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和柳亞子先生
目錄
《七律·和柳亞子先生 An eight-line poem with seven characters to a line and a strict pattern and rhyme scheme and Liu yazi baas》
詩人: 毛澤東 Mao Zedong

  飲茶粵海未能忘,索句渝州葉正黃。
  三十一年還舊國,落花時節讀華章。
  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淺,觀魚勝過富春江。
  
  
  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九日
No. 2
  《七律·和柳亞子先生
  【作者】:毛澤東
  【體裁】:七律
  (1949年4月29日)
  --------------------------------------------------------------------------------
  【全文】:
  飲茶粵海①未能忘,索句渝州②葉正黃③。
  三十一年還舊國,落花時節讀華章。
  牢騷④太盛防腸斷,風物長⑤宜放眼⑥量。
  莫道昆明池⑦水淺,觀魚勝過富春江⑧。
  --------------------------------------------------------------------------------
  【註釋】:
  ①飲茶粵海:指柳亞子和毛澤東於一九二五年至二六年間在廣州的交往。粵海:廣州。
  ②索句渝州:指四五年在重慶柳亞子索討詩作,毛澤東書《沁園春·雪》以贈。渝州:重慶。
  ③葉正黃:秋天。
  ④牢騷:一九四九年三月二十八夜柳亞子作《感事呈毛主席一首》,也就是詩中的“華章”,稱要回家乡分湖隱居。見附詩。
  ⑤長:通“常”。
  ⑥放眼:放寬眼界。
  ⑦昆明池:指北京頤和園昆明湖。昆明湖取名於漢武帝在長安鑿的昆明池。
  ⑧富春江:東漢初年,嚴光不願出來做官,隱居在浙江富春江邊釣魚。
  ———————————————————————————————————————————————
  【格律】:
  仄平仄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平平仄平 仄平平平平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創作背景】:
  一九四九年三月二十八夜,國民黨左派人士柳亞子做了一首《感事呈毛主席一首》,稱感於國民黨的混亂現狀,要回家乡分湖隱居。4月,毛澤東同志寫《七律·和柳亞子先生》一詞回贈,用嚴子陵隱居垂釣富春江畔這件事,勸柳亞子先生留在北京繼續參加建國工作。
  【相關資料】:
  柳亞子:名棄疾,字安如,號亞子,江蘇吳江人。早年追隨孫中山先生搞革命,後來成為國民黨左派。一九五八年病逝於北京。著有《磨劍房詩詞集》。
  【附】:柳亞子原詩《感事呈毛主席一首》
  開天闢地君真健,說項依劉我大難。
  奪席談經非五鹿,無車彈鋏怨馮驩。
  頭顱早悔平生賤,肝膽寧忘一寸丹!
  安得南徵馳捷報,分湖便是子陵灘。
  原註:分湖為吳越間巨浸,元季楊鐵崖曾遊其地,因以得名。余家世居分湖之北,名大勝村。第宅為倭寇所毀。先德舊疇,思之凄絶!
  嚴光獨釣富春江
  嚴光(生卒年未詳),本姓莊,後人避漢明帝劉莊諱改其姓,一名遵,字子陵,余姚人。少有高名,與劉秀同遊學。東漢建武元年(25),劉秀即位為光武帝,嚴光乃隱名換姓,避至他鄉。劉秀思賢念舊,令繪形貌尋訪。齊的地方報稱有一男子披着羊裘在澤中垂釣,帝疑是嚴光,即遣使備車,三聘而始至京都洛陽。時故人侯霸任司徒,遣使問候,光口授使者:“懷仁輔義天下悅,阿諛順旨要領絶。”劉秀至館所看望,光臥着不起。帝撫光腹說,咄咄子陵,為何不肯相助?不應,良久乃張目熟視,答,士故有志,何至相迫乎?劉秀上車嘆息而去。後復請他入宮論道舊故,因共偃臥。相傳嚴光以足加帝腹上,次日太史官奏“客星犯御座甚急”,帝笑着說,這是我與故人子陵共臥耳。授諫議大夫,不從,歸隱富春山(今桐廬縣境內)耕讀垂釣。建武十七年(41)復特徵,仍不就。有《劉秀與嚴子陵書》傳世,曰:“古大有為之君,必有不召之臣,朕何敢臣子陵哉。惟此鴻業若涉春冰,闢之瘡痏須杖而行。若綺裏不少高皇,奈何子陵少朕也。箕山潁水之風,非朕所敢望。”後歸故裏,80歲卒於傢。詔郡縣賜錢百萬、𠔌千斛安葬,墓在陳山(客星山)。嚴光以“高風亮節”名聞後世,北宋范仲淹《嚴先生祠堂記》雲:“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桐廬縣有嚴子陵釣臺,余姚有嚴子陵祠、客星山、客星橋、客星庵、高風亭、“高風千古”石牌坊、故裏碑亭、子陵亭等遺跡、紀念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