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 : 成都話 : 重慶方言 > 丁丁貓
目錄
No. 1
  在重慶鄉下,蜻蜓被稱為“丁丁貓”。頭大,肉食,“丁丁”狀其形狀,你可以想象得出滿天超低空飛行的一個個“丁”字飛貓的磅礴氣勢。但我更喜歡它的另一個稱呼——“點燈”,這名字極富於動感和色彩,仿佛一盞盞迎風飄展的火苗。
  蜻蜓的色彩多而豔,它們飛在天空中,說不定就令你發生了錯覺,以為是哪個纔會塗鴉的孩子,把各種顔料胡亂灑在了空中。那些碧緑色和金黃色間夾着黑條紋衣衫的,叫“大頭貓”,書名碧偉蜓;鮮血一般,像一點口紅似的點綴在空中的,叫紅蜻;另外還有土黃的黃蜻,銀灰色的白蜻,這些都較常見;沁色的紫蜻蜓、藍蜻蜓則比較少見了;最難得一見的是黑蜻蜓,多年後,我在一本生物學書上不期發覺了它真實的名字——黑河——是蜻蜓的一個亞目,如同一朵黑色花,輕易是不肯開放的。
  這種蜻蜓嚮來不參加集體活動,居住在深山溝裏,巫師一樣不聲不響地融入大自然,冷不丁發覺了,會令你心裏驟然一緊,渾身起雞皮疙瘩。不知怎的,我最難忘的卻是這黑河,那種帶着生命原始氣息的黑色我不知誰能畫出來。現在想來,我小時候殘殺了那麽多蜻蜓,卻從來沒有殺過一隻黑河。它們總是帶着孤傲的神情,讓人敬畏。單個人我是不太敢往山溝深處去的,黑河仿佛來自冥界的使者,它一出現,整條闃無人跡的山溝便顯得特別的神秘、幽深和凄涼。
  在鄉下,一到麥收、割稻的季節,草蟲、飛蛾、蚊蚋失去了傢四處流浪,就可見蜻蜓聚集在莊稼地、院壩的上空,歡快地狩獵。每當這個時候,我們就閑不住。一個個豆芽菜一般的小子,在地裏、院壩上狂歡地追逐着。沒有誰嚮我們灌輸誰是益蟲、誰是害蟲的觀念,也沒有算命的先生嚮我們預測今後天空荒涼的景象。我們手持竹棍,迎空亂舞,展開了對益蟲的大屠殺。地上很快就鋪上了一大片蜻蜓的屍體,好像發生了最嚴重的空難事故。我們的目的是用蜻蜓的屍體來喂螞蟻,但喂螞蟻其實用不着這麽多的蜻蜓。
  蜻蜓的幼蟲叫水蠆,深褐色,看起來兇神惡煞的,像一隻衹縮小了幾十倍的鰐魚,快樂的在稻田裏遊玩,吃孑孓類小蟲,也吃蝌蚪,蝌蚪長成青蛙後就開始報仇,吃水蠆和蜻蜓。
包含詞
丁丁貓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