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六至十八世紀的江南文人 | 十六至十八世紀的江南文人岩中花樹 |
南朝紀事梁武帝蕭衍的水路道場 | 兩晉南北朝的另類歷史華麗血時代 |
4.南開大學日本研究院院長 | 4.全國模範檢察官(河南) |
永嘉亂衣冠南渡流落南泉作憶昔吟 | 同鹿門少年馬紹隆冥遊詩憶荊南 |
嘲黔南觀察南卓一云卓故人效呂溫作 | 南唐升元殿基下石記江南將亡數年前掘得此 |
鳳閣南廳槐樹半生死雖遇陽和終呈枯朽 | 鳳閣南廳槐樹半生死雖遇陽和終呈枯朽緣情率爾為詠 |
和中丞奉使承恩還終南舊居 | 南歌子歌或作柯一名春宵麯 |
南歌子一名望秦川一名風蝶令 | 浣溪沙初春泛舟時北山積雪盈尺而水南梅林盛開 |
題南嶽招仙觀壁上題此詩後數日上升 | 金盤草詩生寧江巫山南陵林木中 |
施南太守以猿兒為寄作詩答之得之黔中生即頭白 | 化江南簡寂觀道士侯用晦磨劍 |
化江南簡寂觀道士侯用晦磨劍一作磨劍贈侯道士 | 惜分飛酒傢樓望其南有佳客招之不至 |
臨江仙乙卯八月九日南山絶項作臺新成與客賞月作 | 南歌子是日微雨過午而霽晚遂月出次劉無言韻 |
念奴嬌南歸渡揚子作雜用淵明語 | 轉調定風波和答海南統領陳康時 |
南鄉子中秋前一日飲趙信申傢 | 南柯子次韻姚提點行可席上見貽 |
南鄉子竜眼未聞有詩詞者戲為賦之 | 留侯受南唐節度使知郡事闢予為屬以詩謝之 |
送雲卿上人遊安南一作送僧遊南海 | 送曹郎中南歸時南中用軍 |
李周彈箏歌淮南韋太尉席上贈 | 南遷途中作七首登七盤嶺二首 |
南遷途中作七首渡漢江初嘗鯿魚有作 | 南遷途中作七首途中偶懷 |
南遷途中作七首訪貫休上人 | 宿蔣帝廟明日遊山南諸寺 |
奉命南使經彭澤值王明府不在留此 | 留侯受南唐節度使知郡事 |
中秋月彩如晝寄上南海從翁侍禦 | 陪姚合遊金州南池一作金州夏晚陪姚合員外遊南池 |
一作金州夏晚陪姚合員外遊南池 | 詠鷹越歸南唐初投鄂帥張宣久不見知以鷹詩誚之 |
送瀋次魯南遊一作盧堠石送瀋次魯 | 和容南韋中丞題瑞亭白燕 |
和容南韋中丞題瑞亭白燕白鼠六眸龜嘉蓮 | 遊崇真觀南樓睹新及第題名處 |
望江南八月十四日望為壽近有弄璋之慶 | 學士兄築室南山拒梗峰下 |
永遇樂學士兄築室南山拒梗峰下與西山相對因生日以詞見意 | 蝶戀花遊南山過陳公立後亭作 |
鷓鴣天曾端伯使君自處守移帥荊南作是詞戲之 | 西江月次韻林茂南博士杞泛溪 |
南鄉子九日用玉局翁韻作呈坐上諸公 | 南歌子民先兄寄野花數枝狀似蓼而叢生夜置幾案幽香襲人戲成一闋 |
沙塞子席上送趙戒叔時東南方擾 | 南柯子方錢唐出侍兒範謝州要予作此詞 |
感皇恩竹坡老人步上南岡得堂基於孤峰絶頂間喜甚戲作長短句 | 雙翠羽三月十三日夜飲南園作舊名念奴嬌 |
滿江紅丁未九月南渡泊舟儀真江口作 | 曾端伯使君自處守移帥荊南 |
南歌子示景裴弟時葉憲明日真率 | 滿庭芳景盧有南昌之行用韻惜別兼簡司馬漢章 |
於越亭路彥捷置酒同別富南叔 | 垂絲釣於越亭路彥捷置酒同別富南叔 |
南鄉子同韓子東飲汪德召新樓 | 柳梢青釣臺紹興甲子赴試南宮登此今三十三年矣 |
南歌子呈府判刪定黃子升 | 南歌子趙德全會同捨小集屏間置山丹花紅黃二枝即席索詞 |
南歌子聖節前三日小集於尉廳 | 浣溪沙以鴛鴦梅送曾守是日曾守攜傢遊南園 |
好事近次韻葉夢錫陳天予南園作 | 次韻葉夢錫陳天予南園作 |
南鄉子寄和潘教授元賓喜晴 | 南鄉子和張元助通判賦雪 |
浣溪沙阻風銅陵追和東坡遊泗州南山韻 | 南歌子安豐守章彥輔生日 |
南柯子將出行陸丈知府置酒出姬侍酒半索詞 | 南歌子王清叔會同捨賞蓮花席間命官奴索詞 |
南浦舟中與江西帥漕酌別 | 念奴嬌和南澗載酒見過雪樓觀雪 |
水調歌頭和德和上南澗韻 | 繼楊濟翁韻餞範南伯知縣歸京口 |
蝶戀花繼楊濟翁韻餞範南伯知縣歸京口 | 和南澗載酒見過雪樓觀雪 |
水調歌頭九日遊雲洞和韓南澗韻 | 惜分飛南浦舟中與江西帥漕酌別夜後忽大雪 |
寒食日湖南提舉鬍元高傢席上聞琴 | 秦樓月寒食日湖南提舉鬍元高傢席上聞琴 |
水竜吟為韓南澗尚書甲辰歲壽 | 水竜吟次年南澗用前韻為僕壽僕與公生日相去一日再和以壽南澗 |
滿江紅賀王宣子産湖南寇 | 滿江紅遊南岩和範廓之韻 |
水調歌頭自湖北漕移湖南總領王趙守置酒南樓席上留別 | 夜飛鵲黃鍾商蔡司戶席上南花 |
漁傢傲初創真意亭於南溪遊陟晚歸作 | 三月望日與文中諸賢泛舟南溪作 |
南鄉子三月望日與文中諸賢泛舟南溪作 | 又壽周溪園有序天九積陽月半將望恭惟某官嘉定間氣西江耆英喬木南山為人父為衆父光風霽月有一天有二天固宜十萬戶之民同緻八千秋之祝某俚歌水調上贊金丹 |
憶江南二月十八日臞軒約客因問晏氏海棠開未即攜具至其下已盛甚 | 蘭陵王南湖同碧蓮見寄走筆次韻 |
說放翁記劍南宣華園日報開及幾分 | 又飲海棠花下說放翁記劍南宣華園日報開及幾分聞五分亟往因美放翁記此足為後人開遊賞之趣蓋花開三日色變五日則後半開者盛先半開者落矣歌述此意使觀者有省 |
又巽吾賦溪南海棠花下有相憶之句讀之不可為懷和韻並述江東旅行 | 哀蜀人為南蠻俘虜五章過大渡河蠻使許之泣望鄉國 |
哀蜀人為南蠻俘虜五章出青溪關有遲留之意 | 哀蜀人為南蠻俘虜五章別巂州一時慟哭雲日為之變色 |
哀蜀人為南蠻俘虜五章入蠻界不許有悲泣之聲 | 自蔚州南入真𠔌有似劍門 |
自蔚州南入真𠔌有似劍門因有歸思 | 許七侍禦棄官東歸瀟灑江南頗聞自適高秋企望 |
許七侍禦棄官東歸瀟灑江南頗聞自適高秋企望十韻 | 送同年鄭祥先輩歸漢南時恩門相公鎮山南 |
題冠蓋裏在襄州南大山下 | 比聞竜門敬善寺有紅桂樹獨秀伊川嘗於江南 |
比聞竜門敬善寺有紅桂樹獨秀伊川嘗於江南贈陳侍禦 | 初歸平泉過竜門南嶺遙望山居即事 |
春暮思平泉雜詠二十首望伊川自此並淮南作 | 京口送朱晝之淮南一作寄贈妓人 |
秋日美晴郡樓閑眺寄荊南張書記 | 葛巾歌貝州漳南縣贈楊炯燗 |
暮春自南臺丞再除給事中仍是本廳幾榻杖履宛然如舊 | 淮南遊故居感舊酬西川李尚書德裕 |
在巴南望郡南山呈樂天時從樂天忠州 | 哀蜀人為南蠻俘虜五章初出成都聞哭聲 |
郡中玩月寄江南李少尹虞部孟員外三首 | 題郡南山光福寺寺即嚴黃門所置 |
題郡南山光福寺寺即嚴黃門所置即郄拾遺之詞也 | 息舟荊溪入陽羨南山遊善權寺呈李功曹巨 |
南宮夜直宿見李給事封題其所下製敕知奏直 | 南宮夜直宿見李給事封題其所下製敕知奏直以詩寄 |
將赴洛下旅次漢南獻上相公二十兄言懷八韻 | 南至日隔仗望含元殿香爐一作裴次元詩 |
自南山卻赴京師石臼嶺頭即事寄嚴僕射 | 贈山南嚴兵馬使即僕射堂弟也 |
使君席夜送嚴河南赴長水 | 使君席夜送嚴河南赴長水得時字 |
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八月 | 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閏月 |
和裴令公遊南莊憶白二十 | 和裴令公遊南莊憶白二十韋七二賓客 |
送耿山人歸湖南一作送耿逸人南歸 | 宿甄山南溪晝公院一作宿杼山晝公禪堂 |
送宗禪師一作送僧歸南嶽 | 及第後寄廣陵故人一作寄淮南李相公紳 |
後六句與送蘇紹之歸嶺南詩同 | 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五月 |
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四月 | 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三月 |
題雲際南峰眼上人讀經堂 | 題雲際南峰眼上人讀經堂眼公不下此堂十五年矣 |
和樂天春詞依憶江南麯拍為句 | 終南精捨月中聞磬聲詩題中用韻六十字成 |
衡州登樓望南館臨水花呈房戴段李諸公 | 河南府試贖帖賦得鄉飲酒詩 |
偶蘇求至話別後六句與送蘇紹之歸嶺南詩同 | 次韻和秀上人遊南五臺一作司空圖詩 |
南山旅捨與故人別一作商山道中 | 訪同年虞部李郎中天復四年二月在湖南 |
登南神光寺塔院一本題作登南臺僧寺 | 江岸閑步此後壬申年作在南安縣 |
奉和峽州孫捨人肇荊南重圍中寄諸朝士二篇時李牽課 | 奉和峽州孫捨人肇荊南重圍中寄諸朝士二篇時李 |
春陰獨酌寄同年虞部李郎中在湖南 | 南康郡牧陸肱郎中闢許棠先輩為郡從事因有寄贈 |
醉贈劉十二一作寄嶺南張明府 | 登祝融寺蘭若一作登南嶽月宮蘭若 |
別狄佩梁公玄孫旅於南國 | 請告南歸留別同館中元作 |
一作春日南臺初晴望寄友 | 春日寄友一作春日南臺初晴望寄友 |
見袁德師侍禦說江南有仙檀花 | 見袁德師侍禦說江南有仙檀花因以戲贈 |
使南海道長沙題道林嶽麓寺 | 送友人之揚州一作遊淮南 |
漳州於使君罷郡如之任漳南去上國二十四州親故 | 鹹通中始聞褚河南歸葬陽翟是歲上平徐方 |
鹹通中始聞褚河南歸葬陽翟是歲上平徐方成二十韻 | 中臺五題石柱外祖在南宮七轉名曹鎸記皆在 |
漳州於使君罷郡如之任漳南去上國二十四州 | 送班主簿入謁荊南韋常侍一作盧尚書 |
送班主簿入謁荊南韋常侍 | 策試夜潛紀長句於都堂西南隅 |
策試夜潛紀長句於都堂西南隅後首一作薛能詩 | 鼕夜與修睦上人宿遠公亭寄南嶽玄泰禪師 |
南康郡牧陸肱郎中闢許棠先輩為郡從事 | 南歌子時方自僉廳會議催科事罷即作此遊 |
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 | 少年遊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 |
開寶元年南郊鼓吹歌麯三首 | 導引開寶元年南郊鼓吹歌麯三首 |
剔銀燈途次南京憶營妓張溫卿 | 南鄉子重九涵輝樓呈徐君猷 |
毫州秩滿歸江南別諸僚舊 | 好事近毫州秩滿歸江南別諸僚舊 |
南鄉子瀋強輔雯上出犀麗玉作鬍琴送元素還朝同子野各賦一首 | 滿江紅歸自湖南題富春館 |
僕持節朔庭自燕山嚮北部落以三分為率南人居其二聞南使駢肩引頸氣哽不得語但泣數行下或以慨嘆僕每為揮涕憚見也因作出入塞紀其事用示有志節憫國難者雲 | 僕持節朔庭自燕山嚮北部落以三分為率南人居其二聞南使駢肩引頸氣哽不得語但泣數行下或以慨嘆僕每為揮涕憚見也因作出入塞紀其事用示有志節憫國難者雲出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