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巫山高二首一作宋之問詩 | 從軍中行路難二首一作行軍軍中行路難軍中行路難 | 夕次蒲類津一作晚泊蒲類 | 春日離長安客中言懷一作春霽早行 | 三日梨園侍宴一作梨園亭侍宴 | 和洛州康士曹庭芝望月有懷一作康庭芝或宋之問詩 | 潤卿遺青飯兼之一絶聊用答謝 | 聞圓載上人挾儒書洎釋典歸日本國更作一絶以送 | 襲美醉中寄一壺並一絶走筆次韻奉酬 | 頃自桐江得一釣車以襲美樂煙波之思因出以為玩酬答 | 和襲美寒日書齋即事三首每篇各用一韻 | 歸傢一作趙嘏詩題作到傢 | 題白雲樓一作許渾詩題作漢水傷稼 | 酬鴻臚裴主簿雨後北樓見贈一作高適詩 | 送東林廉上人歸廬山一作劉慎虛詩 | 淇上酬薛據兼寄郭微一作高適詩 | 泊鬆江一作許渾詩題作夜泊鬆江渡寄友人 | 懷吳中馮秀纔一作張祜詩題作楓橋 | 蠻中醉一作張籍詩題作蠻中 | 子規一作李白詩題作宣城見杜鵑花 | 遇薛明府謁聰上人一作孟浩然詩 | 頃自桐江得一釣車以襲美樂煙波之思因出以為玩 | 新都南亭送郭元振盧崇道一作盧崇道詩 | 百花原一作王昌齡出塞行 | 酬鴻臚裴主簿雨後睢陽北樓見贈之作一作王昌齡詩 | 淇上酬薛三據兼寄郭少府微一作王昌齡詩 | 奉和聖製春日出苑應製一作矚目應令一作明皇詩 | 一本此首同前第一首為二首 | 又一本此首同前第一首為二首 | 畫馬篇同諸公宴睢陽李太守各賦一物 | 洛東蘭若夜歸一作自溪東蘭若夜歸 | 晨起二首後首一題作山齋秋晚 | 奉和襲美太湖詩二十首練瀆一云吳王開以練兵 | 和王七玉門關聽吹笛一作塞上聞笛 | 宋中別司功叔各賦一物得商丘 | 留上李右相一作奉贈李右相林甫 | 送崔氏昆季之金陵一作秋夜崔八丈水亭送別 | 五月東魯行答汶上君一作翁 | 酬崔侍禦一本此下有成甫二字 | 一作秋夜崔八丈水亭送別 | 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雲一作倍侍禦叔華登樓歌 | 留別廣陵諸公一作留別邯鄲故人 | 魯中送二從弟赴舉之西京一作送族弟鍠 | 送蕭三十一之魯中兼問稚子伯禽 | 前首題一作詠柳少府山癭木樽 | 詠山樽二首前首題一作詠柳少府山癭木樽 | 南奔書懷一作自丹陽南奔道中作蕭士贇雲是偽作 | 軍行一作從軍行一作行軍 | 秋夕書懷一作秋日南遊書懷 | 陪族叔刑部侍郎曄及中書賈捨人至遊洞庭五首其一 | 早發白帝城一作白帝下江陵 | 姑孰十詠一作李赤詩姑孰溪 | 留別於十一兄逖裴十三遊塞垣 | 子夜吳歌春歌一作子夜四時歌 | 淮海對雪贈傅靄一作淮南對雪贈孟浩然 | 一作鄴中王大勸入高鳳石門山幽居 | 鄴中贈王大一作鄴中王大勸入高鳳石門山幽居 | 勞勞亭歌在江寧縣南十五裏古送別之所一名臨滄觀 | 一本作登古城望府中寄崔侍禦 | 遊敬亭寄崔侍禦一本作登古城望府中寄崔侍禦 | 夢遊天姥吟留別一作別東魯諸公 | 淮陰書懷寄王宗成一作王宗城 | 遊溧陽北湖亭望瓦屋山懷古贈同旅一作贈孟浩然 | 贈錢徵君少陽一作送趙雲卿 | 狄明府博濟一作寄狄明府 | 中丞嚴公雨中垂寄見憶一絶 | 中丞嚴公雨中垂寄見憶一絶奉答二絶 | 巴西驛亭觀江漲呈竇使君一作竇十五使君 | 對雨書懷走邀許十一簿公 | 鄭縣遊春亭在西溪上一名西溪亭 | 題鄭縣亭子鄭縣遊春亭在西溪上一名西溪亭 | 九月一日過孟十二倉曹十四主簿兄弟 | 哭長孫侍禦一作杜誦詩以下為杜甫補遺 | 虢國夫人一作張祜集靈臺二首之一 | 軍中醉飲寄瀋八劉叟一作暢當詩 | 奉寄高常侍一作寄高三十五大夫 | 山館一作移居公安山館編入江陵詩後 | 夜宿西閣曉呈元二十一曹長 | 聞惠二過東溪特一送以下七首吳若本逸詩 | 宣城見杜鵑花一作杜牧詩題雲子規 | 口號一作口號留別金陵諸公 | 乾元二年十二月一日自隴右赴劍南紀行 | 發同𠔌縣乾元二年十二月一日自隴右赴劍南紀行 | 陌上贈美人一作小放歌行 | 相逢歌贈嚴二別駕一作嚴別駕相逢歌 | 閬州東樓筵奉送十一舅往青城縣得昏字 | 水閣朝霽奉簡嚴雲安一作雲安嚴明府 | 七月三日亭午已後較熱退晚加小涼穩睡呈元二十一曹長 | 戲題畫山水圖歌一本題下有王宰二字宰蜀人 | 七盤嶺在廣元縣北一名五盤棧道盤麯有五重 | 五盤七盤嶺在廣元縣北一名五盤棧道盤麯有五重 | 題壁畫馬歌一作題壁上韋偃畫歌偃京兆人善畫馬 | 送李十四山東遊一作山人東遊 | 一作故人重九日求橘書中戲贈 | 答鄭騎曹青橘絶句一作故人重九日求橘書中戲贈 | 覽褒子臥病一絶聊以題示瀋氏生全真 | 李靖滅高昌為高昌第十一 | 唐鐃歌鼓吹麯十二篇李靖滅高昌為高昌第十一 | 寄洪州幕府盧二十一侍禦 | 寄洪州幕府盧二十一侍禦自南昌令拜頃同官洛陽 | 上古之什補亡訓傳十三章上古一章 | 上古之什補亡訓傳十三章持斧一章 | 上古之什補亡訓傳十三章十月之郊一章 | 上古之什補亡訓傳十三章燕於巢一章 | 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一作杜審言詩 | 張彭州前與緱氏馮少府各惠寄一篇多故未答 | 張彭州前與緱氏馮少府各惠寄一篇多故未答兼遠簡馮生 | 唐鐃歌鼓吹麯十二篇隋亂既極唐師為晉陽武第一 | 奉和虢州劉給事使君三堂新題二十一詠稻畦 | 奉和虢州劉給事使君三堂新題二十一詠柳巷 | 奉和虢州劉給事使君三堂新題二十一詠花源 | 奉和虢州劉給事使君三堂新題二十一詠荷池 | 奉和虢州劉給事使君三堂新題二十一詠柳溪 | 奉和虢州劉給事使君三堂新題二十一詠西山 | 奉和虢州劉給事使君三堂新題二十一詠竹徑 | 奉和虢州劉給事使君三堂新題二十一詠北樓 | 奉和虢州劉給事使君三堂新題二十一詠月池 | 和席八十二韻元和十一年夔與愈同掌製誥 | 芍藥歌一本作王司馬紅芍藥歌 | 奉和虢州劉給事使君三堂新題二十一詠梯橋 | 奉和虢州劉給事使君三堂新題二十一詠鏡潭 | 奉和虢州劉給事使君三堂新題二十一詠孤嶼 | 奉和虢州劉給事使君三堂新題二十一詠方橋 | 聽子規一本題上有攝山二字 | 城傍少年一作漢宮少年行 | 洛陽河亭奉酬留守群公追送一作李逸詩 | 王郎中妓席五詠歌一作王郎中席歌妓 | 山中一作朱放詩題作山中聽子規 | 一作送李侍郎從宣城取洞庭路往吳興 | 送李侍禦往吳興一作送李侍郎從宣城取洞庭路往吳興 | 夜上受降城聞笛一作戎昱詩 | 送歸中丞使新羅册立吊祭一作李端詩 | 石樓山見月一作宿青山石樓 | 幽州賦詩見意時佐劉幕一作題太原落漠驛西堠 | 牡丹一作詠牡丹贈從兄正封 | ????州過鬍兒飲馬泉一作過五原鬍兒飲馬泉 | 一作振上人院喜見賈弇兼酬別 | 送賈校書東歸寄振上人一作振上人院喜見賈弇兼酬別 | 過馬嵬二首第二首一作李遠詩 | 山徑柳以下十四首一作臨平塢雜題 | 上古之什補亡訓傳十三章蘇方一章 | 擬古三首第一首一作長安古意 | 一本題下有思歸桃花崦五字 | 苦雨一本題下有思歸桃花崦五字 | 上古之什補亡訓傳十三章采蠟一章 | 上古之什補亡訓傳十三章陵霜之華一章 | 上古之什補亡訓傳十三章囝一章 | 上古之什補亡訓傳十三章我行自東一章 | 送李道士一本題下有歸桃花崦四字 | 送大理張卿一題作送張衛尉 | 以下十四首一作臨平塢雜題 | 一本題下有歸桃花崦四字 | 悲歌二一作悲歌一作短歌行 | 悲歌三以下三首一本合為一首題作遠思麯 | 經廢寺前半首一本作五言絶句 | 送新安張少府歸秦中一題作越中送人歸秦中 | 一題作送杜晃進士之東吳 | 送杜十四之江南一題作送杜晃進士之東吳 | 秋杪江亭有作一作秋杪幹越亭 | 檀溪尋故人一題作檀溪尋古 | 峴山送張去非遊巴東一題作峴山亭送朱大 | 與崔二十一遊鏡湖寄包賀二公 | 行出東山望漢川一題作行至漢川作 | 夜泊宣城界一題作旅行欲泊宣州界 | 湘中紀行十首洞山陽一作洞陽山 | 湘中紀行十首石圍峰一作石菌山 | 送丘為赴上都一作送皇甫曾 | 宿嚴維宅送包佶一作皇甫冉詩 | 揚州雨中張十宅觀妓一作張謂詩 | 重過宣峰寺山房寄靈一上人 | 寄靈一上人初還雲門一作皇甫曾詩 | 寄靈一上人一作皇甫冉詩一作郎士元詩 | 送康判官往新安一作皇甫冉詩 | 夏日與崔二十一同集衛明府宅一作宴衛明府宅遇北使 | 夏日浮舟過陳大水亭一作浮舟過滕逸人別業 | 臨渙裴明府席遇張十一房六 | 陪李侍禦訪聰上人禪居一作陪柏臺友訪聰上人 | 夏日與崔二十一同集衛明府宅 | 宴榮二山池一題作宴榮山人池亭 | 上巳洛中寄王九迥一作王迥十九 | 送吳宣從事一作送蘇六從軍 | 東京留別諸公一題作京還別新豐諸友 | 廣陵別薛八一題作送友東歸 | 盧明府早秋宴張郎中海園即事得秋字一作盧象詩 | 尋梅道士一作尋梅道士張山人 | 永嘉上浦館逢張八子容一題作永嘉浦逢張子容客卿 | 宿武陽即事一作宿武陽川 | 題梧州陳司馬山齋一作宋之問詩 | 一題作永嘉浦逢張子容客卿 | 張七及辛大見尋南亭醉作一作張七及辛大見訪 | 題融公蘭若一作題容山主蘭若 | 裴司士員司戶見尋一題作裴司士見訪 | 春中喜王九相尋一題作晚春 | 送從弟貶袁州一作皇甫冉詩題作送從弟豫貶遠州 | 洞庭湖阻風贈張十一署時自陽山徙掾江陵 | 李花贈張十一署或作李有花 | 和李相公攝事南郊覽物興懷呈一二知舊 | 赴江陵途中寄贈王二十補闕李十一拾遺員外翰林三學士 | 時貞元二十一年順宗新即位 | 縣齋有懷陽山縣齋作時貞元二十一年順宗新即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