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 : 爆竹 > 七彩變色竜
  七彩變色竜
  學名 furcifer pardalis
  原 産 地 馬達加斯加島北部
  棲息環境 高地熱帶雨林區
   長 全長35-45公分
  適 溫 攝氏24-28度
  七彩變色竜可以算是臺灣僅次於高冠變色竜的常見
  種類. 分佈於馬達加斯加北部地區,由高地熱帶雨林區
  到平地草原區都有分佈, 所以在飼養時最好先確認養的是那
  一型,再去調整溫濕度會比較容易成功.基本上,七彩變色竜
  算是適應力頗強的種類,在臺灣的環境中要繁殖也並不睏難.
  目前除了一般緑色為主的普遍種類外,最受歡迎的就是主要
  産於nosy be的藍色型和産於ambanja的藍色型和紅色型.最
  近發現的黃色型被稱作'sirama',仍然衹有在産地才能見到.另
  外還有diego suarez 的紅色型也很受歡迎.
  七彩變色竜大部份是高地型,因此溫度要溫和約日間28度,夜
  間24度左右,而濕度要高,約在70%左右.衹要環境維持穩定,飼
  養上並不難,食量很大,一天約可吃十衹左右的蟋蟀,面包蟲,
  蚱蜢等昆蟲.鈣粉和維他命是不可或缺的添加劑,否則會出現
  骨骼變形的代謝性疾病而導致死亡.養好七彩變色竜的要訣
  就是食物要多變化,不能一成不變.水 份一樣以定時噴灑最好.
  七彩不太適應人為的把玩,所以盡量不要抓出來玩.
  雌雄辨別並不睏難,基本上雌雄兩性的體色是不同的,雌性體型也小得多.雄性的鼻尖凸出,尾巴根部的泄殖腔明顯腫大.雌性鼻尖則較平順.雄性七彩的體色可說是千變萬化,令人眼花繚亂,但是雌性就主要是土黃體色或是 橘紅色,比較單調,衹有在繁殖期纔會有較大的變化.雄性一般比雌性大上1/3,可以達到45公分以上,幼體一般約一年就可以成熟,當雌性出現比原來體色鮮豔的橘色變可以把雌性放入雄性的籠中,如果雌性沒有出現敵
  對的姿態就表示接受雄性,不久就會交配.接下來幾天會持續交配,到雌性開始出現嘶聲和敵對姿態時就將它移出至産卵籠,大約兩個月後就會産卵,所以産卵籠中可以預備裝滿微濕無菌土的塑膠盆供雌性産卵,雌七彩會在盆中挖洞挖到盆底産下約10-35顆蛋.
  産下的蛋放在孵蛋器中,保持26-28度的溫度大約8-10個月可以孵化,算是孵化期比較短的變色竜.幼體可以與成體相同的條件飼養,衹是食物和環境都可以比較小.不同産地的七彩常被用來雜交以産生特殊的體色型,但這在生物學上來說並不是一種值得鼓勵的做法.基本上,雌性變色竜的壽命都不長,一般都是2-3年便會死亡,不論是在人工飼養或是在野外都一樣.這與它們産卵有很大的關係.雄性大約可以活上5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