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人真以为勤行者也 | 浸假而化予之右臂以为弹 | 浸假而化予之尻以为轮 | 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 | 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 | 我有圣人之道而无圣人之才 | 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 | 浸假而化予之左臂以为又鸟 | 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 | 子而说子之执政而后人者也 | 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 而子索我于形骸之外 | 吾唯不知务而轻用吾身 | 故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 | 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 | 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 | 终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 | 始也吾以南面而君天下 | 是接而生时于心者也 | 而知不能规乎其始者也 | 而寡人有意乎其为人也 | 是必才全而德不形者也 | 且有真人而后有真知 | 而独以己言蕲乎而人善之 | 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 | 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 | 若能入游其樊而无感其名 | 一宅而寓于不得已则几矣 | 夫徇耳目内通而外于心知 | 若成若不成而后无患者 | 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 | 王公必将乘人而斗其捷 | 是今日适越而昔至也 | 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 | 奚必知代而自取者有之 | 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 | 吾所待又有待而然者邪 |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 | 公文轩见右师而惊曰 | 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 | 而强以仁义绳墨之言 | 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 | 而我以为妙道之行也 | 而况德之进乎日者乎 | 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 | 已而不知其然谓之道 | 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 | 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 | 而其子又以文之纶终 | 而未知有无之果孰有孰无也 | 而未知吾所谓之其果有谓乎 | 且苟为人悦贤而恶不肖 | 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 何暇至于悦生而恶死 | 为圃者忿然作色而笑曰 | 知其不可得也而强之 | 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也 | 则功大名显而天下一也 | 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 托生与民并行而不知其所之 | 毕见其情事而行其所为 | 傥乎若行而失其道也 | 财用有余而不知其所自来 | 饮食取足而不知其所从 | 天下均治而有虞氏治之邪 | 蠢动而相使不以为赐 | 世俗之所谓然而然之 | 然则俗故严于亲而尊于君邪 | 因任已明而原省次之 | 形名已明而因任次之 | 分守已明而形名次之 | 仁义已明而分守次之 | 道德已明而仁义次之 | 一不成而万有余丧矣 | 岂独治天下百姓而已哉 | 故圣人观于天而不助 | 以道观言而天下之君正 | 方且与物化而未始有恒 | 伯成子高辞为诸侯而耕 | 而吾子辞为诸侯而耕 | 今子赏罚而民且不仁 | 而所不能闻与而所不能言 | 拔出公忠之属而无阿私 | 举灭其贼心而皆进其独志 | 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 | 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 | 以道观分而君臣之义明 | 以道观能而天下之官治 | 以道泛观而万物之应备 | 立之本原而知通于神 | 故深之又深而能物焉 | 而先生独以为非圣人 | 无以反其性情而复其初 | 当时命而大行乎天下 | 不当时命而大穷乎天下 | 危然处其所而反其性 | 谓其无以益其乐而已矣 | 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 | 然则吾大天地而小豪末 | 是故迷乱而不能自得也 | 民有其亲死不哭而民不非也 | 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 | 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 | 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 | 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 | 子乃规规然而求之以察 | 而犹欲观于庄子之言 | 杂而下者不可胜数也 | 知东西之相反而不可以相无 | 梁丽可以冲城而不可以窒穴 | 骐骥骅骝一日而驰千里 | 原省已明而是非次之 | 意者其运转而不能自止邪 | 孰居无事淫乐而劝是 | 岂直大息而言仁孝乎哉 | 子欲虑之而不能知也 | 意者其有机缄而不得已乎 | 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 | 审乎无假而不与利迁 | 是非已明而赏罚次之 | 赏罚已明而愚知处宜 | 士成绮见老子而问曰 | 吾固不辞远道而来愿见 | 昔者子呼我牛也而谓之牛 | 天下奋柄而不与之偕 | 止可以一宿而不可久处 | 孔子见老聃而语仁义 | 乘乎云气而养乎阴阳 | 然则人固有尸居而龙见 | 天机不张而五官皆备 | 今而夫子亦取先王已陈刍狗 | 故俯仰而不得罪于人 | 其味相反而皆可于口 | 故西施病心而颦其里 | 其里之丑人见之而美之 | 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 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 | 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 | 奚必伯夷之是而盗跖之非乎 | 任其性命之情而已矣 | 适人之适而不自适其适者也 | 且夫待钩绳规矩而正者 | 决性命之情而饕贵富 | 而敝跬誉无用之言非乎 | 多方乎仁义而用之者 | 而多方于聪明之用也 | 故四子之贤而身不免乎戮 | 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 | 天下之善人少而不善人多 | 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 | 并与其圣知之法而盗之 | 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 | 夫适人之适而不自适其适 | 而下不敢为淫僻之行也 | 而马之死者已过半矣 | 是故禽兽可系羁而游 | 鸟鹊之巢可攀援而窥 | 故马之知而能至盗者 | 修行无有而外其形骸 | 固有无其实而得其名者乎 | 且彼有骇形而无损心 | 且汝梦为鸟而厉乎天 | 汝必躬服仁义而明言是非 | 有不任其声而趋举其诗焉 | 求其为之者而不得也 | 尽其所受乎天而无见得 | 然后列子自以为未始学而归 | 功盖天下而似不自己 | 犹涉海凿河而使蚊负山也 | 确乎能其事者而已矣 | 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 | 夫施及三王而天下大骇矣 | 黄帝顺下风膝行而进 | 治身奈何而可以长久 | 今夫百昌皆生于土而反于土 | 过扶摇之枝而适遭鸿蒙 | 鸿蒙方将拊脾雀跃而游 | 解兽之群而鸟皆夜鸣 | 其无愧而不知耻也甚矣 | 而万乘之君忧栗乎庙堂之上 | 几何侥幸而不丧人之国乎 | 释夫恬淡无为而悦夫 | 此重利盗跖而使不可禁者 | 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 | 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 | 而天下始人有其巧矣 | 而天下之德始玄同矣 | 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 | 则内弃其亲而外去其主之事 | 而天下乃始尊之惜之 | 故君子不得已而临莅天下 | 从容无为而万物炊累焉 | 从而产生心理上的满足 | 而不被任何事物所认识的 | 而不是将两者并列的 | 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敖游 | 轻用其国而不见其过 | 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 | 而形成某种历史理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