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遊北岩之疇昔夢作二詩覺而僅記一聯雲鬢發絲絲半已華猶將文字少年誇明日為客誦之客十三人請以是為韻予分鬢官 | 伯威和章記祥符定交雲爾蕃之次韻曾未及此再用韻作二首後一首重寄伯山尚留太和伯威詩乃去臘既望寫四月晦蕃始得之 |
長安竜圖陳學士寵示重陽日翠微樓上見覽拙詩之作兼蒙寄翠微樓長樂亭二記各述一絶寄而謝之 | 鐘愛一生 杜德偉 獨領風騷 |
次韻和吳侍郎偶至城西一二名園 | 重陽前一日約寓公飲於新開湖之西港有歌詞者其亂曰會與州人飲公遺愛一江醇酎遂以此分韻賦詩某得一字 |
淳之太尉相公寄示赴鎮小編三復成誦研味之餘理當酬繼但難於遍和輒取首題賦成拙句一首既伸高山仰止之願並以為謝 | 重九後三日後圃黃華盛開坐客有論近世菊品日繁未經前人賦詠惟明道嘗賦桃花菊外此無聞焉因相與第其品之稍顯者各賦一品某探題得桃花菊 |
兄長莒公赴鎮道出西苑作詩有長楊獵近寒熊吼太液歌餘瑞鵠飛語警邁予輒擬作一篇 | 袁都官同前韻賦二詩一間問易邊賦唐律二章索奏劄錄本 |
次韻魏饒州用蕃唱酬詩捲最後一篇韻見贈之作 | 星期天 演唱: 一直 About ICI 謝正偉 |
為了這一天 慢慢習慣了寂寞相隨 | 讀呂益卿所寄詩編明日四月一日也 |
潄玉齋前雜卉皆竜圖王至之所植各賦一章凡得八物或賞或否亦應乎至之意歟遂寫寄至之··萱草 | 潄玉齋前雜卉皆竜圖王至之所植各賦一章凡得八物或賞或否亦應乎至之意歟遂寫寄至之··芍藥 |
二十四日一日作十詩季承同之既罷復書四十字並呈季承 | 次韻□丞兄聞丁卯十一月三日朝報 |
換換愛 華品推薦 楊丞琳又一新劇 | 潄玉齋前雜卉皆竜圖王至之所植各賦一章凡得八物或賞或否亦應乎至之意歟遂寫寄至之··竹 |
同一首歌 八衹眼演唱組 | 十八日上壽退賜坐十九日貢院錫宴二十一日紫宸殿禦筵即事七首 |
潄玉齋前雜卉皆竜圖王至之所植各賦一章凡得八物或賞或否亦應乎至之意歟遂寫寄至之·澹紅石榴 | 某偶為木犀有賦遂別駕諸丈光和盈軸因惟晉以後名科第曰折桂兩無相關至近世則又以木犀之別種有岩桂之名其實非桂也遂並為一物輒為二木訟冤呈諸丈一笑 |
李德秀緻政以其生日前一日約士友至長慶院訪梅花山茶因以為壽 | 道傍菊一首奉呈安福丞公彭子壽 |
癡情不是一種罪過梅花三弄 | 和除夕前一日南叔兄會楊仲博楊季穆詩 |
一切都為愛 老師你好嗎 | 玉汝置酒招二十一丈同之鄙句奉呈 |
玉山久旱七月一日雨作望者雲從常山來時趙吏部赴福州適入境已聞境上大雨取書邦人歡喜之詞為口號二首呈之 | 金剛隨機無盡頌·知見不生分第三十一 |
早過桃川不能謁一庵走筆寄之 | 惠州靈惠院,壁間畫一仰面嚮天醉僧,雲是蜀僧隱巒所作,題詩於其下 |
美人愛英雄 版本一 李娜 | 曾裘父寄二絶並呈審知一再次韻前以寄曾後寄審知四首 |
和子由次王鞏韻,如囊之句,可為一噱 | 張伯永和詩以僕送筍減於常年復用韻以調一笑 |
用一代不數人百年能幾見為韻詩賦十章呈陳君舉 | 客俎經旬無肉,又子由勸不讀書,蕭然清坐,乃無一事 |
彭心齋諱逢源自作頌呈師師於一句下加三句 | 徐君季純常德教授廨中名一室日如舟取東坡為宛丘詩而云也過之欲為賦詩意到輒書故不免雜出君居竜遊故有盈川之句詩臞雲者蓋初未識而為簿公曾元之所言也凡五首 |
九月十五日,邇英講《論語,終篇,賜執政講讀史官燕於東宮。又遣中使就賜御書詩各一首,臣軾得《紫薇花絶句,其詞雲︰絲綸閣下文書靜,鐘鼓樓中刻漏長。獨坐黃昏誰是伴?紫微花對紫微 | 有一支樂團對英俊小生範逸臣的影響很大 在聽了他們的搖滾歌麯之後 範逸臣還立志要成 |
晏齋餘自名也故常以榜自隨乃以名廳事之東偏廳之後舊有一室面對竹餘山居富此物亦以竹隱名對此竹而有思於山中故以思隱名之思隱之東又闢屋丈許連以為齋乞名於張君伯永為名日容齋並作三絶 | 以予與斯遠倡酬詩一捲寄錢伯同運使郎中二首 |
李總幹遺詩十四句師於一句之下加頌七句 | 永遠的戀人 詞:十一郎麯 |
重陽甫近菊殊未花而木犀再開遂成一絶 | 重陽近矣風雨驟至誦邠老滿城風雨近重陽之句輒為一章書呈教授沅陵 |
桄榔杖寄張文潛一首,時初聞黃魯直遷黔南、範淳父九疑也 | 奉敕祭西太一和韓川韻四首 |
重陽前一日同成交二兒遊新庵 | 二月八日,與黃燾僧曇穎過逍遙堂,何道士宗一問疾 |
周江州有靈壁石趙蘄州名以玉芝周索詩為賦一首 | 周愚卿同內子遊仰山南嶽後予一日行途中寄之 |
重九纔四日爾風雨如此病臥殊亡聊小兒輩取酒飲予且索作詩強和淵明九日閒居一首 | 過濰州驛,見蔡君謨題詩壁上雲:「綽約新嬌生眼底,逡巡舊事上眉尖。春來試問愁多少,得似春潮夜夜添。」不知為誰而作也?和一首 |
獨角戲 她再一次帶着眼淚從夢裏驚醒 | 海南人不作寒食,而以上巳上塚。予攜一瓢酒,尋諸生,皆出矣。獨老符秀纔在,因與飲,至醉。符蓋儋人之安貧守靜者也 |
張次律見招欲同一詩人飲既見乃新定遠令劉旦元贊也詰朝與之別別後寄之並寄次律 | 金剛隨機無盡頌·一相無相分第九 |
過於海舶,得邁寄書、酒。作詩,遠和之,皆粲然可觀。子由有書相慶也,因用其韻賦一篇,並寄諸子侄 | 章少隱嘗有逸句云片片梅花隨雨脫渾疑春雪墮林梢今日雪後梅已有落者偶與公擇清坐舉似此詩欣然聯成一絶 |
植梅一株於廳事之後招丞及明叔同觀倪嚴二先輩送酒陳簿送茶因以成集 | 劉景文傢藏樂天《身心問答三首》,戲書一絶其後 |
送趙一叔江西漕赴召三首 | 生日,王郎以詩見慶,次其韻,並寄茶二十一片 |
煙火花 黑暗中你點亮一根煙 | 瀋諫議召遊湖,不赴,明日得雙蓮於北山下,作一絶持獻瀋,既見和,又別作一首,因用其韻 |
堂下梅一枝開遲而花極小疑地勢使然感嘆而作 | 次韻真歇和尚圓覺經頌一十四首·大光明藏 |
聞子耕司戶兄非一日昨見墨帖於中州又誦五言長篇於劉子澄許今茲乃遂識面輒題鄙句以敘區區 | 次韻真歇和尚圓覺經頌一十四首·金剛藏菩薩章 |
十一月九日,夜夢與人論神仙道術,因作一詩八句。既覺,頗記其語,錄呈子由弟。後四句不甚明了,今足成之耳 | 次韻真歇和尚圓覺經頌一十四首·淨諸業障菩薩章 |
十一月二十六日,鬆風亭下,梅花盛開 | 送趙一叔江西漕赴召代成父作二首 |
陪你等天亮 一個屋檐下 | 一個人背兩人的債 河東獅吼插麯 |
次韻真歇和尚圓覺經頌一十四首·辨音菩薩章 | 芥末不辣 戀人心中有一首詩 |
僕所至,未嘗出遊。過長蘆,聞復禪師病甚,不可不一問。既見,則有間矣。明日,阻風,復留,見之。作三絶句,呈聞復,並請轉呈參寥子,各賦數首 | 節目 金銘參加同一首歌 |
南華老師示四韻,事忙,姑以一偈答之 | 零點樂隊 每一夜 每一天02 |
梅聖俞之客歐陽晦夫,使工畫茅庵,已居其中,一琴橫床而已。曹子方作詩四韻,僕和之雲 | 淳化五年秋八月二十四鉅鹿魏野江東僧用晦趙郡李識登解城瑯琊王衢命聯句詩一章凡六十四句請題於是 |
一場遊戲一場夢 王傑時代金選 | 戲作梅花六言未就而得蘭一盆並頌之三首 |
童謠 我有一隻可愛小狗 | 覺庵和尚室中舉行腳明什麽邊事進雲明一色邊事庵示竹篦雲者個是什麽進雲竹篦庵擒住痛打一頓因思前事為作一偈 |
人日獵城南,會者十人,以身輕一鳥過槍急萬人呼為韻,得鳥字 | 讀莊子一受其成形不忘以待盡 |
雪竇石門和尚會中一日晨粥赴堂坐久恍惚中有人曰室中有語憑誰舉琴上無弦不必彈驚覺行粥至面前粥罷打鼓入室室中舉舉一不得舉二進雲室中有語憑誰舉門雲更有一句在進雲琴上無弦不必彈門雲 | 慶源宣義王丈,以纍舉得官,為洪雅主簿,雅州戶掾。遇吏民如傢人,人安樂之。既謝事,居眉之青神瑞草橋,放懷自得。有書來求紅帶,既以遺之,且作詩為戲,請黃魯直、秦少遊。各為賦一 |
五月二十一日徙寓智門二首 | 靈隱虛舟和尚會中三夏每室中舉不是心不是拂不是物之語三年不易是時如隔羅縠看月不敢下語後移單淨慈常提此語忽蹉口自云恁麽說話墮三惡道惜不復見者老和尚今作一偈記諸 |
其二但令朱雀長金花,此別還同一轉車。五百年間誰復在,會看銅狄爾咨嗟。留題石經院三首 | 山房假寐夢有一客抱琴奏麯而去既覺詩以記之 |
甲子初鼕宿直玉堂凄風小雨次日即承先帝晏駕之變距今二十年矣大忌前一日孤臣獨眠山庵景象正似當年挑燈危坐聞田傢鼓笛之聲凄其有感二首 | 壬午春社之明日請尊老會於西山之精捨龐眉皓首奕奕相照真吾邦希闊之盛事輒成口號一首並呈諸耆壽且堅異日早退之約雲 |
桂花爛熳一夕敗於風雨呼僮落英以供香事戲作古句 | 高宗郊前朝獻景靈宮二十一首 |
東平府文廟規模頗壯其中亦有儒生十數然無一可語者 | 馮深居長餘二十三歲趙東閣長餘二十二歲周汶陽長餘一十七歲皆折行輩與餘交淳佑辛醜同訪餘於竺山有會宿詩距鹹淳乙醜已二十五年矣痛先覺之凋零感吾生之既老因成十韻以寄死生之情 |
一直下雨的星期天 Afloat | 春夜夢中得觀與心為度身將世作仇一聯既覺而足成四韻寄修觀者 |
十一月十二夜夢南冠舊友感泣有賦 | 我輩小年端午給假蒲酒奉親這外日遊村田間緻足樂也今老矣竹塢老友近館授徒逢此小熟奉一酌道舊且有感於並汾舊事雲 |
定光梅開僕以病未能往觀亦緣此辭閭丘之約今辱示詩走答一首 | 燈夕當三日而罷今至四月五日國人尚紛然出遊勢不可禁天既雨仍作小晴老稚皆有閒暇不迫之色千兵所至歡呼隨這此前未有也聞使君復為人強出聊作小詩記一時之事 |
曹使君捨夜飲歸步月出城色山色如畫作詩一首寄曹 | 伯駿同官以僕禱雨竜淵屢效百裏薦歲熙和官曹無事作詩見寵輒次韻奉酬一首 |
偶侍郡侯遊群玉浪吟二絶聊記歲月時淳佑乙巳菊節前一日 | 比得貍一枚所過輒馥然有香時時翳蘭叢下而引其鼻若能自擇其所處貍之族最多獨牛尾食之可口江西亦呼為玉面然彼以甘肥遭烹而此獨以能香為人所貴非衆貍可望也為作此詩一首 |
鑒上人所居金竹青琅玕一莖 | 閒居多暇追敘舊遊成一百十韻 |
道傍古樟有竹附焉可發一嘆 | 開禧三睥成肅皇后袝廟一首 |
正月十一日夜夢與亡友譚德稱相遇於成都小東門外既覺慨然有作 | 春夜夢遊溪上如世傳桃源與梵僧仙子偶具蟠桃丹液靈芝鬍麻于云窗霧閣間請賦古詩頗有思緻覺而恍然猶皮膚記憶五句云灘峻舟行遲亂峰青虯蟠一瀑素霓吼靈桃粲丹朱仙飯雜芝糗遂追述夢事足成一 |
紹興二十九年關仁皇后袝廟一首 | 真宗奉聖祖玉清昭應宮十一首 |
一雄雞立籠上一雌覆雛於籠 | 陪秋山相公遊大滌洞天一庵夜宿感夢 |
清明遊張園桃李盛開獨梅花一株尚未零落 | 中夜雨霽月色入戶起飲酒一杯作絶句 |
宿竜華山中寂然無一人方丈前梅花盛開月下獨觀至中夜 | 作野飲詩後一日復作此篇反之 |
醉中信筆作四絶句既成懼觀者不知野人本心也復作一絶 | 自云門至上竈欲遊一二僧庵以雨不果 |
薑育恆12一個人 trichen2hui | 高宗祀明堂前朝享太廟二十一首 |
晝寢夢一客相過若有舊者夷粹可愛既覺作絶句記之 | 舟過梅塢鬍氏居愛其幽邃為賦一詩 |
東坡居士過竜光,求大竹作肩輿,得兩竿。南華珪首座,方受請為此山長老。乃留一偈院中,須其至,授之,以為他時語錄中第一問 | 十一月四日雪中小飲是月十日鼕至 |
野蠻遊戲 睜一隻眼閉一眼 | 會饒伯輿徐子薦徐立大三高士一首 |
次韻子由書王晉卿畫山水一首,而晉卿和二首 | 紀遊一首呈高計使謝庚使 |
六月二十日捨賈耘老溪居旦起蔡成允見訪僕方蓬頭亦腳坐溪上乃用此見成允而君不以為無禮反寄詩有褒藉意甚愧過情戲作一道奉報 | 劉秀纔明仲當赴禮部試從縣令毛某乞詩聊作一首 |
月半小夜麯 留住這一刻 | 次韻子由五月一日同轉對 |
周愚卿用荀卿氏之語以遇名齋從餘求詩為賦古意一首 | 到官病倦,未嘗會客,毛正仲惠茶,乃以端午小集石塔,戲作一詩為謝 |
金剛隨機無盡頌·一體同觀分第十八 | 積雨初霽乘興邀王和叟趙久成二監郡遊南山飲于云間閣因成一詩醉書於石壁 |
謝徐正十一兄惠牡丹顔帖 | 金剛隨機無盡頌·一合相理分第三十 |
崔文學甲攜文見過,蕭然有出塵之姿,問之,則孫介夫之甥也。故復用前韻,賦一篇,示志舉 | 杏村聞其友謝昌元及二趙一傢俱入翰苑 |
金剛隨機無盡頌·無為福勝分第十一 | 金剛隨機無盡頌·法會因由分第一 |
揚州後土廟瓊花香如蓮花落不著地丙子一夕大雷雨失花所在相傳以為上天雲 | 纍蒙周開祖使君貶示佳章纔拙思荒愧不能報謹勉次韻一篇少敘敬避老匠之意 |
武肅王有旨石橋設齋會進一詩 | 麥秋劭農隨侍郡侯杖屨獲遂澹岩一遊浪吟古句聊志歲月 |
建中上元以雨雪敗懸燈以國憂罷行樂僕又以老病連日在告辱師與成君見示佳章聊作一首 | 郭別駕秋日行縣奉寄一首 |
李白於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一首十二月初六日夜獨坐鬆齋懷抱良不佳飲少輒醉庭下梅兩株月色皎然倚樹微吟偶誦李白此詩有會予意者次其韻追和一首 | 乙卯仲春丁奠畢作王頌一首呈承祭之王頌曰 |
金剛隨機無盡頌·非說所說分第二十一 | 靈芝觀上人房植紫竹一本覆屋其上以庇朝日顧雨露所不及也疑其當憔悴枯槁反蔚然勁秀為作一絶句 |
琳老所居植竹發筍而草茁其傍作詩見寄為賦一首 | 清明後一日泛湖遊園聯句 |
林進士數見過又遺一詩輒以奉報 | 九客一羽衣泛舟分韻得尊字就送朱幾仲 |
瀟灑一派 tvb劇集濟公主題麯 | 立秋日破曉入山攜枕簟睡於禪靜庵中作詩一首 |
廣鑒大師觀上人為靈芝數百衆故乞從檀施乞米求予詩送行為作一首予昔為武康懸殊令觀師吾邑人也 | 餘於汪推官別墅睹壁間蜀道山水欲賦未能一夕忽夢如見而有作覺記門字 |
二十五日晚西窗坐睡夢美人出紈扇索題為題一絶既覺則童子已明燭矣忘其上三句足成此篇 | 歙南汪叔和示以新吟掇其捲首一篇次韻歸之 |
鼕至前一日小史自溪上獻梅四枝寘之書案奇奇怪怪為賦長句志喜也 | 偶憶徵外琴聲妙入神句而失記為何人詩愛其善於模實琴聲沉吟數過是夕夢一偉丈夫為餘鼓琴音調清越非復世所常聞因以記之 |
得正仲憶相勉歸鄉作一絶復之 | 六月二十一日大雨數裏外旱如故是歲淮浙皆大旱 |
晨起嚼雪老齒生冰亦一快事 | 宜春士願樸而虛蒙珥筆之名每欲為邦人一洗之偶筆工傅氏求詩作此 |
獨居外寢偶薄寒侵體遂賦一律 | 與薛肇明奕棋賭梅花詩輸一首 |
偶詠不纔明主棄多病故人疏之句感孟浩然事作孟浩然詩一首 | 會計傢釀得十石日飲三升可周一歲是日一飲成醉 |
別讓我一個人醉 流淚的紫蝶 | 潘元壽以九月十一日行莫令君領客攜具泛舟餞之蕃用九日韻作詩要莫及徐 |
庚辰鼕帥初與正仲約過閬風既而予坐病二友亦不果至辛巳四月帥初特來訪予時尚在病中為予留山庵一宿而去似不欲勞予應酬耳歸至中塗有詩見寄予次韻因貽正仲也 | 次韻唐公三首其一──東陽道中 |
僕有詩思成父輒知之而絶不肯道一語以二十八字戲贈 | 和許宰於尉間字韻詩後一首送其子赴太學 |
七月十月五夜一再夢故舒州使君侍禦公宛如平生且於其案間得若紙若繒者一沓皆公所書或印者繙之有如幟者三有日苛政日贓吏忘其一焉問傍立者以何所用雲始朝議欲遣公為某使故建此雲覺而賦詩 | 佛書載兜率天有內院道書有赤城朱窗乃帝一內宅因述所聞 |
愛就一個字 寶蓮燈主題麯 | 昌化縣西廣福寺前嶺上有古鬆一株甚奇每過其下徘徊不能去今夏五月過之始賦一絶 |
十六觀經頌·勢至觀第十一 | 頃見迂齋談遊子明不容口且誦其詩恨未遂傾蓋之願前年一見既慰我心所恨俱匆遽不得款語近過迂齋聞寄書又復訪問死生顧屏竄林壑逃死無日何以辱盛意如此輒成一詩奉寄 |
自清平鎮遊樓觀、五郡、大秦、延生、仙遊,往返四日,得十一詩,寄子由同作樓觀 | 開禧元年四月自中都挈傢還鄉寓居城南十二月遷居柳溪上其夜大雪初一日蓋宰來訪約過縣齋為一日款深夜而歸賦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