110102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110104 工程管理 ●
110201 工商管理
110201 市场营销
110204 财务管理
110105 人力资源管理
110106 旅游管理
110301 行政管理
110302 公共事业管理
110103 工业工程
三峡大学逸夫教学楼三、工学
081801 生物工程 ●
080202 金属材料工程
080301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080302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081001 环境工程
08060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080602 自动化
080603 电子信息工程
080604 通信工程
080605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三峡大学沁苑学生公寓080701 建筑学
080702 城市规划
080703 土木工程
080801 水利水电工程 ●★
080802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四、文学
050403 音乐表演
050101 汉语言文学 ●
050140 对外汉语
050302 广播电视新闻学
050401 音乐学
050406 美术学
050408 艺术设计
050201 英语
050202 日语
050204 法语
五、理学
070101 数学与应用数学
070102 信息与计算科学
070201 物理学
071201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071203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070301 化学 ●
070303 化学生物学
070401 生物科学
071402 生态学
六、教育学
040201 体育教育
040203 社会体育
040104 教育技术学
七、法学
030101 法学
八、医学
100301 临床医学 ●
100303 医学影像学 ●★
100501 中医学(中西结合方向)
100701 护理学 |
|
三峡大学研究生教育始于1991年,初期与武汉大学等单位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1996年开始正式招生。学校具有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资格和推荐优秀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资格,是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点,是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工程硕士培养单位,面向全国招生。学校现有32个硕士点,涵盖理、工、医、文、管、法、教七大学科门类;5个专业领域可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另有35个湖北省立项建设博士点、硕士点;拥有博士生导师31人、硕士生导师477人。目前,在校研究生1640人。
学校现有的3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分别是水工结构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工程力学、结构工程、岩土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地质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技术经济及管理、应用数学、凝聚态物理、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 汉语言文字学、高等教育学、免疫学、妇产科学、药理学、外科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有机化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态学、英语语言文学。
学校现有的5个专业领域可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分别是水利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项目管理。
三峡大学2006年06月立项建设的拟增列博士点、硕士点一览表
博士点(7个): 管理科学与工程、生态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岩土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水工结构工程、免疫学
硕士点(28个):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物理学、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基础医学、工商管理、区域经济学、民俗学、教育技术学、体育教育训练学、中国古代文学、美术学、运筹学与控制论、微生物学、机械电子工程、材料学、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生物化工、环境科学、内科学、儿科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行政管理 |
|
三峡大学具有留学生招生资格。学校优美的教学环境和先进的教学设施吸引着来自海内外的学子。特别是2001年以来,学校相继与国外多所高校开展了联合培养项目,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联合培养、学生互换等。学校现有来自美国、法国、韩国、印度、尼泊尔、越南、乌克兰、德国等国留学生537人,已成功送出100多名学生赴英国、法国、韩国、挪威等国留学深造。 |
|
一、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
01、水工结构工程
02、岩土工程
二、省级重点学科
01、土木工程(一级学科)
02、水利工程(一级学科)
03、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
0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05、文艺学
06、应用数学
07、生态学
08、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09、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10、计算机应用技术
11、免疫学
12、药理学 |
|
一、国家重点试验站
01、湖北长江三峡滑坡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科技部 2001年
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01、岩土工程研究中心 电力工业部 1996年
02、水电站仿真实验室 电力工业部 1996年
03、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 湖北省科技厅、教育厅 2002年
04、水电工程施工与管理重点实验室 湖北省科技厅、教育厅 2003年
05、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 2005年
06、天然产物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湖北省科技厅、教育厅 2005年
07、水电机械设备设计与维护重点实验室 湖北省科技厅 2009年
08、国家级中药药理三级实验室 2009年
三、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01、三峡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湖北省教育厅 2003年
02、水库移民研究中心 湖北省教育厅 2008年
03、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 湖北省文化厅 2008年
04、湖北省土家族研究中心
四、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01、湖北省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北省科技厅 2004年
02、湖北省库区生态与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北省教育厅 2004年
03、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省部共建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教育部 2009年
五、校属科研机构
01、水电施工技术研究中心
02、软件工程研究中心
03、三峡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04、现代建筑环境艺术研究所
05、康复医学研究中心
06、中外文化比较研究所
07、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08、分子生物学研究所
09、生态与环境科学研究中心
10、旅游规划与发展研究中心
11、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研究中心
六、院属科研机构
01、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所
02、土木工程研究所
03、环境与地质工程研究所
04、水文与水资源研究所
05、机械工程研究所
06、材料工程研究所
07、现代设计与制造技术研究中心
08、环境工程研究所
09、输电线路工程研究所
10、电气工程研究所
11、电子信息技术研究所
12、机电工程技术研究所
13、仿真与控制研究中心
14、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15、经济研究中心
16、心血管疾病研究所
17、正骨研究所
18、介入治疗研究所
19、男科学研究所
20、儿童医学研究所
21、生殖医学研究所
22、三峡天然药物研究所
23、诊断病理研究所
24、影视与戏剧文学研究所
25、古文献研究所
26、语言学研究所
27、比较文学研究所
28、三峡美术研究所
29、艺术设计研究所
30、邓小平理论研究所
31、三峡音乐研究所
32、应用化学研究所
33、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
34、理论物理研究所
35、生物工程研究所
36、数学与应用软件研究所
37、三峡地区生物资源研究所
38、三峡武术研究中心
39、运动人体科学研究所
40、中外文化比较研究所
41、网络及多媒体技术研究所
42、三峡语言文化研究所 |
|
三峡大学2000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同年5月25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发文组建,6月29日正式挂牌。学校由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校区和原湖北三峡学院合并组建而成。 而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校区则与武汉大学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 湖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武汉大学
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校区的前身是成立于1978年的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直属国家水利电力部,1996年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合并,组成新的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并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行列。
原湖北三峡学院是由原宜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946年建校)、宜昌医学高等专科学校(1949年建校)、宜昌职业大学(1978年建校)于1996年合并而成的一所湖北省属本科院校。 |
|
校级刊物
01、 《三峡大学报》(校党委宣传部主管,下设三峡大学大学生通讯社)
02、 《三峡青年》(校团委主管,下设《三峡青年》报社)
03、 《大学生论坛》(校团委、文学院团委主管,下设《大学生论坛》编辑部)学院刊物
01、《管理纵横》经济与管理学院
02、《机械之声》机械与材料学院
03、《电气学人》电气与信息学院
04、《求 索》政法学院
05、《文学东山》文学院
06、《理学星光》理学院
07、《三峡医学生》医学院
08、《建筑人生》土木水电学院
09、《艺 海》艺术学院
10、《科 苑 报》科技学院
11、《科 苑》 |
|
校党委书记 | 人物 | 公安英烈 | 医药 | 大学 | 生物 | 化学 | 现代科技 | 文学 | 文学社 | 社团组织 | 校园文学 | 中央民族大学 | 历史学家 | 四川人 | 文学史家 | 图书馆 | 宜昌 | 新闻 | 媒体 | 更多结果... |
|
|
三峡大学北门 | 三峡大学教授 | 三峡大学校友会 | 三峡大学足球队 | 三峡大学学生会 | 三峡大学广播台 | 三峡大学文学院 | 三峡大学理学院 | 三峡大学医学院 | 三峡大学学通社 | 三峡大学图书馆 | 三峡大学艺术团 | 三峡大学体育系 | 三峡大学体育学院 | 三峡大学艺术学院 | 三峡大学后勤集团 | 三峡大学护理学院 |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 |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 | 三峡大学仁和医院 | 三峡大学政法学院 | 三峡大学土木学院 | 三峡大学扬帆创业协会 | 三峡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 三峡大学田家炳教育学院 | 三峡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 三峡大学足球俱乐部 | 三峡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 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 | 三峡大学附属仁和医院 | 三峡大学英语戏剧社 | 三峡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 三峡大学机械与材料学院 | 三峡大学土木水电学院 | 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 三峡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 三峡大学索源文学社 | 三峡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 三峡大学成人教育学院 | 三峡大学大学外语部 | 7.三峡大学教授 | 三峡大学医学院教授 | 三峡大学本科生学籍管理规定 | 三峡大学青年志愿者活动指导中心 | 三峡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 三峡大学艾伦再生能源研究所 | 三峡大学宜昌绿野环保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宜昌市多宜多超市有限公司三峡大学教师公寓店 | 宜昌市多宜多超市有限公司三峡大学教师公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