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禹贡九州历代帝王国都地理图 | 太常乐章三十首其十七皇帝奠玉幣奏隆安之曲太常乐章三十首 |
岁在丁亥郊禋礼成皇帝登门肆赦获睹盛典恭成口号 | 十二月十七日宰执率百官请大行皇帝谥于南郊曰宁宗纪事四首 |
先帝登遐圣君嗣位追惟恩顾涕泣成章 | 初到商州馆于妙高禅院佛屋壁上见草圣数行读之乃数年前应制所作皇帝试贡士歌追思前事感而成章 |
立春内中帖子词·皇帝阁 | 皇帝冬至御大庆殿举第一盏酒三庆云之曲 |
皇帝冬至御大庆殿举第二盏酒奏嘉禾之曲 | 端午内中帖子词·皇帝阁 |
佛书载兜率天有内院道书有赤城朱窗乃帝一内宅因述所闻 | 兴龙节集英殿宴教坊词致语口号臣闻天所眷命,生而神灵。惟三代受命之符,萃於兹日;实万世无疆之福,延及我民。候南极之祥辉,交北邻之瑞节。同趋镐燕,争颂华封。恭惟皇帝陛下,稽古 |
坤成节集英殿宴教坊词致语口号臣闻视履考祥,既占怀月之梦;对时育物,必有继天之功。方大火之西流,属阴灵之既望。帝于是日,诞降仁人。意使斯民,咸归寿域。共庆千秋之遇,得生二圣 | 集英殿秋宴教坊词致语口号臣闻天无言而四时成,圣有作而万物睹。清净自化,虽仰则于帝心;岂弟不回,亦俯同于众乐。属此九秋之候,粲然万宝之成。吾王不游,何以劳农而休老;君子如喜 |
集英殿春宴教坊词致语口号臣闻人和则气和,故王道得而四时正;今乐犹古乐,故民心悦而八音平。幸此圣朝,陶然化国。饬三农於保介,维莫之春;兴五福於太平,既醉以酒。恭惟皇帝陛下, | 甲子初冬宿直玉堂凄风小雨次日即承先帝晏驾之变距今二十年矣大忌前一日孤臣独眠山庵景象正似当年挑灯危坐闻田家鼓笛之声凄其有感二首 |
夜登白帝城楼怀少陵先生 | 奉和御製朝谢玉皇大帝致斋夜天书道场观鹤下临 |
奉和御製朝元殿朝谢玉皇大帝 | 太常乐章三十首其十六皇帝行奏隆安之曲 |
太常乐章三十首其三十皇帝御楼毕奏隆安之曲 | 太常乐章三十首其三皇帝奠幣奏瑞文之曲 |
太常乐章三十首其二十一皇帝回仗干元殿奏采茨之曲 | 太常乐章三十首其二十四皇帝正冬御殿文舞第一 |
太常乐章三十首其二十九皇帝御楼奏隆安之曲 | 太常乐章三十首其二十皇帝饮福酒奏禧安之曲 |
太常乐章三十首其二十二皇帝御殿迎升御座奏隆安之曲 | 太常乐章三十首其二十八皇帝南郊回御楼将索扇奏隆安之曲 |
太常乐章三十首其二皇帝行奏隆安之曲 | 高宗圣神武文宪孝皇帝挽诗二首 |
皇帝听讲尚书彻太清楼锡宴 | 奉和御製滋福殿清醮圣祖天尊大帝尊像瑞应 |
奉和御製与天下臣庶恭上玉皇大帝天帝圣号 | 奉和御製国学太宗皇帝御书阁告成 |
唐长庆中南池新亭碑在汉高帝庙侧亭已失所在矣 | 太上皇帝圣体清康老母进封信安郡太夫人适斋除敷文阁学士有诗为贺次韵 |
郊祀乐章·皇帝还大次宫架奏黄钟宫憩安之曲 | 郊祀乐章·登门肆赦皇帝升御座宫架奏黄钟宫乾安之曲 |
皇帝上平上皇帝寿乐曲·再举酒用大椿之曲 | 皇帝上平上皇帝寿乐曲·五举酒用老人星见之曲 |
皇帝上平上皇帝寿乐曲·太上皇帝初举酒用蟠桃之曲 | 皇帝上平上皇帝寿乐曲·四举酒用祥龟之曲 |
皇帝上平上皇帝寿乐曲·升坐用圣安之曲 | 皇帝上平上皇帝寿乐曲·上寿用崇安之曲 |
皇帝上平上皇帝寿乐曲·三举酒用瑞鹤之曲 | 皇帝上平上皇帝寿乐曲·洒再行罢用圣德重光之舞 |
皇帝上平上皇帝寿乐曲·群臣酒三行竝用正安之曲 | 皇帝上平上皇帝寿乐曲·酒一行罢用万寿无疆之舞 |
皇帝上平上皇帝寿乐曲·降坐用福安之曲 | 皇帝上平上皇帝寿乐曲·皇帝上太上皇寿酒用福安之曲 |
皇帝上平上皇帝寿乐曲·公卿入门用礼安之曲 | 郊祀乐章·皇帝降御座宫架奏黄钟宫乾安之曲 |
郊祀乐章·皇帝入小次宫架奏黄钟宫仪安之曲 | 读大行皇帝遗诏感恩哀恸六首 |
次韵王亚夫景存县帝春二首 | 黄山在歙郡之北雄丽杰出可与嵩少争衡世传黄帝与浮丘容成公炼丹其下功成仙去南有紫阳蓊郁相望唐景云中仙人许宣平旧隐也伯氏来倅之始锄荒聚砾为台数仞揖二山之秀既成予自宣来乘高四顾飘 |
刘蜕唐大中时人文冢在兜率寺予尝读孙樵自序其作云大中竽帝尝有诏褒时之艺能凡三人而樵居其一曰孙樵有扬马之文蜕既同时不应不在褒诏之列士之显晦固有定分刘君独未能忘此乎冢其文予盖疑 | 中春二十七日车驾躬请太上皇帝出郊获观盛事次大监叔韵 |
南阳帝上各赋玉蝴蝶花一绝 | 岁在绍熙甲寅浙东西大旱帝连江淮至秋暴雨水发天目漂民浸禾稼而苏常大歉小人趋利争运衢婺谷粟顺流而下日夜不止又去冬岁暮多雨连绵至春半未有晴意人情忧闷聊书数语以备采谣者至辞之工拙 |
宋永兄一访青帝而黄婆作恶累日戏作小诗问安二首 | 端平三年春帖子词·皇帝阁 |
端平二年端午帖子词·皇帝阁 | 神通夜宿玉虚宫小轩正对步虚峰道士云天宝三年有庆云见且山呼万岁始诏建黄帝祠封为仙都山敕书今亡 |
太上皇帝灵驾发引挽歌词六首 | 别拟太上皇帝挽歌词六首 |
游熙六年端午帖子词·皇帝合六首 | 郊祀乐章·太祖皇帝位酌献登歌作大吕宫彰安之曲 |
淳熙元年端午帖子词·皇帝合六首 | 太常乐章三十首其十一皇帝饮福酒奏禧安之曲 |
梁明堂登歌五首∶歌黑帝辞 | 太庙乐章·皇帝盥洗乾安之曲 |
景灵宫乐章·皇帝降殿乾安之曲 | 景灵宫乐章·皇帝还位乾安之曲 |
景灵宫乐章·皇帝还大次乾安之曲 | 家有小园比他处果蓏倍登或问郑子何术致此告之日汉武帝使海上县官亲渔鱼皆不出其后捐以予民则鱼复来因知天之生物本以惠济穷民彼富足者不可兼而得也吾贫甚矣安知造物者不以是少私之耶戏 |
家帝有庙其巫每岁旦必鸣角作法以觞其神邻里闻角声则知其将晓矣 | 封州学东池岁度孳鱼冬晚粥之用佐养士教授高公补之至以绍兴己已之春夏偶微旱至秋掌计者告匮试出池鱼则比旧加三倍得众谓公躬自临鱼不化为苞苴故所获如是观如居士日汉武帝时海旁民入租渔 |
端午贴子词·皇帝阁六首 | 淳熙已酉二月二日皇帝登宝位镃获厕廷绅辄成欢喜口号十首 |
过卫真太清宫追怀章圣皇帝游幸之盛小臣斐然成韵 | 真宗皇帝御制朱表御书赞 |
英宗皇帝宁字御汉体书赞 | 孝宗皇帝御制春词御书赞 |
孝宗皇帝杜甫夜宴左氏庄诗御书赞 | 孝宗皇帝杜甫万丈潭诗御书赞 |
太庙乐章·皇帝还伴乾安之曲 | 太庙乐章·皇帝再盥洗乾安之曲 |
梁明堂登歌五首∶歌白帝辞 | 梁明堂登歌五首∶歌黄帝辞 |
梁明堂登歌五首∶歌赤帝辞 | 梁明堂登歌五首∶歌青帝辞 |
从齐武帝琅琊城讲武应诏诗 | 杂体诗三十首∶魏文帝曹丕游宴 |
齐雩祭歌八首∶世祖武皇帝 | 乌帽侧,紫萸馨。尊前醉舞拥飞琼。明年此会知何处,不是鄱江是帝城(一作"便合抟扶上玉京"。) |
清远峡(腰支尺六代难双。雾鬓风鬟巧作妆。人间不似山间乐,身在帝乡思故乡。南来万里舟初歇。三峡重过鹜久别。玉环留著缀相思,归向青山啸明月。) | 朝汉台(尉佗怒臂帝番禺。远屈王人陆大夫。只用一言回倔强,遂令魋结换襟裾。使归已实千金橐。朝汉心倾比葵藿。高台突兀切星辰,后代登临奏音乐。) |
己丑二月七日雨中读汉元帝纪效乐天体 | 太宗皇帝南牙谢熊白状赞 |
太宗皇帝处分手札御书赞 | 绍兴以后祀感生帝十六首 |
庆元二年恭上太皇太后皇太后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尊号二十四首 | 乾道七年恭上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尊号十一首 |
景德以后祀五方帝十六首 | 郊庙朝会歌辞绍熙元年恭上寿星圣皇太后至尊寿皇圣帝寿成皇后尊号册宝十四首 |
嘉定十五年皇帝受恭膺天命之宝三首 | 大中祥符五岳加帝号祭告八首 |
淳熙十二年加上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尊号十一首 | 淳熙二年发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册宝十一首 |
正冬御殿上寿乐章八首其一皇帝举寿酒宫悬奏和安之曲 | 正冬御殿上寿乐章八首其四皇帝第三爵酒登歌奏丹凤之曲 |
正冬御殿上寿乐章八首其六皇帝举第四爵酒登歌奏河清之曲 | 正冬御殿上寿乐章八首其二皇帝举第二爵酒登歌奏祥麟之曲 |
又七首其一白帝迎神高安曲 | 太常乐章三十首其一皇帝南郊前一日朝饗太庙奏理安曲迎神 |
绍兴以后祀五方帝六十首 | 皇雅十首·《帝籍》二章 |
神宗皇帝龙字御汉体书赞 | 仁宗皇帝浓风二字御书赞 |
仁宗皇帝二诗御汉体书赞 | 宁宗皇帝诗卷耳篇御书赞 |
米元间临晋武帝大水帖赞 | 徽宗皇帝诗联扇面御书赞 |
徽宗皇帝临右军兰亭序御书赞 | 徽宗皇帝读阁支降御笔赞 |
光宗皇帝夏竦双头牡丹赋御书赞 | 高宗皇帝御笔临吴皇象如鹰帖赞 |
高宗皇帝韦杜三诗御书赞 | 高宗皇帝蹙龙手札御书赞 |
文帝议以贾谊任公卿绛灌冯敬等害之乃毁谊日洛阳年少擅权于是天子疏之以谊为长沙王太傅 | 文帝登虎圈问尉禽兽簿不能对虎圈啬夫对甚悉上拜啬夫为上林令张释之日今以口辨超迁恐天下争口辨无实遂不拜 |
皇雅十首·《帝制》五章 | 太常乐章三十首其五皇帝酌献第一室奏大善之舞曲 |
淳熙七年端午帖子词·皇帝合六首 | 郊庙歌辞·五郊乐章·白帝商音 |
大蜀皇帝潜龙日述圣德诗五首 | 大蜀皇帝寿春节进尧铭舜颂二首。舜颂 |
大蜀皇帝寿春节进尧铭舜颂二首。尧铭 | 题报德寺清幽上人西峰(寺即陈文帝故乡) |
帝幸蜀(乾符岁,一作狄归昌诗) | 题历山舜词(山有庙,呼为帝二子,多变妖异为时所敬) |
和令狐相公闻思帝乡有感 | 郊庙歌辞·五郊乐章·赤帝徵音 |
郊庙歌辞·五郊乐章·青帝角音 | 郊庙歌辞·五郊乐章·黄帝宫音 |
忆帝京(黔州张倅生日) | 江氏家藏仁宗皇帝墨迹赞 |
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挽歌三首 | 敬宗睿武昭愍孝皇帝挽歌三首 |
杨柳枝(炀帝行宫汴水滨) | 答长安崔少府叔封游终南翠微寺太宗皇帝金沙泉见寄 |
德宗神武孝文皇帝挽歌二首 | 开成大行皇帝挽歌词四首,奉敕撰进 |
宪宗章武孝皇帝挽歌词三首(膳部员外时作) | 顺宗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挽歌词三首 |
顺宗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挽歌词三首(左拾遗时作) | 贞元历(是岁秋八月,太上改元永贞,传位今皇帝) |
归义寺题震上人壁(寺即神尧皇帝读书之所) | 大礼毕皇帝御丹凤门改元建中大赦 |
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出瞿塘峡久居夔府将适…凡四十韵 | 陪诸公上白帝城宴越公堂之作(越公杨素所建) |
武侯庙(庙在白帝西郊) | 上白帝城(公孙述僭位于此,自称白帝) |
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 | 丈人山(山在青城县北,黄帝封青城山为五岳丈人) |
早发白帝城(一作白帝下江陵) | 淳熙七年春帖子·光尧寿圣宪天体道性仁诚德经武纬文太上皇帝合六首 |
补乐府十篇·帝神农氏之乐歌 | 补乐府十篇·帝少昊氏之乐歌 |
补乐府十篇·帝宓牺氏之乐歌 | 补乐府十篇·帝高阳氏之乐歌 |
补乐府十篇·帝高辛氏之乐歌 | 四月十七日奉安仁宗皇帝御容於景灵孝严殿是日舟次陈留感怀述事十六韵 |
嘉定甲申闰月五日开皇帝升遐 | 补乐府十篇·帝陶唐氏之乐歌 |
淳熙六年春帖子词·皇帝合六首 | 淳熙二的春帖子词·光尧寿圣宪天体道太上皇帝合六首 |
淳熙八年端午帖子词·太上皇帝合六首 | 淳熙八年春帖子词·太上皇帝合六首 |
太祖皇帝师次陈桥受天命协人情为圣皇武·圣皇武二十二句 | 连日驻白帝城怀古感事阅陆放翁诗集追和其韵 |
高宗皇帝贤训终编锡赉进诗 | 永邑杨君鉴子明譬斋读书将从事於古人为己之学求斋名於予并欲得一语以示为学之方予谓学虽多端而其要莫先於明善所以子思孟子俱以此开道后学大学格物之训帝同聘源故因杨君之请扁以明善且 |
补乐府十篇·帝有虞氏乐歌 | 补乐府十篇·帝有熊氏之乐歌 |
导引(孝宗皇帝神主自重华宫至太庙袝庙鼓吹导引曲) | 导引(孝宗皇帝虞主自浙江还重华宫鼓吹导引曲) |
郊庙歌辞·梁太庙乐舞辞·帝盥 | 郊庙歌辞·梁太庙乐舞辞·皇帝行 |
郊庙歌辞·让皇帝庙乐章·送神 | 郊庙歌辞·让皇帝庙乐章·亚献终献 |
郊庙歌辞·让皇帝庙乐章·酌献 | 郊庙歌辞·让皇帝庙乐章·迎俎 |
郊庙歌辞·让皇帝庙乐章·奠币 | 郊庙歌辞·让皇帝庙乐章·迎神 |
奉和皇帝上礼抚事述怀应制 | 导引(加上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尊号册宝乐章(淳熙二年)·奉上册宝导引曲) |
导引(加上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尊号册宝乐章(乾道六年)·奉上册宝导引曲) | 导引(奉安真宗皇帝御容于寿星观永崇殿导引歌词) |
|