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福建 >南平 >建瓯市 > 万木林
显示地图
目录
No. 1
  万木林投诉电话 南平市旅游投诉电话: 0599-8832075
  福建省旅游投诉电话:0591-87535640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
  万木林,位于建瓯房道镇境内,古称万木园,也叫万木山,原名白塔龙津大富山,海拔556.1米。是一片方圆面积达二千五百多亩,人工植造的古老森林,至今已有六百四十年保护繁衍历史,是我国重点自然保护区之一。
  万木林是元朝末年乡贤杨达卿所营造,据史料记载;“杨达卿家素饶裕,乐善好施,值岁饥,欲发私廪以济贫乏,又不欲有名,乃托曰:‘有于吾山种木一株者,酬之斗粟,’于是贫者毕来请粟,咸饫饫而给之,亦不较其种否,已而,随山之高下曲直皆有木矣。”“逾数载,山木茂盛,望之蔚然。又逾数年,蔚然者益蕃,森然者日硕,可栋,可梁……”由此可知,万木林是杨达卿用“以工代赈”形式人工营造而成。万木林造林确切时间,据福建林学院教授付友剑先生《建瓯县万木林保护区史事考》考证,断在元朝至正十四年(公元1354年)之事。
  万木林迄今能有六百余年繁衍历史,这有赖于杨氏家族的保护。杨达卿造林不久,就对其家族立下严格家训,“此山之木,誓不售人。”后人亦遵循遗训,无敢违逆。据传曾立“文契”,以示封禁。虽文契今已失传,而其先人遗训,则代代相传,世守,不渝。杨达卿之孙杨荣,仕于明朝,官至谨身殿大学士、工部尚书、又封太师、家门显赫,万木林作为杨家风水林,曾得历代官府承认,且杨氏子孙为保护万木林对其破坏者开展过不遗余力的斗争。使万木林得以完善的保护。
  古森林神韵
  建瓯万木林森林,是六百多年前人工营造的古林。由于水文地理环境的特殊,形成了中亚热带气候的区块。这里林海氤氲,生机盎然,荟萃了大量珍稀动植物资源,生态植被极为丰富,被誉为“古森林博物馆”,是典型的多层次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自然保护区。
  走进万木林,环境清幽静谧,空气清新纯净,虽是晴朗天气,但湿气很浓,地面一片潮湿,遍地的山花,遍地的地苔,如毡如毯,一片连着一片,踩上去软绵绵的,如同踩上弹簧床一样飘飘然的感觉。这厚厚实实的地苔踩不死压不烂,有无比顽强的生命力。抬头仰望,一株株参天大树,高高耸立,插入云霄,宛如大城市里的幢幢摩天大楼,气势宏伟,多姿多态,令人胸襟开阔,浮想联翩。我们一边走,一边领略亚热带完整的植被类型,丰富的物种资源时刻伴在你身边,常绿的、阔叶的,落叶的、裸子的……,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各有特色,这些自然界的感性知识,是书本上难以得到的。走着走着,有时遇上野兔在林中狂奔,野鸟在空中飞翔。最具特色的是林中风光绮丽,气象万千。大面积常绿阔叶林风景如画,而且四季分明,各有千秋。春天万木葱葱,嫩绿新黄,一派生机;夏天百花怒放,色彩缤纷,错落有致;秋天秋高气爽,层林尽染,泉水叮咚;冬天雪花飞舞,冰凌倒挂,别有一番情趣。古森林茂密处,还会散发出一种浓郁馨香的气息,这是别的地方闻不到的气息,深深地吮吸一口,瞬息间如醉如痴,全身酥软,精神为之一爽。这是世界上最纯最美的气息。在这块净土上,我们真正领略到大自然真挚淳朴的情意和壮丽多恣的神韵。
  珍稀古植物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德曼教授称万木林是“宝贵的自然遗产”。据统计保护区内有高等植物161科,600属,1271种。其中木本植物534种(其中乔木树种252种),主要由壳斗科、樟科、山茶科、木兰科、杜英科、金缕梅科和冬青科等常绿阔叶树种组成。国家主要保护植物有红豆杉、观光木,闽鄂山茶、沉水樟等十余种。药用植物有500余种,重要的有七叶一枝花,何首鸟,天门冬,金不换等。
  沉水樟是樟科樟属常绿高大乔木。是我国南方的主要树种,是台湾与大陆的间断分布种。据地理学家研究,一千多年以前,台湾与大陆本土相连,后因地壳板块下沉,变成一段海峡,把大陆与台湾隔开,形成海峡两岸的现状。沉水樟的间断分布,就证实了这一论断的正确。吕秀莲误解台湾与大陆是远亲近邻。其实无论从历史方面或是从地理方面来说,海峡两岸自古就是一家人,都是炎黄子孙。万木林中高大挺拔的沉水樟比比皆是,最雄伟的一株高36.5米,胸径1.87米,堪称“沉水樟王”,是全国之最。它的树龄跟万木林一样,六百多岁了。它的主干粗壮毕立,从根部到20多米高度,上下一般粗,雄伟壮观。沉水樟的叶、枝、根都可以提炼芳香油,这种油质量好, 比水重,是香料工业中的主要原料。沉水樟种源稀少,采种困难,属频危树种。近年来保护区内采用扦插育苗试验成功,计划大量种植。
  林中还有少量的观光木,是我国特有的古老孓遗植物。这种树在世界上已经绝灭,只有我国南方少数地区,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万木林中最大的一颗高30余米,胸径1.35米,如盖的树冠,巍巍峨峨遮住半边天。它的叶片大而薄,花朵淡黄色,花香扑鼻,树型优美,是庭园绿化的好树种。这颗树的周围围绕着二十八株高高低低的小观光,这些年轻小树,枝叶茂盛,努力向上,朝气蓬勃,它们都有一副俊俏的脸,像是四代同堂的爷孙们,围着老公公,倾听前辈讲述沧桑史话。
  两株树连在一起的鸳鸯树,在森林中并不稀罕,稀罕的是它们的肤色。这里有一株红皮的酸枣,一株绿皮的米槠,两种不同科的大树,相互拥抱,一红一绿,都长得这么高大,确实难得看到。人们称它们为“红男绿女”鸳鸯树。我第一次进入万木林,看到“红男绿女”时曾写过一首赞美诗。“双柯连理树参天,汉子勤劳妻子贤,霜剑刀风节不变,相亲相爱六百年。”
  比这更稀罕的是三枝连理树。一株岭南栲,一株罗浮栲,一株拉氏栲,三株大树的红棕色虬根裸露地面,相互紧密地愈合,浑然成为一体,生长出来的三棵树,也是紧紧拥抱,难分难舍,形成了三连理的罕见现象。这三棵连理树,盘根错节,扭曲弯腰,枝桠四射,叶片茂密,像一株顶天立地的大蘑菇。又因为它们生长在林中低凹处,老远望去,很像一组风貌奇特的自然盆景。因为它们的树龄都在500年以上,所以又被誉为古老的奇特的自然盆景。
  老林业工人告诉我,哪儿有古树,哪儿就有古藤,树有多高,藤也能爬多高。进入古林茂密处,藤蔓缠绕,就如走进藤的世界。地面、树梢、空中,到处都是巨蟒大蛇,一条条、一串串,蛇飞龙舞,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突然,一条粗壮的古藤拦住去路,我们盯着它的走向望去,这条古藤居然爬上前面那棵大樟树的顶端,穿过枝桠,分成24条同样大小的藤条,凌空垂下,高空枝桠纵横,绿叶层层叠叠,阳光从绿叶缝隙处星星点点斜射进来,色彩斑驳,闪闪烁烁,宛如仙女在空中飞舞长袖,撒下簇簇鲜花。为古森林增添了无限色彩,也为古森林增添了无比情趣。
  有一种落叶灌木,夏初开花,复伞形花序,同一个花序上着生两种花,颜色不同,形状大小也不一样。小花黄色,数十朵整齐地排列在花序中央。周边有6朵白色的大形不孕花,花冠平整,有五个列片,很像蝴蝶,4个大列片,像蝴蝶的两对翅膀,一个小列片像蝴蝶的头部,朝向花序中央。微风吹来,树枝摇曳,好像无数白色的小蝴蝶嬉戏枝头,朝向点点黄花翩翩起舞,成为古森林中一种奇异的景观。这种灌木无以名之,人们美其名曰蝴蝶戏珠。
  此外,南方红豆杉,木质结构细致,紫红色,提取出来的“紫杉醇”是很有效的抗癌药品,现在已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树种。
  野生动物的天堂
  万木林是野生动物的乐园,林中栖息着许多国家重点保护的猕猴及隐角鹿、黑熊等野生动物。有鸟类137种。分别隶属8目32科。白项溪鸲为福建新发现。还有黄腹角雉、白鹇、蛇雕、领角鹗、草鹗等。有兽类5目10科14种,如猕猴、穿山甲、黑熊、水獭、毛冠鹿、鬣羚等。有两栖类1目4科6种,如大树蛙、沼蛙、黑眶蟾蜍、饰纹姬蛙、日本林蛙、黑斑蛙。有爬行类4科9种,如蟒蛇、五步蛇、银环蛇。有森林昆虫、现有采集标本四千余份。初步鉴定有17目109科861种,钩蛾科的黑点黄钩蛾、褐角比钩蛾属国内新发现。
  开发古森林为人类服务
  森林是地球的肺部。现在世界上人口越来越多,环境的污染也越来越厉害。开发森林旅游业和呼唤城市绿化,已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城市多一块绿地,多一片林木,就会多一片清静,多一份祥和。森林又是天然的制氧厂,它每天放出大量的氧气,又吸人大量的二氧化碳,人们在工作之余,节日假日,到森林里去游憩,散散步,很容易消除疲劳,振奋精神。据科学研究发现,树木,尤其是古老的大树,会分泌“植物杀菌素”,扩散到空气中去,能杀灭随着尘埃飘浮在空气中的细菌,如结核、白喉、伤寒、痢疾干菌等。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所以森林又是人们游憩疗养的理想地方。
  万木林离城区34公里,每日有两班公共汽车往返停靠,保护区内有一条四级公路贯穿南北,有三条参观道东西走向,交通便利。利用保护区内的天然条件,开设疗养院、托老所、肺科医院,肿瘤科医院等等,都是比较理想的胜地。靠北的际村,是万木林的发祥地,杨氏家族已在该处兴建了一座杨达卿纪念堂。附近的七道村,也建起了福林堂(护林堂)。这两个堂里介绍了杨达卿造林和杨氏家族护林的有关史料。福林堂面前,有一大片荷池,夏天碧波荡漾,绿叶红花,相映成趣,景色可餐,夜晚的荷塘月色,就更加迷人。如果把际村的纪念堂,七道的福林堂和徐墩的杨荣墓三处作为万木林的附加景点,则可以增添许多有关古森林的历史知识,增进人们对古代人物的景仰之情。
  万木林是福建省重要的林业科研基地,福建农林大学等院校的“教学基地”,建瓯城区有公路通向保护区。保护区内已经修建上山的游步道,可以进行观光式游览。保护区入口处建有保护区管理处和小型保护区自然博物馆。
No. 2
  万木林的由来
  该词首次出自于明朝嘉靖年间编写的《建宁府志》。
  根据府志记载,万木林几百年前叫大富山,地势不高,风水很好。元代时,大富山的主人是杨达卿。有一年闹灾荒,杨达卿想把家中的存粮拿出来救济灾民,但他不想因此留名。于是他对灾民讲,谁在我的山上栽一棵树,我就给谁一斗稻谷。山上的树,就这样一棵棵栽了起来。府志上说:“随山之高下曲直,皆有木矣。逾数年,木长茂,望之蔚然成林,既之森然成列。”又过几年,木已成材。杨达卿晚年常告诫子孙,大富山上的树木不能出卖,只有几种情况才可以动用,盖庙宇、学校、做船、搭桥,给老人盖房,贫苦人家没有房舍的、没有棺木的,也给予帮助。乡亲们很称赞他这种精神,给这座山又起了一个名字,叫“万木山”,明朝建宁知府阮德柔,得知杨达卿“涉书史,明古今大义,乐善好施”,特意请他给自己的子弟做老师。后来,阮德柔又见杨达卿很有才干,多次要他做官,杨达卿坚决不肯。阮德柔还专门画了一幅万木林图,把杨达卿为民植树的功绩画了下来。杨达卿死后,他的孙子杨荣在明朝为官,任工部尚书。后来,杨荣的一位朋友写了一篇《万木山记》把杨达卿的事迹用文字记录下来,府志中保存了这段文字。
  万木林自然保护区
  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建瓯市房道镇境内,占地面积1600亩。1957年根据林业部的意见由福建省划定。1958年国务院颁令万木林为重点保护的国家封禁林。
  万木林里生长着茂密的亚热带林木。苍劲挺拔的云杉直指天际,碗口粗的古藤悬空盘绕。林中樟、楠树种尤多,最大的黄樟胸径达181公分,树高34米,已有600多年树龄。还有肉桂、观光木、石梓、江南红豆杉、鄂西红豆树等珍贵稀有的树种。万木林盛产香菇、黑木耳、白木耳和党参、金不换、鸡血藤、八角金盘、五味子等。林中栖息着国家重点保护的猕猴、隐角鹿、黑狗熊等稀有动物。万木林既是开展林业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也是适宜于参观游览的森林公园。
包含词
万木林自然保护区建瓯万木林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