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四川 > 绵阳 >梓潼县 > 七曲山大庙
显示地图
目录
No. 1
  七曲山大庙联系方式地址:绵阳市梓潼县城北郊的七曲山大庙
  电话:0816-8211671
  邮编:622150
  七曲山大庙投诉电话绵阳市旅游投诉电话:0816-96927
  四川省旅游投诉电话:028—86657308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七曲山大庙景区荣誉国家aa级景区七曲山大庙门票价格20元/人七曲山大庙节庆活动一年四季有赶庙会的习俗。正月文昌会,二月娘娘会,三月清明会,四月佛祖会,五月青苗会,六月晒绫会,七月亡人会,八月天子会,九月重阳会,十月牛王会,冬月送寒衣,腊月灶王会。七曲山大庙最佳旅游时间一年四季。七曲山大庙美食窝窝包子
  特点是包皮洁白,光滑,皮薄馅饱,油而不腻,老少皆宜。
  席凉粉
  特点是细滑而不断,爽口化渣,味浓香麻辣。
  罐罐鸡
  钟鼓楼饭店经营的罐罐汤,品种有:肘子汤、元子汤、肉片汤、海味汤、雪豆汤、黄花汤、炖鸡汤等,是独具一格的药膳食品。
  梓潼片粉
  梓潼片粉号称梓潼乡土风味小吃三绝之一。有人说,梓潼片粉,象梓潼的民风一样,淳为味朴实,刚柔相济,这些话似乎有一定道理。片粉,食之有麻、辣、冲之味。秉性尚热,嚼之,柔韧凉爽,给人以寒。一道小食,寒热均俱,阴阳相宜,无怪人称其绝。
  梓潼酥饼
  梓潼酥饼当地称“薄饼子”,言其又薄又脆,又酥又香。现在梓潼酥饼制作极为考究,选用上等面粉和板油,配以奶油、香蕉等香料精致成形,放入远红外线电炉烘焙。成品纹理清晰,层次分明,色泽金黄,入口香酥化渣,下咽有余香。
  锅魁
  油旋子锅魁:锅魁中间有一个“龙眼睛”似的锅魁头,把龙眼牵出、提出来,整个锅魁一层层旋开而不会断,锅魁则层层都酥。制作油旋子锅魁要求精细制作,特别是在和面上。
  混堂锅魁:其特色是泡,锅魁泡得老高,现在的蛋糕都无法与它的味道相比。
  脆皮锅魁:以香味闻名,有各种馅,锅魁上有一个红印,油亮亮的,另人垂涎,比现在的月饼好吃。
  另还有芝麻锅魁、糯米锅魁、腌肉或卤肉夹锅魁以及各种味道与肉馅的锅魁,可达20多个品种。其独特风味与地域特色,将吸引众多本地和外地的食客。
  七曲山大庙住宿绵州酒店
  电话:2239888
  地址:临园路东段62号
  绵阳新世界宾馆
  电话:2366888-2000/2002、2365424
  传真:2366286;邮编:621000
  地址:绵阳市临园路西段30号
  临园宾馆
  电话:2224801
  地址:临园路东段68号
  金龙宾馆
  电话:2365888
  地址:临园路西段28号
  岭南饭店
  电话:2332114
  地址:临园路东段61号
  七曲山大庙购物酸辣鱼、槐花麦饭、平武茶叶、套枣、蕨菜等。七曲山大庙交通乘火车、汽车到绵阳市,然后转乘小巴车即可到。七曲山大庙玩法访古、参观、旅游、
  
  七曲山大庙位于绵阳市梓潼县城北郊的七曲山大庙七曲山大庙是川西北地区著名的风景名胜区。这里,山势雄奇,峰回路转,巍巍庙宇,依崖而立,乔木垂荫,风光秀丽,素有“蜀道明珠”之称。唐代诗人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描述的“五丁开山”的故事就发生在此。
  
  七曲山大庙旧称“文昌宫”,是“文昌帝君”张亚子的专庙。自元代开始,历经明清两代不断扩建,才成为现在的规模,整个殿宇楼阁共二十三处。其结构谨严,布局有序,廊腰缦回、曲折。
  
  其结构谨严,布局有序,廊腰缦回,曲折自然,雕梁画栋,莫不精工,为蜀中少有的古建筑群。庙内还存有罕见的大铁铸造像、铁铸花瓶等珍贵文物。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张献忠曾将大庙认作“家庙”。
  
  七曲山大庙还以古柏闻名,飞贯其中的川陕大道两旁,古柏挺秀、郁郁葱葱。主峰层林冠盖,四季常绿,疏条交映,幽雅静谧。山中一株“晋柏”虬枝粗干,宛若苍龙腾空,有“树王”之称,为古“翠云廊”之奇观。
No. 2
  出绵阳市北49公里,便是因“东依梓林,西枕潼水”而得名,早在秦昭王二十二年(公元285年)就置郡设县的梓潼城。然而,真正让此地声名远播蜚声海外的,却是一座距城北9公里的庙宇:梓潼七曲山大庙
  这座始建于晋朝的庙宇,在历经唐、宋、元、明、清数代修造和扩建以后,如果仅就表象而言,不过是四川北部地区现今保存较好的一组结构颇具气势、体系较为完整的古建筑群而已,但作为中华文昌文化的发祥地,它的价值就有了“唯一”的概念。
  清咸丰年间的《梓潼县志》说,“文昌灵应祠在七曲山顶,即梓潼庙,俗称大庙。”,“神姓张,讳亚子。其先越西人,因报母仇徙居是山,自秦伐蜀后,世著灵异。宋、元历封辅元开化司禄宏仁帝君。”
  《辞海》梓潼帝君的条辞则这样说:“梓潼帝君,道教所奉的主宰功名、禄位之神。传说姓张名亚子,居蜀七曲山,仕晋战死,后人立庙纪念。唐、宋屡封至英显王。据道教传说,玉帝命梓潼掌管文昌府和人间禄籍,故元仁宗延佑三年(公元1316年)加封为辅元开化司禄宏仁帝君。按传说梓潼原是人,死后被封为神,同天上文昌星无关,但后来经乩坛一番制作,并在元代加封,与文昌星合而为一,即成文昌帝君。”
   于是,中国尚文的历史便开始有了“北有孔子,南有文昌”的说法。按照唐朝武则天以来,历代科举制度以其强大无比的统摄威力,使得中国知识分子在科考晋阶的前夜,一定会想到去文昌宫拜祭文昌帝君。这也是中国各地文昌宫和观音殿、关帝庙一类,看似宗教,实际却更能迎合民俗而广布,且存量最多的根本原因之一。梓潼七曲山大庙便是这一文化的祖庭。
  七曲山大庙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梓潼城北10公里的川陕公路边,是全国文昌帝君的发祥地,故又称帝乡。
  大庙最初叫“亚子祠”,是为纪念晋代张亚子的。张亚子究竟是什么人?说法不一。有的说他侍母致孝,仕晋战死;有的说他为民行医,深受爱戴;也有的则把他说成是神仙一类人物。建祠以后,自唐至元,累封至“梓潼宏仁开化文昌帝君”。小小的祠宇也扩建成了一座大庙,有宫殿楼阁23处。这些建筑或建于元朝,或为明清遗物。
  步入大庙正门,便是明代替为“西蜀名楼”的百尺楼。楼高3层共100尺。此楼当时据说堪与荆楚名楼岳阳楼和黄鹤楼媲美,后毁于火,今楼乃清雍正十年(1732年)重建。建于山顶的天尊殿,更是宏伟壮观,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艺术十分珍贵的实物资料。
  大庙里有10尊明代铁质铸像,最大的文昌帝君像高达4.7米,重30吨;8尊陪侍像高6尺,各重万斤。这些造像体态匀称,工艺精湛,为川中所少见。表现了我国古代高超的铸造技术和造型水平。
  大庙中原有张献忠像,绿袍金面,甚为威武,清时给绵州知州安洪德所毁,今又重塑。据说张献忠领兵入川至七曲山,见庙内奉把的是文昌帝君张亚子,就说:“你姓张,咱也姓张,就与你联了宗吧!”因而把文昌庙改为太庙。“大”“太”相通,以后就叫大庙了。
  大庙外古柏森森,翠浪如云。这就是饮誉海内外的古蜀道翠云廊。它始于秦汉,完备于明清。虽历尽千古沧桑,仍枝繁叶茂。它们的姿态奇异:有的主干挺拔,铁骨嶙峋,其刚直不阿的品格俨若泰山,所以人们叫它“泰山柏”;有的盘根错节,同根并干,形同连理,于是人们叫它“夫妻柏”;有一棵巨柏,膊干倾斜,形成既可躲雨,又可遮风的树腔。传说刘禅亡国后,被俘去洛阳途中曾在树身下躲过雨,故人们称此树为太子柏,又称阿斗柏。最为珍奇的是应梦仙台侧那株晋柏,周身无皮、无枝、无叶,却老当益壮,相传为张亚子所植。
  闻名遐迩的翠云廊古柏是怎么来的呢?传说三国时,张飞率兵过此,因天热酷暑难当,遂下令兵士植树遮荫。据说奇迹出现了,居然“上午植树,下午成荫”。当地百姓称为“张飞柏”。到了明代,剑州知州发动百姓在古驿道上遍植柏树数十万株,给后人造就了这条翠云廊,翠云廊上的古柏,是活着的历史文物,是稀世的自然奇观。
包含词
七曲山大庙景区七曲山大庙风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